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焦绿色发展 践行初心使命——记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节能党支部
1
作者 葛茂杰 杜永斌 +2 位作者 单国锋 程瑞 贾明华 《国企》 2021年第S02期149-151,共3页
节能党支部加强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致力"五聚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取得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双丰收。在国家能源集团党组、科环党委和烟台龙源电力技... 节能党支部加强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致力"五聚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取得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双丰收。在国家能源集团党组、科环党委和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节能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坚决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十九大 加强党建 四个意识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工作 党支部
原文传递
电厂锅炉混煤燃烧技术应用现状及分析
2
作者 张娜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1期068-071,共4页
电厂是重要的社会职能部门,火力发电厂通过燃煤机组实现热能和电能转化,为社会提供能源服务,有必要设法提升其工作水平。本文以电厂锅炉混煤燃烧技术应用现状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分析相关技术的应用问题和应对建议,就污染控制、参数分... 电厂是重要的社会职能部门,火力发电厂通过燃煤机组实现热能和电能转化,为社会提供能源服务,有必要设法提升其工作水平。本文以电厂锅炉混煤燃烧技术应用现状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分析相关技术的应用问题和应对建议,就污染控制、参数分析、工艺流程优化等内容做具体论述。最后结合上述内容,对电厂锅炉混煤燃烧技术应用趋势进行简单展望,服务技术应用以及后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锅炉 混煤燃烧技术 参数分析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祥民 张晓 闫英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2期174-177,共4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力工程领域得益于各种技术手段的支持,与该领域全球顶尖企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尤其是电气自动化和电力工程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更是推动了电力工程技术的更新迭代,为相关行业提供了足够的保障和支持,从而实现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电力工程领域得益于各种技术手段的支持,与该领域全球顶尖企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尤其是电气自动化和电力工程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更是推动了电力工程技术的更新迭代,为相关行业提供了足够的保障和支持,从而实现产业链优化升级的目标。电气自动化和电力工程技术的融合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解决实际操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攻克电力工程行业一直以来存在的技术难点,为相关行业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 电力工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邹鹏 王晓娜 +5 位作者 王光礼 龚泽儒 牛涛 郑艳丽 蒋玉琳 秦裕琨 《节能》 2024年第6期113-116,共4页
双碳背景下,在能源系统中增加可再生、低碳或零碳燃料的利用是降低燃煤机组碳排放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氨(NH3)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载体和存储介质,采用氨与煤混燃的方式,降低燃煤机组碳排放,是现阶段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全... 双碳背景下,在能源系统中增加可再生、低碳或零碳燃料的利用是降低燃煤机组碳排放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氨(NH3)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清洁能源载体和存储介质,采用氨与煤混燃的方式,降低燃煤机组碳排放,是现阶段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全球对燃煤混氨燃烧技术的研究均处于起步阶段,对国内外混氨燃烧技术的研究进展、合成氨生产的经济性以及未来混氨燃烧技术的发展应用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助力燃煤机组碳减排和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氨燃烧 燃煤锅炉 碳减排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在火电灵活性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龚泽儒 王晓娜 +4 位作者 邹鹏 宋林波 吕俊复 朱新龙 郑艳丽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主导下,风电等新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新能源的消纳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灵活性调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等离子体点火技术是一项卓有成效的低负荷稳燃措施,可满足深度调峰需求,有效提高火电机组对新能源发电的...