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合海南夏秋大棚种植的大白菜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万磊 黄祖梅 +2 位作者 林师森 朱国鹏 成善汉 《中国园艺文摘》 2016年第4期15-19,共5页
为了筛选适合海南夏秋大棚种植的大白菜品种,试验对引进的22个大白菜品种进行物候期、植物学性状观察记载,并测定产量与重要品质。结果表明,在引进的22个大白菜品种中,适合海南夏秋大棚种植的大白菜品种有:‘强春大白菜’、‘强春2号大... 为了筛选适合海南夏秋大棚种植的大白菜品种,试验对引进的22个大白菜品种进行物候期、植物学性状观察记载,并测定产量与重要品质。结果表明,在引进的22个大白菜品种中,适合海南夏秋大棚种植的大白菜品种有:‘强春大白菜’、‘强春2号大白菜’、‘夏菊黄芯白菜’、‘抗热快白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物候期 植物学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phi法在筛选芳香植物园林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郝江珊 王健 《中国园艺文摘》 2015年第5期80-82,106,共4页
为筛选芳香植物城市园林综合价值评价指标,根据研究主题确定咨询专家人选,采用Delphi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专家的平均年龄为34±7.24岁,且均为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学位的专家为主要咨询对象,平均专业工作年限12.28... 为筛选芳香植物城市园林综合价值评价指标,根据研究主题确定咨询专家人选,采用Delphi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专家的平均年龄为34±7.24岁,且均为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学位的专家为主要咨询对象,平均专业工作年限12.28±5.46年;两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均高于80%,专家权威程度均高于0.82;根据设定的重要性得分均数和变异系数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28项评价指标,分别归属于芳香植物应用评价的5个部分:芳香性、保健性、观赏性、应用成本和适应性;经过两轮咨询后,专家协调系数为0.52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专家代表性强,积极性高,权威程度、协调性较好,此次咨询筛选出的指标符合构建芳香植物园林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PHI法 芳香植物 园林利用 指标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藿香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春龚 吴友根 +4 位作者 林尤奋 张军锋 梁振益 范春蕾 敖霄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98-500,共3页
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以干燥地上部分入药,是著名"十大南药"之一,具有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之功效。文章对近年来广藿香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广藿香 化学成分 挥发油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调节剂与温度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陈艳丽 范飞 +2 位作者 刘建 王旭 李绍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27,共4页
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GA3、6-BA、KNO3、GA3+6-BA)和温度处理(12℃、17℃、28℃、5℃/20℃、10℃/20℃)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生长调节剂浸种可以显著提高生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以KNO3和GA... 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GA3、6-BA、KNO3、GA3+6-BA)和温度处理(12℃、17℃、28℃、5℃/20℃、10℃/20℃)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生长调节剂浸种可以显著提高生菜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以KNO3和GA3处理效果最佳;生菜种子催芽的最适温度为恒温17℃,其次是变温处理。综合双因素实验结果,高温季节生菜种子播前用0.2%KNO3或5 mg/L GA3浸种8 h后,分别置于17℃、28℃恒温条件下进行见光催芽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调节物质 温度 生菜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藿香挥发油提取条件优化及其方法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友根 吴连花 何际婵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8-390,共3页
以海南广藿香药材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的条件,并对2种提取方法给予比较。结果表明,影响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显著性因素是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加水量为非显著性因素。本试验范围内,提取的最佳条件... 以海南广藿香药材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水蒸气蒸馏和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的条件,并对2种提取方法给予比较。结果表明,影响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显著性因素是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加水量为非显著性因素。本试验范围内,提取的最佳条件是:浸泡时间5 h,提取时间4 h,加水量是药材的7倍,其挥发油得率为1.59%;而影响超临界CO2萃取的显著因素是萃取压力和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物料粒度为非显著性因素,本试验范围内,提取的最佳条件是:萃取压力18 Mpa,萃取时间2.5 h,物料粒度40目,萃取温度为40℃,挥发油得率为2.60%,是水蒸气蒸馏法得率(1.59%)的1.6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 超临界CO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米仔兰枝条中的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帅 梅文莉 +3 位作者 左文健 王辉 王健 戴好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2,共4页
