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男性乳腺发育为首发表现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
1
作者 张腾 孙慧 马凯丽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4年第12期956-956,共1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发现双侧男性乳腺发育3月”于2021年9月22日入院。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双侧乳腺体积增大,偶有疼痛,无乳头溢液,无心慌多汗,无性欲减退。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体重无下降,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 1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发现双侧男性乳腺发育3月”于2021年9月22日入院。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双侧乳腺体积增大,偶有疼痛,无乳头溢液,无心慌多汗,无性欲减退。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体重无下降,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门诊彩超提示男性乳腺发育。钼靶提示男性乳腺发育症?右乳良性结节。性激素:PRL 252.40 IU/L、E2257.1 pmol/L、FSH 10.29 mIU/mL、LH 13.97 mIU/mL、睾酮37.11 nmol/L、孕酮1.32 nmol/L。门诊以“双侧男性乳腺发育”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腺发育 双侧乳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良性结节 性欲减退 病例资料 钼靶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常规带教与病例导入式教学在甲状腺肿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王斌斌 张凤凤 李成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5期21-24,共4页
目的对比甲状腺肿瘤临床带教中采用常规带教与病例导入式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的40名实习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带教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20名,常规带教)与导入组(20名,常规带... 目的对比甲状腺肿瘤临床带教中采用常规带教与病例导入式教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的40名实习人员为研究对象,依据带教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20名,常规带教)与导入组(20名,常规带教+病例导入式教学)。对比两组职业获益感、考核成绩、教学评价、满意度。结果导入组身心健康、社会支持、工作环境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导入组理论成绩为(97.10±1.15)分,实践成绩为(94.87±2.03)分,均高于常规组的(91.21±1.30)分和(87.10±1.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76、13.412,P均<0.05)。导入组吸引力、专业度、效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导入组对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临床带教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带教效果优于常规带教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实习人员自主效能,提升其职业获益感,解决实习问题,获得更高的考核成绩,实习人员也更加认同病例导入式教学带教方法的效果,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核成绩 带教 病例导入式教学 满意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豆根通过MAPK信号通路调节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 被引量:4
3
作者 侯海涛 王斌斌 李苓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43-1947,共5页
目的 探究山豆根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从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山豆根提取液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设... 目的 探究山豆根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并从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山豆根提取液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设置对照组、20 mg/ml山豆根组、SP600125(JNK抑制剂)+山豆根组、PD98059(ERK1/2抑制剂)+山豆根组、SB203580(p38MAPK抑制剂)+山豆根组(20 mg/ml山豆根+10μmol/L抑制剂),分别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MAPKs通路相关调控蛋白[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p38 MAPK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山豆根提取液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MCF-7、MDA-MB-231细胞的生长;与对照组相比,20 mg/ml山豆根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与20 mg/ml山豆根组相比,联用相应的抑制剂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且p-JNK/JNK、p-ERK1/2/ERK1/2、p-p38MAPK/p38MAPK表达较单独应用20、40 mg/ml山豆根提取液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山豆根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MAPKs通路相关调控蛋白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山豆根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并发双侧浆细胞性乳腺炎2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云 侯海涛 +2 位作者 王斌斌 王斌 俞景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11期861-861,共1页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好发于非哺乳期,是一种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今报道联合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并发双侧乳腺炎反复发作2例。1病例介绍患者1:女,24岁,未...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PCM),好发于非哺乳期,是一种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今报道联合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并发双侧乳腺炎反复发作2例。1病例介绍患者1:女,24岁,未婚未育。因确诊为抑郁症联合服用利培酮、舍曲林治疗2年余,因"右乳腺红肿疼痛10天"于2013年9月第一次入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细胞性乳腺炎 抗精神病药物 服用 双侧 并发 慢性非细菌性 浆细胞浸润 cel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保留皮肤改良根治并即刻假体再造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思雷 张莹莹 刘斌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3期2459-2461,共3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留皮肤改良根治并即刻假体再造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3年1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诊的6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33例)采用保留皮肤改良根治并即刻假体再造...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留皮肤改良根治并即刻假体再造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3年11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诊的6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试验组(33例)采用保留皮肤改良根治并即刻假体再造术,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的改良根治术。术后采用相关的美容效果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无瘤生存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美容效果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vs 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8,P=0.014)。两组患者的乳房发生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及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保留皮肤改良根治并即刻假体再造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美容效果,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改良根治 乳房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以及疼痛的护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邹鸿燕 赵连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1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以及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和...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以及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应激反应和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焦虑(SAS)评分及抑郁(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缓解痛苦,还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应激反应,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应激反应 疼痛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莫替丁调节RhoA/ROCK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
