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环县明代魏氏将军墓考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浩注 赵法发 《西夏研究》 2016年第3期104-111,共8页
魏氏将军墓位于环县环城镇十五里沟村,是明代西北地区高规格的赐祭造坟。经实地勘察与文献考证,就墓主人及家族、墓地规格、命名以及石碑性质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补充了史料中对魏氏将军记载之不足,揭示出该墓的重要考古价值,为研究明... 魏氏将军墓位于环县环城镇十五里沟村,是明代西北地区高规格的赐祭造坟。经实地勘察与文献考证,就墓主人及家族、墓地规格、命名以及石碑性质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补充了史料中对魏氏将军记载之不足,揭示出该墓的重要考古价值,为研究明代魏氏将军的事迹和"三边"边防形势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镇 魏锟 魏时 祭造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环县刘家湾汉墓清理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文科 道全耀 +1 位作者 姚小勤 沈浩注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23,F0003,共7页
1991年,环县县城刘家湾台地有居民修庄挖地基时发现古墓,环县博物馆对墓葬进行了清理。两座墓均为长方形竖穴砖室墓,出土有陶器、玉器、铁器、铜镜和钱币等。从铜镜和钱币可知,该墓时代为新莽时期至东汉初期,为研究本地区的丧葬习俗提... 1991年,环县县城刘家湾台地有居民修庄挖地基时发现古墓,环县博物馆对墓葬进行了清理。两座墓均为长方形竖穴砖室墓,出土有陶器、玉器、铁器、铜镜和钱币等。从铜镜和钱币可知,该墓时代为新莽时期至东汉初期,为研究本地区的丧葬习俗提供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环县 刘家湾 汉代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杨一清构筑的白马城防御线调查研究——兼论环县“毛井”地名之由来 被引量:1
3
作者 沈浩注 孙建萍 韩琳 《陇东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65-68,共4页
杨一清第三次总制三边时创修白马城,构筑了白马城防御线,切断了"套虏"固原东路的入侵通道,巩固了固原东路的防线。通过对白马城防御线相关遗迹的调查研究,可以厘清防御线的走向,并对白马城有更全面的认识,揭示出其在明代固原... 杨一清第三次总制三边时创修白马城,构筑了白马城防御线,切断了"套虏"固原东路的入侵通道,巩固了固原东路的防线。通过对白马城防御线相关遗迹的调查研究,可以厘清防御线的走向,并对白马城有更全面的认识,揭示出其在明代固原边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也彰显了杨一清对巩固西北边防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同时对于研究明代固原及三边的军事防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一清 固原东路 白马城防御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环县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
4
作者 沈浩注 王宏 《草原文物》 2019年第1期72-79,共8页
北方系青铜器是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其分布范围广、延续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备受学界关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先贤们的研究,北方系青铜器经历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时代... 北方系青铜器是我国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其分布范围广、延续时间长、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备受学界关注,是我国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先贤们的研究,北方系青铜器经历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时代相当于商代晚期至西汉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县 北方系青铜器 义渠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环县志》初考
5
作者 李刚 沈浩注 《上海地方志》 2022年第1期62-68,96,共8页
乾隆《环县志》是环县仅存的古代志书,成书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志中系统记载环县的历史沿革,翔实记录明清两朝环县社会经济和风土民情状况,内容比较全面,为后世留下许多珍贵的原始资料。文章对志书的编纂背景、版本、内容、编纂遗误... 乾隆《环县志》是环县仅存的古代志书,成书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志中系统记载环县的历史沿革,翔实记录明清两朝环县社会经济和风土民情状况,内容比较全面,为后世留下许多珍贵的原始资料。文章对志书的编纂背景、版本、内容、编纂遗误、史料价值等方面进行考述,以期对志书有较全面的认识,同时提出其对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当代修志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县志》 编纂 版本 内容 清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县窑洞文化遗产概述
6
作者 李媛 《丝绸之路》 2022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环县的窑洞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此后一直是环县人民最主要栖居方式,因此在乡间留下了诸多窑洞文化遗产,如窑洞庄院、窑洞庙宇、窑洞马厩等等。本文先对环县的窑洞历史略作追述,再分类简述三类不同的窑洞文化遗产,最后对于窑洞... 环县的窑洞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此后一直是环县人民最主要栖居方式,因此在乡间留下了诸多窑洞文化遗产,如窑洞庄院、窑洞庙宇、窑洞马厩等等。本文先对环县的窑洞历史略作追述,再分类简述三类不同的窑洞文化遗产,最后对于窑洞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略作探讨,以期使更多的人对它们有所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县 窑洞 文化遗产 窑洞庄院 窑洞庙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环县兴隆山古建筑群壁画保护