为探讨小叶米仔兰(Aglaia odorata var. microphyllina)中的抗菌活性成分,从其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4(15)-桉叶烯-1β,7,11-三醇 (1)、4α,10β,11-三羟基-1,5-反-愈创木烷-6-烯(2)、... 为探讨小叶米仔兰(Aglaia odorata var. microphyllina)中的抗菌活性成分,从其枝条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4(15)-桉叶烯-1β,7,11-三醇 (1)、4α,10β,11-三羟基-1,5-反-愈创木烷-6-烯(2)、6,15α-环氧-1β,4β-二羟基桉烷(3)、2-羟基-丁二酸-1-甲酯(4)、巴西红厚壳素(5)和胡萝卜苷(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4和5为首次从米仔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了化合物1~5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4和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米仔兰 化学成分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色堇花瓣总RNA3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琴 王健 +1 位作者 赵钟鑫 尚啸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4-26,共3页
分别采用TransZol plant法、改良Trizol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三色堇花瓣的总RNA,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光谱对其提取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ransZol plant法提取的总RNA浓度低,且杂质较多;改良Trizol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的总RNA纯度... 分别采用TransZol plant法、改良Trizol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三色堇花瓣的总RNA,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光谱对其提取效果进行检测。结果表明,TransZol plant法提取的总RNA浓度低,且杂质较多;改良Trizol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的总RNA纯度较高。3种总RNA提取方法中,以改良Trizol法提取的总RNA浓度和纯度最高,D260 nm/D280 nm在1.83~2.03之间。以改良Trizol法提取的总RNA反转录合成的cDNA为模板,能扩增出预期长度的基因片段,说明改良Trizol法提取的总RNA质量高,可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堇 TransZol Plant试剂盒法 改良Trizol法 改良CTAB法 R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鲜切菠萝蜜生化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曾丽萍 范红雁 +2 位作者 张茂霞 李新国 沈雁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28-32,共5页
以八成熟的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0、4、8、12、16、20℃对鲜切菠萝蜜主要品质及采后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8~12℃能够显著抑制鲜切菠萝蜜的硬度下降现象以及水分、可溶性糖、VC的降解损失,延缓果实... 以八成熟的马来西亚1号菠萝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0、4、8、12、16、20℃对鲜切菠萝蜜主要品质及采后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8~12℃能够显著抑制鲜切菠萝蜜的硬度下降现象以及水分、可溶性糖、VC的降解损失,延缓果实细胞膜透性的上升和丙二醛(MDA)的积累,维持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使鲜切菠萝蜜的感官品质保持良好,货架期长于4、16、20℃的鲜切菠萝蜜;在0、4、8、12、16、20℃贮藏条件下,温度越高鲜切菠萝蜜的品质劣变越快,温度过低也会影响菠萝蜜果实各种成分的含量及口感,使其失去自身的风味;8~12℃是八成熟的鲜切菠萝蜜的适宜贮藏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温度 鲜切菠萝蜜 品质 采后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个南瓜品种果实品质性状比较试验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思胜 李燕 +3 位作者 邵远志 徐中亮 宋星星 李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8-109,共2页
