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风病中医辨证与影像学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崔慧 董鹏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6期457-459,共3页
中风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按病因不同可以分为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及混合性中风,其中以缺血性中风更常见,约占75%~90%。CT、MRI是目前... 中风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按病因不同可以分为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及混合性中风,其中以缺血性中风更常见,约占75%~90%。CT、MRI是目前中风病的主要诊断手段,有不少学者对中风与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做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病 辨证分型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范萍 岳奎涛 +3 位作者 李爱媛 赵喆 谢海 吴春艳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8期952-957,共6页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影像组学可以提取和量化医学图像中的信息,获取反映病变的特征,帮助解决临床问题。基于CT和MRI的影像组学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的诊断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影像组学的工作流程...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研究领域,影像组学可以提取和量化医学图像中的信息,获取反映病变的特征,帮助解决临床问题。基于CT和MRI的影像组学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的诊断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影像组学的工作流程主要有图像采集、感兴趣区和感兴趣体积的分割、高通量影像组学特征提取以及统计学分析和预测模型建立。影像组学在AIS中的应用侧重于诊断卒中及其亚型、指导临床治疗决策以及预测AIS的预后等方面。目前,影像组学在AIS中的应用和研究尚存在序列相对单一、缺乏与其他人工智能技术的比较、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等局限性,但随着技术的成熟,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状性骨梗死的MRI表现
3
作者 张淑娴 安玉美 +1 位作者 沈婷婷 王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MRI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状性骨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来我院就诊的19例SLE合并症状性骨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图像。结果(1)19例均为多发,共97个病灶、累及77个骨骼,主要位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2)91... 目的探讨MRI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症状性骨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来我院就诊的19例SLE合并症状性骨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图像。结果(1)19例均为多发,共97个病灶、累及77个骨骼,主要位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2)91个病灶呈“地图样”改变,6个病灶呈小灶性异常信号。(3)19个病灶边缘呈“单环征”,1个病灶边缘呈“双环征”,71个病灶边缘呈“三环征”。(4)19例均合并相应的关节积液,17例共23个关节面受累。结论SLE合并症状性骨梗死在MRI上呈多种形态、多种信号的骨质破坏,MRI能早期评估骨梗死的范围和程度,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梗死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与肿瘤淋巴管的形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雪芹 张永峰 王滨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10-212,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肿瘤转移 淋巴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宁厚法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3年第4期235-238,共4页
细胞凋亡存在于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而且与肝癌的血管生成、转移等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有多种基因参与肝癌细胞凋亡的调控,就近年这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关键词 肝癌 细胞凋亡 调控基因 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 肿瘤转移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和DTT评估孕产史对女性盆底肌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门永超 孙成凤 +5 位作者 韩雨 常光辉 张桂华 刘金刚 王滨 王锡臻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391-3393,共3页
目的:探讨DTI及DTT评估孕产史对女性盆底肌的影响的可行性。方法:将46名健康女性分为未生育组和已生育组,行磁共振常规序列和DTI成像。调节最小FA阈值进行纤维重建,获得最佳纤维重建参数。测量双侧耻骨直肠肌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 目的:探讨DTI及DTT评估孕产史对女性盆底肌的影响的可行性。方法:将46名健康女性分为未生育组和已生育组,行磁共振常规序列和DTI成像。调节最小FA阈值进行纤维重建,获得最佳纤维重建参数。测量双侧耻骨直肠肌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容积比各向异性(VRA)和T2加权迹线(T2-WT)。比较未生育组和已生育组的各参数值变化。结果:(1)纤维示踪设置最小FA取值0.18时获得的DTT图像得分最高。(2)未生育组和已生育组的耻骨直肠肌的ADC值分别为(1.24±0.11)×10^(-3)mm^2/S,(1.33±0.11)×10^(-3)mm^2/s(P=0.017);FA、VRA和T2-WT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最小FA设为0.18时,纤维示踪得到的女性盆底肌三维结构显示最佳,DTI和DTT可评估孕产史对女性盆底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肌 DTI DTT 孕产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毒性水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瑜徽 李宸 +6 位作者 李振 张新月 刘晨萌 王灿 肖培伦 王锡臻 王晓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8-260,共13页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大脑皮质细胞毒性水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健康无特定病原体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CIRI组24只、褪黑素治疗组(24只)。采用改良的Zea-L...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后大脑皮质细胞毒性水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60只成年健康无特定病原体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完全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12只)、CIRI组24只、褪黑素治疗组(24只)。采用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CIRI模型,其中褪黑素治疗组在建模前、后30 min腹腔注射褪黑素(5 mg/kg);CIRI组在建模前、后30 min经腹腔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Sham组分离右侧颈总动脉后缝合皮肤,并于假手术前、后30 min注射等量的等渗盐水。