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与式反馈及多元化培训在消化内科的教学效果
1
作者 马风博 董浩 +1 位作者 丁翠娟 路敏敏 《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85-88,共4页
目的探索参与式反馈教学法配合多元化培训模式在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转岗培训的80名全科医生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名。对照... 目的探索参与式反馈教学法配合多元化培训模式在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消化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转岗培训的80名全科医生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方式,观察组采用参与式反馈教学法配合多元化培训模式,比较2组学员出科考试成绩、教学后的全科医师核心能力(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医学伦理和人文素养、终身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卫生管理和卫生经济学)评分、消化内科相关诊疗能力(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能力、治疗能力、质量控制)合格率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科理论考试、实操考试成绩分别为(88.16±6.33)分和(91.05±7.1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7.34±9.12)分和(82.44±7.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医学伦理和人文素养、终身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卫生管理和卫生经济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能力、治疗能力、质量控制合格率分别为95.00%、95.00%、95.00%,均高于对照组的80.00%、77.50%、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与式反馈教学法配合多元化培训模式可提高全科医师转岗培训消化内科的教学效果,提高全科医生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反馈教学法 多元化培训模式 全科医师 转岗培训 消化内科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脑梗死相关性的3年期随访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薛春霞 刘宝珍 +1 位作者 金世禄 徐燕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19-20,29,共3页
目的对65岁以上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随访观察,统计脑梗死发生情况。方法检测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正规治疗半年后复测,Hp阳性组再分为Hp未清... 目的对65岁以上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并随访观察,统计脑梗死发生情况。方法检测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正规治疗半年后复测,Hp阳性组再分为Hp未清除组和Hp清除组,并同步监测超敏C反应蛋白情况,之后作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其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Hp阳性组hsCRP水平均较Hp阴性组高(P<0.01)。Hp未清除组hsCRP水平均较Hp清除组高(P<0.01);而Hp清除组与Hp阴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脑梗死发生率,Hp未清除组较Hp清除组高(P<0.01);而Hp清除组与Hp阴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HP阳性者伴有hsCRP水平增高,Hp感染可能系老年脑梗死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C反应蛋白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区域性三级医院应用硝酸咪康唑缓释凝胶治疗初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邢树礼 徐燕平 +2 位作者 王春伟 霍艳超 李宁 《海峡药学》 2019年第4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缓释凝胶治疗初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试验设计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区域性三级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妇科收治的102例初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将她们随机分成两个组。治疗组应用自制的硝酸咪康唑缓释凝胶治疗,对照组应... 目的探讨缓释凝胶治疗初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试验设计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区域性三级医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妇科收治的102例初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将她们随机分成两个组。治疗组应用自制的硝酸咪康唑缓释凝胶治疗,对照组应用克霉唑乳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有102例选入试验,最后完成试验的患者例数为86例。硝酸咪康唑缓释凝胶治疗效果高于克霉唑乳膏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3,P<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严重的不良反应没有发生。结论对念珠菌性阴道炎病人采用硝酸咪康唑缓释凝胶治疗,可提高其临床效果,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应用硝酸咪康唑缓释凝胶治疗初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缓释凝胶 硝酸咪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诱导的胃癌癌前病变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4
作者 丁晓蕊 路敏敏 董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6-13,共8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导的胃癌癌前病变(PLGC)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上皮细胞系GES-1,并使用不同浓度的MNNG进行处理。使用MNNG诱导建立大鼠PLGC模型。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导的胃癌癌前病变(PLGC)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上皮细胞系GES-1,并使用不同浓度的MNNG进行处理。使用MNNG诱导建立大鼠PLGC模型。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评估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上皮间质转化[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型钙黏蛋白(N-cadherin)蛋白表达]及活性氧(ROS)/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AKT)/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磷酸化(p-)PI3K、p-AKT及核内p65蛋白]表达。采用DCFH-DA染色检测ROS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NAC处理可减轻MNNG诱导的GES-1细胞形态及生长特性改变,抑制细胞迁移、侵袭。体内实验结果表明,NAC处理可减少MNNG诱导的体内病变、增生。NAC可抑制体内外MNNG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进程(E-cadherin表达增加,N-cadherin表达下降)并抑制ROS/PI3K/AKT/NF-κB通路(p-PI3K、p-AKT及核内p65蛋白表达下降)。激活ROS/PI3K/AKT/NF-κB通路可部分逆转NAC对MNNG诱导的GES-1细胞迁移、侵袭、上皮间质转化以及对ROS/PI3K/AKT/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作用。结论NAC对MNNG诱导的胃癌癌前病变的保护作用可能与ROS/PI3K/AKT/NF-κB通路的失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半胱氨酸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胃癌癌前病变 活性氧/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的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强 孙成刚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7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临床治疗疗效,为进一步对做好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20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研究对象,设立相应对照组,通过对患者采用针对性治疗与观察,采用回顾... 目的探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临床治疗疗效,为进一步对做好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20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研究对象,设立相应对照组,通过对患者采用针对性治疗与观察,采用回顾性方法研究分析手术临床资料。结果本次介入治疗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100%,而对照组达到90%,2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效果好于传统治疗。用介入治疗和传统常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介入治疗具有一定困难和风险的,只有熟练掌握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和相关技能,才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大出血 介入治疗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黛力新联合曲美布汀、复方阿嗪米特对伴焦虑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刘辉 金世禄 +1 位作者 刘宝珍 赵拥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0期00395-00396,398,共3页
