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斌 高志芹 +4 位作者 石剑飞 于文静 连波 张仕状 刘顺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观察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Gekko Swinhonisanti-neoplasm active component,GSAAC)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GSAAC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共培养,分别以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及迁移... 目的观察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Gekko Swinhonisanti-neoplasm active component,GSAAC)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GSAAC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共培养,分别以MTT法和Transwell小室检测其对细胞增殖及迁移、侵袭的影响;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的表达;Hochest33342荧光染色法、TUNEL法观察GSAAC对HepG2细胞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早期凋亡率。结果 GSAAC(25~400 mg.L-1)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呈浓度依赖性;Ho-chest33342、TUNEL染色及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GSAAC可诱导细胞发生早期凋亡,阻滞HepG2细胞从S期进入G2期。结论 GSAAC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周期进而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进而实现抑制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G2 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 增殖 凋亡 迁移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人PLK1RNA干扰对食管鳞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晓影 陈丽梅 +5 位作者 张宝刚 冯卫国 王守训 杜长青 刘顺梅 赵春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28-1532,共5页
目的研究靶向人PLK1的RNA干扰对食管鳞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介导PLK1 siRNA表达的重组慢病毒感染食管鳞癌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LK1基因的干扰效率;应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进行慢病毒载体介导P... 目的研究靶向人PLK1的RNA干扰对食管鳞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介导PLK1 siRNA表达的重组慢病毒感染食管鳞癌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LK1基因的干扰效率;应用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进行慢病毒载体介导PLK1基因的RNA干扰治疗,研究PLK1对体内食管鳞癌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并通过瘤组织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和CD31的表达及计算新生血管密度的方法,探讨PLK1影响移植瘤生长的相关机制。结果介导PLK1 siRNA表达的重组慢病毒能明显抑制食管鳞癌细胞中PLK1的表达及裸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下调的PLK1可能通过调控Caspase-3的表达而诱导食管鳞癌细胞凋亡,通过抑制食管鳞癌的血管生成而抑制了食管鳞癌的恶性进展。结论 PLK1促进了食管鳞癌的恶性生长。PLK1有可能是治疗食管鳞癌的一个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K1基因 RNA干扰 慢病毒载体 食管鳞癌 Caspase-3 CD31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CT表现与N-ras基因和C-myc基因表达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董鹏 高志芹 王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螺旋CT表现与其N ras基因和C myc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 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病例 ,术前行螺旋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 ,观察其SCT表现特征 :包膜、子灶、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肝硬化、肿瘤的大...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螺旋CT表现与其N ras基因和C myc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 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病例 ,术前行螺旋CT动、静脉双期增强扫描 ,观察其SCT表现特征 :包膜、子灶、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肝硬化、肿瘤的大小和强化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癌组织中N ras基因和C my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C myc基因的表达在中等大小肝癌 (≤ 5cm ,>3cm)表达高于小肝癌组 (≤ 3cm) (P <0 .0 5 ) ,C myc基因的表达在无肝硬化组高于肝硬化组 (P <0 .0 5 )。N ras的表达在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细胞癌的CT表现与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根据肝细胞癌SCT表现 ,可在一定程度上推测C myc基因的表达情况 ,对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基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4在诱导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形成牙结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晓影 林维平 +2 位作者 齐爽 孙岩 王国辉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在诱导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形成牙结构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HED,并通过组织重组、器官培养及组织形态学分析等方法,研究SHED的成牙潜能及BMP4在其中的作用;结果:体外培养的SHED具有分化...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在诱导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形成牙结构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SHED,并通过组织重组、器官培养及组织形态学分析等方法,研究SHED的成牙潜能及BMP4在其中的作用;结果:体外培养的SHED具有分化能力,但并不能直接被有诱导成牙能力的牙上皮诱导成牙,然而在BMP4的作用下,鼠牙源性上皮能够诱导SHED形成牙结构。