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主导下,风电等新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新能源的消纳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灵活性调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等离子体点火技术是一项卓有成效的低负荷稳燃措施,可满足深度调峰需求,有效提高火电机组对新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针对传统等离子体技术在火电灵活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等离子体点火技术。该技术可使发生器阴极寿命提升至500 h以上,阳极寿命提升至1000 h以上;提高了煤质适应性,可适用于大部分燃用烟煤的电厂;而且点火过程中对燃烧器内燃强度有较好的控制,不易发生超温结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灵活性 等离子体点火 深度调峰 低负荷稳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 MW高水分褐煤机组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应用
6
作者 李明 邹鹏 +3 位作者 李冰冰 蔡巍 程中杰 刘欣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2-59,共8页
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变负载灵活性高,点火启动时间短,有害气体排放低,经济效益好,在煤电机组深度调峰改造中应用广泛,是电站锅炉实现低负荷稳燃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来,中速磨煤机在燃用高水分褐煤机组中的推广为高水分褐煤等离子体无油点... 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变负载灵活性高,点火启动时间短,有害气体排放低,经济效益好,在煤电机组深度调峰改造中应用广泛,是电站锅炉实现低负荷稳燃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来,中速磨煤机在燃用高水分褐煤机组中的推广为高水分褐煤等离子体无油点火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传统等离子体点火技术多适配于烟煤等优质煤种,对于燃用高水分低热值褐煤存在点火能量不足、需油枪辅助点火、燃油经济性差等问题。为此,开发了偏置浓缩狭缝式进粉多级筒结构等离子体点火煤粉燃烧器,在某入炉原煤全水分35%~40%的660 MW褐煤基建机组锅炉上开展变工况等离子体无油点火试验,分析了入炉煤质及机组操作参数对高水分褐煤无油点火特性的影响。基于点火试验结果,提出了等离子体燃烧器改进方案,在基准工况下,对高水分褐煤等离子体燃烧器进行数值模拟,对比讨论了燃烧器改造效果。点火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等离子体点火系统可点燃发热量10900~13400 kJ/kg的高水分褐煤,并实现机组无燃油启动,点火能力较强;燃烧器对煤质适应范围较小,点火能量过大,燃烧器中心筒与二级筒间隙较小,冷却效果较差,二级筒易超温,造成等离子体燃烧器二级筒结焦烧损;机组稳燃时,燃用胜利褐煤并投运等离子体发生器对锅炉NO_(x)排放基本没有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点火试验所用燃烧器由于一级燃烧筒内煤粉吸收等离子体热量过于集中而提前燃烧,燃烧筒壁面超温,导致内壁结焦;改进后燃烧器一、二级燃烧筒内中心火焰温度显著降低,在三级燃烧筒末端火焰温度趋近一致,燃烧器壁面最高温度为376℃,较改进前降低约74℃;改进方案减少了浓煤粉对一级燃烧筒入口端面的冲刷,提高了一级燃烧筒内煤粉量,优化了点火过程。因此,开发并优化新型等离子体燃烧器可实现宽煤质范围高水分褐煤机组稳定高效点火,为建成国内首座高水分褐煤无油电厂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分褐煤 燃烧器 等离子体 数值模拟 无油点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机烟气与燃煤锅炉耦合燃烧技术
7
作者 赖金平 陈辉 +4 位作者 张文振 刘欣 李朝兵 何陆灿 葛铭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0-126,共7页
为有效利用燃机排烟热量,探索燃煤锅炉与燃机烟气耦合燃烧可行性。根据燃烧学基本理论,分析燃机烟气混入对燃煤锅炉的燃烧理论空气量、烟气量、燃烧器喷口速度等参数影响,提出燃机烟气与燃煤锅炉耦合燃烧技术方案。运用全尺寸数值模拟技... 为有效利用燃机排烟热量,探索燃煤锅炉与燃机烟气耦合燃烧可行性。根据燃烧学基本理论,分析燃机烟气混入对燃煤锅炉的燃烧理论空气量、烟气量、燃烧器喷口速度等参数影响,提出燃机烟气与燃煤锅炉耦合燃烧技术方案。运用全尺寸数值模拟技术,分析烟气耦合对燃煤锅炉燃烧特性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烟气耦合后燃煤锅炉火焰切圆直径变大;煤粉气流初始温度增加,挥发分析出提前,煤粉着火提前;燃煤锅炉烟气量增大,锅炉炉膛温度降低,水冷壁吸热量下降;炉膛出口NOx排放质量浓度由222.1 mg/m^(3)升至229.5 mg/m^(3),焦炭燃尽率由98.91%降至96.9%。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烟气耦合后发电机组能耗。虽然机组发电煤耗较耦合前升高2.0 g/kWh,但燃机烟气的余热利用效率由约80%提升至约93%,折算机组煤耗降低10.98 g/kWh,全厂能耗降低8.98 g/kWh,表明燃机烟气与燃煤锅炉耦合燃烧技术方案可行。燃机烟气替代了大部分燃煤锅炉二次风量,通过燃煤锅炉空预器的风量大幅降低,造成空预器换热量大幅下降,排烟温度大幅升高,需在空预器后增加余热利用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机烟气 燃煤锅炉 耦合 燃烧特性 余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在SNCR脱硝系统的应用
8
作者 潘勤 高畅 隋海涛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579-585,共7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硝系统多采用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工艺,喷枪布置在炉膛出口至分离器入口之间的水平烟道处,炉膛NO_(x)浓度测点缺失及烟气含尘量大导致只能依靠净烟气NO_(x)浓度进行反馈控制。为了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脱硝系统长... 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硝系统多采用非选择性催化还原(SNCR)工艺,喷枪布置在炉膛出口至分离器入口之间的水平烟道处,炉膛NO_(x)浓度测点缺失及烟气含尘量大导致只能依靠净烟气NO_(x)浓度进行反馈控制。