探讨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曲美布汀、复方阿嗪米特对临床有焦虑抑郁状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近期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了2019年4月-2020年1月于滨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且经过消化不良症状评... 探讨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曲美布汀、复方阿嗪米特对临床有焦虑抑郁状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近期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了2019年4月-2020年1月于滨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且经过消化不良症状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评分后筛选的三种类型(Ⅰ型:焦虑型;Ⅱ型:抑郁型;Ⅲ型:焦虑伴抑郁型)的轻度焦虑抑郁者163例,常规组53例、黛力新组56例和联合组54例;常规组给予曲美布汀和复方阿嗪米特,黛力新组给予黛力新,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添加黛力新。经8周治疗,其中第2、4、6、8周末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三组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评分、总有效率、负性情绪、躯体化障碍、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治疗8周后,联合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症状学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和黛力新组,临床疗效高于常规组和黛力新组,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患者治疗后的SAS/SDS/SSS评分比较,联合组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与黛力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可较好缓解焦虑、抑郁患者的负性情绪,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接受黛力新联合曲美布汀、复方阿嗪米特治疗比常规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曲美布汀 复方阿嗪米特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内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析与预防 被引量:9
7
作者 赵新英 王雨存 +2 位作者 潘素荣 朱玉芹 于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90-2292,共3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病原菌特点及预防策略,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7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70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医院感染率及病原菌构成;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病原菌特点及预防策略,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7月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700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医院感染率及病原菌构成;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0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5例,感染率3.6%;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上呼吸道和泌尿生殖系统为主,分别占28.0%、20.0%和20.0%;共分离出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4株占65.4%,革兰阳性菌13株占25.0%,真菌5株占9.6%;年龄>65岁、胃癌或食管癌等恶肿瘤患者、住院时间>7d、合并糖尿病、伴有侵入性操作、每日探视>3人、病程>2周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上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病、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伴有侵入性操作是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病、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伴有侵入性操作,是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上需要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制定对应的预防策略,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预防策略
原文传递
血清miR-590联合粪便钙卫蛋白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路敏敏 王俊 +4 位作者 孙振林 董浩 李超 李娜 薛春霞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 探究血清miR-590联合粪便钙卫蛋白(FC)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诊断价值及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滨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UC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56名健康志愿者设为... 目的 探究血清miR-590联合粪便钙卫蛋白(FC)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诊断价值及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滨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UC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56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检测2组的血清miR-590和FC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究血清miR-590与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严重程度指数(UCEIS)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法探究FC与UCEIS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590联合FC对UC的诊断价值及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miR-590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FC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miR-590联合FC诊断UC的敏感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95.48%、76.85%、0.914,两者联合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单一指标(P均<0.05)。与缓解期UC患者相比,活动期UC患者的血清miR-590表达水平较低,且血清miR-590表达水平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呈负相关(P<0.05)。与缓解期UC患者相比,活动期UC患者的FC水平较高,且FC水平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UC患者的血清miR-590表达水平与UCEI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791,P=0.000),FC水平与UCEI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884,P=0.000)。血清miR-590联合FC评估UC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97.31%、78.42%、0.946,两者联合的评估效能均高于单一指标(P均<0.05)。结论 血清miR-590联合FC有助于提高UC诊断的敏感度,并可作为辅助指标评估内镜下疾病活动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mi R-590 粪便钙卫蛋白 诊断价值 内镜下疾病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住培医师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构建及效果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董浩 解佳惠 丁晓蕊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目的构建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并对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3年4月在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接受规范化培训的163名住培学员、住培指导医师、住培管理管理人员为调查... 目的构建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并对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3年4月在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全科规范化培训基地接受规范化培训的163名住培学员、住培指导医师、住培管理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所有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结合专家研讨,构建全科住培医师岗位胜任力素质模型。结果本研究共对163名全科医师住培学员、住培指导医师、住培管理管理人员进行3轮调查,其中住培学员80名,管理人员3名,指导加教学80名。本科99名,硕士61名,博士3名。采用克朗巴哈系数检验问卷信度,问卷的信度系数为0.96,信度较好。对问卷进行模型适宜性检验(Kaiser-Meyer-Olkin,KMO),KMO值为0.842,统计学分析显示,数据之间具有相关性,可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医学知识与临床技能权重为0.22,沟通与合作能力权重为0.20,服务患者能力权重为0.18,科研与教学能力权重为0.08,管理与协调能力、职业精神权重为0.16。结论临床分析胜任力理论,可形成完善的评价指标,为临床规范性培训提供新思路,对住院医师的能力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为医院全科住培医师培训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住培医师 岗位胜任力 模型构建 效果评价 临床技能 沟通合作 管理与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在结直肠溃疡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苏文涛 王琮 +2 位作者 张芳 齐艳美 刘宝珍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8期194-196,共3页
