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问题教学法在无机化学理论课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大塘 汤建庭 《大学化学》 CAS 2016年第3期28-31,共4页
在无机化学理论课的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以突出问题教学创造性和发展性的本质,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性和科学好奇心,有效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
关键词 问题教学法 无机化学 教学 实践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化学辅助法制备纳米ZnS及其对水中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国清 李友凤 +3 位作者 曾令玮 王占强 谭谈 曾坚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50-755,共6页
铜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本文以Zn(NO_3)_2·6H_2O和Na_2S·9H_2O为原料,水为溶剂,通过超声化学辅助法制备出纳米ZnS,并将其应用于水中铜离子的吸附脱除。利用FTIR、XRD、SEM和N2物理吸附等手段进行表征... 铜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命健康。本文以Zn(NO_3)_2·6H_2O和Na_2S·9H_2O为原料,水为溶剂,通过超声化学辅助法制备出纳米ZnS,并将其应用于水中铜离子的吸附脱除。利用FTIR、XRD、SEM和N2物理吸附等手段进行表征,研究了初始浓度、接触时间、处理温度、pH和竞争阳离子等对铜离子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ZnS为单一立方相闪锌矿,颗粒呈不规则块状,孔道结构主要为纳米ZnS晶粒团聚形成的聚集孔,孔径分布较宽。该纳米ZnS表现出对水中铜离子良好的吸附性能,在吸附剂量200mg/L、铜离子初始浓度400mg/L、接触时间12h、处理温度25℃的条件下,饱和吸附容量高达629.8mg/L,水中Na^+和K^+对吸附性能无明显影响,且其对水中铜离子的脱除机理为离子交换与吸附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硫化锌 超声化学辅助法 离子交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高中化学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否能取代传统教学手段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少伟 田洪菊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6期182-183,共2页
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机结合进行调研、反思与总结,得出结论: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必须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使各种优质教育媒体资源充分融合。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多媒体 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问疑意识的培养初探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少伟 田洪菊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9期5-8,共4页
论文简述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疑意识的重要性,分析并总结了造成目前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问疑意识较薄弱的主要原因,结合化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疑意识的重要途径和策略,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化学学科的特... 论文简述了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疑意识的重要性,分析并总结了造成目前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问疑意识较薄弱的主要原因,结合化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疑意识的重要途径和策略,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实验探究,重视化学实验,挖掘实验功能,用实验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问疑意识。文章最后对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疑意识的方法及初步的探索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疑意识 高中化学 实验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 被引量:3
5
作者 陈昶 唐子龙 《矿业工程研究》 2018年第1期75-78,共4页
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海关作为危险化学品进出口的重要监管部门,对口岸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负有重要职责.随着信息化建设与新科技应用在口岸建设经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海关应加强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化建设.通过加强基础... 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海关作为危险化学品进出口的重要监管部门,对口岸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负有重要职责.随着信息化建设与新科技应用在口岸建设经营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海关应加强危险化学品监管信息化建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配置建设、加强危险化学品监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海关监管信息化体系,实现海关监管的高效科学,保障口岸安全运营发展.本文提出的海关危险化学品信息系统建设思路,还可以为矿业工程中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控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化学品 监管 海关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医药类院校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理论教学的探讨
