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质类固醇激素接触性皮炎在皮肤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意义
1
作者 孙祥银 李林峰 +3 位作者 李世荫 陈学荣 林幼青 王宝华 《医学新知》 CAS 1995年第2期59-61,共3页
用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类外用药物的斑贴试剂对102例皮肤病患者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8例(7.84%)患者对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有反应。其阳性率仅决于橡胶促进剂、香料、苯唑卡因及白降汞。其阳性反应多见于钱币状湿疹,郁积性皮炎等慢性皮肤病... 用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类外用药物的斑贴试剂对102例皮肤病患者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8例(7.84%)患者对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药有反应。其阳性率仅决于橡胶促进剂、香料、苯唑卡因及白降汞。其阳性反应多见于钱币状湿疹,郁积性皮炎等慢性皮肤病.临床表现隐匿,偶可发生急性皮炎,常有交叉过敏和多价过敏存在,应引起临床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 皮炎 皮质类固醇 接触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虫方治疗皮肤病经验浅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范崇帅 魏淑相 丁惠玲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1期93-96,共4页
全虫方为中医外科名方,主要针对病程日久的顽固性湿毒聚结,风盛瘙痒诸症,如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临床这些病症以慢性、顽固、剧烈瘙痒为特点。还有用于老年皮肤瘙痒症、进行性指掌角皮症的报道。在皮肤科临床应用广泛。... 全虫方为中医外科名方,主要针对病程日久的顽固性湿毒聚结,风盛瘙痒诸症,如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临床这些病症以慢性、顽固、剧烈瘙痒为特点。还有用于老年皮肤瘙痒症、进行性指掌角皮症的报道。在皮肤科临床应用广泛。本文从"理、法、方、药、用"五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发现全虫方古方今用,标本同治,针对以湿为本,以慢性、顽固、瘙痒为特点的皮肤科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不良反应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虫方 皮肤病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在感染性皮肤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蕾 高峰 +1 位作者 于维恒 李晓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07-610,共4页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是一种可以实现细胞水平实时成像的无创皮肤影像学检查技术,其在色素性皮肤病、皮肤肿瘤及某些炎症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已得到普遍认可,某些感染性皮肤病亦有典型的RCM图像。笔者查阅了国内外RCM在感染性皮肤病中...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是一种可以实现细胞水平实时成像的无创皮肤影像学检查技术,其在色素性皮肤病、皮肤肿瘤及某些炎症性皮肤病中的应用已得到普遍认可,某些感染性皮肤病亦有典型的RCM图像。笔者查阅了国内外RCM在感染性皮肤病中的应用文献,结合临床应用实例,阐述了其在感染性皮肤病,尤其疱疹病毒、软疣痘病毒、浅部真菌病、毛囊蠕形螨感染等疾病中的典型表现及诊断价值。RCM可以为某些早期或临床不典型感染性皮肤病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检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疱疹病毒 传染性软疣 难辨认癣 浅表真菌病 毛囊蠕形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市1987~2001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正田 刘国艳 +1 位作者 于星海 刘志香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2-482,共1页
关键词 潍坊市 1987~2001年 性病 流行病学 流行特点 发病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皮肤病应用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超 韩冬 梁韦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目的分析过敏性皮肤病应用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诊治的4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筛选出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4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过敏性皮肤病应用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诊治的4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筛选出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4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运用OLYMPUS AU5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BECKMAN COULTER GEN.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各疾病类型患者的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及其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存在一定的异常变化,其检测结果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血清总IGE 嗜酸性粒细胞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IgE检测及过敏原分布在过敏性皮肤病的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冬 梁韦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3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分析及过敏原分布在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运用情况。方法筛选出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诊治的9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并分析其过敏原的分布情况。结果吸入性过敏原... 目的探讨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分析及过敏原分布在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的运用情况。方法筛选出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诊治的9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并分析其过敏原的分布情况。结果吸入性过敏原的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为83.7%,其过敏原分布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尘螨/粉螨、蟑螂/蚊子、猫毛/狗毛;食入性过敏原的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为64.1%,其过敏原分布排名前三的依次是牛奶、海鲜、鱼类;吸入性过敏原的血清特异性IgE阳性率高于食入性过敏原。结论对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的检测与分析,可为其过敏原提供信息,对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特异性IGE 检测 过敏原 分布 过敏性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市麻风的流行动态
