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空芯传能光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韩树民 周桂耀 +1 位作者 侯蓝田 郑炀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5-38,共4页
介绍了红外空芯光纤的分类、材料与结构、传输原理和应用,并对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传能光纤 研究进展 空芯光纤 红外光纤 空芯波导 光纤结构 光纤材料 传输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波段红外空芯传能光纤的制备与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庞辉 侯峙云 +3 位作者 侯蓝田 耿鹏程 闫志伟 李立肖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39-43,共5页
利用液相化学沉积法,研制出了一种宽波段的红外特种光纤,并对该光纤的膜层结构和光谱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碘化时间和碘化温度,可以提到光纤膜层的光滑度,增大光纤的透过率。实验制备的红外传能光纤实现了3~12m... 利用液相化学沉积法,研制出了一种宽波段的红外特种光纤,并对该光纤的膜层结构和光谱特性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碘化时间和碘化温度,可以提到光纤膜层的光滑度,增大光纤的透过率。实验制备的红外传能光纤实现了3~12m的宽带传输,且在10.6m处透过率高达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芯波导 液相化学沉积法 传能光纤 导航光 AgI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纤传像束的折—衍混合光学耦接器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东源 闫秀生 +3 位作者 张晓光 侯蓝田 周桂耀 印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5-238,共4页
在光学耦接器设计中引入衍射面,根据衍射光学元件的三级像差理论,分析了衍射面初始结构参量的求解规律,通过理论计算和ZEMAX光学软件的优化,给出工作波长0.4~0.7μm,焦距27.5mm,光学长度为64mm,采用一个衍射面的耦接器设计... 在光学耦接器设计中引入衍射面,根据衍射光学元件的三级像差理论,分析了衍射面初始结构参量的求解规律,通过理论计算和ZEMAX光学软件的优化,给出工作波长0.4~0.7μm,焦距27.5mm,光学长度为64mm,采用一个衍射面的耦接器设计实例.该耦接嚣适用于单丝直径16μm,截面直径为6mm的光纤传像束.对设计结果的分析表明,折—衍混合耦接器不仅在光学性能方面优于传统的光学耦接器,而且在尺寸和重量上有非常显著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光学 光纤传像束 光学耦接器 折—衍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空芯传能光纤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侯蓝田 周桂耀 +4 位作者 杨育林 侯峙云 严承序 齐家祥 刘继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2-13,10,共3页
总结了十几年来对多晶空芯传能光纤的研究与进展,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制造传能光纤的工艺流程,组装了新的光纤设备,制造出了几百米空芯传能光纤,装配了一台带传能光纤的CO_2激光治疗机。
关键词 工艺 设备 激光治疗机 多晶空芯传能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在光子晶体光纤中传输特性的研究
5
作者 王清月 胡明列 +4 位作者 栗岩峰 王专 柴路 侯蓝田 李曙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0-110,共1页
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PCF)与普通光纤不同,其纤芯和包层由同种材料组成,在包层中周期分布着许多微米量级的沿光纤轴向延伸小孔,从而构成一种二维的光子晶体.光子晶体光纤的微纳米结构使其具有许多传统光纤所不具备... 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PCF)与普通光纤不同,其纤芯和包层由同种材料组成,在包层中周期分布着许多微米量级的沿光纤轴向延伸小孔,从而构成一种二维的光子晶体.光子晶体光纤的微纳米结构使其具有许多传统光纤所不具备的特性:无截止单模传输,色散符号和数值大小可灵活设计,非线性效应可控等等.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光子晶体光纤 微纳米结构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红外超宽带连续谱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崔海燕 侯蓝田 韩颖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5-447,451,共4页
使用钛宝石飞秒激光器抽运一根长30 cm的光子晶体光纤,产生了从可见到近红外区的超连续谱,波长范围为465~2500nm,光谱展宽范围达到了2000nm以上,同时研究了超连续谱产生的机制.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飞秒脉冲激光 超连续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内膜空芯传能光纤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琦 侯蓝田 +1 位作者 李葵英 周桂耀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2-135,共4页