为了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脱硝系统长期存在的自动化投入率低、氨逃逸大、控制效果不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技术的SNCR脱硝优化控制方案,该方案利用烟气氧量、主蒸汽流量等参数进行前馈控制,利用净烟气NO_(x)浓度进行反馈控制,采用模型预测控制器替代PID控制器,建立相关变量间的阶跃响应模型关系。首先使用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脱硝系统仿真模型,然后导入负荷、氧量等干扰变量的历史数据,最后进行脱硝控制效果的仿真、氧量测点吹扫的仿真、净烟气NO_(x)浓度测点吹扫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净烟气NO_(x)浓度的实际值在设定值±5 mg/m^(3)波动;氧量测点吹扫期间,采取剔除烟气氧量干扰变量,只保留主蒸汽流量等措施,可以增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净烟气NO_(x)浓度测点吹扫对控制系统影响很小。该优化控制方案应用于1台280 t/h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SNCR脱硝系统,其氨水制备设备与喷枪布置位置距离较远,导致控制延迟较大,一直无法投入自动。优化控制系统投入后,净烟气NO_(x)浓度的波动幅度大幅减小,降低至±5 mg/m^(3)以内,喷氨量随着氧量和主蒸汽流量等前馈控制变量进行局部调整,随净烟气NO_(x)浓度的变化进行整体趋势调整,在遇到变负荷等工况时,喷氨量可快速增大至最高点然后缓慢下降,喷氨量的波动幅度比手动调节大幅降低,净烟气NO_(x)浓度的平均值由30 mg/m^(3)提高至42 mg/m^(3),降低喷氨量8%以上,表明模型预测控制技术在SNCR脱硝控制系统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SNCR 脱硝系统 喷氨优化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电厂消除脱硫系统白烟技术经济比较
9
作者 高河亮 潘振艳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4期123-126,284,共5页
为了消除燃煤电站烟囱的白烟现象,按照烟气直接加热和烟气先冷凝再加热两种方案针对一工程进行了烟囱消除白烟的初步工程方案设计,并进行了烟囱消除白烟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烟气先冷凝再加热的消除烟囱白烟的方案具有明显... 为了消除燃煤电站烟囱的白烟现象,按照烟气直接加热和烟气先冷凝再加热两种方案针对一工程进行了烟囱消除白烟的初步工程方案设计,并进行了烟囱消除白烟的技术经济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烟气先冷凝再加热的消除烟囱白烟的方案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羽 排放温度 技术经济比较 烟气直接加热 烟气先冷凝再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硫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对比分析
10
作者 高琨 李凡 +2 位作者 王晓强 彭建升 张志鹏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235-237,共3页
为了提高火力发电厂的脱硫效果,研究将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硫超低排放技术和传统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相关技术人员对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四种指标的评分分别为9.2、9.4、9.2、9.3分,高于石灰石-石... 为了提高火力发电厂的脱硫效果,研究将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硫超低排放技术和传统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示,相关技术人员对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四种指标的评分分别为9.2、9.4、9.2、9.3分,高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上述结果说明,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硫超低排放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火力发电厂的脱硫效果,减少火力发电厂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 流化床机组 干法脱硫 湿法脱硫 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W火焰锅炉尿素热解制氨技术研究及应用
11
作者 王万明 张一坤 +3 位作者 刘柱 尹晓 王雪峰 王晓娜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3期285-288,共4页
随着国家对生产安全的日益重视,液氨作为脱硝还原剂受到越发严格的监管,脱硝还原剂供应由液氨改为尿素制氨是必要的。而大容量W火焰锅炉因基础NOx质量浓度高,需氨量大。因此,提出1种大容量W火焰锅炉尿素热解制氨技术方案,同时针对系统... 随着国家对生产安全的日益重视,液氨作为脱硝还原剂受到越发严格的监管,脱硝还原剂供应由液氨改为尿素制氨是必要的。而大容量W火焰锅炉因基础NOx质量浓度高,需氨量大。因此,提出1种大容量W火焰锅炉尿素热解制氨技术方案,同时针对系统运行期间暴露出的气气换热器旁路调节能力不足、尿素溶液含有杂质等问题,进行相应的设计优化,为采用尿素热解制氨技术的燃煤机组运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量W火焰锅炉 尿素热解 气气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多灵活性资源博弈与优化调度
12
作者 任志鹏 刘鹏飞 《张江科技评论》 2024年第4期80-82,共3页
面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持续升高,灵活性资源的合理调度与市场博弈成为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多灵活性资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分类与管理策略,分析了资源间的博弈关系,构建了博弈模型,并提出... 面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持续升高,灵活性资源的合理调度与市场博弈成为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多灵活性资源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分类与管理策略,分析了资源间的博弈关系,构建了博弈模型,并提出了均衡求解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混合整数线性编程的优化调度模型,结合元启发式算法,实现了多时间尺度下的调度优化,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灵活性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灵活性资源 博弈论 优化调度 多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锅炉脱硫硝及烟气除尘技术分析