对海南栽培的7个南瓜品种果实进行了硬度和Vc、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等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显示:南瓜果实富含Vc和淀粉;不同品种间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很大,以汕美、亚蔬和金韩的综合营养品质较好,而汕头金韩和早熟蜜本品种的综合品... 对海南栽培的7个南瓜品种果实进行了硬度和Vc、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等主要营养成分的测定,结果显示:南瓜果实富含Vc和淀粉;不同品种间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很大,以汕美、亚蔬和金韩的综合营养品质较好,而汕头金韩和早熟蜜本品种的综合品质则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品种 营养成分 综合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6缓解茄子幼苗高温胁迫研究初探 被引量:5
10
作者 范飞 李绍鹏 +1 位作者 高新生 陈艳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5-39,共5页
通过对茄子幼苗喷施10、20、30、40、50 mg/L 5个不同浓度的DA-6,再将茄子幼苗置于白天40℃、夜晚32℃的高温下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浓度DA-6对高温胁迫下的茄子幼苗电解质渗透率、根系活力、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含量、超氧阴离子... 通过对茄子幼苗喷施10、20、30、40、50 mg/L 5个不同浓度的DA-6,再将茄子幼苗置于白天40℃、夜晚32℃的高温下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浓度DA-6对高温胁迫下的茄子幼苗电解质渗透率、根系活力、脯氨酸、丙二醛、叶绿素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可溶性蛋白及保护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喷施DA-6的茄子幼苗相对于对照,各项生理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当DA-6浓度为20 mg/L时,茄子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EC值、SOD活性、脯氨酸含量、MDA含量等指标综合反映较好,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因此,DA-6能够缓解高温胁迫对茄子幼苗的影响,且浓度以20 mg/L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6 茄子幼苗 高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三色堇FPNI-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婧 曾媛 +3 位作者 龚胜 李霆格 杨文汉 王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5,共4页
融合引物与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fusion primer and nested integrated PCR,FPNI-PCR)是一种分离并扩增已知序列旁未知序列的有效方法。以大花三色堇(Viola×wittrockiana Gams.)为材料,为提高FPNI-PCR产物特异性,增加条带清晰度... 融合引物与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fusion primer and nested integrated PCR,FPNI-PCR)是一种分离并扩增已知序列旁未知序列的有效方法。以大花三色堇(Viola×wittrockiana Gams.)为材料,为提高FPNI-PCR产物特异性,增加条带清晰度,降低非特异性条带的干扰,对FPNI-PCR反应体系中第1轮的模板DNA浓度进行对比,优化了第3轮反应中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浓度、缓冲液用量,筛选了第3轮特异性引物的退火温度,进一步完善了FPNIPCR反应体系。各因素优化比对试验表明:FPNI-PCR第1轮反应体系应以稀释后的DNA为模板,20μL体系中,用量在4.5-10 ng。第3轮最优反应体系为:20μL反应体系中,特异性引物浓度0.2μmol/L,引物SP2浓度0.75μmol/L,Taq DNA酶用量1.0 U,d NTP用量2μL,10×buffer(20 mmol/L,Mg2+plus)用量2μL,模板1μL(第2轮反应稀释100倍后取1μL为模板),dd H2O补足。第3轮反应中,退火温度为64℃或66℃时条带最为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花三色堇 FPNI-PCR 体系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过氧化物酶基因序列分析及其乙烯和茉莉酸甲酯诱导表达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丛汉卿 龙娅丽 +3 位作者 齐尧尧 朱文丽 陈松笔 乔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09-2014,共6页
【目的】分析木薯ClassⅢ过氧化物酶(POD)基因(MePOD)的序列特征,并检测乙烯(ET)和茉莉酸(JA)逆境信号对其表达的影响,为研究木薯对逆境胁迫的响应和调控模式及培育抗逆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取MePOD基因... 【目的】分析木薯ClassⅢ过氧化物酶(POD)基因(MePOD)的序列特征,并检测乙烯(ET)和茉莉酸(JA)逆境信号对其表达的影响,为研究木薯对逆境胁迫的响应和调控模式及培育抗逆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中获取MePOD基因序列并进行分析;以木薯品种华南8号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木薯MePOD基因在乙烯利和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后的表达特性。【结果】MePOD基因编码区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转录起始位点位于起始密码子上游1061 bp处;启动子区域含多个顺式作用元件,但无ET和JA响应元件。MePOD蛋白由33 1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37.476 kD,理论等电点为8.66;有一个含信号肽的跨膜结构,是一种阳离子分泌型C1assⅢPOD。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木薯MePOD蛋白与大戟科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ADR70870.1)的亲缘关系最近,且除两种裸子植物外,其他17种被子植物聚为一类,且同一科植物进一步相聚,此结果与进化地位一致。