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畜牧兽医管理及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宗云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8期26-28,共3页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畜牧行业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为了保障畜牧行业的长远发展,在进行畜牧兽医管理工作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目前...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畜牧行业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为了保障畜牧行业的长远发展,在进行畜牧兽医管理工作时,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目前,我国很多畜牧兽医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兽医管理 动物疫病 防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曲县母牦牛繁殖障碍综合症的调查
2
作者 卢淮江 《中国牦牛》 1995年第1期37-40,共4页
母牦牛繁殖障碍综合症是玛曲县托牛业的重要疾病之一,以流产,死胎、难产、弱犊和不育为其主要特征,据15个自然放牧点的49个牛群2—5年(1—5个产犊期)调查结果证明,在1929头次生产母牛中,有繁殖障碍综合症牛205头次(占10.63%),其中流产10... 母牦牛繁殖障碍综合症是玛曲县托牛业的重要疾病之一,以流产,死胎、难产、弱犊和不育为其主要特征,据15个自然放牧点的49个牛群2—5年(1—5个产犊期)调查结果证明,在1929头次生产母牛中,有繁殖障碍综合症牛205头次(占10.63%),其中流产101头次(49.27%),死胎24头次(11.71%),难产34头次(16.59%),弱犊31头次(15.12%),不育15头次(7.32%);在生产的1929头次母牛中,空怀母牛739头次(38.31%));产犊985头,发病136头(13.81%。生产母牦牛繁殖障碍综合症的发生无明显的品种、胎次和季节性差异,常使牦牛业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加强对牦牛繁殖综合症的诊断和防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牦牛 繁殖障碍综合症 流产死胎 牛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新生羔羊腹泻症的矿物元素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康承伦 马忠涛 +9 位作者 金巴 仲哲 王茂林 刘福荣 史灯 宁文芳 贡保才让 才让南杰 王小焱 康旭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6-47,共2页
探讨甘肃省6个地区7日龄内新生羔羊体内的矿物元素水平与新生羔羊腹泻症的关系。羔羊血浆Zn含量为12×10-3mmol/l~23×10-3mmol/l,Se含量为0.31×10-4mmol/l~2.92×... 探讨甘肃省6个地区7日龄内新生羔羊体内的矿物元素水平与新生羔羊腹泻症的关系。羔羊血浆Zn含量为12×10-3mmol/l~23×10-3mmol/l,Se含量为0.31×10-4mmol/l~2.92×10-4mmol/l,呈严重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羔羊 腹泻 矿物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母牦牛内生殖器官的形态学观测 被引量:8
4
作者 崔燕 余四九 +2 位作者 宁文芳 张学信 王东元 《中国牦牛》 1995年第1期18-22,共5页
本研究选用甘南玛曲不同年龄的母托牛共20头,分为1月龄、1岁、2岁和成年四组,每组各5头。对其卵巢、输卵管和子宫(角、体、颈)进行了解剖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母牦牛内生殖器官的形状、位置大体上与奶牛相似;但与同龄奶牛相比,其体... 本研究选用甘南玛曲不同年龄的母托牛共20头,分为1月龄、1岁、2岁和成年四组,每组各5头。对其卵巢、输卵管和子宫(角、体、颈)进行了解剖观测。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母牦牛内生殖器官的形状、位置大体上与奶牛相似;但与同龄奶牛相比,其体积明显较小,位置相对固定。牦牛卵巢、输卵管及子宫的大小及重量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大(或增粗),各年龄组间差异显著(P<0.05);同一年龄组间两侧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的大小基本一致(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内生殖器官 形态学 年龄 母牦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母牦牛垂体和松果体的形态学观测 被引量:1
5
作者 崔燕 余四九 +2 位作者 张学信 宁文芳 李金珠 《中国牦牛》 1994年第4期19-22,共4页
