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吲哚美辛MYCu宫内节育器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郝莹莹 穆君 +4 位作者 许路佳 魏塞梅 陈玉波 柴冬宁 陈桂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探讨放置MYCu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国不同地域选择8个省的49个中心放置MYCuIUD5200例,放置后1、3、6、12个月随访。结果:放置满12个月者纳入统计分析共4998例,累积带器妊娠率0.29/百妇女年,累积脱落率0.24/百妇女... 目的:探讨放置MYCu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国不同地域选择8个省的49个中心放置MYCuIUD5200例,放置后1、3、6、12个月随访。结果:放置满12个月者纳入统计分析共4998例,累积带器妊娠率0.29/百妇女年,累积脱落率0.24/百妇女年,因出血/疼痛累积终止率1.56/百妇女年,与使用IUD有关的累积终止率2.08/百妇女年;8个省因与使用IUD有关的累积终止率3.51/百妇女年~1.00/百妇女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后不良反应主要为月经异常、不规则出血、腰腹疼痛和白带增多,随放置时间延长而逐渐缓解。结论:MY-CuIUD避孕效果可靠,脱落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比较理想的IU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MYCu IUD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顾文喆 《医疗装备》 2017年第5期31-32,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就诊的200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被分离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最多,其次为真... 目的分析研究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就诊的200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被分离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最多,其次为真菌,革兰阳性细菌所占比例最低。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所占比例为前5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15种药物的药敏试验,其中以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性最高;美洛培南对于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最高,氟喹诺酮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最高;碳青霉烯类药物对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最低;复方新诺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达到100%;碳青霉烯类、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等药物对奇异变形杆菌均有高度敏感性。结论格兰阴性杆菌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中广泛存在,要在临床中实施严密检测并进行有效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革兰阴性杆菌 分布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现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凌 《基层医学论坛》 2010年第10期335-336,共2页
在北美和欧洲,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在美国,每年约有50万以上人口死于冠心病,100万以上患者因AMI入院,此外,大概还有20万~30万人在到达医院前就已死于AMI.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基层医院 治疗 AMI 冠心病 人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减轻梗阻性黄疸时肠菌及内毒素移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金钢 那延立 +4 位作者 郭宏斌 田野 宋军 王勇 余云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减轻梗阻性黄疸时肠细菌及内毒素移位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将 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 (SO组 )、梗阻性黄疸组 (OJ组 )及生长激素组 (rhGH组 ) ,rhGH组每天皮下注射Saizen 0 .75u/kg ,SO组及OJ组则用等量生理...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减轻梗阻性黄疸时肠细菌及内毒素移位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将 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 (SO组 )、梗阻性黄疸组 (OJ组 )及生长激素组 (rhGH组 ) ,rhGH组每天皮下注射Saizen 0 .75u/kg ,SO组及OJ组则用等量生理盐水作对照。检测各组血内毒素水平 ,并取腹水、血及肠系膜淋巴结、肝脏、肾脏和脾脏作细菌培养 ,同时测定末段回肠之粘膜厚度及绒毛高度。结果 OJ组血内毒素值为 (0 .77± 0 .0 3 )u/ml,较rhGH组的 (0 .40±0 .0 2 )u/ml明显增高 (P <0 .0 1) ,rhGH组接近SO组的 (0 .3 3± 0 .0 3 )u/ml水平。OJ组细菌移位率为 5 8.8% ,较rhGH组 (10 .0 % )明显增高 (P<0 .0 1) ,rhGH组与SO组 (0 )比较 ,P>0 .0 5。rhGH组绒毛高度为 (2 3 7.5 2± 13 .65 ) μm ,较OJ组的(183 .3 9± 11.0 9) μm明显增高 (P<0 .0 1) ;rhGH组粘膜厚度为 (3 2 0 .81± 14 .3 4) μm ,较OJ组的 (2 5 5 .62± 16.5 8) μm增厚(P <0 .0 1)。结论 生长激素对肠粘膜屏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可有效减轻梗阻性黄疸时肠菌及内毒素的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梗阻性黄疸 内毒素移位 细菌移位 外科手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组织瓣修补胸内食管不规则缺损的新术式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俊刚 石文君 +3 位作者 张苏宁 陈德林 胡少宏 张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28,131,共3页
目的: 探讨自体带血运的肺组织瓣修补胸内食管不规则缺损的手术新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 将14只实验犬的胸内食管行不同侧面的不规则切除,缺损面用自体带血运的肺组织瓣修补。观察其存活、进食情况以及愈合过程。结果:... 目的: 探讨自体带血运的肺组织瓣修补胸内食管不规则缺损的手术新方法,为临床应用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 将14只实验犬的胸内食管行不同侧面的不规则切除,缺损面用自体带血运的肺组织瓣修补。观察其存活、进食情况以及愈合过程。结果: 3只犬术后1周内死亡, 11例存活,最长存活时间超过110周。存活犬食管缺损处的管腔表面可见新生的黏膜上皮爬覆。存活犬均能经口进食。结论: 应用自体肺组织瓣修补胸内食管不规则缺损可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组织瓣 食管缺损 食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自动拉钩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效果 被引量:5
6
作者 崔建春 刘学伟 +5 位作者 姜久志 宋仁凤 于长帅 高洋 马帅 李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9期177-180,共4页
