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7
1
作者 刘倩倩 伏蕊 +12 位作者 宋晨曦 窦克非 杨进刚 高晓津 许海燕 王春玥 王杨 刘佳 刘慧 张鸿雁 杨圣印 杨跃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当代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01月至2014年09月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的AMI患者23417例[其中579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和1762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 目的:探讨当代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01月至2014年09月中国急性心肌梗死(CAMI)注册登记研究的AMI患者23417例[其中5795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和17622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50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为死亡组,余住院期间生存的21913例患者为生存组。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院内结局等临床资料,以住院期间死亡为主要终点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42%(1504/23417)的AMI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更大,女性患者更多,体重指数更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更高,Killip心功能分级更高,并发症更多,并且更易出现心脏骤停(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心率、血肌酐水平、白细胞计数、血清钾浓度、血清钠浓度、STEMI、前壁心肌梗死、心脏骤停、Killip心功能分级、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史是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发现16个当代中国AMI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选择最佳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死亡率 危险因素 住院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北地区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及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利强 姚风芹 +5 位作者 张俊河 崔月龙 周绍娟 陈瑞锋 胡蓉蓉 刘文君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55-259,共5页
目的探讨豫北地区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及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于急性期用尿激... 目的探讨豫北地区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及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于急性期用尿激酶溶栓治疗24 h后,给予氯吡格雷常规治疗6 d,治疗后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患者CYP2C19基因型;采用血栓弹力图检测患者静脉血中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血栓形成的最大振幅(MA)值;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结果CYP2C19基因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脑梗死患者分别有94、65、51例。CYP2C19基因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脑梗死患者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显著低于快代谢型(P<0.05);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脑梗死患者的ADP聚集抑制率显著低于中间代谢型(P<0.05)。CYP2C19基因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脑梗死患者的MA值显著高于快代谢型(P<0.05);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脑梗死患者的MA值显著高于中间代谢型(P<0.05)。CYP2C19基因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脑梗死患者的氯吡咯雷抵抗发生率分别为30.85%(29/94)、47.69%(31/65)、68.63%(35/51)。CYP2C19基因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脑梗死患者的氯吡咯雷抵抗发生率显著高于快代谢型(χ2=4.639、19.136,P<0.05);CYP2C19基因慢代谢型脑梗死患者的氯吡咯雷抵抗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间代谢型(χ2=5.107,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血栓弹力图MA值是CYP2C19基因中间代谢型、慢代谢型脑梗死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豫北地区汉族急性脑梗死患者CYP2C19基因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率较高,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和血栓弹力图MA值是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抵抗 脑梗死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垒 李允 常晓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1247-1248,共2页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和对照组(氯吡格雷联...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和对照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LVEDD、LVEF、血小板计数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血栓再形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同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可有效改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功能和血小板水平,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明显的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铭娥 王波 +2 位作者 高静 刘书青 燕燕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9期108-109,共2页
目的 分析运动康复训练用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56例CHF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7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7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康复训练,两组均持续干预观察12周。... 目的 分析运动康复训练用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56例CHF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78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7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康复训练,两组均持续干预观察12周。比较两组运动耐力、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长(P<0.05);观察组干预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EDD)短于对照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QQ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HF患者经运动康复训练干预后,运动耐力进一步提升,可改善心功能,促进其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康复训练 运动耐力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豫北汉族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rs4076317、rs1044250)基因多态性与脂类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利强 张俊河 +3 位作者 姚风芹 周绍娟 陈瑞锋 胡蓉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36期6724-6729,共6页