6
作者 万义超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5期79-83,共5页
“药理学”是制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由于所涉及的医药知识枯燥无味、内容抽象难学,一直是非医药类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头疼的专业课程。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从八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重视绪论课、合理安排授课... “药理学”是制药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课程,由于所涉及的医药知识枯燥无味、内容抽象难学,一直是非医药类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头疼的专业课程。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从八个方面进行探讨,包括重视绪论课、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和时间、运用科学记忆法、合理调整平时成绩考核方式、注重多学科交叉、注重课堂及时总结和回顾、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和将科学研究融入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兴趣,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医药类院校 药理学 制药工程 理论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杂环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林迪 唐子龙 +1 位作者 文御豪 王娇芳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4年第2期21-24,37,共5页
2-氨基苯并噻唑及衍生物或2-氨基苯并咪唑与酰卤反应合成了一系列N-杂环基酰胺类化合物,并用1H NMR、13C NMR等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生成速率法对这一类化合物进行了离体抑菌活性测试,大部分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2-氨基苯并噻唑及衍生物或2-氨基苯并咪唑与酰卤反应合成了一系列N-杂环基酰胺类化合物,并用1H NMR、13C NMR等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生成速率法对这一类化合物进行了离体抑菌活性测试,大部分化合物都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化合物3b对所测试6种病菌的抑制活性均为100%;化合物3a对5种病菌的抑制活性也都为100%;化合物3g、3l和3r对稻瘟病菌、菌核病菌和纹枯病菌的抑制活性也都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N-杂环基酰胺 2-氨基苯并噻唑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芳基-2-(2-羟基苄氧基)乙酰芳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8
作者 肖湘昭 唐子龙 +2 位作者 林迪 陈哲彦 胡在秋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4年第3期5-9,37,共6页
2-溴乙酰芳胺与水杨醇在碳酸钾的作用下经氧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N-芳基-2-(2-羟基苄氧基)乙酰胺类化合物2,并用1H NMR、13C NMR等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化合物2的离体抑菌活性和抗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N-(3-甲... 2-溴乙酰芳胺与水杨醇在碳酸钾的作用下经氧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N-芳基-2-(2-羟基苄氧基)乙酰胺类化合物2,并用1H NMR、13C NMR等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化合物2的离体抑菌活性和抗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N-(3-甲基苯基)-2-(2-羟基苄氧基)乙酰胺(2c)和N-(4-氯苯基)-2-(2-羟基苄氧基)乙酰胺(2j)对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活性均为91.8%,化合物2c对黄瓜灰霉病菌、菌核病菌的抑制活性分别为88.6%和86.7%。化合物N-(2-甲氧基苯基)-2-(2-羟基苄氧基)乙酰胺(2e)、N-(2-氯苯基)-2-(2-羟基苄氧基)乙酰胺(2h)对肝癌细胞HCCLM3的抑制率为94.2%和9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N-芳基-2-(2-羟基苄氧基)乙酰胺 合成 抑菌活性 抗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自旋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叶星根 唐子龙 +1 位作者 房小靖 曾望东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1-5,共5页
近年来,开壳多环芳烃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受到了科学家们广泛的关注,尤其以碳材料为中心的开壳多环芳烃材料有了广泛的报道和研究。高自旋多环芳烃作为开壳多环芳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反应活性而导致其制备与表征极具... 近年来,开壳多环芳烃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质,受到了科学家们广泛的关注,尤其以碳材料为中心的开壳多环芳烃材料有了广泛的报道和研究。高自旋多环芳烃作为开壳多环芳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反应活性而导致其制备与表征极具挑战。本文将对具有高自旋基态的非那烯类中性自由基和三角烯及其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进行详细的总结与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壳多环芳烃 高自旋 非那烯自由基 [n]三角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及其铜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表征
