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8-2006年湖南省娄底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吴笃卿 胡东风 +13 位作者 贺述柒 石其文 蒋昌三 杨志华 李仲雄 吴幂 钟琳 吴锦如 钟贵焕 刘仁文 王青松 成国辉 殷备战 谢朝霞 《疾病监测》 CAS 2007年第5期312-314,共3页
目的了解娄底市麻疹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系统数据库收集个案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gM和IgG抗体。Excel和SPSS作统计分析。结果1978-2006年共报告麻疹32642例,年均发病率30.71/10万,各时段各县... 目的了解娄底市麻疹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系统数据库收集个案资料,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IgM和IgG抗体。Excel和SPSS作统计分析。结果1978-2006年共报告麻疹32642例,年均发病率30.71/10万,各时段各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极显著。29年共报告麻疹死亡79例,病死率0.24%。整个发病趋势呈从高到低而后回升,分为3个时段,第I时段形成3个高峰之后,1987-2000年一路走低,至2004年再度形成一个相对高峰。1991-2006年整个发病季节集中在3~6月;但2004年回升高,发时发病高峰在2~4月。人群分布5岁以下儿童占60.47%,散居儿童占总数的55.48%。29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率为71.50%~99.76%,发病率与MV接种率呈明显负相关,免疫监测结果麻疹IgG总阳性率91.18%。2005-2006年病例有明确免疫史者仅为15.30%。结论娄底市麻疹发病率总体下降89.14%,近年回升较明显,上升原因主要为规划免疫滑坡,存在免疫空白人群。最近的较高流行年份,发病季节早而流行强度大,为典型的小年龄发病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监测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笃卿 胡东风 吴幂 《地方病通报》 2007年第2期65-67,共3页
关键词 传染病预防控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信息管理系统 报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娄底市麻疹流行病学分析(英文)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笃卿 胡东风 +9 位作者 吴幂 贺述柒 石其文 蒋昌三 刘仁文 成国辉 王青松 李白山 宾远忠 方虹 《地方病通报》 2007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 详细了解娄底市麻疹流行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供各级领导和专业人员参考。方法 全部资料录入或导入MS-Excel进行统计并作图,比较分析用SPSS13.0版完成。结果 1978-2005年共报告麻疹31963例,年均发... 目的 详细了解娄底市麻疹流行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麻疹提供科学依据供各级领导和专业人员参考。方法 全部资料录入或导入MS-Excel进行统计并作图,比较分析用SPSS13.0版完成。结果 1978-2005年共报告麻疹31963例,年均发病率31.18/10万,历年发病率与接种率呈明显负相关(r=-0.802,P〈0.01)。发病从高到低后回升。可分为3个时段,年均发病率分别为95.94/10万、4.06/10万和9.66/10万,各时段各县市区发病率差异极其显著(χ^2=54636.36,P〈0.0001)。整个发病趋势第1时段形成3个高峰之后,1987-2000年一路走低,其中1993。1994年形成一个低谷,至2004年再度形成一个相对高峰。共报告麻疹死亡76例,病死率0.24%。1991-2005年整个发病季节集中在3—6月,但在2004年回升高发时发病高峰在2-4月。2001-2005年麻疹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1.94:1,年龄分布最小23日,最大60岁,5岁以下儿童占56.89%,散居儿童发病数占总数的53.87%,其发病率与幼托儿童和学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921.46,P〈0.0001)。结论 娄底市麻疹发病率总体下降89.93%,但近年有上升趋势,上升原因主要为计划免疫滑坡,存在免疫空白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 监测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05年娄底市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4
作者 吴笃卿 胡东风 吴幂 《地方病通报》 2006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对2001~2005年娄底市狂犬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以明确了解近5年娄底市狂犬病流行态势与防控效果,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与随访病人,并作分析与统计。及时对所有病例做流行... 目的对2001~2005年娄底市狂犬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以明确了解近5年娄底市狂犬病流行态势与防控效果,从而更加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与随访病人,并作分析与统计。及时对所有病例做流行病学调查,全部资料导入Excel作进一步分析。结果2001~2005年全市报告狂犬病153例,地区分布不平衡,病死率达100%;6~11月为高发季节,8月为发病最高峰;青壮年农民占报告总数的65%,儿童和学生占23.5%,男性显著多于女性。多数患者发病前被无主“野犬”多处咬伤。结论娄底市狂犬病的流行在2004年出现高峰后,2005年有了较明显的回落,表明娄底市在加大对该病的控制力度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切不可放松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病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娄底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娄底市麻疹实验室监测结果分析(英文)
5
作者 吴笃卿 吴锦如 王晓长 《地方病通报》 2007年第4期14-16,18,共4页
目的揭示娄底市麻疹IgM抗体的分布特征,探讨该市麻疹相对高发的主要原因。方法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IgM抗体,全部数据录入MS Excel并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308份合格血清IgM总阳性率为50.99%,其中按要求完整... 目的揭示娄底市麻疹IgM抗体的分布特征,探讨该市麻疹相对高发的主要原因。方法采集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IgM抗体,全部数据录入MS Excel并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308份合格血清IgM总阳性率为50.99%,其中按要求完整填写相关信息的219份,标本总阳性率为49.32%;按有明确免疫史、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分3组统计,其阳性率分别为38.46%,46.52%和52%,3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x^2=1.7930,P=0.4080);按采样时间分组统计,出疹后5—10日采样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组(x^2=16.9670,P〈0.0001),对其中麻疹IgM阴性的34份血清做风疹IgM检测,结果仅有4份显示弱阳性。结论麻疹IgM检测采样的最佳时间为出疹后5~10日;免疫空白人群和原始免疫失败为本市麻疹感染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实验室监测 IGM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娄底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特征及其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戴练平 王乔笙 杨志华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4期192-193,共2页
