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贾会英 朱华强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2期2534-2536,2544,共4页
目的 探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NSCLC合并肺结核患者,均接受抗结核治疗,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奈达铂组(n=30,奈达铂^(+)多西他赛治疗)和顺铂组(n=30,顺铂^(+)多西他赛治... 目的 探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60例NSCLC合并肺结核患者,均接受抗结核治疗,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奈达铂组(n=30,奈达铂^(+)多西他赛治疗)和顺铂组(n=30,顺铂^(+)多西他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γ干扰素(IFN-γ)、C反应蛋白(CRP)]、免疫功能指标[CD4^(+)/CD8^(+)、辅助性T细胞(Th)1/Th2]。结果 奈达铂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高于顺铂组患者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IFN-γ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IL-6、CR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奈达铂组患者IL-2、IFN-γ水平均高于顺铂组,IL-6、CRP水平均低于顺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8^(+)、Th1/Th2均高于本组治疗前,奈达铂组患者CD4^(+)/CD8^(+)、Th1/Th2均高于顺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及抗结核方案治疗NSCLC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肺结核 奈达铂 顺铂 多西他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达喹啉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廉桃梅 李坤营 +5 位作者 梁维娟 贾会英 白玺 崔晓华 杨莉 陈瑛 《临床研究》 2023年第5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采用贝达喹啉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MDR-TB患者共计11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8,贝达喹啉联合莫西沙星治疗)与对照组(N=58,莫西沙...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采用贝达喹啉联合莫西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MDR-TB患者共计11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8,贝达喹啉联合莫西沙星治疗)与对照组(N=58,莫西沙星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4.83%)高于对照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胸闷、气喘、咳血症状评分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24%)与对照组(10.3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R-TB患者给予贝达喹啉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改善症状,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达喹啉 莫西沙星 耐多药肺结核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案治疗单耐异烟肼或利福平肺结核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茂军 马丙乾 +3 位作者 郝俊玲 付志华 董淑敏 曹艳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86-291,共6页
目的对单耐异烟肼(H)及单耐利福平(R)肺结核患者采用不同方案治疗后发生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搜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河南省濮阳市耐药监测项目发现的单耐H肺结核患者332例、单耐R肺... 目的对单耐异烟肼(H)及单耐利福平(R)肺结核患者采用不同方案治疗后发生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搜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河南省濮阳市耐药监测项目发现的单耐H肺结核患者332例、单耐R肺结核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法,单耐H、单耐R的患者分别随机分组)分为标准化疗方案组(采用初、复治标准化疗方案,简称“标化组”,共计222例)和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组(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采用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简称“左氧组”,共计224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生MDR-TB的情况。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矿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标化组患者中MDR-TB发生率(11.7%,26/222)明显高于左氧组患者(4.9%,11/224)(x^2=6.779,P=0.009)。在初治患者中,标化组患者中MDR-TB发生率(4.4%,8/180)稍高于左氧组患者(2.2%,4/185),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95,P=0.222);在复治患者中,标化组患者中MDR-TB发生率(42.9%,18/42)高于左氧组患者(17.9%,7/39)(x^2=5.880,P=0.015)。单耐R的患者中,标化组患者中MDR-TB发生率(37.5%,21/56)明显高于左氧组患者(17.2%,10/58)(x^2=5.906,P=0.015)。复治单耐R患者中,标化组患者中MDR-TB发生率(56.5%,13/23)明显高于左氧组患者(27.3%,6/22)(x^2=3.493,P=0.047)。结论单耐H和单耐R的初治患者,采用标准化疗方案不增加MDRTB的发生率,单耐R较单耐H的肺结核患者容易发展为MDR-TB,尤其单耐R的复治肺结核患者更易发展为MDR-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抗药性 药物疗法 联合 临床方案 治疗结果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冯丽静 丁艳芳 姜胜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第9期1237-1238,共2页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编号后按照双盲、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两组均给予常规化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左氧...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耐药肺结核患者,编号后按照双盲、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两组均给予常规化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利奈唑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病灶吸收缩小、空洞闭合、痰培养转阴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2%,与对照组的1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联合左氧氟沙星可促进耐药肺结核患者病情改善,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左氧氟沙星 耐药肺结核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