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古丁对帕金森病的预防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黄璋琼 潘玥 +6 位作者 马开利 李牧遥 张艺薇 吴海婷 韦梦晨 朱洲海 管莹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8期107-110,共4页
研究发现,尼古丁可能降低帕金森病(PD)的发病风险。尼古丁预防PD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尼古丁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刺激多巴胺(DA)能神经系统,预防PD的发生:尼古丁可以抑制α突触核蛋白或者α突触核蛋白原纤维聚集,预防PD的发生;尼古丁通... 研究发现,尼古丁可能降低帕金森病(PD)的发病风险。尼古丁预防PD发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尼古丁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刺激多巴胺(DA)能神经系统,预防PD的发生:尼古丁可以抑制α突触核蛋白或者α突触核蛋白原纤维聚集,预防PD的发生;尼古丁通过抑制活性氧簇的形成或降低单胺氧化酶B的活性而抑制脑组织过度氧化应激反应,预防PD的发生;尼古丁通过上调脑组织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s)表达而抑制脑组织炎症反应,预防PD的发生;尼古丁通过神经元nAChRs结合后抑制脑组织细胞凋亡,预防PD的发生;尼古丁通过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促进DA能神经元的存活,预防P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Α突触核蛋白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多巴胺能神经元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2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抑制帕金森病SH-SY5Y细胞凋亡
2
作者 祝柳慧 张歆悦 +3 位作者 朱洲海 杨兴隆 管莹 刘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5403-5413,共11页
背景: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2(coiled-coil-helix-coiled-coil-helix domain-containing 2,CHCHD2)能否调控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帕金森病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尚未可知。目的:探讨CHCHD2在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对... 背景: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2(coiled-coil-helix-coiled-coil-helix domain-containing 2,CHCHD2)能否调控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帕金森病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尚未可知。目的:探讨CHCHD2在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对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发挥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重组质粒转染技术过表达或敲低CHCHD2,用6-羟基多巴胺构建SH-SY5Y细胞帕金森病模型后分对照组、模型组、过表达阴性对照+6-羟基多巴胺组、敲低阴性对照+6-羟基多巴胺组、过表达CHCHD2+6-羟基多巴胺组和敲低CHCHD2+6-羟基多巴胺组。Western blot及RT-qPCR检测CHCHD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LC3Ⅰ/Ⅱ、p62、MFN1、COXⅣ、DRP1、PINK1、Parkin、TIM23、Bax、Bcl-2及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CCK-8、JC-1和活性氧试剂盒检测细胞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和活性氧水平,单丹磺酰尸胺染色观察细胞自噬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溶酶体。结果与结论: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性、线粒体膜电位及CHCHD2、PINK1、Parkin蛋白表达降低,活性氧水平、凋亡水平及LC3Ⅰ/Ⅱ、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并观察到自噬溶酶体的存在;②与模型组相比,过表达CHCHD2能降低细胞活性氧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及PINK1、Parkin和MFN1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到线粒体自噬溶酶体增多,而敲低CHCHD2后有与上述相反的作用,并伴有COXⅣ、TIM23和p-DRP1蛋白表达的升高(P<0.05);③与模型组相比,过表达CHCHD2能减少细胞凋亡,上调Bcl-2并下调Bax及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而敲低CHCHD2后有与上述相反的作用(P<0.05);④结果提示,CHCHD2在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可以通过促进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改善线粒体功能从而减轻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卷曲螺旋结构域蛋白2 PINK1 Parkin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功能 细胞凋亡 6-羟基多巴胺 SH-SY5Y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刺激性感官感受差异的遗传因素研究
3
作者 祁飞燕 朱洲海 +5 位作者 赵蔚 李萌 管莹 陆舍铭 彭琪瑗 夭建华 《科技通报》 2023年第5期42-52,共11页
口味偏好已被证明在一定程度上与相关味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相关,但是中国不同地区的人群对刺激性感官感受差异是否与区域饮食偏好一样也受内在遗传因素影响还不清楚。本文采用刺激性感官感受... 口味偏好已被证明在一定程度上与相关味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相关,但是中国不同地区的人群对刺激性感官感受差异是否与区域饮食偏好一样也受内在遗传因素影响还不清楚。本文采用刺激性感官感受较典型的一类特殊消费品卷烟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中国不同省份汉族人群刺激性感官感受的差异是否有遗传因素影响,并进一步解析其遗传机制。本文对10个不同省份汉族吸烟人群的烟气刺激性敏感频率和已报道的味觉相关基因的SNP多态位点频率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位于3个已知味觉相关基因(TAS2R43、ASIC2和CA6)内或附近的6个风险SNP位点与卷烟烟气刺激性敏感差异相关。本文进一步通过功能注释、报告基因分析和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验证了其中4个位于增强子区域的非编码SNPs(rs8081813、rs6505360、rs7222908和rs6688840)的调控作用。这些发现第一次表明了中国不同省份汉族吸烟人群对卷烟烟气敏感性差异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影响,这为探讨中国不同地区人群的遗传差异和对刺激性的感官差异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烟气 刺激感 相关性分析 SNPS 增强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古丁对鱼藤酮诱导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4