结论:BMP4能够协助鼠牙源性上皮诱导SHED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并形成牙本质及牙髓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4 乳牙牙髓干细胞 诱导分化 组织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CT表现与nm23-H1基因和CD44v6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董鹏 王滨 高志芹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16-719,共4页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对推测肝细胞癌(HCC)细胞中nm23-H1基因和CD44v6基因表达价值。材料与方法 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螺旋CT(SCT)双期增强扫描的HCC病例,观察其SCT表现特征:包膜、子灶、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肝硬化、肿... 目的 探讨螺旋CT双期扫描对推测肝细胞癌(HCC)细胞中nm23-H1基因和CD44v6基因表达价值。材料与方法 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行螺旋CT(SCT)双期增强扫描的HCC病例,观察其SCT表现特征:包膜、子灶、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肝硬化、肿瘤的大小和强化特征。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中nm23-H1基因和CD44v6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HCC细胞中,nm23-H1阳性21例,阳性率为58.3%,转移高危组(子灶、门静脉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nm23-H1基因的表达低于转移低危组(P<0.05);CD44v6阳性14例,阳性率为38.9%,转移高危组表达高于转移低危组(P<0.05),包膜欠完整组表达高于包膜完整和无包膜组(P<0.05),nm23-H1基因的表达与CD44v6基因的表达有关联(P<0.05)。结论 HCC的SCT表现与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HCC SCT表现对推测nm23-H1基因和CD44v6基因的表达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CT nm23—H1基因 CD44V6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2调控成釉细胞Amelotin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影 王玉敏 +4 位作者 李伯翰 张娟娟 孙岩 孙学玲 高玉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0-85,共6页
目的:研究Runx2与Amelotin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并寻找Runx2在Amelotin启动子上重要的结合位点。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位Runx2与Amelotin在体内的表达;通过RNA干扰和过量表达Runx2的方法,改变Runx2在成釉细胞中的表达量;利用qRT-PCR... 目的:研究Runx2与Amelotin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并寻找Runx2在Amelotin启动子上重要的结合位点。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定位Runx2与Amelotin在体内的表达;通过RNA干扰和过量表达Runx2的方法,改变Runx2在成釉细胞中的表达量;利用qRT-PCR的方法检测Runx2表达量的改变对Amelotin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软件分析Amelotin启动子近端区域Runx2的可能结合位点后,以PCR方法获取含有该位点的Amelotin基因上游启动子片段,进一步克隆含有该位点的Amelotin启动子荧光报告载体pGL3-Amtn-1463,并对该位点进行定点突变,以此瞬时转染成釉细胞,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来分析定点突变对该段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Runx2在成釉细胞核中有表达,而Amelotin在成釉细胞分泌的牙釉基质中有表达;过量表达或降低表达Runx2时,Amelotin的表达也受到相应影响;成功克隆pGL3-Amtn-1463和pGL3-Amtn-1463-Runx2mut并瞬转染成釉细胞发现,潜在的Runx2结合位点的突变能降低Amelotin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结论:-1342/-1336区域的Runx2结合位点在Runx2调控Amelotin基因表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2 Amelotin 成釉细胞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K1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对食管鳞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文静 张宝刚 +5 位作者 陈丽梅 王守训 冯卫国 杜长青 刘顺梅 赵春玲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2128-2135,共8页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PLK1(Polo-like kinase1)基因RNAi对食管鳞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食管鳞癌细胞中PLK1的表达.根据人PLK1mRNA序列设计干扰片段,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率;利用划痕愈合实验及...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PLK1(Polo-like kinase1)基因RNAi对食管鳞癌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不同食管鳞癌细胞中PLK1的表达.根据人PLK1mRNA序列设计干扰片段,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率;利用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实验研究靶向PLK1的RNAi对食管鳞癌细胞体外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将有效干扰序列构建至慢病毒干扰载体pGLV/H1/GFP+Puro中,测序鉴定.重组慢病毒载体与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包装病毒,制备的重组病毒感染食管鳞癌细胞,利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干扰效率;利用裸鼠肺转移模型实验研究慢病毒介导的PLK1基因RNAi对食管鳞癌细胞在体内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筛选出一种高表达PLK1的食管鳞癌细胞株TE-8用于实验研究;筛选出有效的干扰片段,并成功构建靶向干扰PLK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制备重组病毒颗粒用于感染食管鳞癌细胞;靶向PLK1的RNAi在体内外均能明显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结论:靶向干扰PLK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能够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PLK1基因影响着食管鳞癌的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K1 侵袭 转移 慢病毒载体 RNAI 食管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1H-MRSI特征与细胞增殖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锡臻 王滨 +3 位作者 牛庆亮 刘金刚 高志芹 刘作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8-680,共3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PCa)磁共振波谱成像特征与细胞密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探讨1H-MRSI评估PCa细胞增殖状态的价值。方法资料齐全的PCa患者38例,采用1.5T高场强超导MR成像仪,腹部相控阵线圈,3D-1H-MRSI采用CSI-3D-Prost...