7
作者 李媛 戴宗国 《海外文摘》 2022年第18期62-64,共3页
兴隆山(俗称东老爷山),位于环县东北四合塬以东六公里处,海拔1774公里,距县城75公里。15座元、明、清组成的建筑群是庆阳境内现存规模最大、艺术成就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落,是颇负盛名的道教名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后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策略研究
8
作者 任飞虎 曾祥祥 李媛 《建筑技术》 2024年第S01期106-108,共3页
以环县兴隆山祖师大殿与献殿火灾后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为例,探讨了火灾对古建筑结构和材料的影响以及有效的文物保护与修复策略。针对火灾造成的损伤,修复工作采取了结合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方法,强调了防火措施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 以环县兴隆山祖师大殿与献殿火灾后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为例,探讨了火灾对古建筑结构和材料的影响以及有效的文物保护与修复策略。针对火灾造成的损伤,修复工作采取了结合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的方法,强调了防火措施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关的文物保护管理建议。此外,通过对修复后效果的长期评估,验证了修复策略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本研究为古建筑火灾后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提供了重要参考,强调了持续评估在古建筑保护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保护 环县兴隆山 火灾 修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清远军故城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沈浩注 《西夏研究》 2014年第1期21-24,共4页
清远军是宋夏战争史上一座非常重要的城池,其故址至今尚不明确。本文结合实地调查和相关史料认为环县北部甜水城遗址就是清远军故城,否定了范仲淹修筑该城的说法。
关键词 清远军 宋夏战争 甜水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宋时期青岗峡与青岗岭之地望考辨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浩注 《西夏研究》 2015年第3期115-120,共6页
文章通过分析史料和实地调查,认为青岗峡的地望在环灵大道上,即今甘肃环县洪德乡赵洼村至山城乡之间的环江河道,而青岗岭的地望则在河曲之地,即今陕北鄂尔多斯高原,澄清了学界对二者地望的混淆。另外就北宋青岗峡及其周边的部分城寨略... 文章通过分析史料和实地调查,认为青岗峡的地望在环灵大道上,即今甘肃环县洪德乡赵洼村至山城乡之间的环江河道,而青岗岭的地望则在河曲之地,即今陕北鄂尔多斯高原,澄清了学界对二者地望的混淆。另外就北宋青岗峡及其周边的部分城寨略作探讨,以揭示出青岗峡在北宋时期特殊的军事地理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岗峡 青岗岭 地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固原东路白马城遗址考察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浩注 吕治辉 《西夏研究》 2018年第3期102-108,共7页
白马城是杨一清第三次总制三边时所筑,城址位于今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境内。白马城的修筑是杨一清军事思想和安边政策的体现,加强了固原镇的边防体系。明人关于白马城的记述是研究白马城筑城背景、筑城过程及其防御体系的重要资料。王九思... 白马城是杨一清第三次总制三边时所筑,城址位于今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境内。白马城的修筑是杨一清军事思想和安边政策的体现,加强了固原镇的边防体系。明人关于白马城的记述是研究白马城筑城背景、筑城过程及其防御体系的重要资料。王九思所撰《固原东路创修白马城记》与白马城内现存的碑记有所差别,但总体内容可相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城 固原镇 杨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陕西苑马寺万安苑营堡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浩注 赵志强 耿向明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0-72,103,共4页
万安苑是明代最重要的马苑之一,但其营堡故址至今尚不清楚。从环县万安城遗址的地理位置、营造方式、出土文物及与白马城的关系,可以推断其应该就是明代万安苑的营堡。明代重臣杨一清对万安苑及明代马政的繁荣兴盛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明代 马政 万安苑营堡 万安城遗址 杨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种家将经略环州事迹考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浩注 许彩莲 井明 《西夏研究》 2020年第4期99-104,共6页
种家将作为北宋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将门世家,为北宋的边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其功业可圈可点。在种家将的成长和建功过程中,环州显得格外重要。种世衡首知环州成为北宋御边之典范,随后其子孙多人又相继经略环州,再续功业。通过对种家... 种家将作为北宋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将门世家,为北宋的边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其功业可圈可点。在种家将的成长和建功过程中,环州显得格外重要。种世衡首知环州成为北宋御边之典范,随后其子孙多人又相继经略环州,再续功业。通过对种家将在环州事迹的整理研究,既有助于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种家将,也体现了将门世家在北宋边防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家将 环州 将门世家 边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文物保护工作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惠霞 《文化产业》 2021年第24期82-83,共2页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积极保护文物不仅有利于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人力、物力投入较少,文物分布范围较广,...