目的了解娄底市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流行特征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对娄底市1967-2003年钩体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娄底市钩体病发病范围在扩大,但强度下降,病死率变化不明显。发病时间分布有聚集性,年龄分布呈分散趋势。结论娄... 目的了解娄底市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流行特征及其变化情况。方法对娄底市1967-2003年钩体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娄底市钩体病发病范围在扩大,但强度下降,病死率变化不明显。发病时间分布有聚集性,年龄分布呈分散趋势。结论娄底市钩体病发病可能有周期性,流行特征的变化提示钩体病防制工作仍不能放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流行特征 娄底市 变化研究 发病时间分布 钩体病 2003年 变化情况 流行情况 年龄分布 防制工作 病死率 聚集性 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娄底市性病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7
作者 欧阳世华 成瑞兰 +6 位作者 袁利和 李美英 朱文斌 杨梅 钟江红 刘朵 吴幂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375-376,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性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运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商业性行为(OR=15.76)、多性伴(OR=13.16)、每周性交次数(OR=8.94)、婚前性行为... 目的探讨影响性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运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商业性行为(OR=15.76)、多性伴(OR=13.16)、每周性交次数(OR=8.94)、婚前性行为(OR=3.14)、饮酒(OR=2.98)、外向型性格(OR=3.95)、观看淫秽文艺作品(OR=2.45)、静脉吸毒(OR=6.77),是性病发病可能的危险因素,而使用安全套(OR=0.20),接受健康教育(OR=0.48)则是预防性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商业性行为、多性伴、每周性生活的次数、婚前性行为、饮酒、外向型性格、观看淫秽文艺作品、静脉吸毒、使用安全套、接受健康教育在性病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 病例 对照研究 LOGISTIC回归分析 娄底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创新中推进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健龙 匡永军 +1 位作者 蒋媛 彭杰辉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1161-1162,共2页
基于各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水平、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不尽相同,对县级疾控的绩效考核,既要遵循全国统一标准,又要在考核理念、方法、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以增强考核的全局性、科学性、实效性。对此,娄底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 绩效考核 创新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建军 《中外医疗》 2012年第2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就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P...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就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PaO2、PaCO2、红细胞比容、SPO2各指标治疗后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除对症支持治疗外,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应用,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治疗 低分子肝素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娄底市乡镇党政干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梅 袁利和 肖永根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804-805,共2页
目的了解娄底市乡镇党政干部对艾滋病知识熟悉的状况、艾滋病流行趋势判断和策略态度,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为今后改进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全市五县市(区)40个乡镇428名乡镇及村级干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知识手册... 目的了解娄底市乡镇党政干部对艾滋病知识熟悉的状况、艾滋病流行趋势判断和策略态度,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为今后改进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全市五县市(区)40个乡镇428名乡镇及村级干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知识手册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后以问卷形式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乡镇党政干部428人,乡镇党政干部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晓率较高,国家"四免一关怀"艾滋病防治政策知晓率为94.63%。结论经过培训,娄底市乡镇党政干部对艾滋病知识和国家政策有比较高的知晓率,但防治策略态度比较保守。今后的策略倡导需进一步加强和推广,以保障艾滋病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和顺利贯彻国家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党政干部 艾滋病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湖南省56546例尘肺病例发病接尘工龄分析 被引量:43
11
作者 肖云龙 蒋然子 +4 位作者 刘敏 刘蔼成 唐步尧 余丹 杨金星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38-839,共2页
目的 探讨尘肺接尘工龄规律,为制定尘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湖南省尘肺数据信息库中不同接尘时间、不同期别、不同种类尘肺的发病接尘工龄数据转换成Excel电子表进行处理,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湖南省56 546例尘肺的平均发... 目的 探讨尘肺接尘工龄规律,为制定尘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湖南省尘肺数据信息库中不同接尘时间、不同期别、不同种类尘肺的发病接尘工龄数据转换成Excel电子表进行处理,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结果 湖南省56 546例尘肺的平均发病接尘工龄为(17.80±8.62)年,发病接尘工龄10~年11 428例(20.21%)、15~年10 877例(19.24%)、20~年9342例(16.25%),其中Ⅰ期、Ⅱ期、Ⅲ期尘肺的平均发病接尘工龄分别为(18.67±8.58)、(16.74±8.52)、(14.22±7.93)年,矽肺、煤工尘肺、其他11种尘肺的平均发病接尘工龄分别是(16.15±8.67)、(18.37±7.79)、(22.55±8.97)年,且各期别尘肺之间、各种类尘肺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接尘工龄在10~25年间为尘肺病的高发期;尘肺的期别越高反而其发病接尘工龄越短;在各种尘肺中矽肺的平均发病工龄最短,其次是煤工尘肺.因此,应特别注重接尘在10年后以及高期别尘肺和矽肺的防治,以取得尘肺防治的最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职业卫生 预防医学
