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理论课教学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周中流 《广东化工》 CAS 2011年第12期164-164,148,共2页
《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及药物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是药学与基础化学的桥梁学科。但目前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药物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文章结合教学改革实践,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对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探讨,对药物化... 《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及药物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是药学与基础化学的桥梁学科。但目前药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药物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文章结合教学改革实践,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对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探讨,对药物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教学改革 教学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中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的制备分离和化学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中流 黄诗瑶 +3 位作者 梁燕君 何妙玲 冯宗财 夏敬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5-478,共4页
研究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鸦胆子中3个苦木内酯的方法。制备色谱的参数为:色谱柱为C18柱(50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40∶60),流速100 mL/min,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体积为2 mL。在30 min... 研究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鸦胆子中3个苦木内酯的方法。制备色谱的参数为:色谱柱为C18柱(50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40∶60),流速100 mL/min,二级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体积为2 mL。在30 min的运行时间内,鸦胆苦素D,鸦胆苦醇与鸦胆因H与干扰成分得到很好的分离,经HPLC和熔点测定等方法检测纯度均达到98%以上,化学结构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进一步确认。此方法具有快速高效、分离组分纯度高的特点,可用于制备鸦胆苦素D、鸦胆苦醇及鸦胆因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木内酯 鸦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鸦胆子属植物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周中流 梁燕君 +3 位作者 黄诗瑶 何妙玲 冯宗财 宋鑫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0-1046,共7页
苦木内酯类化合物是鸦胆子属植物中主体特征化学成分。近年来对此类化合物的广泛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杀虫止痢、抗疟、抗肿瘤、抗白血病、抗病毒、抗食素、抗炎以及降低血糖等作用。系统查阅SpringerLINK、Elsevier SD、EBSCO... 苦木内酯类化合物是鸦胆子属植物中主体特征化学成分。近年来对此类化合物的广泛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杀虫止痢、抗疟、抗肿瘤、抗白血病、抗病毒、抗食素、抗炎以及降低血糖等作用。系统查阅SpringerLINK、Elsevier SD、EBSCO、Wiley-Blackwell等英文数据库以及CNKI学术文献总库,1967年至2011年共有80篇与鸦胆子属植物苦木内酯研究相关的参考文献,其中国外文献57篇,国内文献23篇。本文从结构类型、构效关系、生物活性等方面综述其研究进展,为系统地研究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结构、及基于苦木内酯类化合物的新药发现和药物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木内酯 生物活性 抗肿瘤 抗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冬青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及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分析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中流 尹文清 +3 位作者 何淑君 何晓容 冯宗财 夏敬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7-311,共5页
建立电喷雾多级质谱结合硅胶柱层析快速、全面分析中药毛冬青中三萜皂苷成分的方法。毛冬青干燥根70%甲醇提取物,先用乙酸乙酯萃取,再用正丁醇萃取。取正丁醇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以甲醇-氯仿-水(1∶9∶0.1→2∶8∶0.2→3.5∶6.5∶1→1∶... 建立电喷雾多级质谱结合硅胶柱层析快速、全面分析中药毛冬青中三萜皂苷成分的方法。毛冬青干燥根70%甲醇提取物,先用乙酸乙酯萃取,再用正丁醇萃取。取正丁醇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以甲醇-氯仿-水(1∶9∶0.1→2∶8∶0.2→3.5∶6.5∶1→1∶1∶0.3,V/V)溶剂系统进行梯度洗脱。通过TLC比较,将毛冬青皂苷粗提物分成3个组分。通过全扫描电喷雾多级质谱对每个组分分别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确定皂苷的结构。确定了毛冬青中11个已知皂苷的结构,对1个未知皂苷的结构进行了推测。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多级质谱 毛冬青 三萜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外翻肠囊模型大鼠吸收的中药毛冬青三萜皂苷类成分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分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中流 李建兰 杨志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15-1119,共5页
建立快速发现毛冬青三萜总皂苷主要吸收成分的外翻肠囊模型法,确定毛冬青总皂苷在体吸收的活性成分。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收集毛冬青总皂苷给药后的肠囊液样品,采用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全面分析毛冬青三萜皂苷类成分在小肠的吸收。... 建立快速发现毛冬青三萜总皂苷主要吸收成分的外翻肠囊模型法,确定毛冬青总皂苷在体吸收的活性成分。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收集毛冬青总皂苷给药后的肠囊液样品,采用电喷雾多级质谱快速、全面分析毛冬青三萜皂苷类成分在小肠的吸收。通过全扫描电喷雾多级质谱对肠囊液样品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确定皂苷的结构。在肠囊中检测到5个三萜皂苷,依次为:ilexoside O(5)、ilexoside K(4)、ilexoside J(3)、ilexoside E(8)和pedunculoside(13)。电喷雾多级质谱检测条件下,发现毛冬青总皂苷肠吸收的主要成分是三萜皂苷类成分,肠吸收的其它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肠囊模型 电喷雾多级质谱 毛冬青 三萜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周中流 尹文清 +3 位作者 张华林 杨红艳 林三清 夏敬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26-1230,共5页