qPCR检测结果表明,MeJA诱导0.5 h后,MePOD基因表达量整体上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乙烯利诱导0.5 h后其表达量呈缓慢上升的变化趋势,但整体上维持在本底水平之下。【结论】JA和ET逆境信号不直接通过相应响应元件上调MePOD基因表达,而与其他激素信号进行综合调控,并进一步参与植物体内的抗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过氧化物酶(POD)基因 乙烯(ET) 茉莉酸(JA)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雾R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雁 刘欢 +1 位作者 马华青 陈萍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43-47,51,共6页
用莲雾成熟的果实作为实验材料,选用方法 1(试剂盒法)、方法 2(改良的CTAB法1)、方法 3(改良的SDS法1)等5种不同的方法提取莲雾果实的RNA,并且比较了它们的提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方法 4(改良的CTAB法2)对莲雾果实RNA的提取效果最好,... 用莲雾成熟的果实作为实验材料,选用方法 1(试剂盒法)、方法 2(改良的CTAB法1)、方法 3(改良的SDS法1)等5种不同的方法提取莲雾果实的RNA,并且比较了它们的提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方法 4(改良的CTAB法2)对莲雾果实RNA的提取效果最好,不仅能够有效地抑制多糖、多酚以及次生代谢产物对莲雾果实RNA提取的影响,而且所提取的RNA完整性较好且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雾 果实 RNA 提取方法 SDS CT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南瓜品种果实品质性状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师森 赵枢纽 成善汉 《热带生物学报》 2013年第3期232-235,共4页
以8个优良的南瓜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成熟果实的硬度、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蛋白质、纤维素、β-胡萝卜素等7项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南瓜富含可溶性固形物、β-胡萝卜素;果实硬度大,耐贮运;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蜜本41号和... 以8个优良的南瓜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其成熟果实的硬度、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蛋白质、纤维素、β-胡萝卜素等7项品质指标。结果表明,南瓜富含可溶性固形物、β-胡萝卜素;果实硬度大,耐贮运;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蜜本41号和昌德蜜本的综合营养品质较好,而蜜橙品种的综合品质则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品种 营养品质 综合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棱丝瓜海大1号×海大2号的杂种优势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师森 成善汉 尚辰 《热带生物学报》 2014年第1期48-51,共4页
以有棱丝瓜海大1号、海大2号及其正反交品种为材料,研究其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揭示其杂种优势情况,为丝瓜的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海大1号和海大2号杂交后代具有杂种优势这一遗传特性,杂种F1代长势更旺盛,果实的商品性状好,抗病... 以有棱丝瓜海大1号、海大2号及其正反交品种为材料,研究其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揭示其杂种优势情况,为丝瓜的育种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海大1号和海大2号杂交后代具有杂种优势这一遗传特性,杂种F1代长势更旺盛,果实的商品性状好,抗病性稍强,尤其是正交F1代的产量高达67 534.5 kg·hm-2,优于其亲本,极具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棱丝瓜 性状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DBE和SBE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茉莉酸甲酯诱导表达特性
16
作者 丛汉卿 龙娅丽 +3 位作者 齐尧尧 张振文 陈松笔 乔飞 《热带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42-48,共7页
为研究木薯中调控支链淀粉合成的DBE和SBE基因如何被茉莉酸信号调控,首先对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中的Me DBE和Me SBE2.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二者都具有α淀粉酶催化结构域且启动子区都具有茉莉酸响应元件等多种响应元件。以木薯品种‘华南八... 为研究木薯中调控支链淀粉合成的DBE和SBE基因如何被茉莉酸信号调控,首先对木薯基因组数据库中的Me DBE和Me SBE2.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二者都具有α淀粉酶催化结构域且启动子区都具有茉莉酸响应元件等多种响应元件。以木薯品种‘华南八号’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利用q RT-PCR检测木薯Me DBE和Me SBE2.1基因在茉莉酸甲酯处理后的表达特性。结果显示:Me DBE基因的表达在最初短暂上调后持续下调,而Me SBE2.1则持续上调后又恢复最初水平,说明Me DBE和Me SBE2.1基因可被茉莉酸信号调控,进一步推测表明,其受到不同激素信号整合后的综合调控,以影响支链淀粉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DBE基因 SBE基因 茉莉酸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藿香不同部位总DNA提取方法比较与PTS基因克隆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英 吴友根 +2 位作者 杨东梅 张军锋 林尤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4,共4页
