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性别听力正常青年短声诱发的同侧及对侧听性脑干反应研究
1
作者 李权正 杨影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青年短声诱发同侧及对侧听性脑干反应(ABR)的特征,及性别和记录耳侧别(同侧和对侧)ABR的差异。方法对88例(176耳)18~21岁听力正常青年,在70 dB nHL强度下进行同侧及对侧ABR测试,计录同侧波Ⅰ、Ⅲ、Ⅴ潜伏期及Ⅰ-Ⅲ、Ⅲ... 目的探讨听力正常青年短声诱发同侧及对侧听性脑干反应(ABR)的特征,及性别和记录耳侧别(同侧和对侧)ABR的差异。方法对88例(176耳)18~21岁听力正常青年,在70 dB nHL强度下进行同侧及对侧ABR测试,计录同侧波Ⅰ、Ⅲ、Ⅴ潜伏期及Ⅰ-Ⅲ、Ⅲ-Ⅴ和Ⅰ-Ⅴ波间期,对侧波Ⅲ、Ⅴ潜伏期及Ⅲ-Ⅴ波间期,使用方差分析探究性别间差异和同对侧记录差异。结果男性波Ⅲ、Ⅴ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长于女性(F=13.13~60.82,P<0.001);同侧耳记录的波Ⅲ潜伏期长于对侧记录,波Ⅴ潜伏期和Ⅲ-Ⅴ波间期短于对侧记录(F=22.43~76.18,P<0.001)。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不同性别听力正常青年在70 dB nHL刺激强度下的同侧及对侧ABR的正常参考值,不同性别和记录耳侧别(同侧和对侧)的ABR波潜伏期和波间期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性脑干反应 同侧 对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的晚期辨别负波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琼 常淑林 +2 位作者 单长硕 孙康宁 杨影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5-229,共5页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AERP)通过给予声音刺激诱发大脑做出反应,探测大脑对声音刺激的早期注意加工和分辨能力,是研究听觉认知的重要工具,其潜伏期为50~750 ms,属于长潜伏期诱发电位[1]。临床上为实用起见...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udi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AERP)通过给予声音刺激诱发大脑做出反应,探测大脑对声音刺激的早期注意加工和分辨能力,是研究听觉认知的重要工具,其潜伏期为50~750 ms,属于长潜伏期诱发电位[1]。临床上为实用起见,将诱发电位分为外源性刺激相关电位和内源性刺激相关电位两大类,外源性刺激相关电位与感觉或运动功能相关,易受声音刺激的物理特性影响,如频率、声强等,包括P1、N1和P2等成分,这些成分潜伏期较短,属于早期诱发电位;内源性事件相关电位与认知功能相关,不完全受声音刺激的物理特性影响,包括N4(N400)、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晚期辨别负波(late discriminatory negativity,LDN)和伴随负反应(contigent negative variaeion,CNV)等,这些成分潜伏期较长,属于晚期诱发电位成分(Walter,1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事件相关电位 声音刺激 失匹配负波 诱发电位 分辨能力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