本研究选用甘南玛曲1月龄、1岁、2岁和成牛母牦牛各5头,共20头,采用解剖学方法对其垂体和松果体的大小、重量及关系位置等进行了系统的观测。结果表明:(1)、牦牛垂体、松果体在体内的关系位置与奶牛和黄牛一致。(2)、牦牛的垂体呈"... 本研究选用甘南玛曲1月龄、1岁、2岁和成牛母牦牛各5头,共20头,采用解剖学方法对其垂体和松果体的大小、重量及关系位置等进行了系统的观测。结果表明:(1)、牦牛垂体、松果体在体内的关系位置与奶牛和黄牛一致。(2)、牦牛的垂体呈"葫芦状",前端大,后端小,中间有一"腰";其大小及重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幼年至青年牦牛的松果体状似"碗豆",至成年时接近椭园形;其大小及重量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 松果体 形态学 年龄 母牧牛
全文增补中
甘南放牧绵羊矿物元素检测
6
作者 康承伦 王茂林 +5 位作者 刘福荣 仲哲 金巴 马忠涛 宁文芳 康旭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3-14,共2页
甘南放牧绵羊体内 Na、Zn、Se严重缺乏 ,夏季母羊唾液 Na:K比值仅为 4 .4~ 5.7;冬季母羊血浆 Se仅 0 .4 2× 10 -4 ~ 0 .76× 10 -4 mmol/l,夏季为 0 .4 6× 10 -4 ~ 1.34× 10 -4 mmol/l。
关键词 放牧绵羊 矿物元素 NA ZN SE 补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羔羊腹泻症的病理学研究——肌肉组织 被引量:4
7
作者 王茂林 康承论 +11 位作者 陈怀涛 史灯 刘福荣 马忠涛 仲哲 宁文芳 金巴 王小焱 才让南杰 宫宝才让 康旭 冯玉萍 《中兽医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47,共3页
新生羔羊腹泻症肌肉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主要为心肌、骨骼肌及平滑肌的变性、坏死,致使心肺功能障碍,患羔迅速死亡。
关键词 新生羔羊 腹泻 病理学 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犊腹泻病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吴国学 卢淮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11-12,共2页
牦牛犊腹泻病因分析吴国学(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研所,747000)卢淮江(玛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一、发病情况牦犊腹泻在甘南州发生历史较久,1969年在碌曲县尕海乡,发生以高温和拉稀为主的牛病,并开始流行。1... 牦牛犊腹泻病因分析吴国学(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研所,747000)卢淮江(玛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一、发病情况牦犊腹泻在甘南州发生历史较久,1969年在碌曲县尕海乡,发生以高温和拉稀为主的牛病,并开始流行。1972年在拉仁关乡和1973年在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牦牛犊牛 腹泻 发病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地区畜禽空肠弯曲杆菌分离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国学 格桂花 +4 位作者 王文枫 金巴 陈如田 卢淮江 仲者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4年第6期26-27,共2页
甘南地区畜禽空肠弯曲杆菌分离鉴定吴国学,格桂花,王文枫(甘肃省甘南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747000)金巴,陈如田卢淮江,仲者(碌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玛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空肠弯曲杆菌(Can1pylobacterf... 甘南地区畜禽空肠弯曲杆菌分离鉴定吴国学,格桂花,王文枫(甘肃省甘南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747000)金巴,陈如田卢淮江,仲者(碌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玛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空肠弯曲杆菌(Can1pylobacterfetusjejunj)是弯曲菌胎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空肠弯曲杆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治疗犊牛腹泻及其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淮江 《中国牦牛》 1993年第2期38-43,共6页