13
作者 周菁 尚尉 《清洗世界》 2024年第12期130-132,共3页
随着全球环保压力的增加和相关法规的日益严格,电厂锅炉的烟气处理技术成为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基于此,为了实现电厂锅炉的节能减排,本文对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设备运行... 随着全球环保压力的增加和相关法规的日益严格,电厂锅炉的烟气处理技术成为环境保护的关键问题。基于此,为了实现电厂锅炉的节能减排,本文对电厂锅炉脱硫脱硝及烟气除尘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这些技术在减少环境污染和提高设备运行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文章首先介绍了脱硫脱硝技术的现实意义,随后分别对不同的脱硫脱硝技术和烟气除尘技术进行了分类和描述,最后展望了这些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厂锅炉 脱硫脱硝 烟气除尘 湿法脱硫 静电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技术在机械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晓 王祥民 闫英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042-045,共4页
PLC 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手段,逐渐取代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成为机械电气控制装置的主流技术。PLC 技术因其高效、稳定、灵活的特点,在金属机床的电气控制中尤为突出。PLC 技术实现对机床各个环节的精确控制,并能进行实时监测... PLC 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手段,逐渐取代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成为机械电气控制装置的主流技术。PLC 技术因其高效、稳定、灵活的特点,在金属机床的电气控制中尤为突出。PLC 技术实现对机床各个环节的精确控制,并能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确保机床的高效运行和维护。随着 PLC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逐渐从单一的控制功能扩展到多元化的系统集成。本研究从PLC技术的基本原理入手,探讨其在机械电气控制装置中的应用,包括在热变形控制、分散控制、集成控制及故障排查与维修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案例。通过这些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提供参考,推动PLC技术在机械电气控制中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技术 机械电气控制装置 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的特性及优化措施
15
作者 张小亮 罗洲 邹清杰 《模具制造》 2024年第8期159-161,共3页
当前,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具备五大优势,即经济性、环保性、高效性、操作简易性和安全性,可去除燃油输送系统,消除了柴油储存的安全风险。作为一种创新点燃技术,如果能在技术层面上提升锅炉点火的可靠性,既能有效解决能源浪费问题,也能... 当前,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具备五大优势,即经济性、环保性、高效性、操作简易性和安全性,可去除燃油输送系统,消除了柴油储存的安全风险。作为一种创新点燃技术,如果能在技术层面上提升锅炉点火的可靠性,既能有效解决能源浪费问题,也能改善锅炉的燃烧环境。基于此,深入探讨了等离子无油点火技术的特点及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 无油点火技术 特性 优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技术的机械电气控制设备应用研究
16
作者 闫英杰王祥民张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240-243,共4页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PLC 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技术,在机械电气控制设备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LC 利用程序控制来实现对各种机械电气设备的精确控制,具有灵活性强、可靠性高、扩展性好等优点。因此,研究基于 PLC ...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PLC 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技术,在机械电气控制设备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LC 利用程序控制来实现对各种机械电气设备的精确控制,具有灵活性强、可靠性高、扩展性好等优点。因此,研究基于 PLC 技术的机械电气控制设备应用,对于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PLC 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其在机械电气控制设备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和优势,有助于推动基于PLC技术的机械电气控制设备应用的进一步发展,提升相关技术的应用水平和效果,从而促进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技术 机械电气控制设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锅炉等离子点火与气化微油点火技术的安全性分析
17
作者 高乐 王勇 宋继坤 《模具制造》 2024年第8期249-251,共3页