7
作者 孙晓妮 侯海涛 《河北医药》 2025年第3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调节RhoA/ROCK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法莫替丁组、法莫替丁+Naciclasine(RhoA激活剂)组、Y27632组(RhoA抑制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 目的探讨法莫替丁调节RhoA/ROCK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法莫替丁组、法莫替丁+Naciclasine(RhoA激活剂)组、Y27632组(RhoA抑制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qRT-PCR检测4组细胞中RhoA mRNA、ROCK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NLRP3、caspase-1、GSDMD、Ki-67、MMP-9、RhoA、ROCK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法莫替丁组、法莫替丁+Naciclasine组和Y27632组MCF7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迁移和侵袭个数、RhoA和ROCK基因表达水平、Ki-67、MMP-9、RhoA和ROC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法莫替丁组比较,法莫替丁+Naciclasine组MCF7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迁移和侵袭个数、RhoA和ROCK基因表达水平、Ki-67、MMP-9、RhoA和ROCK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凋亡率、NLRP3、caspase-1、GSDMD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Y27632组MCF7细胞上述各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莫替丁可能通过阻断RhoA/ROCK信号通路,抑制MCF7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促进细胞焦亡,进而抑制乳腺癌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莫替丁 RhoA/ROCK信号通路 乳腺癌 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细针穿刺细胞学对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思雷 张艳 +1 位作者 徐建 杨汶士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检测与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 目的系统评价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检测与细针穿刺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的诊断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以病理组织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检测与FNAC诊断PTC的诊断性试验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 5.0、MetaDiSc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结果最终纳入32篇文献共计7223枚甲状腺结节,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和FNAC诊断PTC合并敏感性分别为0.79(95%CI:0.78~0.80)和0.78(95%CI:0.77~0.79);特异性分别为0.96(95%CI:0.95~0.97)和0.90(95%CI:0.89~0.91);诊断比数比分别为64.87(95%CI:33.96~123.94)和22.55(95%CI:14.47~35.14);两种诊断方法联合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比数比分别为0.92(95%CI:0.91~0.93)、0.93(95%CI:0.92~0.94)和141.37(95%CI:85.30~234.31)。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88和0.97。结论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检测对于PT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有效减少细胞学诊断意义不明确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不必要手术比率,但是其较低的敏感性,限制了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单独应用。BRAF V600E基因突变检测联合FNAC应用于PT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PTC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诊断 META分析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针穿刺细胞学 BR AF V600E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渗透亲情的效果
9
作者 吕鑫鑫 刁统美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7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渗透亲情护理的效果,更好的为乳腺癌术后患者提供护理。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2年1—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参照组给... 目的分析乳腺癌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渗透亲情护理的效果,更好的为乳腺癌术后患者提供护理。方法选取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2年1—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渗透亲情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满意率、依从率及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参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6,P<0.05)。研究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总满意率、总依从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护理相比,渗透亲情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价值更高,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手术康复,可缓解负面情绪,稳定患者心态,改善心理健康,主动配合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与效率,提高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亲情护理 并发症 不良情绪 护理质量 满意度
原文传递
细针穿刺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汶士 张艳 +4 位作者 龙厚隆 张凤凤 王思雷 刘斌 李峰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32-1034,1038,共4页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甲状腺球蛋白(FNA-Tg)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PTC病人41例,术中快速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并行颈淋巴结清扫...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甲状腺球蛋白(FNA-Tg)检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PTC病人41例,术中快速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并行颈淋巴结清扫,清扫标本中解剖分离淋巴结,任意选取152枚淋巴结行细针穿刺,穿刺物涂片,由细胞病理学医师诊断;另取穿刺物,将其反复冲洗至0.5 m L生理盐水EP管内,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定量球蛋白(Tg),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对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依据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S-Tg Ab)检测值将PTC病人分为阳性组、阴性组,对比分析S-Tg Ab对FNA-Tg的影响。