为了改进空芯传能光纤对10 6μm处CO2激光的传输性能,研制了具有SiC内膜的新型空芯玻璃波导,利用SEM和FTIR等技术分析了反应条件对SiC膜层结构、物相的影响,并测试了光纤的性能.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SiC膜层的重要因素;制得的孔径为950... 为了改进空芯传能光纤对10 6μm处CO2激光的传输性能,研制了具有SiC内膜的新型空芯玻璃波导,利用SEM和FTIR等技术分析了反应条件对SiC膜层结构、物相的影响,并测试了光纤的性能.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SiC膜层的重要因素;制得的孔径为950μm,长为2 5m的SiC传能光纤理论损耗约为0 7dB/m,实际传输损耗为0 74dB/m;SiC的吸收蜂有蓝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空芯传能光纤 CO2激光 蓝移现象 空芯玻璃波导 CVD SIC薄膜 物相 吸收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像光纤束的物镜设计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东源 阎秀生 +4 位作者 张晓光 郑荣山 侯蓝田 周桂耀 张守立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97-699,共3页
在大截面传像束前置光学系统设计中,采用'负-正'型式的像方远心光路结构,在像差校正过程中引入标准二次曲面和偶次非球面,能很好地解决镜头轴外像差校正与像面照度均匀性问题,同时使镜头结构紧凑、小型化.通过理论计算和ZEMAX... 在大截面传像束前置光学系统设计中,采用'负-正'型式的像方远心光路结构,在像差校正过程中引入标准二次曲面和偶次非球面,能很好地解决镜头轴外像差校正与像面照度均匀性问题,同时使镜头结构紧凑、小型化.通过理论计算和ZEMAX光学软件的优化,给出工作波长0.8~1.1μm,焦距5mm,相对孔径为1:3.8,光学长度为47.5mm,视场角为60°的镜头设计实例.对设计结果的分析表明,该镜头在31lp/mm空间频率处的MTF值超过0.78,像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前置物镜 光纤传像束 非球面 像方远心光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大截面传像光纤束的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6
9
作者 李东源 闫秀生 +2 位作者 张晓光 侯蓝田 周桂耀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6-140,共5页
在大截面传像束前置光学物镜设计中,采用“负-正”型式的像方远心光路结构,很好地解决了镜头轴外像差校正和像面照度均匀性问题,同时使镜头结构紧凑、小型化。给出了前置物镜设计实例:工作波长0.8~1.1μm,焦距5mm,相对孔径为1... 在大截面传像束前置光学物镜设计中,采用“负-正”型式的像方远心光路结构,很好地解决了镜头轴外像差校正和像面照度均匀性问题,同时使镜头结构紧凑、小型化。给出了前置物镜设计实例:工作波长0.8~1.1μm,焦距5mm,相对孔径为1:3.84,光学长度为47mm,视场角为60°。在光学耦接镜设计中采用物方远心光路结构,引入二元光学透镜,通过理论计算和ZEMAX光学软件优化,给出工作波长0.8~1.1μm,焦距33.6mm,光学长度为63.5mm,采用一个衍射面的耦接镜设计实例。该设计结果适用于单丝直径16μm,截面直径6mm的光纤传像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光学 传像光纤束 折衍混合 远心光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色散特性与结构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秋菊 范海涛 +1 位作者 唐荣霞 侯蓝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53,共2页
利用基于多极法的数值模拟软件包对光子晶体光纤色散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发现通过改变包层空气孔直径d和空气孔间距A可以有效地调节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即短波长零色散、近零超平坦色散和大负色散,得到了三种色散特性随光纤结... 利用基于多极法的数值模拟软件包对光子晶体光纤色散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发现通过改变包层空气孔直径d和空气孔间距A可以有效地调节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即短波长零色散、近零超平坦色散和大负色散,得到了三种色散特性随光纤结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色散 超平坦色散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坦色散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与制备 被引量:2
11
作者 苑金辉 侯蓝田 +2 位作者 魏东宾 王海云 周桂耀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0-274,共5页
运用改进的全矢量有效折射率法(IFVEIM),研究了光子晶体光纤结构(PCF)参数改变时,光纤的色散系数、有效模场面积和非线性系数随波长的变化规律,深入地分析了光纤可调节的色散平坦特性和高非线性特性。课题组自行设计了一种在900nm... 运用改进的全矢量有效折射率法(IFVEIM),研究了光子晶体光纤结构(PCF)参数改变时,光纤的色散系数、有效模场面积和非线性系数随波长的变化规律,深入地分析了光纤可调节的色散平坦特性和高非线性特性。课题组自行设计了一种在900nm附近具有低平坦色散高非线性特性的光子晶体光纤。并且在改进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包层孔充气挤压法对其进行了制备,虽然制得的光纤各参数未达到设计值,但其在800~1000nm的波段内色散值仅为0.75ps/km/nm,非线性系数值则达到了30(W/km)-1,这在当前规则结构的纯硅光子晶体光纤中已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改进的全矢量有效折射率法 平坦色散 高非线性 包层孔充气挤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新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兆伦 刘晓东 +2 位作者 倪正华 李曙光 侯蓝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共3页