目的探讨分析中国豫北地区汉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rs4076317、rs1044250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脂类代谢特点,以及rs4076317、rs1044250等位基因与脂类代谢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 目的探讨分析中国豫北地区汉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rs4076317、rs1044250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脂类代谢特点,以及rs4076317、rs1044250等位基因与脂类代谢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安阳地区医院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资料:冠心病组患者(CAD组)143例,缺血性卒中组患者(IS组)13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115例。检测每位研究对象血脂水平;提取每位研究对象血液总DNA,设计rs4076317、rs1044250扩增片段引物,PCR扩增,扩增产物测序;统计分析ANGPTL4 rs4076317、rs1044250等位基因在不同组分布频率有无差异和rs4076317危险度OR值;比较不同组rs4076317、rs1044250不同基因型所对应的血脂水平有无差异,以及不同组血脂水平有无差异。结果(1)CAD组和IS组rs4076317等位基因CC、GC型分布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组CC、GC型分布频率和I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组、IS组和对照组rs1044250等位基因CC、CT型同类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组和IS组OR值分别与对照组比较,rs4076317等位基因型CC、GC型危险度OR值分别为0.813、1.709、0.787、1.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AD组、IS组rs4076317基因CC、GC型,rs1044250基因CC、CT型,同类基因型所对应的CHOL、TG、HDL-C、LDL-C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组rs4076317 CC、GC型,rs1044250基因CC、CT型,同类基因型对应的CHOL、TG、HDL-C、LDL-C水平分别与I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D组、IS组和对照组rs4076317基因CC基因型所对应的CHOL、HDL-C、LDL-C水平与GC型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TG水平比较,CC型均低于GC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D组、IS组和对照组rs1044250基因CC基因型所对应的CHOL、TG、HDL-C、LDL-C水平与CT型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豫北汉族人群冠心病患者、缺血性卒中患者ANGPTL4 rs4076317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正常健康人群组分布频率比较有差异,其野生CC型对避免疾病发生具有保护性,杂合突变GC型对疾病发生具有危险性,rs1044250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正常健康人群组分布频率比较无差异。冠心病患者、缺血性卒中患者ANGPTL4 rs4076317基因多态性与TG代谢指标有关。ANGPTL4 rs4076317等位基因和脂代谢特点,可以作为临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指标,亦对高脂血症病因分析具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rs4076317 rs1044250 等位基因 心脑血管疾病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续性4C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铭娥 乔晓娜 赵树红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21期2673-2675,共3页
目的:研究延续性4C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4C护理,... 目的:研究延续性4C护理对冠心病患者自护能力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延续性4C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自护能力、遵医行为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4、0.107、0.058、0.073、0.251,P>0.05);护理后,观察组ESCA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39.54±4.03)分、(47.32±5.16)分、(29.06±3.53)分、(24.03±3.28)分、(139.95±20.14)分]高于对照组[(34.46±5.68)分、(40.58±5.66)分、(24.52±3.38)分、(21.06±3.55)分、(120.60±17.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15、5.206、5.496、3.635、5.079,P<0.05);与对照组74.29%(26/35)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率94.29%(33/35)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5,P<0.05);与对照组77.14%(27/35)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94.29%(33/35)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5)。结论:采用延续性4C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遵医行为与自护能力,且能够获得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4C护理 冠心病 自护能力 遵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徐占领 《北方药学》 2019年第2期151-152,共2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观察组予以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观察组予以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均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在TC、TG、LDL-C及HDL-C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症状,改善心肌缺血状态,改善血脂异常,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曲美他嗪 通心络胶囊 血脂代谢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铭娥 乔晓娜 赵树红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1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PCI手术的2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术后均定期随访6个月,调查患者PCI术后预后情... 目的探讨影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接受PCI手术的2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术后均定期随访6个月,调查患者PCI术后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10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随访期间,出现预后不良事件者为45例,预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43%,其中预后不良事件包括死亡6例(13.33%),不稳定性心绞痛8例(17.78%),充血性心力衰竭7例(15.55%),脑卒中9例(20.00%),非致死性心肌梗死4例(8.89%),靶血管再血管5例(11.11%),其他原因6例(13.33%);年龄≥55岁、有吸烟史、病程≥3年、有糖尿病、有高脂血症、有高血压、有脑血管疾病、病变血管支数≥3支、支架安装数≤1个、心功能≥Ⅲ级、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越高、心肌肌钙蛋白I(cTnI)越高、有外周动脉疾病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率均显著较高(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证实,年龄≥55岁、心功能≥Ⅱ级、有高脂血症、有外周动脉疾病、支架安装数≤1个、hs-CRP水平越高、cTnI水平越高均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经PCI治疗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事件仍有发生,而年龄≥55岁、心功能≥Ⅲ级、有高脂血症、有外周动脉疾病、支架安装数≤1个、hs-CRP水平越高、cTnI水平越高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加强符合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预后不良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价值 被引量:11
9
作者 牛原源 李新华 +4 位作者 赵晓燕 武丽娜 吴世陶 吴斐 李文龙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评价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不良事件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35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行冠脉造影(QCA)检查和IVUS-VH分析,同时行血浆LP-PLA2水平测定。... 目的:评价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不良事件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4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和35例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行冠脉造影(QCA)检查和IVUS-VH分析,同时行血浆LP-PLA2水平测定。结果:ACS组斑块坏死核心、钙化成分比例较SA组高(t=5.655,10.974,P<0.001)。ACS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处以正性重构为主,SA组以负性重构为主(χ2=40.555,P<0.001)。ACS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较SA组显著升高(t=2.934,P=0.004)。ACS和SA组患者随着Gensini积分增加,血浆LP-PLA2水平均逐渐增高(F=4.227,3.783,P<0.05)。ACS患者斑块中坏死核心比例与血浆LP-PLA2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39,P=0.003)。结论:血浆LP-PLA2水平可用以评价斑块性质及冠脉狭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管内超声-虚拟组织学成像 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韧性在化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恐惧疾病进展、SSRS评分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路林丽 王忠燕 +1 位作者 朱晓琳 王彦方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分析家庭韧性在化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化疗MM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家庭坚韧性量表(FHI)、SSRS、恐... 