7
作者 郑大有 毛志民 徐正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7-107,共1页
潍坊市30年来累计发现麻风病人12199例,累计治愈7898例,尚有现症病人217例。发病率从最高的1958年的14.28/10万降到1984年的0.153/10万;发现率呈跳跃式逐步下降;患病率由1960年的1.014‰降到1987年的0.027‰。在可供分析的7445例治愈者... 潍坊市30年来累计发现麻风病人12199例,累计治愈7898例,尚有现症病人217例。发病率从最高的1958年的14.28/10万降到1984年的0.153/10万;发现率呈跳跃式逐步下降;患病率由1960年的1.014‰降到1987年的0.027‰。在可供分析的7445例治愈者中共复发320例(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症病人 发现率 流行动态 跳跃式 续发病例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四种常见皮肤病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韩冬 刘超 梁韦巍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6期78-79,共2页
目的总结血清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在四种常见皮肤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饮食诱发或加重皮肤病患者100例作为检测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分析其检... 目的总结血清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在四种常见皮肤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饮食诱发或加重皮肤病患者100例作为检测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分析其检测结果以及应用价值。结果检测组100例患者中血清阳性反应92例,阳性率为92.0%,其中对一种过敏原表现为阳性反应患者3例,对两种及以上过敏原表现为阳性反应患者89例。本组研究对象中以鸡蛋致敏性最高,其次为螃蟹、大豆以及虾,牛肉、西红柿、大米、牛奶、玉米、鸡肉、小麦、猪肉、蘑菇以及鳕鱼的致敏性比较低。对照组中血清阳性反应2例,其中大豆1例,牛肉1例,阳性率为10.0%。两组的血清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屑病、荨麻疹、面部接触性皮炎以及湿疹的诱发与加重和进食过敏物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食物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检测 银屑病 荨麻疹 湿疹 面部接触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徐缓 贾中华 +5 位作者 郭际东 徐正田 马玉忠 何景琳 许华 李立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49-751,共3页
目的 研究农村地区人口的流动性及其与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式 ,对山东省潍坊市和河北省邯郸市的部分农村地区 1 8至 50岁人口 1 70 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口中 ,流动人口占 45 3 % ,曾... 目的 研究农村地区人口的流动性及其与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三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式 ,对山东省潍坊市和河北省邯郸市的部分农村地区 1 8至 50岁人口 1 70 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口中 ,流动人口占 45 3 % ,曾经流动和即将流动人口共占 9 4% ;农村地区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与城市流动人口基本相同 ,但具有自身特点。农村人口未听说过艾滋病的人有 1 3 4% ,不能正确回答有关艾滋病治疗、预防和传染问题的人分别为 57 7% ,32 5 %及 1 9 8% ,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46 7% ;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非流动人口显著高 ,但某些错误认识的比例也显著高。农村人口在艾滋病相关态度方面有四个不足 ,一是对婚前、婚外性行为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 ,二是对艾滋病感染者 /病人善待不足 ,三是对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程度认识不足 ,四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需求不足 ;流动人口前 3个不足较非流动人口显著。结论 农村地区的人口流动性较大 ,增加了艾滋病易感性 ,应通过多种层面、多种形式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提高农村地区人口对艾滋病正确认识 ,形成一种正视艾滋病、不歧视艾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人口流动 艾滋病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克罗恩病1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秀莲 刘国艳 +1 位作者 孙建方 吴绍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47-648,共2页
皮肤克罗恩病(cutaneous Crohn’s disease)既可发生于胃肠道附近,也可发生于身体的其他部位,后者又称为转移性克罗恩病。本病临床少见,现将笔者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苍子油对皮肤癣菌的药物敏感性及临床试验 被引量:10
11
作者 荣在丽 魏春波 +1 位作者 王刚生 刘洪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3期247-248,共2页
关键词 山苍子油 临床试验 皮肤癣菌 药物敏感性 微量液体稀释法 最低抑菌浓度 抗真菌药物 浅部真菌病 临床应用 观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继发皮肤细菌感染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玉梅 孙家萍 封常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第5期306-307,共2页
报道1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继发皮肤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合理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关键词 寻常型天疱疮 皮肤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洪泉 张玉静 李君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9期235-236,共2页
目的对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调取2009年~2011年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的电脑销售记录,对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009年本院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共销售113511元,2010年131443元,2011年150419元,呈... 目的对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调取2009年~2011年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的电脑销售记录,对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2009年本院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共销售113511元,2010年131443元,2011年150419元,呈显著上升趋势,销售前三位的药品名称均为依匹斯汀、司他斯汀、盐酸左西替利嗪。2009年~2011年本院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物使用频率2009年为6592人次,2010年为7687人次,2011年为8252人次,呈显著上升趋势,2011年本院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的使用频率排名为依匹斯汀、司他斯汀、盐酸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酮替芬、氯苯那敏、西替利嗪、赛庚啶。