10
作者 戴觉非 于贤勇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4年第5期66-70,共5页
以氢氧化钠为碱催化剂,硫粉与对叔丁基苯酚在梯度温度下反应,生成对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1S,2S)-反式二苯基-1,2-二氨基乙烷和(1R,2R)-反式二苯基-1,2-二氨基乙烷与二硫化碳发生环化反应,分别生成(4S,5S)-反式-二苯基咪唑烷-2-硫酮和(... 以氢氧化钠为碱催化剂,硫粉与对叔丁基苯酚在梯度温度下反应,生成对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1S,2S)-反式二苯基-1,2-二氨基乙烷和(1R,2R)-反式二苯基-1,2-二氨基乙烷与二硫化碳发生环化反应,分别生成(4S,5S)-反式-二苯基咪唑烷-2-硫酮和(4R,5R)-反式-二苯基咪唑烷-2-硫酮。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新型铜配合物,挥发结晶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其单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配合物 硫杂杯芳烃 单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状大分子作为新型吲哚菁绿纳米载体在肿瘤光热治疗中的应用
11
作者 邓其奕 卜佳伟 +4 位作者 孙玉莹 程芷芸 张自鹏 万义超 侯梦飞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89,共7页
目的研究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PAMAM)作为光敏剂新型吲哚菁绿(IR820)的纳米载体在肿瘤光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共价共轭法制备了连接IR820的纳米颗粒。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对纳米颗粒进行表征。通过监测纳米颗粒在激光... 目的研究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PAMAM)作为光敏剂新型吲哚菁绿(IR820)的纳米载体在肿瘤光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共价共轭法制备了连接IR820的纳米颗粒。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对纳米颗粒进行表征。通过监测纳米颗粒在激光照射下的温度变化来评价纳米颗粒的体外光热性能。采用CCK8法评估纳米颗粒对MC38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进一步进行体内试验,评价纳米颗粒在光热治疗中的抗肿瘤作用。结果分析结果表明,IR820成功加载到纳米颗粒上。纳米颗粒在近红外(near-infrared,NIR)激光照射下,肿瘤细胞温度显著升高,显示出细胞毒性活性。在荷瘤小鼠模型中,纳米颗粒在NIR激光照射下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减小肿瘤体积,但对小鼠体质量无显著影响,说明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和体内安全性。结论连接IR820的PAMAM可以作为纳米载体增强抗肿瘤光热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 新型吲哚菁绿光敏剂 光热治疗 靶向递送
原文传递
2,3-二芳基-1,3-苯并噁嗪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唐子龙 夏赞稳 +3 位作者 王宏清 王恋 焦银春 陈金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50,共8页
在三甲基氯硅烷(TMSCl)的催化作用下,取代苯甲醛与邻(芳胺甲基)苯酚经N杂缩醛化反应生成了一系列2,3-二芳基-1,3-苯并噁嗪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用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 在三甲基氯硅烷(TMSCl)的催化作用下,取代苯甲醛与邻(芳胺甲基)苯酚经N杂缩醛化反应生成了一系列2,3-二芳基-1,3-苯并噁嗪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用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表征。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初步杀菌活性测试,部分表现出良好的杀菌活性,化合物6e对菌核病菌的抑制活性为79.0%,化合物6a和6d均为74.8%,化合物6e对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为7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芳基-苯并噁嗪 合成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N1,N3-二烷基取代-3,4-二氢嘧啶-2(1H)-酮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荣今 刘传磊 +3 位作者 沈鹏飞 唐沙 熊春刚 吴湘思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31-1538,共8页
在温和的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合成得到一系列N1,N3-二烷基取代-3,4-二氢嘧啶-2(1H)-酮,并测定了取代二氢嘧啶酮对灰霉菌、小麦赤霉菌、辣椒疫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六种霉菌的抗菌活性。多数取代二氢嘧啶酮对后... 在温和的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合成得到一系列N1,N3-二烷基取代-3,4-二氢嘧啶-2(1H)-酮,并测定了取代二氢嘧啶酮对灰霉菌、小麦赤霉菌、辣椒疫霉病菌、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稻瘟病菌六种霉菌的抗菌活性。多数取代二氢嘧啶酮对后五种霉菌体现出不错的抗菌活性,特别是N原子上被(CH2)nBr取代的二烷基取代二氢嘧啶酮对于油菜菌核病菌、小麦赤霉菌以及辣椒疫霉病菌表现出不错的抗菌活性。数据表明,二氢嘧啶酮中嘧啶环和酯基上的取代基变化有助于改善嘧啶酮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1 N3-二烷基取代 3 4-二氢嘧啶-2(1H)-酮 无溶剂 相转移催化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2-(芳氨基乙基氨基)苯甲醇的合成及其杀菌活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子龙 谭经照 +2 位作者 蔡兰琼 李新兴 刘万强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45-353,共9页