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DT)在结直肠溃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40名医学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使用MDT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基础知识成... 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DisciplinaryTreatment,MDT)在结直肠溃疡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将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40名医学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使用MDT教学模式,对比两组的基础知识成绩、病例分析成绩、自我学习能力、教学满意度等。结果 实验组考核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3.45±4.55比80.20±4.40,P=0.012),其中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80±3.17比39.00±2.64,P=0.003),实验组学生基础知识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临床思维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4.70±0.47比4.05±0.89,P=0.012),实验组获取信息能力优于对照组(4.25±0.79比3.75±0.91,P=0.038),而实验组在学习态度、沟通能力、教学满意度等方面与对照物无明显差异。结论 MDT在结直肠溃疡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学生病例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与获取信息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溃疡 多学科诊疗模式 教学效果 教学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蛋白酶联合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董浩 丁晓蕊 岳艳秋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观察链霉蛋白酶联合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失败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Hp感染初始治疗失败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2组接受为期14 d的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 目的观察链霉蛋白酶联合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失败补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Hp感染初始治疗失败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2组接受为期14 d的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胶体果胶铋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链霉蛋白酶颗粒及碳酸氢钠散。计算意向治疗(ITT)分析和符合方案(PP)分析时Hp的根除率。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症状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中18例成功根除,ITT分析根除率为36%,PP分析根除率为36%。观察组中,37例患者的14C呼气试验结果呈阴性,ITT分析的根除率为74%,TT分析根除率为74%。2组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根除前后腹痛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链霉蛋白酶联合四联疗法的补救治疗方案可提高初次根除失败的Hp感染患者的根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蛋白酶 幽门螺杆菌 四联疗法 消化系统 根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罗丹联合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杨滨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6期48-50,共3页
目的 探讨摩罗丹联合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于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 目的 探讨摩罗丹联合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于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5例)与观察组(25例)。对照组给予伊托必利分散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摩罗丹,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胃脘主观疼痛程度、组织学状态、血清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00%vs.68.00%,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8.00%vs.12.00%,P=0.637)。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炎症、肠化、萎缩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表皮生长因子、胃泌素-17水平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摩罗丹联合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摩罗丹 盐酸伊托必利分散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泵入24h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碎石治疗胃结石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杨滨海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21-23,共3页
目的 探讨持续泵入24h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碎石治疗胃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38例胃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胃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对照组(n=18),... 目的 探讨持续泵入24h艾司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碎石治疗胃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38例胃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38例胃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n=20)、对照组(n=18),其中观察组以8 mg/h的速度持续泵入24h艾司奥美拉唑,对照组以艾司奥美拉唑4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碎石成功情况、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中19例(95.00%)患者经一次碎石就成功排出结石,1例(5.00%)需2次碎石成功排出结石。对照组中8例(44.44%)患者经1次碎石后成功排出结石,8例(44.44%)患者需2次碎石成功排出结石,2例(11.11%)患者需3次碎石才能成功排出结石,且观察组一次性治疗成功的频率高于对照组(95.00%vs. 44.44%,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泵入24h艾司奥美拉唑可以有效提高内镜下碎石治疗率,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结石 消化系统 内镜下碎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联合机器学习筛选幽门螺杆菌相关萎缩性胃炎的生物标志物
14
作者 卜凡靖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9-14,共6页
目的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幽门螺杆菌相关萎缩性胃炎(HPAG)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下载基因表达数据库中包含HPAG和无幽门螺杆菌感染(nonHP)的胃组织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 目的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幽门螺杆菌相关萎缩性胃炎(HPAG)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下载基因表达数据库中包含HPAG和无幽门螺杆菌感染(nonHP)的胃组织转录组数据进行差异分析,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整合WGCNA结果和DEGs,筛选HPAG相关基因。利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和随机森林(RF)等机器学习方法筛选HPAG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取生物标志物的表达量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共获得213个DEGs,主要富集在胆固醇代谢、脂肪的消化吸收等信号通路。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出AF的潜在生物标志物S100钙结合蛋白G(S100G)。HPAG样本中S100G表达水平高于nonHP样本。结论HPAG发病涉及胆固醇代谢、脂肪的消化吸收等信号通路,S100G在HPAG胃组织中表达显著增高,可能成为HPAG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机器学习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渐进式综合性康复干预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脏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0