光子晶体光纤由于具有传统光纤无法比拟的奇异特性,吸引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注意,其研究在短短的十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阐述了光子晶体光纤的一些独特的光学性质、制作技术及其理论研究方法,介绍了关于它的最新成果,并展望其... 光子晶体光纤由于具有传统光纤无法比拟的奇异特性,吸引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注意,其研究在短短的十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阐述了光子晶体光纤的一些独特的光学性质、制作技术及其理论研究方法,介绍了关于它的最新成果,并展望其学术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非线性 色散 双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波段色散补偿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和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丹华 侯蓝田 +1 位作者 王伟 刘兆伦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0-594,628,共6页
利用多极法对一种新颖结构的双层芯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找出色散随结构变化的规律。通过合理选取其外层芯的层数,同时优化孔间距和空气孔直径,设计出可用于L波段进行宽带色散补偿的光子晶体光纤,此光纤色散值在-310^-... 利用多极法对一种新颖结构的双层芯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找出色散随结构变化的规律。通过合理选取其外层芯的层数,同时优化孔间距和空气孔直径,设计出可用于L波段进行宽带色散补偿的光子晶体光纤,此光纤色散值在-310^-260 ps/(km.nm)之间近似线性变化,残余有效色散系数近似为零,相关色散斜率(RDS)在0.0032 nm-1的色散补偿光纤,其RDS值与标准单模光纤匹配,有效模场面积优于常规色散补偿光纤,可以对宽带传输的标准单模光纤实现良好的色散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波段 光子晶体光纤 双层芯光纤 色散补偿 多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相干合成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海云 侯蓝田 +3 位作者 周桂耀 苑金辉 魏东宾 郑娟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5-518,共4页
光纤激光器相干组束是目前实现高功率光纤激光系统的重要技术途径,利用本文的方法得到了双包层结构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相干合成输出,纤芯直径为2.05μm,空气孔间距Λ为2.07μm,空气孔直径d为1.44μm,测得了明显的相干条纹,光纤输出达3... 光纤激光器相干组束是目前实现高功率光纤激光系统的重要技术途径,利用本文的方法得到了双包层结构的双芯光子晶体光纤的相干合成输出,纤芯直径为2.05μm,空气孔间距Λ为2.07μm,空气孔直径d为1.44μm,测得了明显的相干条纹,光纤输出达30μW,这一成果为多芯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激光器 相干组束 双芯相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飞 侯蓝田 +1 位作者 刘兆伦 苑金辉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34-139,共6页
首先介绍了光子晶体光纤中的非线性现象以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了非线性系数与光子晶体光纤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随后主要论述了在光子晶体光纤中获得较高非线性系数的方法,最后对现有的测量光子晶体光纤非线性系数的方法进行了概括与比较。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非线性效应 非线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霞 侯蓝田 +2 位作者 李蕊 梁丹华 夏长明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2,共3页
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PBG-PCF)因其独特的性能,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阐述了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的导光机制,并将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分为空芯光子晶体光纤和全固态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两类,较全面地讨论了这两类光纤的特性... 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PBG-PCF)因其独特的性能,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阐述了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的导光机制,并将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分为空芯光子晶体光纤和全固态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两类,较全面地讨论了这两类光纤的特性及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隙型光子晶体光纤 光子带隙 全固态 导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芯光纤中沉积多晶态GeO_2薄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桂耀 侯峙云 +2 位作者 侯蓝田 何军 关兵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2-55,共4页