本研究目的是在于探讨硒在我国青藏高原(缺硒带)牦牛群中治疗犊牛腹泻症的效果和治疗后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将亚硒酸钠用生理盐水配成0.2%溶液,试验动物为本县耗牛群中的自然患腹泻症的犊牛和健康犊牛共338头,试验组分30日龄以下... 本研究目的是在于探讨硒在我国青藏高原(缺硒带)牦牛群中治疗犊牛腹泻症的效果和治疗后对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将亚硒酸钠用生理盐水配成0.2%溶液,试验动物为本县耗牛群中的自然患腹泻症的犊牛和健康犊牛共338头,试验组分30日龄以下组126头和30日龄以上组97头两个组,治愈率分别为99.34%,95.88%,平均治愈率为97.99%,患病对照组20头,自愈8头,占40%;试验组治愈率与患病对照组自愈率差异显著(P<0.01);抗菌素药物治疗对照组为庆大霉素组17头,卡那霉素组31头.氯霉素片组11头三个组,治愈率分别为94.12%,93.55%,90.91%;亚硒酸钠治疗试验组治愈率高于抗菌素治疗对照各组,亚硒酸钠显效率为80.72%,而抗菌素各组的显效率分别为64.71%,77.41%,54.55%。试验开始至三个月称重进行各组增重对照,亚硒酸钠试验组个体增重28.78kg,平均日增重319.78g,抗菌素治疗对照三个组平均个体增重21.98kg,平均日增重244.22g,发病对照组个体增重18.83kg,平均日增重209.22g,健康对照组10头个体增重24.55kg,平均日增重273.44g,试验组与抗菌素治疗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患病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犊牛 腹泻 亚硒酸钠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犊腹泻症与缺硒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淮江 《中国牦牛》 1993年第1期32-37,共6页
耗牛犊腹泻症,是玛曲县各乡耗牛群中的多见常发病之一。临床上主要危害当年新生犊牛,发病率为68.60%,致死率为8.89%,由于导致腹泻的病因复杂,难以确诊,使以往的防治效果不佳。笔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初步诊断牦牛犊... 耗牛犊腹泻症,是玛曲县各乡耗牛群中的多见常发病之一。临床上主要危害当年新生犊牛,发病率为68.60%,致死率为8.89%,由于导致腹泻的病因复杂,难以确诊,使以往的防治效果不佳。笔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初步诊断牦牛犊腹泻症的发生与硒缺乏有关,进行了亚硒酸钠诊断性预防和治疗试验;预防试验结果表明:用0.2%亚硒酸钠给试验组犊牛肌肉注射1—3次其发病率分别是:9.52%、10.53%、8.70%、7.29%,对照组发病率是59.16%,经统计学处理,试验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试验结果表明:0.2%亚硒酸钠治愈率是96.68%,对照药品治疗组是:氯霉素片治愈率是90.91%,复方保畜片治愈率是91.67%,痢特灵片治愈率是93.75%,治疗试验组与治疗对照药品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防治效果十分显著,1—3次即可治愈,疗效略高于对照药品3个治疗组;证明该地区所发生的牦牛犊腹泻症硒缺乏是主要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腹泻 牛病 犊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犊腹泻症的初步观察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淮江 《中国牦牛》 1990年第4期31-34,共4页
牦牛犊腹泻症:目前是玛曲县主要危害当年牦犊牛的疾病之一,它分布广,密度高,侵袭力强;其病的临床特征以异嗜,排水样、糊状的白色粪便;病理变化主要在消化道,以肠道粘膜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水肿,肠系膜淋巴结充血、出血。
关键词 牦牛 腹泻症 牛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大肠杆菌病的一次暴发流行
13
作者 卢淮江 王东之 李建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8-18,共1页
1988年3月初—5月初,甘南玛曲县欧拉秀玛乡东红大队自然放牧牦牛群中暴发大肠杆菌病。其临床特征是初期发热,继而腹泻,精神沉郁;病理变化在消化道。
关键词 牛病 牦牛 大肠杆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治疗试验
14
作者 赵彦峰 张学信 +2 位作者 李科伟 朱殿文 苏强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8年第5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 黏膜病 治疗试验 细菌分离鉴定 免疫荧光法 中心试验室 持续时间 巴氏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肺间质性皮下气肿一例
15
作者 盖文阁 《中国牦牛》 1992年第1期45-45,共1页
牦牛间质性皮下气肿,临床上极为少见,其发病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间质性的皮下气肿是以肺泡和细支气管壁的破坏、空气积蓄肺小叶间结缔组织中,出现皮下气肿现象为特征。笔者曾在手术过程中引起牦牛皮下气肿一例,现简介于后:
关键词 牦牛 间质性 皮下气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犊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报告
16
作者 卢淮江 《中国牦牛》 1992年第2期44-46,43,共4页
