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筛查在产前孕妇中的临床运用
1
作者 冯拓宇 徐文瑜 +2 位作者 谭放 周小静 黄月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 研究产前孕妇检查中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23年1—12月在本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膜腔穿刺的669例羊水样本同时进行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 目的 研究产前孕妇检查中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23年1—12月在本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膜腔穿刺的669例羊水样本同时进行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CNV-seq)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 送检的669例羊水样本中CNV-seq检测出21三体47例,18三体13例,13三体3例,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18例,这些结果与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性染色体结构异常4例;嵌合体核型6例;致病或疑似致病CNVs 18例;临床意义未明的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37例,其中2例经遗传咨询终止妊娠;CNV-seq检测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6.29%(109/669),CNV-seq与核型分析两者联合检测共检出135例致病性异常,异常检出率为20.18%(135/669),比使用单一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高出3.44%。结论 CNV-seq在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与核型分析相结合,有助于提高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提高产前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 染色体核型分析 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前诊断1例罕见49,XXXXY综合征病例分析
2
作者 冯拓宇 林青 +2 位作者 李丽娇 陈兰清 徐文瑜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5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本研究重点关注1例产前诊断49,XXXXY综合征胎儿,并深入探讨了该疾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通过对因产前早期唐氏筛查FreeHCG MoM减低转诊至湛江市妇幼保健院的孕妇先后进行了Ⅱ级彩超、三维/四维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 目的本研究重点关注1例产前诊断49,XXXXY综合征胎儿,并深入探讨了该疾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通过对因产前早期唐氏筛查FreeHCG MoM减低转诊至湛江市妇幼保健院的孕妇先后进行了Ⅱ级彩超、三维/四维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存在异常,随后在孕20~+周时对该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将取得的羊水分别进行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检测。同时,对该夫妇采取外周血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Ⅱ、三维/四维Ⅲ级超声检查均提示胎儿双侧胸腔积液和胎儿全身皮肤水肿,羊水STR检测提示X染色体数目是常染色体2倍,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为49,XXXXY,羊水CNV-seq结果显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为seq(X)x4,(Y)x1,(1-22)x2,夫妇双方染色体核型分析均为正常。我们结合以上检测结果将该胎儿明确诊断为49,XXXXY综合征。结论本研究结果不仅加深了49,XXXXY综合征产前诊断过程、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点的理解,还完善了49,XXXXY综合征胎儿期超声表型,为临床医生和遗传咨询提供了宝贵参考,对预防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9 XXXXY FreeHCG MoM减低 水肿 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异卵双胞胎脊髓性肌萎缩症先证者病例分析
3
作者 冯拓宇 詹英杰 +2 位作者 梁成鸿 林青 徐文瑜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4期55-61,共7页
目的本研究重点关注一例异卵双胞胎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婴幼儿,并深入探讨了该疾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先证者与父母外周血DNA采用多重定量荧光PCR技术(quantitative fluorescent PCR,QF-PCR)、荧... 目的本研究重点关注一例异卵双胞胎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婴幼儿,并深入探讨了该疾病的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先证者与父母外周血DNA采用多重定量荧光PCR技术(quantitative fluorescent PCR,QF-PCR)、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PCR,qPCR)、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分别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urvival motor neuron1,SMN1)第7外显子的拷贝数、SMN1和SMN2基因的拷贝数检测。结果该先证者为异卵双胞胎,父母基因型均为SMN1基因第7外显子杂合缺失,双胎先证者均为SMN1基因第7外显子0拷贝(纯合缺失),SMN2基因2拷贝。此外,本研究结合先证者出生后逐渐出现四肢无力,哭声低,吞咽无力,不能抬头的临床症状将其确诊为脊髓性肌萎缩症Ⅰ型。结论本案例为临床罕见异卵双胞胎SMA患儿,表明了对SMN1基因携带者筛查、诊断及单方携带者进行相关SMA知识宣教的重要性,同时强调了在孕期进行全面的遗传咨询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性肌萎缩症 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 携带者筛查 遗传咨询 异卵双胞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