结果 FNA-Tg诊断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3%、95.5%、95.4%;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4.4%、86.4%、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g Ab对FNAB-Tg诊断颈淋巴结转移影响显示P=0.4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NA-Tg检测可提高PTC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且不受S-Tg Ab的影响,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对甲状腺癌病人分期及诊疗方案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细针穿刺 细胞学 甲状腺球蛋白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置管负压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效果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汶士 龙厚隆 +2 位作者 张凤凤 李峰 张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13期3140-314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负压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8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哺乳期乳腺脓肿住院患者86例临床资料,以患者自愿选择手术方法为依据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置管负压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8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哺乳期乳腺脓肿住院患者86例临床资料,以患者自愿选择手术方法为依据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引流方法,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乳腺脓肿置管引流术,术后引流管接负压球持续负压引流。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各项指标(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及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期各项指标(换药次数、总体治疗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一次性治愈率)及治愈后各项指标(术后患者对乳房外形满意度和新生儿恢复哺乳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期间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疼痛评分、换药次数及总体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一次性治愈率95.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对乳房外形满意度和新生儿恢复哺乳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置管负压引流对哺乳期乳腺炎伴脓肿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传统乳腺脓肿传统切开引流术的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情况得到改善和促进患者对新生儿的正常哺乳,值得进行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 乳腺脓肿 超声引导 负压引流 切开引流
原文传递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艳 龙厚隆 +1 位作者 杨汶士 王洪凌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7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 目的探讨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57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恶性组,267例)及甲状腺良性结节组(良性组,30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前血清TSH、TPO-Ab、Tg-Ab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血清TSH、TPO-Ab、Tg-Ab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结果恶性组与良性组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组TSH[2.37 mIU/L(1.43 mIU/L,5.09 mIU/L)]、TPO-Ab[17.84 IU/ml(11.94 IU/ml,40.68 IU/ml)]、Tg-Ab[15.69 IU/ml(10.57 IU/ml,132.00 IU/ml)]均高于良性组[TSH 1.60 mIU/L(0.88 mIU/L,2.57 mIU/L),TPO-Ab 14.29 IU/ml(10.00 IU/ml,21.17 IU/ml),Tg-Ab 12.23 IU/ml(10.00 IU/ml,16.51 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6.43、-4.60、-6.15,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PO-Ab阳性(OR=0.996,95%CI 0.993~0.999,P=0.013)、Tg-Ab阳性(OR=0.996,95%CI 0.994~0.998,P<0.05)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血清TSH、TPO-Ab、Tg-Ab水平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关系密切,其中血清TPO-Ab阳性、Tg-Ab阳性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甲状腺癌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原文传递
细针穿刺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和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汶士 张艳 +1 位作者 张凤凤 王思雷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2年第2期137-141,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细针穿刺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FNA-Tg)和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中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以病理... 目的:系统评价细针穿刺洗脱液测定甲状腺球蛋白(FNA-Tg)和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数据库中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以病理组织诊断为金标准对比分析FNA-Tg和FNAC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试验。根据Cochrane协作网筛选与诊断试验方法组推荐的诊断试验纳入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特征信息提取。应用Review Manager 5.0、MetaDiSc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绘制两种方法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判断诊断效能。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涉及2 792枚颈部淋巴结。FNAC和FNA-Tg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0.80(95% CI 0.78~0.81)和0.92(95% CI 0.91~0.93),特异度分别为0.93(95% CI 0.92~0.95)和0.91(95% CI 0.89~0.93),诊断比值比分别为51.55(95% CI 38.61~68.81)和110.03(95% CI 82.18~147.32),S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0和0.968。 结论:FNA-Tg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高于FNAC,FNA-Tg是FNAC诊断的一个重要补充,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淋巴转移 活组织检查 细针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刁统美 何荣杰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3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影响,为提高其临床疗效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的影响,为提高其临床疗效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淋巴水肿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术后7、30、90 d上肢体积增加水平分别为(334.45±9.20)、(362.78±11.42)、(468.52±10.25)mm^(3),均低于对照组的(360.52±10.45)、(416.85±12.53)、(508.63±10.25)mm^(3);研究组生理、心理、运动功能评分分别为(82.52±2.42)、(80.52±2.46)、(81.52±2.6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5.20±2.96)、(73.52±2.14)、(70.52±2.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术后淋巴水肿情况的发生,且针对已出现水肿的患者,还可促进患者上肢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乳腺癌 根治术 化疗 护理分析
