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湛江市城乡中小学生龋患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惠龄 陈赵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分析2010年湛江市城乡中小学生龋患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儿童少年防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湛江市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部分中小学校的7、9、12、14和17岁汉族城乡男女学生1 905人,由口腔专业人员进行检查,... 目的:分析2010年湛江市城乡中小学生龋患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儿童少年防龋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湛江市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部分中小学校的7、9、12、14和17岁汉族城乡男女学生1 905人,由口腔专业人员进行检查,记录每一个学生乳、恒牙的龋、失、补个数,并对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9岁学生乳牙龋患率较高,城、乡学生均达55%以上,乡村龋患率明显高于城市,而乳牙龋补率较低,不足20%。恒牙龋患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上升,乡村亦高于城市,恒牙龋补率仍比较低,多数不超过25%。结论:湛江市中小学生,尤其是乡村学生口腔保健水平较低,口腔卫生保健应从小抓起,定期口腔检查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学生 龋患率 龋补率 龋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中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阿尔孜古丽·喀喀尔 章舒心 +4 位作者 黄思哲 陈赵 谭恺韫 梁景宏 陈亚军 《中国学校卫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9-1134,共6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小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情绪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3—4月,方便选取广州市、湛江市和中山市7755名中小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定情绪行...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小学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情绪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3—4月,方便选取广州市、湛江市和中山市7755名中小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评定情绪行为问题,使用自编生活行为方式调查问卷收集中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情绪行为问题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性别、学段中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情绪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结果广东省6~17岁中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14.8%,其中小学低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21.0%,14.4%,7.3%和10.1%。男生心身问题、多动指数检出率(3.4%,4.1%)高于女生(2.3%,2.5%),焦虑检出率(2.8%)低于女生(4.9%)(χ2值分别为8.08,14.40,25.38,P值均<0.05)。不同学段学生情绪行为问题各因子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8.88,228.00,28.28,85.19,15.66,39.33,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存在心身问题(OR=1.37,95%CI=1.04~1.82)、多动指数(OR=1.58,95%CI=1.21~2.06)异常的风险高于女生,发生焦虑(OR=0.50,95%CI=0.39~0.64)风险低于女生;学段是情绪行为问题各因子异常的影响因素。视屏时间过长、睡眠时长不达标的学生更易出现情绪行为问题。结论广东省中小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情绪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性别、学段、视屏时间和睡眠是中小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应进行针对性的分类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属 情绪 行为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认知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媛琪 欧利 崔智娟 《全科护理》 2011年第23期2077-2078,共2页
[目的]研究认知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52例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家属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认知干预。在患儿入院时、住院后第4天,采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及医学应... [目的]研究认知干预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52例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家属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实验组给予认知干预。在患儿入院时、住院后第4天,采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及医学应对问卷(MCMQ),分别对两组家属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结果]住院后实验组及对照组干预后S-AI总分分别与干预前比较,实验组干预后S-AI总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干预后面对、回避评分分别与干预前比较,实验组干预后面对、屈服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认知干预的形式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及自身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患儿家属 认知干预 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市区儿童学习障碍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忠 静进 +4 位作者 陈赵 陈汉汛 林矫 艾素英 喻妮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08-509,511,共3页