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积极保护文物不仅有利于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人力、物力投入较少,文物分布范围较广,对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文章通过分析保护文物的意义以及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保护文物时存在的问题,探索保护文物的方式、方法,以期提升我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文物保护水平,并在此基础上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文物保护 管理机构 文物保护工作 宣传力度 人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仲淹环庆路修筑二十七城寨之说初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样鲜明 沈浩注 《丝绸之路》 2012年第14期26-29,共4页
据明嘉靖版《庆阳府志》记载,范仲淹戍守环庆路时曾修筑了27座城寨。笔者通过考证后认为,这些城寨多数都缺乏与范仲淹相关的史料记载。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说法,可能与明代嘉靖时期的边防形势与庆阳的历史环境有关。
关键词 范仲淹 环庆路 城寨修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名将章楶的弹性防御战略思想刍议--以经略环庆路为例
16
作者 沈浩注 李建刚 《西夏研究》 2021年第4期83-87,共5页
北宋名将章楶在长期驻边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弹性防御战略思想,主要包括浅攻牵制、坚壁清野、深入攻讨、寨堡推进等。章楶运用弹性防御战略,不但有效地抵御了西夏的入侵,而且实现了进筑横山和扩疆天都的目标,扭转了北宋的被动局... 北宋名将章楶在长期驻边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弹性防御战略思想,主要包括浅攻牵制、坚壁清野、深入攻讨、寨堡推进等。章楶运用弹性防御战略,不但有效地抵御了西夏的入侵,而且实现了进筑横山和扩疆天都的目标,扭转了北宋的被动局面。本文主要以章楶经略环庆路为例,对其弹性防御战略思想和策略进行了简要论述,以期对章楶的军事思想和北宋后期的拓边政策有更深入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楶 弹性防御 环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原东路白马城新出两方明代墓志考释
17
作者 沈浩注 李刚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62-69,共8页
近年来,环县白马城附近连续出土两方明代墓志,志主分别是奉国将军李曜和武略将军李国瑞。志文中涉及万历朝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和陕西三边众多的历史人物,对于研究明代晚期政治、军事和边疆防御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也为地方史研究提供... 近年来,环县白马城附近连续出土两方明代墓志,志主分别是奉国将军李曜和武略将军李国瑞。志文中涉及万历朝的部分重大历史事件和陕西三边众多的历史人物,对于研究明代晚期政治、军事和边疆防御等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也为地方史研究提供了新资料。通过解读两方墓志,可以确认两位志主为叔侄关系,并对其家族世系有了初步认识,弥补了史料中其家族事迹的失载,同时就志主父子参与“哱拜之乱”和“洮河之役”等重大历史事件略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城 李曜 李国瑞 哱拜之乱 洮河之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冈峡之地望在何处
18
作者 沈浩注 《丝绸之路》 2017年第15期61-62,共2页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文化考察团于5月5日来到甘肃省庆阳环县,6日参观了县博物馆,随后对县城周边的相关遗迹进行了考察。考察团对于环灵大道上的青冈峡十分感兴趣,为了有助于考察团深入了解青冈峡,我将从史料和地理环境... 第十一次玉帛之路(陇东陕北道)文化考察团于5月5日来到甘肃省庆阳环县,6日参观了县博物馆,随后对县城周边的相关遗迹进行了考察。考察团对于环灵大道上的青冈峡十分感兴趣,为了有助于考察团深入了解青冈峡,我将从史料和地理环境两方面对青冈峡的地望略作分析,以求教于各位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望 考察团 地理环境 甘肃省 博物馆 遗迹 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文升与环庆边防建设
19
作者 李建刚 沈浩注 《丝绸之路》 2021年第3期72-75,共4页
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入仕五十六载,文武兼备,曾两度任兵部尚书,功在边镇。马文升军事才能最早体现在巡抚陕西期间,当时边患频发,为了抵御鞑靼入侵,他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如增机构、修边墙、筑城堡、立墩台、扩兵员、益马匹等,尤... 明代“五朝元老”马文升,入仕五十六载,文武兼备,曾两度任兵部尚书,功在边镇。马文升军事才能最早体现在巡抚陕西期间,当时边患频发,为了抵御鞑靼入侵,他采取了一系列防御措施,如增机构、修边墙、筑城堡、立墩台、扩兵员、益马匹等,尤其重视环庆的防御。巡抚期间,他长期驻守环庆,在环庆防御体系建设上居功至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文升 明代 边防建设 环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先周文化起源问题的一点思考
20
作者 沈浩注 《沧桑》 2011年第5期66-67,共2页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然而关于西周建国以前的先公世系却是有脱节的,且关于武王灭商以前的文化面貌、性质以及内容等方面在学术界均有不同看法。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参考学术界对于先周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然而关于西周建国以前的先公世系却是有脱节的,且关于武王灭商以前的文化面貌、性质以及内容等方面在学术界均有不同看法。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参考学术界对于先周文化研究的相关成果,认为周人是起源于陕西、具有羌人血统的周部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周文化 起源 族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