原文传递
2004-2010年娄底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健龙 胡东风 +8 位作者 吴笃卿 傅永安 钟琳 袁利和 吴幂 张志刚 阙魏 李玉圆 阳丽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分析娄底市丙肝的流行特征及吸毒人员和献血者HCV感染状况。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个案资料,以ELISA法检测吸毒人员和献血者抗-HCV,用Excel和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共报告丙肝927例,年均发病率3.46/10... 目的分析娄底市丙肝的流行特征及吸毒人员和献血者HCV感染状况。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个案资料,以ELISA法检测吸毒人员和献血者抗-HCV,用Excel和SPSS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共报告丙肝927例,年均发病率3.46/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增长220.36%。各县市区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区明显高于乡镇(P<0.01)。全年呈散发状态,无明显季节高峰。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48:1,青壮年和中老年人发病率明显高于儿童和青少年,离退休人员发病率为最高。吸毒人员和献血者抗-HCV阳性率分别为68.77%和0.51%,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注射吸毒者HCV阳性率显著高于口服吸毒者。结论近年来娄底市丙肝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毒者、农民和离退休人员是丙肝防控应关注的重点人群,注射吸毒是丙肝感染最重要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流行特征 抗-HCV
原文传递
娄底市娄星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脱失原因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梅 袁利和 +1 位作者 吴幂 肖永根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582-1584,共3页
目的了解娄底市娄星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患者的脱失原因,为进一步推动MMT的健康发展及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参加MMT的脱失人员进行电话、家庭随访等方式访谈调查。结果娄底市美沙酮维持治... 目的了解娄底市娄星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患者的脱失原因,为进一步推动MMT的健康发展及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参加MMT的脱失人员进行电话、家庭随访等方式访谈调查。结果娄底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共访谈脱失者478例,占参加治疗总人数的75.3%(478/635)。脱失主要与自身心理依赖、复吸、美沙酮剂量不足、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认识不足、门诊服务不完善、社会和家庭支持、经济困难直接相关。结论减少脱失必须采取与社区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 美沙酮 维持治疗 脱失
原文传递
娄底市15654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匡永军 钟琳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1026-1027,共2页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自1957年由人类肠道病毒导致手足口病报道以来,手足口病已在全球范围内多次暴发。由于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自1957年由人类肠道病毒导致手足口病报道以来,手足口病已在全球范围内多次暴发。由于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染快等特点,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卫生部也于2008年5月将手足口病定为丙类法定传染病,要求各级疾控部门开展手足口病的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分析 娄底市 人类肠道病毒 常见传染病 法定传染病 传播途径 流行强度
原文传递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的三硝基甲苯 被引量:4
15
作者 彭新元 朱攀 +2 位作者 周方求 吴锦如 张攀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7年第11期1991-1992,共2页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三硝基甲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用玻璃纤维滤纸采集空气中的三硝基甲苯(TNT),用溶剂洗脱(甲苯)后,经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结果:TNT在浓度为0.67×10^-3~0.45 mg/m^3时,相关系数r〉...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三硝基甲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用玻璃纤维滤纸采集空气中的三硝基甲苯(TNT),用溶剂洗脱(甲苯)后,经色谱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结果:TNT在浓度为0.67×10^-3~0.45 mg/m^3时,相关系数r〉0.999,检出限为3.0×10^-3μg/ml,最低检出浓度为0.67×10^-3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1.3%~6.7%,平均洗脱效率为96.5%。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TNT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洗脱 TNT 气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首起戊型肝炎暴发疫情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志红 龙思旋 +7 位作者 李芳彩 向星宇 胡世雄 张红 周银柱 黄瑾景 赵善露 高立冬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6年第5期92-95,共4页