首先解读了锅炉等离子点火与气化微油点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组件。接下来,介绍了3种评估手段在点火技术安全性评判中的具体运用。还对设备安全性、操作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进行细致分析。最后对安全性分析的整体发现进行了归纳,对两... 首先解读了锅炉等离子点火与气化微油点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组件。接下来,介绍了3种评估手段在点火技术安全性评判中的具体运用。还对设备安全性、操作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进行细致分析。最后对安全性分析的整体发现进行了归纳,对两种点火技术的安全性做出客观评价,同时提出针对不同场景的适应性建议以及未来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等离子点火 气化微油点火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种对氨煤混燃NO_(x)生成特性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耿辉 谢妍 +6 位作者 李君 刘欣 张文振 张超群 李明 牛涛 王赫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8-1817,I0016,共11页
该文通过模拟一维炉内烟煤和无烟煤混氨燃烧的NOx生成过程,研究煤种对氨煤混燃NOx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煤混氨燃烧的NO排放随混氨比例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无烟煤混氨燃烧的NO排放随混氨比例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并且明... 该文通过模拟一维炉内烟煤和无烟煤混氨燃烧的NOx生成过程,研究煤种对氨煤混燃NOx生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烟煤混氨燃烧的NO排放随混氨比例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无烟煤混氨燃烧的NO排放随混氨比例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并且明显高于烟煤。尽管两种工况的NO生成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但控制机制是一致的,即炉内NH_(3)的NO生成与还原反应路径在不同O_(2)环境中的持续竞争关系决定氨煤混燃最终的NO净生成量。在该文模拟工况中,NH_(3)晚于煤粉通入炉膛,使得NH_(3)燃烧晚于挥发分。挥发分的燃烧改变主燃区的O_(2)浓度,进而影响NH_(3)的反应环境和NO生成。由于烟煤和无烟煤的挥发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挥发分燃烧后形成的O_(2)浓度分布各不相同,导致NO生成和还原反应路径之间的相对竞争关系截然不同,从而造成烟煤和无烟煤不同的NO生成与排放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煤 无烟煤 氨煤混燃 NOX排放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氨比例及温度对氨煤混燃NO_(x)生成特性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妍 王耿辉 +5 位作者 刘佳宁 李君 刘欣 张文振 张超群 王赫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2-460,I0004,共10页
氨煤混燃是减少燃煤电厂CO_(2)排放的一种可行方法,然而,高NO_(x)排放将是氨煤混燃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为研究NO_(x)控制策略,该文在可灵活控制氨燃烧反应环境的一维氨煤混燃实验炉中对混氨比例(R_(NH3))、燃尽风率和炉膛温度对氨煤混燃N... 氨煤混燃是减少燃煤电厂CO_(2)排放的一种可行方法,然而,高NO_(x)排放将是氨煤混燃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为研究NO_(x)控制策略,该文在可灵活控制氨燃烧反应环境的一维氨煤混燃实验炉中对混氨比例(R_(NH3))、燃尽风率和炉膛温度对氨煤混燃NO_(x)生成特性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O_(2)、NO_(x)等组分沿炉膛分布的监测,揭示氨煤混燃炉内的NO_(x)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在NH_3与煤粉预混投入方式下,NO_(x)排放随R_(NH3)增加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在混氨比例约为15%时达到最大值;燃尽风率增加使NO_(x)排放显著降低;炉内O_(2)浓度分布对NO_(x)生成起着关键作用,氨煤混燃的NO_(x)生成主要由燃烧初期富氧条件下NO的大量生成和燃烧后期乏氧条件下残余NH_3对NO的还原这两个过程构成。炉膛温度升高促进了煤粉燃烧对O_(2)的消耗,使NH_3燃烧发生在相对乏氧的环境,降低了氨煤混燃的NO_(x)排放。研究结果对全尺寸燃煤锅炉氨煤混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煤混燃 NO_(x) 氨逃逸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参数的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新型算法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邢海瀛 袁汉川 +3 位作者 邓春 白恺 刘少宇 邹宏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6-20,25,共6页
在分析地下电缆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等效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参数和序网变换的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新算法。该算法考虑了三相电缆之间互感及线芯与外皮之间互感的影响,将高阶的三相故障系统矩阵转化为独立的序网矩阵,从发送端... 在分析地下电缆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等效电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参数和序网变换的电力电缆故障定位新算法。该算法考虑了三相电缆之间互感及线芯与外皮之间互感的影响,将高阶的三相故障系统矩阵转化为独立的序网矩阵,从发送端、故障点和接收端三处分别确立了序网方程和相量网络方程的多个边界条件,应用发送端的电压、电流等参数,最后通过牛顿-拉夫讯迭代法求解故障点位置。经过PSCAD/EMTDC仿真软件校验,该方法在不同的短路阻抗下均具有很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故障定位 序网矩阵 分布参数 牛顿-拉夫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