小切口微创甲状腺手术具有安全、微创、美容、医疗费用低等明显的优点,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三级医院甲状腺手术的主流。本研究通过采用甲状腺自动拉钩,辅以弓状拉钩,完成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上下皮瓣的牵开以及术区的显露,使切开显露这一手术... 小切口微创甲状腺手术具有安全、微创、美容、医疗费用低等明显的优点,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三级医院甲状腺手术的主流。本研究通过采用甲状腺自动拉钩,辅以弓状拉钩,完成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上下皮瓣的牵开以及术区的显露,使切开显露这一手术环节更加简单、方便、快速、微创、安全。其在国内多家县级基层医院临床应用,均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望在更大范围内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小切口 自动拉钩 弓状拉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外科院内感染情况调查与管理体会 被引量:6
7
作者 马玉林 朱玉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7年第5期352-352,共1页
关键词 院内感染 普通外科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膈疝11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赵俊刚 徐然 +2 位作者 张苏宁 李明磊 胡少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1-591,共1页
回顾性分析11例创伤性膈疝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期9例,慢性期2例。急性期中漏诊误诊2例。10例经手术修补痊愈,1例急症病人入院后3 h未及手术死亡,从而探讨其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 创伤性膈疝 早期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例脾外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9
作者 庞丽荣 赵丽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脾外伤 护理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岳连虎 王焱煜 刘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93-95,共3页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浆脂蛋白巾体积最小、密度最高的脂蛋白,由肝脏及小肠黏膜细胞合成,是唯一将胆固醇从外周组织运回肝脏清除至体外而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载脂蛋白。其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任何环节发生变化,都会引起脂质...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浆脂蛋白巾体积最小、密度最高的脂蛋白,由肝脏及小肠黏膜细胞合成,是唯一将胆固醇从外周组织运回肝脏清除至体外而产生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载脂蛋白。其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任何环节发生变化,都会引起脂质代谢紊乱。提高机体高密度脂蛋白及其在脂蛋白的浓度,促进胆固醇逆向转运是缓解高血脂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类 动脉粥样硬化 胆固醇 甘油三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膈疝32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超玉 杨志军 胡少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946-947,共2页
关键词 横膈 创伤性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皓 常忠刚 +6 位作者 王海鹏 于福芳 何丽芬 潘蔚然 董新明 隋锐 鲍民 《辽宁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显微手术治疗 经翼点入路 脑出血 高血压 壳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3
作者 魏丽春 李庆军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33-335,共3页
关键词 益母草属 临床研究 《神农本草经》 药理 《本草纲目》 产后恶露不尽 心脑血管疾病 周围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微创内固定系统在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景福 马殿忠 颜晓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I0004-I000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A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2006年3月对18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修复重建,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 [目的]探讨应用A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5月~2006年3月对18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修复重建,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9-57岁。左侧10例,右侧8例;交通伤14例,高处坠落伤2例,摔倒跌伤2例;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3例;新鲜性骨折17例,陈旧性骨折1例。骨折按照AO/OTA分类:A型关节外骨折5例,C型关节内骨折13例。术前X线片示股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均应用AO微创内固定系统进行内固定,手术对骨缺损较大者进行一期植骨,术后对其伤口愈合、术前及术后X线检查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25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14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对位对线佳,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8个月。按照Kolmert和Wulff的评价标准:A型5例,优4例、良1例;C型13例:优11例、良1例、可1例;[结论]采用AO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肯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AO微创内固定系统 粉碎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38例麻醉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常晶 朱世明 朱玉波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1年第3期317-318,共2页