目的分析该起戊肝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明确感染来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和部分其他服刑人员进行访谈和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检测抗-HEV IgM和抗-HEV IgG;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 目的分析该起戊肝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明确感染来源,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和部分其他服刑人员进行访谈和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检测抗-HEV IgM和抗-HEV IgG;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流行特征,提出可能暴露因素;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验证可能暴露因素。结果此次疫情共发现4例确诊病例,发病时间范围为5月1~13日;调查对象HEV感染率为11.80%(21/178);抗-HEV IgM阳性组食用小食堂炒菜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2,P=0.029);食用炒猪肝频次越高者血清抗-HEV IgM阳性率越高(χ^2=4.822,P=0.028),越喜欢吃炒猪肝者血清抗-HEV IgM阳性率越高(χ^2=6.327,P=0.012)。结论此次戊肝暴发疫情最可能的暴露因素是食用未熟透的猪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首起 戊肝 暴发
原文传递
娄底市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因素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健龙 胡东风 +8 位作者 曾桂华 贺述柒 杨劝姣 欧阳吾峰 曲莎雅 童梓胜 戴练平 李祥社 尹喜清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864-867,共4页
目的调查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区变迁、目标人群氟斑牙患病率的变化、分析致病因素,为开展改灶降氟和长期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查学生氟斑牙、尿氟,比较不同年代不同病区学生患病率和尿氟水平;测定煤、制作藕煤的壤土、饮用水、... 目的调查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区变迁、目标人群氟斑牙患病率的变化、分析致病因素,为开展改灶降氟和长期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查学生氟斑牙、尿氟,比较不同年代不同病区学生患病率和尿氟水平;测定煤、制作藕煤的壤土、饮用水、大米、茶叶、改灶前后室内空气氟含量;测定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结果病区村从349个增加到1192个;学生氟斑牙患病率从47.64%下降至40.42%;重病区只限于海拔800m以上山区。检测煤氟含量为32.4~513.6mg/kg;壤土氟为139.0~1312.0mg/kg;干蔬菜、茶叶、大米含氟量均超过卫生标准。实施健康教育后居民和学生的地氟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从49.6%、44.8%提高到88.6%、92.4%。改灶后室内空气氟含量下降到0.019mg/m3以内。结论烧煤是导致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扩大和患病人数不断增多的根本原因。制作藕煤的壤土氟含量高,是致氟中毒的重要氟源;村民冬春季节燃煤取暖,房屋无向外排气装置致室内空气氟含量高;主食大米、干菜、饮用水均含氟导致人体摄入过量而中毒。实施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居民和学生的地氟病防治知识。使用降氟炉灶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空气氟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病 壤土 多源性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娄底市手足口病疫情及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颖 吴锦如 刘祖贵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2113-2114,共2页
目的对2008-2010年3月娄底市手足口病疫情与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娄底市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所采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所检样品中EV71、CA16及其它肠道病毒所占比例和临床症状与2008、2009年所占比例和临... 目的对2008-2010年3月娄底市手足口病疫情与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娄底市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所采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所检样品中EV71、CA16及其它肠道病毒所占比例和临床症状与2008、2009年所占比例和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今年该市EV71所占比例大幅上升,可能是今年该市手足口病疫情较严重的原因。结论今年娄底市手足口病流行较前二年形势更严峻,宜及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检测结果 分析
原文传递
娄底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卫生状况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金涛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1140-1141,共2页
目的了解娄底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的卫生状况,明确卫生监督检测工作的重点,从而加强对公共场所的重点监督监测。方法对娄底市的旅店、洗浴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4类公共场所共1120份公用物品卫生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1120份公用物品总... 目的了解娄底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的卫生状况,明确卫生监督检测工作的重点,从而加强对公共场所的重点监督监测。方法对娄底市的旅店、洗浴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4类公共场所共1120份公用物品卫生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1120份公用物品总合格率为68.3%。结论娄底市公共场所公用物品的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提高,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努力提高对重点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公用物品 卫生状况 调查分析
原文传递
娄底市水产品微生物污染的实验室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立志 吴锦如 游鹏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1830-1831,共2页
目的了解娄底市水产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情况。方法从市售水产品中抽检样品120份,依据GB/T4789-2003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8年度工作手册进行检测。结果从样品中共检出病原菌36株,总检出率为30.00%,其中沙门菌16株,检出率为13.33%,副... 目的了解娄底市水产品中微生物的污染情况。方法从市售水产品中抽检样品120份,依据GB/T4789-2003和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8年度工作手册进行检测。结果从样品中共检出病原菌36株,总检出率为30.00%,其中沙门菌16株,检出率为13.33%,副溶血性弧菌12株,检出率为10.00%,单增李斯特菌8株,检出率为6.67%。结论娄底市水产品微生物污染较严重,应进一步加强监管,避免此类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食源性病原菌 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