原文传递
家族性青春期男性乳腺发育症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云 侯海涛 +1 位作者 聂存伟 马凯丽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23年第1期53-54,共2页
男性乳腺发育症指乳腺基质、导管或者脂肪异常增多导致的男性乳腺增大,是常见的男性乳腺疾病,常见于男性激素明显变化的年龄,如新生儿、青少年和老年[1]。致病因素有很多,包括超重、服用激素、药物因素、性腺功能减退、肝、肾、垂体、... 男性乳腺发育症指乳腺基质、导管或者脂肪异常增多导致的男性乳腺增大,是常见的男性乳腺疾病,常见于男性激素明显变化的年龄,如新生儿、青少年和老年[1]。致病因素有很多,包括超重、服用激素、药物因素、性腺功能减退、肝、肾、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疾病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腺发育症 青春期 家族性
原文传递
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在评估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云 杨国栋 +1 位作者 李峰 侯海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9年第22期5179-5181,共3页
目的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在评估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该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妇女6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期不同分为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和孕晚期组。采用电化学免疫分析法分析促甲... 目的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在评估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该院产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妇女6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期不同分为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和孕晚期组。采用电化学免疫分析法分析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并分析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结果 624例妊娠期妇女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检出率为24. 7%,其中亚甲状腺临床功能减退的检出率(16. 00%)最高;TPOAb阳性率为8. 49%,TGAb阳性率为6. 41%;TPOAb、TGAb双阳性率为2. 24%。不同妊娠期妇女血清中TGAb、TPOAb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TSH异常组妊娠期妇女血清中TGAb、TPOAb阳性率均明显高于TSH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妊娠期妇女甲状腺功能指标TSH水平是否异常均有TPOAb、TGAb阳性情况发生,但TPOAb、TGAb阳性孕妇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检出率高于TPOAb、TGAb阴性孕妇,TPOAb和TGAb阳性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状腺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甲状腺滤泡性肿瘤颈部皮下多发种植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孙云 李昌 +2 位作者 王斌斌 马凯丽 侯海涛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617-619,共3页
目的提高对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发生种植转移的认识和警惕。方法回顾性分析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术后9年颈部皮下多发种植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情的演变过程,以及此类肿瘤术中的注意事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 目的提高对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发生种植转移的认识和警惕。方法回顾性分析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术后9年颈部皮下多发种植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病情的演变过程,以及此类肿瘤术中的注意事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8岁,2012年行甲状腺左侧叶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增生,2018年颈部皮下及剩余左侧叶出现结节,未做干预,2021年颈部皮下的结节增大、增多,左侧叶结节也明显增大,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结果为甲状腺滤泡癌颈部皮下种植转移。术后随访16个月,恢复良好,未见复发。结论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发生种植转移少见,但良性及恶性者均可能发生,手术切除时的术式选择、无瘤原则、术后随访等方面均应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种植转移 肿瘤 滤泡癌
原文传递
非手术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放化疗后血行转移的高危因素及其对生存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倩倩 刘斌 +2 位作者 满其荣 胡苗苗 章龙珍 《中国综合临床》 2021年第3期214-220,共7页
目的分析非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接受放化疗后首发血行转移的相关高危因素及其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滕州医院和徐州医科大... 目的分析非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患者接受放化疗后首发血行转移的相关高危因素及其对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滕州医院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且符合入组标准的ESCC患者23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生存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治疗后血行转移的危险因素及生存预后。结果23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治疗后首次进展出现血行转移共70例(30.4%),与未发生血行转移患者相比,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5个月与20个月(χ^(2)=7.249,P=0.00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个月(95%CI 7.2~10.8个月)与13个月(95%CI 10.8~15.2个月)(χ^(2)=21.664,P<0.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N分期出现血行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64,P<0.001),N分期为判断血行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N分期增加,发生血行转移风险增加(OR值分别为6.000、12.629、48.167;95%CI分别为1.712~21.025、3.546~44.976、10.848~213.858,P均<0.05)。血行转移前行同步放化疗患者较序贯放化疗及单纯放疗患者总生存期延长(χ^(2)=10.002,P=0.007)。全组分层分析提示N2、N3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辅助化疗,能延长患者总生存期(χ^(2)=11.025,P=0.001)。结论N分期为判断血行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ESCC患者放化疗后出现血行转移预后差;N2、N3患者同步放化疗后辅助化疗有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血行转移 预后
原文传递
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为睾丸坏死1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杨国栋 赵伟 孙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236-237,共2页
2019年3月我院收治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为睾丸坏死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87岁,2019-03-13日因"左侧睾丸肿大疼痛伴发热2月余"入住我院泌尿外科,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睾丸肿大疼痛,睾丸肿大约鹅蛋大... 2019年3月我院收治睾丸非霍奇金淋巴瘤误诊为睾丸坏死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1病历资料患者男,87岁,2019-03-13日因"左侧睾丸肿大疼痛伴发热2月余"入住我院泌尿外科,患者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睾丸肿大疼痛,睾丸肿大约鹅蛋大小,疼痛性质为持续性钝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8.5℃,于我院门诊就诊,行彩色超声检查提示:左侧睾丸附睾体积增大,实质回声不均质,血流信号可,考虑炎症。门诊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炎治疗,效果不佳,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非霍奇金 误诊 睾丸肿瘤 坏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