2-氨基苯甲醇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很重要的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合成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主要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合成2-(芳氨基乙基氨基)苯甲醇类化合物的方法,同时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溴乙酰芳胺与2-氨基... 2-氨基苯甲醇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很重要的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在有机化学和药物合成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主要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合成2-(芳氨基乙基氨基)苯甲醇类化合物的方法,同时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溴乙酰芳胺与2-氨基苯甲醇经N-烷基化反应生成2-[(2-羟甲基苯基)氨基]乙酰芳胺类化合物3,然后经LiAlH4还原生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2-(芳氨基乙基氨基)苯甲醇类化合物5a^5i,产率为76%~95%。用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等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目标化合物的杀菌活性结果表明,在测试浓度下,大部分显示中等至良好的活性,化合物5e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活性达7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氨基乙基氨基)苯甲醇 烷基化 合成 杀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氨基苯甲醇烷基化合成2-(2-羟甲基苯基氨基)乙酰芳胺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恋 唐子龙 +2 位作者 王宏清 王岭帅 焦银春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14年第4期35-39,共5页
研究了2-溴乙酰芳胺对邻氨基苯甲醇的烷基化反应,反应主要发生在N原子上,并由此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芳胺基取代乙酰芳胺类化合物(4a^4e)。对反应溶剂、碱的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反应物的量之比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获得... 研究了2-溴乙酰芳胺对邻氨基苯甲醇的烷基化反应,反应主要发生在N原子上,并由此合成了一系列新型芳胺基取代乙酰芳胺类化合物(4a^4e)。对反应溶剂、碱的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反应物的量之比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获得优化反应条件。在优化条件下化合物4a^4e的收率为68.9%~72.8%。对反应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是溶剂,采用v(N,N-二甲基甲酰胺)∶v(四氢呋喃)=1∶2的混合溶剂可使反应收率从36.1%(THF中)提高到70.3%。用IR、1H NMR和13C NMR对化合物4a^4e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氨基苯甲醇 烷基化反应 2-(2-羟甲基苯基氨基)乙酰芳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二芳基-1,3-苯并噁嗪的合成及对利什曼原虫CYP51活性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唐子龙 韩新亚 +2 位作者 李新兴 许志峰 万义超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2-55,共4页
首次对2-(2-硝基苯基)-3-(4-甲基苯基)-1,3-苯并噁嗪(1)与利什曼原虫CYP51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化合物1对利什曼原虫CYP51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且作用方式类似于底物与利什曼原虫CYP51的I型结合方式.该研究不仅发现了一种新... 首次对2-(2-硝基苯基)-3-(4-甲基苯基)-1,3-苯并噁嗪(1)与利什曼原虫CYP51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化合物1对利什曼原虫CYP51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活性,且作用方式类似于底物与利什曼原虫CYP51的I型结合方式.该研究不仅发现了一种新型非唑类针对利什曼原虫CYP51的抑制剂:1,3-苯并噁嗪,而且也为创制新型作用方式的CYP51抑制剂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3-二芳基-1 3-苯并噁嗪 利什曼原虫 CYP51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鉴别重碱溶液和面碱溶液的新方法
17
作者 刘秋华 汤璐 +1 位作者 周再春 李大塘 《化学教与学》 2020年第8期97-97,66,共2页
利用重碱溶液和面碱溶液组分含量的差异性以及可溶性钴盐在碱性环境的多样性,成功设计了快速、方便、有效的鉴别重碱溶液和面碱溶液的方法。该方法经济实用、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富有个性。可用作食药检验、医药... 利用重碱溶液和面碱溶液组分含量的差异性以及可溶性钴盐在碱性环境的多样性,成功设计了快速、方便、有效的鉴别重碱溶液和面碱溶液的方法。该方法经济实用、操作方便、现象明显、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富有个性。可用作食药检验、医药健康、食品质量与安全及课堂演示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碱 面碱 硝酸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化硼乙醚催化合成1-(氨基甲酰基甲基)-2-烃基-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子龙 王恋 +2 位作者 谭经照 姚园 彭丽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90-1200,共11页