目的研究莎草Cyperus rotundus根茎(香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对香附根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谱学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香附药材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4′-... 目的研究莎草Cyperus rotundus根茎(香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对香附根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谱学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香附药材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4′-三羟基-2′-甲氧基-3′-异戊烯基异黄酮(1)、6-O-p-hydroxybenzoyl-6-epi-aucubin(2)、6-O-p-hydroxy-benzoyl-6-epi-monomelittoside(3)、verproside(4)、syringopicroside B(5)、syringopicroside C(6)、oleuropeinic acid(7)、oleuroside(8)、10-hydroxyoleuropein(9)、senburiside I(10)。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香附酮A,化合物2~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5 7 4′-三羟基-2′-甲氧基-3′-异戊烯基异黄酮 香附酮A SephadexLH-20 syringopicrosideC
原文传递
红树林底泥放线菌(N2010-37)抗肿瘤化学成分研究(I) 被引量:4
7
作者 周中流 尹文清 +3 位作者 金蓓 傅春燕 冯华芬 曾立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73-2176,共4页
目的寻找发现红树林底泥放线菌(N2010-37)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放线菌(N2010-37)发酵菌丝体经95%乙醇提取,溶剂分级萃取,应用多种柱色谱分离和谱学分析方法对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个新... 目的寻找发现红树林底泥放线菌(N2010-37)中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放线菌(N2010-37)发酵菌丝体经95%乙醇提取,溶剂分级萃取,应用多种柱色谱分离和谱学分析方法对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从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个新的单环内酯和2个蒽酮类化合物,依次鉴定为(3S,4R,7R,8R,9S)-3,8-二羟基-4,7,9-三甲基-2,6-环壬二酯(1)、1-甲氧基-2-羟基-3-甲基蒽醌(2)、1,6,8-三羟基-3-甲基蒽醌(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体外抗肿瘤实验表明,化合物1和3对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株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放线菌 单环内酯 抗肿瘤活性 (3S 4R 7R 8R 9S)-3 8-二羟基-4 7 9-三甲基-2 6-环壬二酯 1-甲氧基-2-羟基-3-甲基蒽醌 1 6 8-三羟基-3-甲基蒽醌
原文传递
红树林底泥放线菌(N2010-37)发酵液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6
8
作者 周中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98-100,共3页
目的:研究红树林底泥放线菌(N2010-37)中化学成分。方法:放线菌(N2010-37)发酵菌丝体经95%乙醇提取,溶剂分级萃取,应用多种柱色谱分离和谱学分析方法对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6... 目的:研究红树林底泥放线菌(N2010-37)中化学成分。方法:放线菌(N2010-37)发酵菌丝体经95%乙醇提取,溶剂分级萃取,应用多种柱色谱分离和谱学分析方法对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6,7-二甲氧基-5,8-二羟基黄酮(Ⅰ),5,6,7,8-四甲氧基黄酮(Ⅱ),对羟基苯甲酸(Ⅲ),对羟基苯甲醛(Ⅳ),尿嘧啶(Ⅴ),腺嘌呤核苷(Ⅵ),胡萝卜苷(Ⅶ)。结论:化合物Ⅰ和化合物Ⅱ首次从海洋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Ⅲ~Ⅶ为首次从该放线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放线菌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HPLC同时测定鸦胆子中3个苦木内酯的含量 被引量:4
9
作者 周中流 石任兵 +3 位作者 刘斌 邹节明 王力生 夏敬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979-1981,共3页
目的:建立鸦胆子中3种苦木内酯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鸦胆苦素D在2.52~12.60μg(r=0.9996),鸦胆苦醇在2.19~... 目的:建立鸦胆子中3种苦木内酯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结果:鸦胆苦素D在2.52~12.60μg(r=0.9996),鸦胆苦醇在2.19~10.95μg(r=0.999 6),鸦胆因H在2.91~14.55μg(r=0.999 8)线性关系良好,鸦胆因D平均回收率100.01%,RSD 0.31%(n=6);鸦胆苦醇平均回收率100.95%,RSD 1.7%(n=6);鸦胆因H平均回收率100.43%,RSD1.7%(n=6)。结论:3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鸦胆子中3种苦木内酯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 苦木内酯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香附提取物的抗抑郁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9
10
作者 周中流 刘永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1-193,共3页
目的:筛选香附抗抑郁活性部位并初步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小鼠ig香附各提取物给药量均为10 g.kg-1,阳性对照药氟西汀(0.08 g.kg-1),连续给药15 d后进行测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小鼠尾悬挂实验对香附醇提物及其各极性部位进... 目的:筛选香附抗抑郁活性部位并初步探讨其抗抑郁作用机制。方法:小鼠ig香附各提取物给药量均为10 g.kg-1,阳性对照药氟西汀(0.08 g.kg-1),连续给药15 d后进行测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小鼠尾悬挂实验对香附醇提物及其各极性部位进行抗抑郁活性筛选,继而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脑额叶皮质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变化,探讨香附抗抑郁作用机制。结果:香附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与对照品氟西汀类似,均能显著缩短小鼠游泳和悬尾的不动时间,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活性强于正丁醇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可明显升高小鼠大脑额叶皮质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含量(P<0.01),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无明显改变。结论:香附醇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对"行为绝望"动物模型有较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和DA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 抗抑郁作用 药理活性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