15
作者 耿文真 丁梅 石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59-136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渐进式综合性康复干预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心脏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早期渐进式综合性康复干预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临床疗效、心脏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予早期渐进式综合性康复干预,对比两组的血压、体质指数(BMI)、胸闷发作频率、活动强度、射血分数、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运动耐受强度、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MI、血压、TC、TG及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较对照组变化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胸闷发作次数降低,运动耐受、射血分数升高,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进行早期的渐进式综合性康复干预,可增强患者疾病治疗的疗效,利于心脏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支架置入术 早期渐进式综合护理 心脏康复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评价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吴素华 李芹 +2 位作者 吴艳芳 刘敏 孙景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3336-3337,3346,共3页
目的研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为降低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心内科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运用医疗失效... 目的研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为降低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心内科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患者医院感染率对照组为9.00%、试验组为5.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洗手率为58.20%及正确洗手率为62.89%,明显低于试验组护理人员95.20%及96.43%,两组护理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心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感染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心内科 医院感染 预防效果
原文传递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17
作者 屈冬冬 金世禄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84-187,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部分患者可发生肠病性关节炎、肝胆管疾病等肠外表现[1]。UC病变主要位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弥漫性分布,通常累及直肠和...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部分患者可发生肠病性关节炎、肝胆管疾病等肠外表现[1]。UC病变主要位于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弥漫性分布,通常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病程迁延不愈,轻重不等,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2]。近年来,UC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 免疫 黏膜屏障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ZDHHC8P1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8
作者 薛春霞 李春美 +1 位作者 李超 王琮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8-532,共5页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HHC型锌指蛋白8假基因1(ZDHHC8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HHC型锌指蛋白8假基因1(ZDHHC8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应用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ZDHHC8P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随访资料分析ZDHHC8P1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QPCR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lncRNAZDHHC8P1相对表达量为6.114±1.849,高于癌旁组织的1.532±0.638(P<0.05)。胃癌组织中ZDHHC8P1相对表达量与性别、年龄和肿瘤位置无关,而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单因素分析发现ZDHHC8P1低表达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52.0(95%CI:44.059~59.941)个月,长于高表达者的35.0(95%CI:36.549~45.451)个月(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ZDHHC8P1表达是影响胃癌OS的独立因素(OR=2.321,95%CI:1.332~4.045,P=0.003)。结论 ZDHHC8P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升高与胃癌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有关,在胃癌诊治中有一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长链非编码RNA ZDHHC8P1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的分子标记物及其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京运 金世禄 +1 位作者 刘宝珍 张建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310-314,共5页
胃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世界第二,且具有起病隐匿、易转移、早期易漏诊和高复发率等特点。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长期总生存期(OS)有显著提高,但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由于临... 胃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世界第二,且具有起病隐匿、易转移、早期易漏诊和高复发率等特点。随着临床诊疗技术的发展,早期胃癌的长期总生存期(OS)有显著提高,但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由于临床缺乏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分子标记物以及简单易行的国内普查系统,大部分胃癌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进展期或晚期,大大影响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胃癌预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一直是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而血清分子标记物检测因其具有动态观察疾病进展程度、简单无创、非侵入性和可重复定量测定等优点而备受临床青睐。参与肿瘤的调控和转移的基因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细胞黏附分子、血管生成因子、细胞周期蛋白、血管生长因子、蛋白酶等,可作为胃癌的预后指标。本研究主要综述了胃癌分子标记物的检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期为早期诊断胃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分子标记物 细胞黏附分子 细胞周期蛋白 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病率与年龄的关系及发病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3
20
作者 刘京运 金世禄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52-154,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一种癌前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流行病学统计,CAG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近年来,不同年龄段CAG患病率正发生改变,各年龄段的发病影响因素也有独特特点。本文就CAG与年龄的关系及发病影响因素做一...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一种癌前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流行病学统计,CAG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近年来,不同年龄段CAG患病率正发生改变,各年龄段的发病影响因素也有独特特点。本文就CAG与年龄的关系及发病影响因素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年龄 幽门螺旋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