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PCa)磁共振波谱成像特征与细胞密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相关性,探讨1H-MRSI评估PCa细胞增殖状态的价值。方法资料齐全的PCa患者38例,采用1.5T高场强超导MR成像仪,腹部相控阵线圈,3D-1H-MRSI采用CSI-3D-Prostate序列扫描。根据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PCa细胞密度及PCNA表达情况。结果PCa和正常外周带的(Cho+Cr)/Cit比值分别为3.98±0.12和0.38±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Cho+Cr)/Cit比值与细胞密度、PCNA及Gleason分级存在正相关(r=0.495、0.582、0.431,P<0.05)。结论前列腺癌(Cho+Cr)/Cit比值高低与细胞增殖状态有关,1H-MRSI能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状况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成釉细胞相关蛋白启动子的克隆和转录活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韩婷婷 刘晓影 +1 位作者 郝建忠 高玉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7-191,共5页
目的:构建人牙成釉细胞相关蛋白(odontogenic ameloblast-asssociated protein,ODAM)基因不同长度的上游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比较不同的启动子片段在成釉细胞、Hela细胞中的活性,为进一步判定上游启动子的转录调控区奠定基础。... 目的:构建人牙成釉细胞相关蛋白(odontogenic ameloblast-asssociated protein,ODAM)基因不同长度的上游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比较不同的启动子片段在成釉细胞、Hela细胞中的活性,为进一步判定上游启动子的转录调控区奠定基础。方法:以PCR方法获取基因上游启动子片段,将其构建至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瞬时转染成釉细胞及Hela细胞,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来分析启动子区域的转录调控能力。结果:成功地获得了不同长度的ODAM基因启动子目的片段,酶切鉴定表明不同长度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成功,不同长度的启动子在不同的细胞中活性不同,-333~-195与-195~-96区域为特异的转录调控作用区。结论:初步确定了ODAM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区,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转录调控特点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DAM 启动子 pGL3-Basi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 成釉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gdnf基因在真核细胞NIH-3T3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庆忠 潘智芳 石玉强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5-59,共5页
为了得到超量表达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otrophic factor,GDNF)的NIH-3T3细胞株,用于制作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培养的饲养层,通过RT-PCR方法成功地从幼年小鼠睾丸中克隆了gdnf基因... 为了得到超量表达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otrophic factor,GDNF)的NIH-3T3细胞株,用于制作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培养的饲养层,通过RT-PCR方法成功地从幼年小鼠睾丸中克隆了gdnf基因,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dnf,并用其转染NIH-3T3细胞.对筛选出的阳性细胞克隆进行的免疫荧光染色、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表明,获得了超量表达gdnf基因的NIH-3T3细胞株,这为精原干细胞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NF RT-PCR NIH-3T3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槲皮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利丽 潘智芳 +2 位作者 刘红英 耿秀芳 张金宝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黄酮单体成分槲皮素体外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银杏叶黄酮单体成分槲皮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C2,MTT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缺口末端核苷标记(TUNNEL)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凋亡的... 目的探讨银杏叶黄酮单体成分槲皮素体外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银杏叶黄酮单体成分槲皮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C2,MTT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缺口末端核苷标记(TUNNEL)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银杏叶黄酮单体成分槲皮素使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效率下降,使凋亡细胞数增加(P<0.01),两者均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银杏叶黄酮单体成分槲皮素具有与银杏叶总黄酮相似的作用,对体外培养的人HepG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总黄酮 槲皮素 肝肿瘤 凋亡 细胞增殖 缺口末端核苷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ECV30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静 吴潼 +4 位作者 高志芹 于文静 谢斌 张仕状 李耀辉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328-330,401,共4页
目的观察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人脐静脉肉皮细胞系ECV30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ECV304细胞,设正常对照组、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高浓度(200mg/L)组、中浓度(20mg/L)组、低浓度(2mg/L)组。采用免疫细胞化... 目的观察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人脐静脉肉皮细胞系ECV304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ECV304细胞,设正常对照组、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高浓度(200mg/L)组、中浓度(20mg/L)组、低浓度(2mg/L)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不同实验组细胞PCNA的表达,并计算细胞阳性率为细胞增殖指数(PI);应用AO/EB荧光染色技术检测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①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高,中浓度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ECV304细胞PCNA的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指数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高,中高浓度组均能促进ECV304细胞凋亡。结论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戍分能够抑制ECV304细胞增殖,引起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V304 无蹼壁虎 抗肿瘤活性成分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总黄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13