目的了解湛江市区小学生学习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学习障碍(LD)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湛江市区4所小学一~六年级学生3991名,应用修订版《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PRS)进行调查。结果共检出学习障... 目的了解湛江市区小学生学习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学习障碍(LD)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湛江市区4所小学一~六年级学生3991名,应用修订版《学习障碍儿童筛查量表》(PRS)进行调查。结果共检出学习障碍儿童407名,LD检出率为10.3%,其中言语型LD、非言语型LD、混合型LD检出率分别为3.1%,3.1%和4.1%;男童LD检出率为14.0%,女童为5.0%,男童显著高于女童(P<0.01);LD检出率随年级、年龄升高呈总体下降的趋势(P<0.01);不同类别学校学生LD检出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女童LD检出率各年级或各年龄段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言语型LD和混合型LD检出率各年级或各年龄段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D检出率呈现随学校类别降低而增高的现象。结论湛江市区儿童LD并不少见,且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应及早对LD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补偿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障碍 患病率 对比研究 儿童
原文传递
术后患者做C-反应蛋白检测必要性的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黄秉廉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839-839,912,共2页
目的讨论C-反应蛋白(CRP)对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用OrionDiagnostica透射比浊法检测200例术后患者血清中的CRP水平并观察其数值变化。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CRP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CRP在好转组治疗后明显减低,而... 目的讨论C-反应蛋白(CRP)对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用OrionDiagnostica透射比浊法检测200例术后患者血清中的CRP水平并观察其数值变化。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CRP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CRP在好转组治疗后明显减低,而恶化组治疗数值升高。结论CRP对术后患者感染诊断的特异性较差,但与炎症反应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且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感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和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在临床中的意义
6
作者 黄秉廉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19期3392-3393,共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和血小板异常直方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ymesk—4500自动细胞分析仪对360例患者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结果白细胞直方图异常提示,WL低鉴别线(LD)错误;T1波谷1鉴别线错误;T2波谷2鉴别线错误;F1... 目的探讨白细胞和血小板异常直方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Symesk—4500自动细胞分析仪对360例患者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白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结果白细胞直方图异常提示,WL低鉴别线(LD)错误;T1波谷1鉴别线错误;T2波谷2鉴别线错误;F1小细胞不准确;WU高鉴别线错误。其中以WL、T1、F1较常见。血小板直方图异常提示有PL、PD、MP、DW四种,PL、PD为噪音干扰所致不常出现。常出现为MP和DW。结论异常白细胞直方图曲线峰的高低数量和低谷区的特征将会出现一些变化,并显示相应的报警。MP样本中存在两种或多种大小的血小板。DW提出均为血小板(PLT)减少的患者,多数患者PLT数<50×109/L。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如发现上述情况,需要检验人员很好地分析与理解提示符的意义,配合临床医生,以减少漏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分析仪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异常血小板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小学生视屏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6
7
作者 章舒心 谭恺韫 +3 位作者 黄思哲 陈赵 梁景宏 陈亚军 《中国学校卫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48-1151,1155,共5页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小学生网课及视屏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视屏行为干预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广州市、湛江市、中山市共5266名6~12岁小学生家长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小学生网课及视屏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视屏行为干预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广州市、湛江市、中山市共5266名6~12岁小学生家长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比较各年级学生网课和视屏行为现状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小学生学习日和周末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检出率分别为42.2%和55.2%;与非疫情的学期相比,娱乐型视屏时间在学习日和周末分别增长了40.31和33.07 min/d。各年级小学生平均单节网课时长为(26.07±9.62)min,单日网课时长为(110.41±51.98)min。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因素是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影响因素;与父母陪伴运动锻炼频率较高的儿童相比,父母陪伴运动锻炼频率中等(学习日:OR=1.27,周末:OR=1.40)和较低(学习日:OR=1.86,周末:OR=1.84)儿童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较高(P值均<0.05);相较于父母限制视屏行为频率较高的儿童,父母限制视屏行为频率中等和较低儿童学习日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较高(OR值分别为1.61,1.32,P值均<0.05);父母娱乐型视屏时间≥2 h/d较<2 h/d易使儿童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增加(学习日:OR=3.09,周末:OR=2.81,P值均<0.05);儿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1 h/d(学习日:OR=1.31)相较于≥1 h/d,用电子设备学习时间1~2 h/d(学习日:OR=2.65,周末:OR=2.65)、≥2 h/d(学习日:OR=4.05,周末:OR=5.24)相较于<1 h/d也增加了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P值均<0.05)。结论疫情期间,广东省儿童视屏时间水平较高,需加强恢复学校教学秩序后儿童的行为监测以及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属 注视 行为 回归分析 学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