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形成性评价在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郭光亮 程贵元 赵春苗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7期178-181,共4页
目的分析在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中融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安丘市中医院骨伤三科接受临床带教的52名学生进行研究,按照信封随机法将学生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6名。参照组进行常规临床带教,研究组联合形成性评... 目的分析在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中融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4年3月安丘市中医院骨伤三科接受临床带教的52名学生进行研究,按照信封随机法将学生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6名。参照组进行常规临床带教,研究组联合形成性评价进行带教。观察两组的临床带教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出科考核情况评分较参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教学方法满意率为100.00%(26/26),较参照组的80.77%(21/26)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31,P<0.05)。结论在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中融入形成性评价,可以更好地对医学生进行评价,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改进教学内容,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骨伤科 临床带教 形成性评价 理论知识 实践技能 出科考核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针刺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脑功能影响
2
作者 傅凯丽 赵洪力 +3 位作者 赵曼丽 聂建平 王雪云 霍磊 《光明中医》 2025年第4期650-654,共5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的72例患者给予“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并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简...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讨“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纳入的72例患者给予“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并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简单量表(MMSE)评估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大脑ReHo值增高的脑区有右侧颞下回、左侧中央前回、右侧颞上回、左侧舌回、左侧中央后回、左侧前扣带和旁扣带脑回、双侧额中回;降低的脑区为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枕中回、右侧丘脑、左侧顶下缘角回。结论“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通过提高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语言、视空间、听觉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注意力提高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益气调血 扶本培元”针刺法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磁共振大脑中动脉斑块特征与气虚证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霍磊 聂建平 +1 位作者 张晓菲 傅凯丽 《光明中医》 2025年第3期429-431,共3页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斑块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分析,探究其与气虚证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收集大脑中动脉狭窄相关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依据中医证候评分分为气虚组、非气虚组。分别比较2组间斑块分布位置...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斑块成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分析,探究其与气虚证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收集大脑中动脉狭窄相关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依据中医证候评分分为气虚组、非气虚组。分别比较2组间斑块分布位置、斑块出血、斑块强化、管腔狭窄率、斑块负荷及重构指数,并进行气虚证与高分辨率磁共振的多因素分析,探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气虚证的相关性。结果气虚证与斑块特征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斑块负荷、斑块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气虚证存在相关性,尤其斑块强化、斑块负荷高与气虚证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特征 高分辨率磁共振 急性脑梗死 中风 气虚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构音障碍合并吞咽障碍康复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爱梅 马晓辉 +1 位作者 尹明振 张志范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构音障碍 吞咽障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张学正 李静 +1 位作者 王琼 朱富 《医学综述》 2020年第10期1973-1977,共5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的主要形式,治疗方面较侧重药物治疗,且多为口服用药方式,这种长期的口服药物会带来一定的肝脏毒性,尤其是老年患者更为明显,会影响患者长期药物使用依从性。运动康复训练以花费低、安全性高、...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的主要形式,治疗方面较侧重药物治疗,且多为口服用药方式,这种长期的口服药物会带来一定的肝脏毒性,尤其是老年患者更为明显,会影响患者长期药物使用依从性。运动康复训练以花费低、安全性高、依从性好等优势被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康复治疗,应用价值被临床认可。心脏运动康复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运动康复方式,可以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老年患者 运动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肯基康复护理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晓能 《光明中医》 2019年第13期2087-2089,共3页
目的探讨麦肯基康复护理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药热奄包外敷配合麦肯基疗法康复... 目的探讨麦肯基康复护理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药热奄包外敷配合麦肯基疗法康复护理。对比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总体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麦肯基康复护理结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且无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中药热奄包 麦肯基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认知功能康复治疗肾精亏虚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效果
7
作者 李佩春 郭志鹏 +2 位作者 张婷婷 傅凯丽 刘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热敏灸联合认知功能康复治疗肾精亏虚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肾精亏虚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认知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分析热敏灸联合认知功能康复治疗肾精亏虚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肾精亏虚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认知功能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热敏灸,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简易智能量表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81.26±3.88)分,高于对照组的(74.89±3.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内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热敏灸联合认知功能康复治疗肾精亏虚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恢复其认知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精亏虚型 脑卒中 认知障碍 热敏灸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脑卒中康复的原则 适应证及禁忌证
8
作者 刁玉波 《健康向导》 2014年第4期41-41,共1页
脑卒中康复的原则 康复应尽早进行.在缺血性脑卒中时,只要患者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锻炼.高血压、实质性脑出血一般宜在10~ 14天后进行. 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调动剩余脑组织... 脑卒中康复的原则 康复应尽早进行.在缺血性脑卒中时,只要患者神智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锻炼.高血压、实质性脑出血一般宜在10~ 14天后进行. 康复实质是“学习、锻炼、再锻炼、再学习”.调动剩余脑组织的重组和功能恢复.要求患者理解并积极投入才能取得康复成效. 除运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康复等. 脑卒中的特点是“障碍与疾病共存”,故康复应与治疗并进.同时进行全面的监护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康复 禁忌证 适应证 缺血性脑卒中 康复锻炼 生命体征 功能恢复 运动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治疗工作中的应用