作者 杨利丽 耿秀芳 +2 位作者 刘红英 潘智芳 刘顺梅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银杏叶总黄酮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MTT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缺口末端核苷标记(TUNNEL)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银杏叶总... 目的探讨银杏叶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银杏叶总黄酮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MTT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缺口末端核苷标记(TUNNEL)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银杏叶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效率下降,使凋亡细胞数增加(P<0.01),且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银杏叶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HepG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总黄酮 肝肿瘤 凋亡 细胞增殖 MTT TU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总黄酮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及Bcl-2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刘红英 潘智芳 +2 位作者 杨利丽 耿秀芳 张金宝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4-115,Ⅱ,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Bcl-2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银杏叶总黄酮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提取Bcl-2基因的mRNA,以RT-PCR方法研究银杏叶总黄酮对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银杏叶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Bcl-2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银杏叶总黄酮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提取Bcl-2基因的mRNA,以RT-PCR方法研究银杏叶总黄酮对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银杏叶总黄酮使人HepG2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且呈剂量依赖效应;Bcl-2基因mRNA水平随银杏叶总黄酮浓度升高而降低。结论银杏叶总黄酮对人HepG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下调癌基因Bcl-2的表达,从而起到抗肿瘤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总黄酮 肝肿瘤 细胞增殖抑制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釉蛋白基因启动子在成釉细胞中的转录活性研究
15
作者 刘晓影 高志芹 +2 位作者 韩婷婷 官秀梅 高玉光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05-408,F0003,共5页
目的构建人釉蛋白(Enamelin,ENAM)基因不同长度的上游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通过分析不同的启动子片段的活性,确定启动子的功能区域,为进一步研究Enamelin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PCR方法获取基因上游启动子片段,将其... 目的构建人釉蛋白(Enamelin,ENAM)基因不同长度的上游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通过分析不同的启动子片段的活性,确定启动子的功能区域,为进一步研究Enamelin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PCR方法获取基因上游启动子片段,将其构建至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瞬时转染成釉细胞及Hela细胞,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来分析启动子区域的转录调控能力。结果成功地获得了不同长度的Enamelin基因启动子目的片段,酶切鉴定表明不同长度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构建成功,不同长度的启动子在成釉细胞中活性不同,-1216~-554与-312~-133区域为特异的转录调控作用区。结论成功构建了不同长度的Enamelin基因启动子的pGL3-Basi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初步确定Enamelin基因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区,为进一步研究Enamelin基因转录调控特点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AMELIN pGL3-BaSi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 成釉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总黄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6
作者 厉锋 杨利丽 +2 位作者 潘智芳 耿秀芳 刘顺梅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及其分子机理。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银杏叶总黄酮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提取Bcl-2基因的mRNA,以RT-PCR方法研究银杏叶总黄酮对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银杏叶总黄酮使... 目的探讨银杏叶总黄酮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及其分子机理。方法采用TUNEL法检测银杏叶总黄酮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提取Bcl-2基因的mRNA,以RT-PCR方法研究银杏叶总黄酮对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银杏叶总黄酮使人HepG2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1),且呈剂量依赖效应;Bcl-2基因mRNA水平随银杏叶总黄酮浓度升高而降低。结论银杏叶总黄酮可促进人HepG2细胞的凋亡过程,并使Bcl-2基因mRNA水平降低,从而起到抗肿瘤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总黄酮 肝肿瘤细胞 细胞凋亡 Bcl-2基因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抑制人食管鳞癌细胞PLK1基因的表达
17
作者 石剑飞 高志芹 +4 位作者 连波 刘顺梅 谢斌 赵春玲 刘晓丽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41-243,I0001,共4页