新生儿常因先天性畸形疾病和急腹症手术,由于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防御机能低下,对于手术麻醉的反应同成人相比较有相当大的差异,再者新生儿在生理解剖等方面都与成人有许多不同点,因此麻醉处理也很特殊,近年来,随着我国小儿外科技术的发... 新生儿常因先天性畸形疾病和急腹症手术,由于各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防御机能低下,对于手术麻醉的反应同成人相比较有相当大的差异,再者新生儿在生理解剖等方面都与成人有许多不同点,因此麻醉处理也很特殊,近年来,随着我国小儿外科技术的发展,新生儿手术麻醉已成为重要课题,兹将我院1990~2000年间积累新生儿手术麻醉38例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麻醉 先天性畸形 急腹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庆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7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180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普罗帕...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收治的180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普罗帕酮片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终点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hs-CRP含量,观察对比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治疗心律失常过程中能有效调节血清hs-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胺碘酮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侧枝循环形成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红丽 高颖 +1 位作者 李庆军 张玲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05-306,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以突发、高病死率为特点,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两种类型。有资料显示,前者病变出现以纤维蛋白为主的血栓形成;后者以血小板性血栓为主,常导致心内膜下的损伤,造成冠状动... 急性心肌梗死以突发、高病死率为特点,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两种类型。有资料显示,前者病变出现以纤维蛋白为主的血栓形成;后者以血小板性血栓为主,常导致心内膜下的损伤,造成冠状动脉的急性次全闭塞[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侧枝循环 影响因素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联合四黄散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国兴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3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联合四黄散外敷应用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134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研究组在...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联合四黄散外敷应用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134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黄散外敷。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临床一般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27.68±4.15)d、住院时间为(15.13±4.26)d、腕关节功能评分为(12.57±4.19)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32±6.29)d、(19.05±5.75)d、(18.13±5.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01%,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联合四黄散外敷应用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恢复速度更快,临床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手法复位 小夹板 桡骨远端骨折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及早期干预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皓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高能量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因素及早期干预效果。方法对132例高能量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精神障碍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分为对照组和精神障碍组,分析造成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精神障碍组分为常规组和... 目的探讨高能量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影响因素及早期干预效果。方法对132例高能量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精神障碍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分为对照组和精神障碍组,分析造成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精神障碍组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干预,观察2个月,于干预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量表比较两组精神障碍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132例患者中检出高能量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者78例(59.1%),精神障碍组中出现脑于损伤、颅内血肿、昏迷时间≥2d、大范围脑损伤、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或0.01)。干预后常规组与干预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O.01),干预组比常规组升高更显著(P〈0.05或0.01)。结论高能量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影响因素众多,早期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降低颅脑损伤程度,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精神障碍 影响因素 早期干预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型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琳 杨爽 曲荥荥 《当代医学》 2022年第17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型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磺脲类药物失效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型2型糖尿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磺脲类药物失效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常规组采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治疗,研究组采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空腹胰岛素、血糖达标时间、单日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空腹胰岛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均低于常规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常规组,单日胰岛素用量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磺脲类药物失效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二甲双胍3种药物联合治疗模式,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提升胰岛β细胞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