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所致阻塞性黄疸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培金 周建中 陈学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所致阻塞性黄疸的CT与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经手术或ERCP证实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所致阻塞性黄疸患者的CT与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CT及MRI表现为乳头旁的含气和/或液囊...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所致阻塞性黄疸的CT与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经手术或ERCP证实的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所致阻塞性黄疸患者的CT与MRI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CT及MRI表现为乳头旁的含气和/或液囊性病灶,伴胆总管下端扩张,MRCP表现为十二指肠环内高信号病灶。15例中12例胆总管明显扩张,2例中度扩张,其中10例扩张胆总管伴壁增厚强化;8例伴胰管扩张;5例憩室壁较明显增厚强化。患者临床表现为黄疸伴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等症状。结论:CT及MRI能很好地显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后处理能比较直观地显示其全貌,同时能显示胰腺及胆管病变,有助于黄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旁憩室 黄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泥沙样结石64层容积CT影像诊断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田卫兵 杨培金 +1 位作者 王二君 张培培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0期122-122,共1页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扫描三维重建在诊断胆总管泥沙样方面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43例经临床手术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证实的胆总管泥沙样结石患者均经上腹部增强扫描再用薄层、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方法做成CT诊断进行回顾性...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扫描三维重建在诊断胆总管泥沙样方面的应用及意义。方法 43例经临床手术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证实的胆总管泥沙样结石患者均经上腹部增强扫描再用薄层、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方法做成CT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39例诊断为泥沙样结石,4例漏诊。结论 64容积CT扫描检查在诊断胆总管泥沙结石方面比普通CT及B超更能提高结石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泥沙样结石 64层容积CT 影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海绵状血管瘤CT和MRI诊断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培金 张一平 乔新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20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脑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特点。结果幕上10例:额叶4例,颞叶4例,基底节2例;幕下4例:小脑半球3例,脑干1例。CT表现:14例边界清楚的圆形、类圆...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病理证实的脑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特点。结果幕上10例:额叶4例,颞叶4例,基底节2例;幕下4例:小脑半球3例,脑干1例。CT表现:14例边界清楚的圆形、类圆形等至稍高密度影,6例合并斑点状钙化;MR表现:14例边界清楚的混杂信号病灶,病灶呈"爆米花"状,周围有完整的低信号含铁血黄素环。结论 MRI是脑海绵状血管瘤诊断和鉴别诊断最有价值的方法,显示钙化是CT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畸形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