目的分析家庭韧性在化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化疗MM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家庭坚韧性量表(FHI)、SSRS、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开展调查,通过AMOS 22.0构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家庭韧性于恐惧疾病进展以及社会支持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FoP-Q-SF总分值为(36.08±5.58)分,整体处于心理失调状况;FHI总分值为(57.88±6.94)分,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承担、调整与控制;SSRS总分值为(40.62±7.75)分,整体处于良好社会支持程度的状况;经Pearson分析可知,恐惧疾病进展与社会支持、家庭韧性呈负相关,家庭韧性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5);模型指出,家庭韧性于社会支持、恐惧疾病进展之间具有中介效应(P<0.05)。结论化疗MM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整体处在心理失调状况,而家庭韧性与社会支持程度良好,且家庭韧性于恐惧疾病进展、社会支持程度之间起到中介效应,临床可针对家庭韧性实施干预,以改善恐惧疾病进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韧性 多发性骨髓瘤 中介效应 社会支持 恐惧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双心疾病诊疗初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慧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7年第7期509-512,共4页
基层医院的双心疾病患者逐渐增加,但其诊断和治疗存在许多问题.加强双心诊疗技能培训,以心内科医生为主导,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施行适时双向转诊的模式,通过心理筛查、量表评估后给予个体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再结合运动康复将有助... 基层医院的双心疾病患者逐渐增加,但其诊断和治疗存在许多问题.加强双心诊疗技能培训,以心内科医生为主导,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作用,施行适时双向转诊的模式,通过心理筛查、量表评估后给予个体化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再结合运动康复将有助于优化基层医院双心患者的管理,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心理治疗 诊疗模式 基层医院
原文传递
个性化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在胃十二指肠溃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永艳 吴志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1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在胃十二指肠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与观察组(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每组3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个性化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在胃十二指肠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入院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与观察组(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干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痛、烧灼、反酸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与干预前,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疾病认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干预前(P<0.05)。结论个性化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应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饮食护理 健康教育 胃十二指肠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盐酸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
13
作者 李建华 王利楠 徐占领 《临床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06-108,共3页
目的 分析左西孟旦联合盐酸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76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 分析左西孟旦联合盐酸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76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伊伐布雷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试验(6MWT)、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对照组为73.68%(2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V低于对照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联合盐酸伊伐布雷定治疗CHF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恢复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伊伐布雷定 左西孟旦 慢性心力衰竭
原文传递
不同时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14
作者 李建华 王利楠 徐鹏飞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9期40-43,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18例,将择期治疗(发病至就诊时间为5~10 d)的5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直接治...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18例,将择期治疗(发病至就诊时间为5~10 d)的5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直接治疗(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12 h)的59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均行PC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流动力学[肺动脉平均压(mPAP)、平均二尖瓣压力差(mMPG)]水平、心肌受损指标[肌钙蛋白I(cTnI)、B型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4.92%,56/59)高于对照组(72.88%,43/59),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LVEF高于对照组,LAd、LVEDD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mPAP、mMPG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cTnI、BNP、CK-MB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6.68%,4/59)低于对照组(20.34%,12/59),P<0.05。结论与择期进行PCI治疗相比,直接采用PCI治疗AMI的效果更好,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心肌受损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不同时机 预后
原文传递
托拉塞米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王垒 刘慧 +2 位作者 李允 常晓杰 胡永寸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在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左卡尼汀注射液,...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月在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左卡尼汀注射液,2.0 g/次加至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配成100 mL溶液,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托拉塞米注射液,20 mg/次。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心室肥厚程度。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9%、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PRA、AngⅡ、ALD、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ED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WHF)评分均显著下降,6 min步行距离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T-proBNP、PRA、AngⅡ、ALD、LVEDD、LVPWT、IVST、MLWH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血浆NT-proBNP、PRA、AngⅡ、ALD水平,改善心室重塑,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拉塞米注射液 左卡尼汀注射液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加重期 血浆B型利钠肽原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 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 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 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评分