结论目前,本院皮肤科门诊抗组胺药的使用呈逐年上升趋势,使用频率较高的有依匹斯汀、盐酸司他斯汀、盐酸左西替利嗪,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使用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科门诊 抗组胺药 使用情况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晓民 梁韦巍 +3 位作者 韩志强 李君 范崇帅 刘志香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5期759-763,共5页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籽原花青素(5、10、20、40、80μg/mL)处理24、48、72小时,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蛋白... 目的基于PI3K/Akt信号通路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葡萄籽原花青素(5、10、20、40、80μg/mL)处理24、48、72小时,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及PI3K/Akt磷酸化变化。使用PI3K激活剂740-Y-P或Akt激活剂SC79处理后,观察对细胞存活率和PI3K/Akt蛋白磷酸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葡萄籽原花青素组(5、10、20、40、80μg/mL)处理24、48、72小时后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呈浓度、时间依赖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葡萄籽原花青素组(40、80μg/mL)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PI3K/Akt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葡萄籽原花青素组比较,740-Y-P联合用药组、SC79联合用药组PI3K/Akt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鳞状细胞癌 凋亡 PI3K/AKT 通路 A43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散性粟粒性皮肤结核伴播散性粟粒性肺结核1例
15
作者 刘夕林 封常霞 +1 位作者 曾学思 刘训荃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0-301,共2页
关键词 播散性粟粒性皮肤结核 播散性粟粒性肺结核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小剂量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东 魏淑相 封常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33-633,640,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0岁。面部红斑、轻度脱屑伴瘙痒1年,双手及颈部皮疹伴瘙痒半年。1年前无明显原因面部出现红斑,伴轻度瘙痒,未予诊治。半年前,颈部、双手背出现同样丘疹、红斑,瘙痒及灼热感较前加重,当地诊断为“日光性皮炎...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0岁。面部红斑、轻度脱屑伴瘙痒1年,双手及颈部皮疹伴瘙痒半年。1年前无明显原因面部出现红斑,伴轻度瘙痒,未予诊治。半年前,颈部、双手背出现同样丘疹、红斑,瘙痒及灼热感较前加重,当地诊断为“日光性皮炎”,嘱避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小剂量泼尼松 白芍总苷胶囊 治疗 面部红斑 日光性皮炎 临床资料 瘙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性病门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志香 刘晓鹏 张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7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皮肤性病患者不同病变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类型。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门诊就诊294例患者,对患者采用PCR-反向点对皮肤损伤和外阴局部HPV亚型进行检测。结果 HPV检出率为73.81%(217/294),其中单一型别感染57... 目的探讨皮肤性病患者不同病变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类型。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门诊就诊294例患者,对患者采用PCR-反向点对皮肤损伤和外阴局部HPV亚型进行检测。结果 HPV检出率为73.81%(217/294),其中单一型别感染57.1%(168/294),多重感染率为16.67%(49/294)。在217例HPV阳性标本中高危型感染52.53%(114/217),低危型感染29.03%(63/217),混合型阳性率为18.43%(40/217)。结论 HPV感染以单一型别感染和高危型感染为主,因此在临床中应加强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检测,对于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康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临床检测 病毒感染 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晓民 梁韦巍 +2 位作者 韩冬 刘爱芹 韩志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1年第11期696-699,共4页
目的:明确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431细胞,用不同浓度的GSP(5、10、20、40、80μg/mL)处理,采用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通路PI3K/A... 目的:明确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431细胞,用不同浓度的GSP(5、10、20、40、80μg/mL)处理,采用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通路PI3K/Akt/GSK-3β信号转导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GSP浓度增加,A431细胞活力及细胞克隆逐渐下降,细胞凋亡逐渐增加。GSP处理后A431细胞中p-PI3K、p-Akt和p-GSK-3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GSP可以诱导A431细胞凋亡和抑制A431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 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海涛 杜伟 刘霞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9期611-611,共1页
我科于2008年5月至2009年1月采用沙利度胺片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淀粉样变病 沙利度胺 原发性 疗效观察 皮肤 治疗 2009年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地区荨麻疹、湿疹患者的过敏原检测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晓云 韩雪峰 +1 位作者 阎建华 王少华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82-83,共2页
目的探讨荨麻疹、湿疹患者发病与过敏原的关系,寻找本地区该类疾病常见的过敏原,为患者的脱敏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使用生物共振检测技术对978例荨麻疹、湿疹患者进行491种过敏原检测。结果常见的过敏原有鱼类、奶类、蛋类、螨... 目的探讨荨麻疹、湿疹患者发病与过敏原的关系,寻找本地区该类疾病常见的过敏原,为患者的脱敏治疗及预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使用生物共振检测技术对978例荨麻疹、湿疹患者进行491种过敏原检测。结果常见的过敏原有鱼类、奶类、蛋类、螨虫类、真菌类、花粉香草类、食物添加剂、动物皮毛、金属类、家用或工业毒物等。结论过敏原检测对患者的脱敏治疗及预防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湿疹 过敏原 生物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