9
作者 张千龙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3期183-184,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体外冲击波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治疗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以该院接收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之中的观察主体.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施行对照研究,其中一组予以热磁仪疗法并纳入常... 目的研究分析体外冲击波在骨骼肌肉疾病疼痛康复治疗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以该院接收的非特异性腰痛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之中的观察主体.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施行对照研究,其中一组予以热磁仪疗法并纳入常规组;另一组予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并纳入研究组.每个组45例.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治疗前ODI评分、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ODI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能够显著减轻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疼痛感,而且还可以改善其脊髓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骨骼肌肉疾病 疼痛 康复治疗
原文传递
悬吊运动训练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邓晓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2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训练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4年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悬吊运动训练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对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2月—2024年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悬吊运动训练联合减重步态训练,两组均连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的平衡功能、步行功能、运动功能、步态参数。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Holden步行功能分级、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分别为(35.96±7.21)分、(3.32±1.20)分、(27.59±2.1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6.38±6.72)分、(2.51±0.92)分、(21.38±2.5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步幅、步长均长于对照组,步频、步速均快于对照组,屈髋峰值、屈膝峰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下肢偏瘫患者中应用悬吊运动训练联合减重步态训练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改善步态,有利于促进运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下肢偏瘫 悬吊运动训练 减重步态训练 平衡功能 步行功能
原文传递
脊神经后支定位下电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明 李静 谭磊 《颈腰痛杂志》 2015年第2期167-167,共1页
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病,表现为局部疼痛和牵涉疼痛。我院骨伤康复科自2013-03-2014-02在脊神经后支定位下电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例患者均来自于潍坊市中医院脊柱骨科门诊或... 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病,表现为局部疼痛和牵涉疼痛。我院骨伤康复科自2013-03-2014-02在脊神经后支定位下电针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例患者均来自于潍坊市中医院脊柱骨科门诊或骨伤康复科门诊,诊断为非特异性下腰痛住院治疗。1.2诊断标准[1](1)慢性腰痛,卧位时疼痛轻,坐位及站位时疼痛重,可伴有臀部和大腿外侧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脊神经后支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静 杨明 李俊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5期734-735,共2页
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易复发,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1-3]。目前,有关电针联合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研究较少,且其对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不够明确。基于此,... 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易复发,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1-3]。目前,有关电针联合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研究较少,且其对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不够明确。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电针联合SET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采用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电针 悬吊运动疗法 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热奄包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30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明 齐艳秋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1年第5期842-843,共2页
慢性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为没有明确的体征和影像学改变,以往医生常常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查体压痛部位等诊断为小关节功能紊乱、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骶髂关节损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腰背肌筋膜炎等,... 慢性下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为没有明确的体征和影像学改变,以往医生常常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查体压痛部位等诊断为小关节功能紊乱、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骶髂关节损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臀上皮神经炎、腰背肌筋膜炎等,文献统称为非特异性下腰痛。非特异性下腰痛是下腰部疼痛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高,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的针灸、推拿等治疗手段以及现代医学的理疗、牵引等常规非手术治疗方法是常用治疗手段。本文采用中药热奄包结合麦肯基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30例,并与30例单纯麦肯基治疗组进行对照,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关节功能紊乱 慢性腰肌劳损 急性腰扭伤 腰背肌筋膜炎 中药热奄包 腰部疼痛 临床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刺筋结点治疗桡神经卡压验案2则 被引量:1
14
作者 傅凯丽 霍磊 +1 位作者 李佩春 魏洪玉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9期3831-3834,共4页
桡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在其走行过程中,由于局部解剖因素或外在因素的影响,在由骨骼、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组成的骨纤维管道或间隙中受到牵拉与压迫,出现受压神经支配区功能丧失的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上对于桡... 桡神经卡压综合征是在其走行过程中,由于局部解剖因素或外在因素的影响,在由骨骼、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组成的骨纤维管道或间隙中受到牵拉与压迫,出现受压神经支配区功能丧失的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上对于桡神经卡压主要采用药物、手术等治疗方式,手术具有一定风险,费用也较高,预后欠佳。中医学历史悠久,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且效果不错。针刺作为中医学中一种简便廉效的治疗方法被当今世界所推崇。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对2例桡神经卡压患者采用关刺筋结节点治疗,所得疗效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神经卡压 关刺疗法 筋结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肌群强化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恢复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静 李俊 张千龙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785-786,共2页