作者 张歆悦 祝柳慧 +4 位作者 何雨 管莹 朱洲海 任惠 杨兴隆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5612-5617,共6页
背景:研究发现尼古丁可以激活脑部的多巴胺系统,减缓帕金森病的发展,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缺乏对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目的:探讨尼古丁对鱼藤酮诱导帕金森病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C57BL/6小鼠随... 背景:研究发现尼古丁可以激活脑部的多巴胺系统,减缓帕金森病的发展,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缺乏对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目的:探讨尼古丁对鱼藤酮诱导帕金森病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溶剂组、鱼藤酮组、自噬激动剂+鱼藤酮组和尼古丁+鱼藤酮组,每组7只,利用鱼藤酮诱导C57BL/6小鼠多巴胺能神经损害,在造模前给予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或尼古丁,干预结束后进行旷场实验观察小鼠空间探索功能;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黑质中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P62的表达以及凋亡相关因子Bax、Bcl-2和Cleaved-caspase-3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黑质中线粒体、自噬小体和脂褐素沉积情况;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的存活情况;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旷场实验显示,与溶剂组相比,鱼藤酮组小鼠表现出运动距离、平均速度和运动时间均减少;与鱼藤酮组相比,尼古丁+鱼藤酮组和自噬激动剂+鱼藤酮组小鼠运动距离、平均速度和运动时间均增加(P<0.05)。(2)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溶剂组相比,鱼藤酮组酪氨酸羟化酶平均荧光强度和平均吸光度值减小;与鱼藤酮组相比,尼古丁+鱼藤酮组和自噬激动剂+鱼藤酮组酪氨酸羟化酶平均荧光强度和平均吸光度值增加。(3)Western blot和Q-PCR结果显示,与溶剂组相比,鱼藤酮组α-突触核蛋白、P62表达升高,Beclin-1表达减少(P<0.05);与鱼藤酮组相比,尼古丁+鱼藤酮组和自噬激动剂+鱼藤酮组α-突触核蛋白、P62表达减少,Beclin-1表达增多(P<0.05)。与溶剂组相比,鱼藤酮组Bax、Cleaved-caspase-3表达增多,Bcl-2表达减少(P<0.05);与鱼藤酮组相比,尼古丁+鱼藤酮组和自噬激动剂+鱼藤酮组Bax、Cleaved-caspase-3表达减少,Bcl-2表达增多(P<0.05)。结果提示,尼古丁可能是通过改善自噬功能障碍和减少细胞凋亡,对鱼藤酮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产生多巴胺能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自噬 凋亡 鱼藤酮 帕金森病 神经保护 Α-突触核蛋白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医学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历史回顾
5
作者 管莹 李萌 +1 位作者 杜文思 李文杰 《中医文献杂志》 2024年第6期81-83,共3页
我国传统口腔医学曾经在口腔修复及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针对现在口腔临床治疗过分依赖进口材料和药物的这一现状,有必要对中国传统医学在口腔修复及疾病治疗的相关历史进行回顾。希望通过本文的抛砖引玉,能够调动起口腔临... 我国传统口腔医学曾经在口腔修复及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针对现在口腔临床治疗过分依赖进口材料和药物的这一现状,有必要对中国传统医学在口腔修复及疾病治疗的相关历史进行回顾。希望通过本文的抛砖引玉,能够调动起口腔临床工作者们对中华医学博大精深文化的认同,以期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医学智慧、汲取古代口腔医学精华为今所用,并推动口腔健康制造业创新升级,加快口腔器械、材料国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传统医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热卷烟烟气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单层膜的影响
6
作者 李超 李萌 +3 位作者 范多青 管莹 李曼焘 宋浩然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09-512,F0003,共5页
目的 探究加热卷烟烟气入肺后,其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单层膜的影响,揭示其可能会对肺功能和健康造成损害。方法 本研究采用加热卷烟烟气制备水溶液和从猪肺中提取天然PS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加热卷烟烟气暴露前后PS... 目的 探究加热卷烟烟气入肺后,其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单层膜的影响,揭示其可能会对肺功能和健康造成损害。方法 本研究采用加热卷烟烟气制备水溶液和从猪肺中提取天然PS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加热卷烟烟气暴露前后PS表面张力、起泡性能和相行为等界面化学性质的变化。结果 加热卷烟烟气会对PS中的磷脂和蛋白组分产生吸附作用(P<0.05)导致磷脂和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表面张力升高和起泡性能下降,在最大暴露量时磷脂和蛋白含量从46.86 mg/L和5.09 mg/L降至28.16 mg/L和3.52 mg/L,表面张力从27.37 mN/m升至37.76 mN/m,起泡性能从48.56 ml降至34.57 ml。由布鲁斯特角显微镜观察得到,烟气组分(颗粒物和有机物)还会嵌入和积累在PS薄膜上,导致PS膜的π-A等温线外扩。结论 加热卷烟烟气的暴露可能会影响PS在肺泡内的正常功能,从而对肺部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烟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吸附作用 肺健康 界面性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