原文传递
圣草次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丽丽 杨桂枝 +2 位作者 田志斌 赵旭 孙九艳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05-1512,共8页
目的:观察圣草次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圣草次苷低、中、高剂量组(8、16、32 mg·kg^(-1))... 目的:观察圣草次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圣草次苷低、中、高剂量组(8、16、32 mg·kg^(-1))、和地尔硫组,每组10只,采用手术结扎法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圣草次苷低、中、高剂量组以及地尔硫组于造模前1周开始灌喂给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喂。再灌注结束后,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I)、肌红蛋白(myohemoglobin,Mb)、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含量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c-Myc、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剪切体(Cleaved caspase-3)、JAK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磷酸化JAK2(phosphorylated JAK2,p-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transcription 3,STAT3)、磷酸化STAT3(phosphorylated 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HR、LVEF、FS、LVSP、LVWT、c-Myc水平显著降低(P<0.05),cTnI、Mb、CK-MB、TNF-α、IL-6、IL-1β、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p-JAK2/JAK2、p-STAT3/STAT3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圣草次苷16、32 mg·kg^(-1)组及地尔硫卓组HR、LVEF、FS、LVSP、LVWT、c-Myc水平显著升高(P<0.05),cTnI、Mb、CK-MB、TNF-α、IL-6、IL-1β、Bax/Bcl-2、Cleaved caspase-3/caspase-3、p-JAK2/JAK2、p-STAT3/STAT3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圣草次苷可能通过减少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同时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在MIRI中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心肌损伤 大鼠 圣草次苷 炎症细胞因子 JAK2/STAT3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呋塞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鹤 胡永寸 刘慧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19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呋塞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40例)与对照组(2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呋塞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40例)与对照组(240例)。对照组采用呋塞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rh-BNP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心悸、气短、乏力)、心功能[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肌酶谱[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92%,235/240)高于对照组(81.67%,196/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悸、气短、乏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O、LVEF、SV均较治疗前增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CK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NP联合呋塞米治疗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效果,调节心肌酶谱,改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呋塞米 心肌酶谱 心功能
原文传递
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鹤 胡永寸 刘慧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12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HF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利尿剂及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AHF)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AHF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利尿剂及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新活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74/80)高于对照组(81.25%,65/80),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IL-6、LVEDD、LVESV、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VEF、S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6/80)与对照组(5.00%,4/8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活素应用于AHF的治疗中可提升疗效,减轻机体炎症,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新活素 心功能
原文传递
心肺复苏52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胡丰朝 《中国实用医刊》 2008年第20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的最佳方法,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现场抢救心脏骤停(CA)患者52例,随机采取标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通气法、气囊-面罩通气法、口对口人工通气法三种复苏方法的自主循环恢复率...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的最佳方法,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现场抢救心脏骤停(CA)患者52例,随机采取标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通气法、气囊-面罩通气法、口对口人工通气法三种复苏方法的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结果气囊-面罩通气组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高于口对口人工通气组和气管插管组。结论在抢救心脏骤停时,气囊-面罩通气法可提供良好的肺通气换气作用,因气管插管而中止胸外心脏按压,对自主循环的恢复弊大利小,口对口人工通气法由于潮气量不同和需要暂停胸外心脏按压,效果不如气囊-面罩通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自主循环恢复率
原文传递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巍巍 徐鹏飞 +1 位作者 杜琳 王宗帅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2448-2453,共6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124例,根据... 目的探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心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患者12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两组患者入院均采取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扩张冠状动脉、吸氧、控制脑水肿、降颅内压、改善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保护脑神经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治疗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与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70.97%),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血清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内皮素-1(ET-1)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ADL评分、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LDL-C、TG和T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血清NO和VE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14 d后血清TNF-α、hs-CRP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多酚酸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冠心病疗效良好,且可改善患者血脂紊乱及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状态,并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 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脑卒中 冠心病 血脂 血管内皮功能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