目的:研究核心肌群强化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恢复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4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肌群强化训练,训练两个... 目的:研究核心肌群强化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恢复及Barthel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4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肌群强化训练,训练两个月后比较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HHS)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观察组HHS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患者行核心肌群强化训练,能够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核心肌群强化训练 BARTHEL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昔单抗与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宫宁宁 王西艳 胡克伟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1期10-12,共3页
目的比较英夫利昔单抗和美沙拉嗪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9例。探究组患者采用英夫利昔单抗药物治疗,参照组患... 目的比较英夫利昔单抗和美沙拉嗪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9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探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9例。探究组患者采用英夫利昔单抗药物治疗,参照组患者采用美沙拉嗪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探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者便血和腹痛缓解时间短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美沙拉嗪比较,采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昔单抗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灸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坤 门晓冰 +1 位作者 王翠 李志仙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2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热敏灸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方法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单一的升白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敏灸治疗。对比两... 目的分析热敏灸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方法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单一的升白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热敏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象变化情况及骨髓抑制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NE)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WBC、HGB、PLT、NE分别为(5.33±0.26)×10^(9)/L、(105.36±8.12)g/L、(135.69±9.12)×10^(9)/L、(3.05±0.78)%,均高于于对照组的(4.36±0.25)×10^(9)/L、(100.14±8.11)g/L、(118.23±9.11)×10^(9)/L、(2.41±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程度以Ⅰ度为主,对照组患者骨髓抑制程度以Ⅱ度为主;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4.00%、4.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用于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可行性较高,可提升机体功能恢复速度,改善骨髓抑制程度,临床可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恶性肿瘤 化疗 骨髓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腋下关节囊治疗冻结期冻结肩的疗效观察
18
作者 张建伟 林艳艳 +2 位作者 樊红彩 张中原 苏秀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3103-3108,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腋下关节囊治疗冻结期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冻结期冻结肩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液压扩张联合针刀松解腋下关节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腋下关节囊治疗冻结期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冻结期冻结肩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液压扩张联合针刀松解腋下关节囊治疗,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肩关节腔液压扩张联合安慰针刀治疗。2组患者均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治疗3次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腋下关节囊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1例。最终观察组30例、对照组29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Constant-Murley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腋下关节囊厚度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腋下关节囊厚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腋下关节囊厚度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75.86%(22/2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腋下关节囊治疗冻结期冻结肩,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功能,减小腋下关节囊厚度,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冻结肩 冻结期 腋下关节囊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走罐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佩春 谢江波 +1 位作者 赵春苗 张婷婷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观察走罐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E)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CNLBP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走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卧位非负重CSE训练。于... 目的观察走罐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CSE)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C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CNLBP患者分为观察组(62例)及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走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卧位非负重CSE训练。于入组时、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腰腹肌耐力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评分、HAMD评分及腰腹肌耐力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69±0.40)分]、ODI评分[(20.65±2.66)分]、HAMD评分[(7.62±1.52)分]及腰腹肌耐力值[分别为(58.77±9.06)s和(55.18±8.83)s]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走罐疗法联合CSE训练治疗CNLBP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抑郁情绪,增强腰腹肌耐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 走罐疗法 核心稳定性训练 疼痛 腰椎功能
原文传递
肌内效贴联合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婷婷 姜建萍 +2 位作者 谢江波 张克诚 王强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47-849,共3页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平衡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扎...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联合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平衡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扎贴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4周后)进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Berg平衡量表、生理消耗指数(PCI)和10 m最快步行速度(10m MWS)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Berg、10 m MWS、PCI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FMA、Berg、10m MWS、PCI分别为(21.5±5.04)分、(35.44±5.94)分、(27.8±4.96)s、(0.51±0.13),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内效贴联合平衡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提高患者的步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内效贴 脑卒中 下肢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