分别采用PEX法、CTAB法和SDS法3种方法提取广藿香叶、茎、根的基因组总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总DNA提取效果。结果表明,SDS法能高效一致地提取广藿香根、茎、叶的总DNA。以叶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广藿香醇合... 分别采用PEX法、CTAB法和SDS法3种方法提取广藿香叶、茎、根的基因组总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总DNA提取效果。结果表明,SDS法能高效一致地提取广藿香根、茎、叶的总DNA。以叶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广藿香醇合成酶(PTS)基因,测序得到PTS基因(中国广藿香)的全长序列,长度为3 058 bp,包括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共编码552个氨基酸。该PTS基因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Gen Bank中已登录的印度广藿香PTS氨基酸序列存在4.7%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总DNA 广藿香醇合成酶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总DNA提取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岩 吴友根 +2 位作者 张军锋 杨东梅 胡新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47,共3页
提取高质量的土壤微生物DNA是进行后续分子生物学试验的前提。在3种常用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1种新的优化方案,包括使用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磷酸缓冲液对土壤进行预洗、联合使用SDS-CTAB和蛋白酶K来破碎细胞、用... 提取高质量的土壤微生物DNA是进行后续分子生物学试验的前提。在3种常用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1种新的优化方案,包括使用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磷酸缓冲液对土壤进行预洗、联合使用SDS-CTAB和蛋白酶K来破碎细胞、用酚-氯仿-异戊醇(25∶24∶1)除蛋白质和淀粉等杂质、使用PEG8000沉淀DNA、用琼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DNA等。比较分析了优化的方法与其他3种常用方法所获得的总DNA产率和纯度的差别,结果表明,优化的方法所提取DNA的D260 nm/D230 nm、D260 nm/D280 nm值均高于其他3种方法,且PCR扩增条带清晰、DNA产率高,土壤中DNA得率达88.76μg/g,表明该方法适宜提取土壤中的微生物DNA,从而为研究广藿香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类及其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总DNA 根际土壤 微生物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藿香不同组织总RNA提取方法的筛选与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英 吴友根 +3 位作者 杨东梅 张军锋 林尤奋 胡新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3-55,共3页
分别采用Trizol法、改良Trizol法、CTAB法、改良CTAB法和异硫氰酸胍-SDS法等5种方法提取广藿香叶、茎、根及愈伤组织的总RNA,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光谱检测其提取效果。结果表明,Trizol法适用于广藿香叶片总RNA的提取,改良CTAB法适... 分别采用Trizol法、改良Trizol法、CTAB法、改良CTAB法和异硫氰酸胍-SDS法等5种方法提取广藿香叶、茎、根及愈伤组织的总RNA,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光谱检测其提取效果。结果表明,Trizol法适用于广藿香叶片总RNA的提取,改良CTAB法适用于广藿香茎和愈伤组织总RNA的提取,而广藿香根总RNA的提取宜用改良Trizol法。RT-PCR检测结果表明,广藿香各组织的总RNA可直接用于分子克隆和基因表达分析等分子生物学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总RNA 提取方法 TRIZOL法 CTAB法 异硫氰酸胍-SD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藿香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丽平 吴友根 +1 位作者 张军锋 胡新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6-309,共4页
比较2种方法提取广藿香叶片总蛋白质的得率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条带,同时对广藿香叶片总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MALDI-TOF-TOF和Swiss-Prot软件对部分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表明:使用TCA/丙酮法提取广藿... 比较2种方法提取广藿香叶片总蛋白质的得率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条带,同时对广藿香叶片总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MALDI-TOF-TOF和Swiss-Prot软件对部分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结果表明:使用TCA/丙酮法提取广藿香叶片总蛋白,在10万Vhs聚焦强度下,可获得高分辨率双向电泳图谱,BPP酚抽法获得的蛋白不适用于双向电泳分析;经质谱成功鉴定了9个蛋白点,鉴定成功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藿香 叶片 双向电泳 蛋白质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