通过缩短高温炉与冷却器的距离 ,使化学反应区与沉积区的温度梯度增加到约 9℃ /mm ,进而使GeCl4 与O2 可在内径为 1.0mm的空芯石英管内壁沉积上颗粒度约 0 .1μm、厚度为 3.0 μm的多晶态GeO2 介质膜 ,使表面更加光滑 ,提高了光纤的传... 通过缩短高温炉与冷却器的距离 ,使化学反应区与沉积区的温度梯度增加到约 9℃ /mm ,进而使GeCl4 与O2 可在内径为 1.0mm的空芯石英管内壁沉积上颗粒度约 0 .1μm、厚度为 3.0 μm的多晶态GeO2 介质膜 ,使表面更加光滑 ,提高了光纤的传输性能 ,光纤的传输损耗小于 0 .8dB/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芯光纤 多晶态二氧化锗薄膜 温度梯度 流速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溴化钾粉末中掺入大量α-炭化硅压片的异常红外透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晓东 侯蓝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70-773,共4页
在光谱学实践中 ,通常由于带测样品颗粒在本征吸收峰附近产生可观的附加散射消光 ,致使表观吸收峰偏离实际位置 ,从而得到不准确的光谱 ,这就是我们常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的克里斯坦森 (Christiansen)效应。措施之一就是在制作压片 (例... 在光谱学实践中 ,通常由于带测样品颗粒在本征吸收峰附近产生可观的附加散射消光 ,致使表观吸收峰偏离实际位置 ,从而得到不准确的光谱 ,这就是我们常要采取措施尽量避免的克里斯坦森 (Christiansen)效应。措施之一就是在制作压片 (例如溴化钾 )时 ,待测样品含量要少 (少于 2 % )。在一次实验中 ,当在KBr粉末中掺入大量 (而非正常要求的少许 )的α SiC微粉后 ,得到了一个在 10 5 2 33cm-1处有一个尖峰的中红外透射谱。我们发现 ,这个新现象非常有趣 ,它与克里斯坦森效应表面上相反 ,但都可用Lorentz色散模型给予精确地解释 ,于是称它为反克里斯坦森效应 ,在该效应出现的频率处两种材料的折射率相等 ,且吸收系数都非常小。这个新现象也非常有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钾粉末 α-炭化硅压片 异常红外透射光谱 光谱学 克里斯坦森效应 反克里斯坦森效应 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波段色散补偿光子晶体光纤的研究和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丹华 郭惠超 +2 位作者 王福增 李蕊 侯蓝田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2-116,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颖结构的双层芯色散补偿光子晶体光纤。此光纤在整个C波段具有高负色散特性。通过合理选取双层芯光纤的外层芯层数,同时优化孔间距和空气孔直径,设计的光纤在C波段的色散值在-520ps/(km.nm)和-390ps/(km.nm)之间近似线性变... 设计了一种新颖结构的双层芯色散补偿光子晶体光纤。此光纤在整个C波段具有高负色散特性。通过合理选取双层芯光纤的外层芯层数,同时优化孔间距和空气孔直径,设计的光纤在C波段的色散值在-520ps/(km.nm)和-390ps/(km.nm)之间近似线性变化,残余有效色散系数近似为零,相关色散斜率(RDS)在0.0032nm-1的色散补偿光纤,其RDS值与标准单模光纤匹配,有效模场面积优于常规色散补偿光纤,可以对其长度30倍以上、用于宽带传输的标准单模光纤进行良好的色散和色散斜率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波段 光子晶体光纤 双层芯光纤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负色散低限制损耗光子晶体光纤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兆伦 赵国生 +2 位作者 王伟 侯蓝田 赵兴涛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1-744,748,共5页
设计了一种双层芯双包层结构的大负色散低限制损耗光子晶体光纤,运用多极法对其色散特性和限制损耗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分析了这种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参数发生改变时,光纤的色散特性的变化情况,找到了其色散随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最... 设计了一种双层芯双包层结构的大负色散低限制损耗光子晶体光纤,运用多极法对其色散特性和限制损耗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分析了这种光子晶体光纤的结构参数发生改变时,光纤的色散特性的变化情况,找到了其色散随结构参数变化的规律。最终通过选择适当的结构参数,设计了在1550 nm波长附近处色散值为-12000 ps/(km.nm)的大负色散低限制损耗光子晶体光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光子晶体光纤 色散 限制损耗 多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