研究了三氟化硼乙醚(BF3·OEt2)催化2-(N-取代氨基甲酰基甲基氨基)苯甲醇与醛的反应,发展了合成取代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结构的1-(氨基甲酰基甲基)-2-烃基-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对于这类反应BF... 研究了三氟化硼乙醚(BF3·OEt2)催化2-(N-取代氨基甲酰基甲基氨基)苯甲醇与醛的反应,发展了合成取代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结构的1-(氨基甲酰基甲基)-2-烃基-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对于这类反应BF3·OEt2比三甲基氯硅烷(TMSCl)和四氯化锡(Sn Cl4)的普适性更广,它能有效催化这类反应,而后二者却不能。探讨了TMSCl和Sn Cl4不能催化2-(N-取代氨基甲酰甲基氨基)苯甲醇与醛反应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杂环化合物 取代3 1-苯并噁嗪 合成 BF3·OEt2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bstituent Effects on Reduction Potentials of Meta-substituted and Para-substituted Benzylideneanilines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琳艳 曹朝暾 曹晨忠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260-264,I0002,共6页
Effects of meta-substituent of 3,4'/4,3'/3,3'-substituted benzylideneanilines (XBAYs) on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potentials (E(Red)) were investigated, in which 49 samples of target compounds were synth... Effects of meta-substituent of 3,4'/4,3'/3,3'-substituted benzylideneanilines (XBAYs) on the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potentials (E(Red)) were investigated, in which 49 samples of target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ir reduction potentials were measured by cyclic voltammetry. The substituent effects on the E(Red) of target compounds were analyzed and an optimality equation with four parameters (Hammett constant a of X, Hammett constant a of Y, excited-state substituent constant σexCC of X, and the substituent specific cross-interaction effect △σexCC2 between X and Y)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Red) of 3,4'/4,31/3,3P-substituted XBAY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4,4'-substituted XBAYs. For 3,4'/4,3'/3,3'-substituted XBAYs, σ(X) and σ(Y) must be employed,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σexCC2 is important and not negligible. Compared with 4,4'-substituted XBAYs, X group contributes less to 3,4'/4,3'/3,3'-substituted XBAYs, while Y group contributes more to them. Additionally, it was observed that either para-substituted XBAYs or meta-substituted XBAYs, the substituent effects of X are larger than those of Y on the E(Red) of substituted XB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4r/4 3'/3 3'-substituted benzylideneanilines Substituent effects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potentials Cyclic voltammetry Excited-state substituent const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取代烷烃生成焓与键能之间的定量关系
20
作者 武亚新 于方彩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单取代烷烃生成焓的定量估算式与键能的定量估算式中存在相同的电子效应参数,可推断出把电子效应参数作为桥梁,找出单取代烷烃生成焓与其键能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利用生成焓值来确定其键能的新方法.本文用74个单取代烷烃的生成焓ΔfHθ(... 单取代烷烃生成焓的定量估算式与键能的定量估算式中存在相同的电子效应参数,可推断出把电子效应参数作为桥梁,找出单取代烷烃生成焓与其键能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利用生成焓值来确定其键能的新方法.本文用74个单取代烷烃的生成焓ΔfHθ(R—X)结合BDE(X—Me)、NC、h[X]、PEI(R)和ΔPEI(R)对其键能BDE(X─R)实验值进行回归分析,所得回归方程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99 9,实验值与计算值之间的平均绝对误差仅3.47 k J,落在实验误差范围内.进而用留一法对其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进行验证(R_(CV)=0.999 9),结果表明利用单取代烷烃生成焓建立的键能估算模型是合理并且有效的.本文将看上去相差甚远的两种物理化学性能(键能和生成焓)从理论上探索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从同一分子结构基础上理解不同性能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焓 键能 单取代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