建模后2、6、12、24 h及72 h, 3组大鼠(每组6只)均行活体MRI T2加权成像(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动态分析褪黑素干预后CIRI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水肿百分比及大脑皮质相对ADC(rADC)值的变化。建模后6、24 h及72 h,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2′-脱氧尿苷5′-三磷酸盐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褪黑素对CIRI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褪黑素干预对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和钠-钾-氯协同转运蛋白1(NKCC1)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结合蛋白质印记,探讨褪黑素对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ba-1)标记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建模后24 h,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褪黑素对CIRI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细胞形态学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测定褪黑素对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合一般线性回归分析对建模后各时点CIRI组与褪黑素治疗组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Iba-1+细胞数差值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AQP4+及GFAP+/NKCC1+细胞数差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2WI和DWI扫描结果显示,Sham组大鼠脑组织信号均匀,未见异常信号。建模后24 h, CIRI组见大范围异常信号脑损伤区,缺血侧大脑半球水肿,大脑中线向对侧移位;褪黑素治疗组脑损伤区范围较CIRI组减小,大脑中线向对侧移位减轻。建模后2、6、12、24 h及72 h,与CIRI组比较,褪黑素治疗组大鼠各时点脑梗死体积百分比、脑水肿百分比显著减少,大脑皮质rADC值显著增高(均P<0.05)。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脑皮质细胞形态规则、排列整齐;建模后24 h, CIRI组缺血侧大脑皮质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而褪黑素治疗组大脑皮质细胞形态较规则、排列较整齐。TUNEL检测及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大脑皮质见少量TUNEL+、GFAP+/AQP4+和GFAP+/NKCC1+、Iba-1+细胞表达,小胶质细胞胞体大小适中,呈高度分枝状;建模后24 h, CIRI组缺血侧大脑皮质TUNEL+、GFAP+/AQP4+、GFAP+/NKCC1+、Iba-1+细胞数较Sham组增多,小胶质细胞突起消失,形态呈现阿米巴样,褪黑素治疗组缺血侧大脑皮质TUNEL+、GFAP+/AQP4+、GFAP+/NKCC1+、Iba-1+细胞数较CIRI组减少,小胶质细胞胞体变小,突起较长。建模后6、24 h及72 h,与CIRI组比较,褪黑素治疗组大鼠各时点缺血侧大脑皮质TUNEL+、GFAP+/AQP4+、GFAP+/NKCC1+、Iba-1+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均P<0.05)。蛋白质印迹及ELISA方法分析结果显示,建模后24 h,褪黑素治疗组Iba-1蛋白表达、IL-1β及TNF-α水平较CIRI组显著降低(均P<0.01)。建模后6、24、72 h,褪黑素治疗组与CIRI组缺血侧大脑皮质GFAP+/AQP4+及GFAP+/NKCC1+细胞数差值与Iba-1+细胞数差值呈极强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7、0.96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褪黑素可下调CIRI大鼠缺血侧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AQP4及NKCC1蛋白的表达,改善细胞毒性水肿,减轻CIRI,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毒性水肿 褪黑素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内脾组织植入一例
8
作者 巩平 陈玉玺 李振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809,共2页
病例资料男,35岁,于查体时发现肝脏肿物入院行进一步诊断治疗,血常规及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0年前因外伤行“脾切除术”,术中曾输血、恢复可.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类疾病及传染性疾病史.无特殊不良嗜好、特... 病例资料男,35岁,于查体时发现肝脏肿物入院行进一步诊断治疗,血常规及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10年前因外伤行“脾切除术”,术中曾输血、恢复可.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类疾病及传染性疾病史.无特殊不良嗜好、特殊工作及特殊区域居住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切除术 脾组织植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联合核磁共振在新生儿窒息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徐小莲 祝新莉 +1 位作者 王锡臻 管玥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3年第6期359-365,共7页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及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窒息性脑损伤中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59例窒息性脑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满足...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及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新生儿窒息性脑损伤中早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59例窒息性脑损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满足胎龄≥37周并在出生后3 d完善床旁V-EEG监测;选取同期在新生儿科住院的60例非神经系统疾病(如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症及ABO溶血性黄疸等)患儿作为对照组。根据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将窒息患儿分为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运用Spearman分析分别比较其与临床分度之间的相关性,并比较V-EEG与MRI在窒息性脑损伤患儿诊断价值的一致性;观察V-EEG和MRI分别或联合应用于新生儿窒息性脑损伤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性。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及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MRI和V-EEG结果分度与临床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r分别为0.446和0.486)。V-EEG异常程度与MRI的Kappa一致性检验值为0.7(0.6~0.8),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V-EEG联合MRI检查的灵敏度为93.3%,特异性为89.2%,约登指数为0.825,误诊率为10.7%,漏诊率为6.7%,二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约登指数均高于单项检查,漏诊率及误诊率均低于MRI和V-EEG单项检查。结论V-EEG与MRI联合检查对新生儿窒息性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为临床筛查新生儿窒息早期脑损伤并及时采取干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视频脑电图 核磁共振成像 早期诊断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