牦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白痢,是牦犊牛的一种严重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是主要的病原之一,其主要通过消化道、子宫内和脐带而感染。我国在牧养牦牛的地区均有本病的发生,主要由外界应激因素引起发病后,有病犊牛和无症状带... 牦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白痢,是牦犊牛的一种严重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是主要的病原之一,其主要通过消化道、子宫内和脐带而感染。我国在牧养牦牛的地区均有本病的发生,主要由外界应激因素引起发病后,有病犊牛和无症状带菌犊牛随其粪便等排泄物、分泌物散布于外界,引起新的感染而将本病散播。近几年来,我县自然放牧牦牛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其临床表现腹泻、排白、黄、绿、褐色、呈水样、糊状或者稀软的带有粘液或者粘性带血粪便为特征,以胃肠道出血、充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咎犊 大肠杆菌病 诊断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犊消化不良症的防治研究
17
作者 卢淮江 《中国牦牛》 1994年第4期35-38,共4页
牦牛犊消化不良症是玛曲县牦牛群中常见多发疾病,临床上主要危害当年犊牛,具初步调查,发病率为20—25%,致死率达50%;其临床特征是长期顽固性腹泻,消瘦,发育迟缓,多数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死亡,造成了牦牛业的经济损失。此病发生缓慢,病程... 牦牛犊消化不良症是玛曲县牦牛群中常见多发疾病,临床上主要危害当年犊牛,具初步调查,发病率为20—25%,致死率达50%;其临床特征是长期顽固性腹泻,消瘦,发育迟缓,多数由于营养不良而导致死亡,造成了牦牛业的经济损失。此病发生缓慢,病程较长,加之无特效药物防治或者治疗效果不佳而多被忽视或者不治。近年来笔者采用0.2%亚硒酸钠、维生素A,乳酸菌素对96头犊牛进行预防,134头犊牛治疗;预防试验结果证明;投药后发病率下降到4.08%;治疗试验结果证明:四个组治疗后其发病率分别是96.88%,92.00%、97.22%、97.56%,平均治愈率为96.27%,无效率是3.73%,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症 防治 牛病 牦牛 犊牛
全文增补中
应用活菌制剂防治牦牛犊腹泻症的试验观察报告
18
作者 吴国学 王文彪 +1 位作者 卢淮江 仲者 《中国牦牛》 1994年第1期37-42,共6页
牦牛犊腹泻症是玛曲县各乡牦牛群牛的多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主要危害当年新生牦犊牛,发病率为68.60%,致死率为8.89%,由于导致腹泻的病因复杂,难以确诊。在以往防治过程申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佳。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 牦牛犊腹泻症是玛曲县各乡牦牛群牛的多发常见病之一。临床上主要危害当年新生牦犊牛,发病率为68.60%,致死率为8.89%,由于导致腹泻的病因复杂,难以确诊。在以往防治过程申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佳。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活菌制剂类药物预防和治疗试验。预防试验结果表明:促菌生(DM423)组预防12头,发病1头,占8.33%;调痢生(8501)组预防11头,发病1头,占9.09%;乳酸菌素组预防10头,发病2头,占20%;土霉素预防对照组预防16头,发病3头,占18.75%。促菌生组和调痢生组与土霉素组差异显著(P<0.05),乳酸菌素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P>0.05).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促菌生组和调痢生组治愈率均为100%,无复发病例,乳酸菌素组治愈率为80%,乳霉生肉汤制剂加促菌生肉汤制剂组治愈率为81.82%;土霉素治疗对照组治愈率为100%,乳酸菌素组和土霉素治疗对照组各复发1头,复发率分别为10%,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犊牛 腹泻 活菌制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电针麻醉进行牦牛体培植牛黄的胆囊切开术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卢淮江 王东元 张竣国 《中国牦牛》 1991年第3期54-55,共2页
近几年来牦牛胆囊切开术随着牦牛体内人工培植牛黄的应用和大量推广,连续在胆囊内植核、取黄进行手术过程中,我们发现长期反复使用药物麻醉剂麻醉牦牛时,其镇痛效果不全,牵拉反应突出,使手术不能顺利进行,而且造成术牛一定的痛苦,甚至... 近几年来牦牛胆囊切开术随着牦牛体内人工培植牛黄的应用和大量推广,连续在胆囊内植核、取黄进行手术过程中,我们发现长期反复使用药物麻醉剂麻醉牦牛时,其镇痛效果不全,牵拉反应突出,使手术不能顺利进行,而且造成术牛一定的痛苦,甚至死亡。为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提高麻醉效果,我们采用电针穴位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牛黄 电针麻醉 胆囊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阴茎截断成功一例
20
作者 卢淮江 《中国牦牛》 1991年第1期51-51,50,共2页
阴茎截断或改道,马属动物较多见,成功率也很大。但对牛,特别是牦牛阴茎切断则少见。现将我们手术切除牦牛阴茎并获得成功一例报告如下。甘南玛曲县欧拉秀玛乡东红大队放牧员索南木的7岁牦公牛一头。
关键词 牦牛 阴茎 截断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