目的 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研究Polo样激酶l(PLK1)基因特异的siRNA对人食管鳞癌细胞Eca-109 PLK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LKI基因特异性siRNA转染入人食管鳞癌细胞Eta-109,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siRNA处理前后Eca-10... 目的 利用RNA干扰(RNAi)技术,研究Polo样激酶l(PLK1)基因特异的siRNA对人食管鳞癌细胞Eca-109 PLK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PLKI基因特异性siRNA转染入人食管鳞癌细胞Eta-109,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siRNA处理前后Eca-109细胞PLK1基因表达变化,并构建PI.K1基因特异性siRNA质粒表达载体.结果转染R后T-PCR和Western-blot结果均显示Eca-109细胞PLK1基因的表达明显下降,PLKI基因特异性siRNA质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 PLKl特异性siRNA对Eca-109细胞PLK1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PLK1 食管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Dlx1和Dlx2在成釉细胞中调控MMP20启动子转录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杰 刘晓影 +3 位作者 曲政 孙岩 张娟娟 高玉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55-361,共7页
目的:观察Dlx家族转录因子Dlx1和Dlx2对小鼠成釉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0(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20,MMP20)基因的调控作用,初步确定Dlx家族在釉质发育中的作用。方法:构建Dlx1和Dlx2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 目的:观察Dlx家族转录因子Dlx1和Dlx2对小鼠成釉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0(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20,MMP20)基因的调控作用,初步确定Dlx家族在釉质发育中的作用。方法:构建Dlx1和Dlx2真核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不同剂量的Dlx1和Dlx2对MMP20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确定Dlx1和Dlx2有明显作用的启动子区段,用基因定点突变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分析Dlx1、Dlx2对MMP20基因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以及Dlx1、Dlx2在调控MMP20基因时的相互作用;最后观察Dlx1与Dlx2共转染时MMP20基因活性表达的变化。结果:Dlx1转染小鼠成釉细胞后MMP20启动子活性表达上调,Dlx2转染小鼠成釉细胞后MMP20启动子活性表达抑制;突变MMP20启动子的Dlx结合位点后,MMP20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下降,而且Dlx1失去上调MMP20启动子转录活性的作用;当Dlx1与Dlx2共转染后,在Dlx1转染剂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Dlx2转染量的增加,小鼠成釉细胞MMP20启动子转录活性显著增加。结论:Dlx1和Dlx2在釉质发育过程中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对MMP20基因表达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X 基质金属蛋白酶20 基因定点突变 双荧光素酶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NASP基因突变对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耀强 李跃文 +4 位作者 郑凯 徐晓琳 战倩 徐志伟 鞠吉雨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73-779,共7页
目的制备NASP基因突变小鼠,探讨NASP基因突变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通过ES打靶技术定点突变小鼠NASP基因,提取鼠尾DNA,通过PCR和DNA测序技术鉴定突变阳性小鼠B6-NASP^M,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ASP的mRNA和蛋白表达... 目的制备NASP基因突变小鼠,探讨NASP基因突变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通过ES打靶技术定点突变小鼠NASP基因,提取鼠尾DNA,通过PCR和DNA测序技术鉴定突变阳性小鼠B6-NASP^M,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NASP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取6月龄B6-WT小鼠和B6-NASP^M小鼠脾脏,计算脾脏指数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和细胞周期。结果PCR和DNA测序检测显示,成功制备了B6-NASP^M小鼠;NASP基因突变后不影响NASP蛋白在皮肤、脾脏、胸腺的表达。NASP基因突变对小鼠脾脏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B6-NASP^M小鼠与B6-WT小鼠相比,其脾脏CD3^+T细胞比例下降(P<0.01),CD19^+B细胞比例上升(P<0.01);CD3^+CD4^+T细胞比例下降(P<0.05),CD3^+CD8^+T细胞比例上升(P<0.01),CD4/CD8比值下降(P<0.01);NK细胞比例下降(P<0.05)。B6-NASP^M小鼠脾脏淋巴细胞S期细胞略高于B6-WT小鼠(P<0.05)。结论NASP基因突变不影响NASP蛋白的表达,但可以改变小鼠脾脏的淋巴细胞的比例,造成B细胞比例升高,T细胞比例降低,降低CD4/CD8比值,从而造成小鼠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自身抗原性精子蛋白 基因突变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指蛋白185在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露 尤新国 +5 位作者 李会平 樊姝彤 刘晓影 陈丽梅 潘智芳 冯卫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优化睾丸间质细胞分离纯化方法,研究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ZNF)185在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选用4-5周雄性小鼠,取睾丸,Ⅳ型胶原酶消化分离间质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后,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染色法鉴定细胞纯度,PCR、Western... 目的优化睾丸间质细胞分离纯化方法,研究锌指蛋白(zinc finger protein,ZNF)185在间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选用4-5周雄性小鼠,取睾丸,Ⅳ型胶原酶消化分离间质细胞,差速贴壁法纯化后,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染色法鉴定细胞纯度,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研究ZNF185在间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分离纯化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有纯化组细胞的纯度(x珋=98%)显著高于无纯化组(x珋=22%)(P<0.001)。PCR和Western blot显示,ZNF185在间质细胞中高表达。免疫荧光显示,ZNF185定位于间质细胞的细胞质。结论通过该方法可获得高纯度间质细胞;ZNF185主要表达于间质细胞的细胞质,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F185 小鼠 睾丸间质细胞 分离 纯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