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域旅游视域下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研究——以环洞庭湖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华京 王亚辉 《人文天下》 2019年第3期8-14,共7页
环洞庭湖经济区以“天下洞庭”为战略定位,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已初见成效,而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是环洞庭湖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必然选择。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一体化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作为政策支撑,同时以环洞庭湖经济区全域旅游示范... 环洞庭湖经济区以“天下洞庭”为战略定位,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已初见成效,而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是环洞庭湖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必然选择。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一体化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作为政策支撑,同时以环洞庭湖经济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借鉴京津冀地区等跨行政区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推动环洞庭湖区旅游公共服务全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公共服务 环洞庭湖区 生态经济区 示范区建设 视域 旅游发展模式 一体化建设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的时空分异 被引量:5
2
作者 熊建新 吴南飞 +2 位作者 陈端吕 彭保发 胡金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1,29,共10页
不同时空尺度下,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了生态承载力响应的时空分异。运用生态承载力响应模型,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离差、比率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 不同时空尺度下,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引起了生态承载力响应的时空分异。运用生态承载力响应模型,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相对发展率、离差、比率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上来看,近15 a来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值呈现波折式下降趋势,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强度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现"扩大—缩小—扩大"变化趋势。(2)2001—2015年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状态分为强超载、超载、弱低载和低载4类,县域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洞庭湖中部地区的响应状态优于周围地区,从西南向东北呈现"M"型格局。(3)2001年—2015年洞庭湖区17个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值的变化幅度和相对发展率差异明显,沅江市和南县2个县域与整个湖区生态承载力响应强度的差距最大;空间格局上,洞庭湖中部地区高于周围县域,西南地区高于东北地区,低载地区高于超载地区。(4)2001—2015年洞庭湖区17个县域生态承载力响应值的离差和比率的时空差异性明显,岳阳市区、常德市区、益阳市区、湘阴县、沅江市、南县和桃江县7个县域相对整个湖区平均水平的差距最大,响应强度高于其它10个县域;地域分布上集中在洞庭湖中部地区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5)产业结构特征及变化、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城镇化快速推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主导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的演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强度 时空分异 演化机理 生态承载力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水稻土有机氮组分及其与可矿化氮的关系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文军 杨奇勇 +1 位作者 赵迪 彭保发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3,共9页
为深入理解土壤有机氮有效性,利用Bremner酸解法测定了洞庭湖区典型水稻土有机氮组分,采用淹水生物培养法测定了土壤可矿化氮,并分析了二者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酸解氮是土壤有机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占土壤全氮的比例为58.6%~83.... 为深入理解土壤有机氮有效性,利用Bremner酸解法测定了洞庭湖区典型水稻土有机氮组分,采用淹水生物培养法测定了土壤可矿化氮,并分析了二者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酸解氮是土壤有机氮素的主要存在形式,其占土壤全氮的比例为58.6%~83.8%,不同类型水稻土酸解氮含量总体上依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淹育性水稻土的次序逐渐降低;酸解氮中,氨基酸氮、氨基糖氮、氨态氮与未知氮占土壤全氮的比例分别为25.6%~43.1%、2.6%~9.0%、11.9%~22.3%和8.0%~25.3%。土壤可矿化氮数量变化主要受有机碳、全氮及粘粒含量的影响。酸解氮各组分均与土壤可矿化氮显著正相关(R=0.427~0.858,P<0.05),但多元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氨基酸氮是对可矿化氮有直接重要贡献的组分,是可矿化氮的主要来源。氨基酸氮、氨基糖氮、氨态氮、未知氮与氮矿化势的通径分析决策系数分别为0.685、0.251、0.028、-0.050,表明提升有机氮中除未知氮外的其它酸解组分特别是氨基酸氮的分配比例有利于增加土壤可矿化氮供应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土壤酸解氮 氮矿化势 通径分析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德市生态城市建设定量评价
4
作者 李文军 袁晓玲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2年第8期66-70,共5页
基于构建的常德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生态城市综合指数对常德市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常德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趋势较好,2006—2018年,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生态城市综合... 基于构建的常德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生态城市综合指数对常德市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常德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趋势较好,2006—2018年,城市生态指数、城市协调度指数、生态城市综合指数数值总体上不断增加,至2018年时分别达到0.826,0.832,0.687,表征常德市的生态化程度、城市协调程度、生态城市建设程度,分别达很高、较好、较好的水平。常德市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生态系统的生态指数值也在2006—2018年呈显著增加趋势,尤以经济生态系统的生态指数值增加更为明显,其对2006—2018年城市生态指数值增加的贡献率亦呈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城市生态指数 城市协调度指数 生态城市综合指数 常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背景下的常德市生态城市建设的SWOT分析
5
作者 李文军 袁晓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2年第5期189-191,共3页
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常德市提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其中的核心和基础是建设生态城市。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常德市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推动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常德市提出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其中的核心和基础是建设生态城市。基于SWOT分析法,分析常德市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常德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模式,即:优先加强城市产业生态建设,强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推进社会生态文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城市建设 常德市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生态服务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 被引量:42
6
作者 彭保发 郑俞 刘宇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1-367,共7页
在深入阐明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根据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以生态服务流为纽带形成的反馈机制,提出基于驱动(Driver)-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区域生态安... 在深入阐明生态系统服务与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根据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之间以生态服务流为纽带形成的反馈机制,提出基于驱动(Driver)-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响应(Response)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框架。该框架有助于深入理解区域生态安全维持和区域生态安全问题形成的机制,拓展区域生态安全评估、生态安全格局维持和提升的视野。当前,耦合生态服务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有3个关键的前沿议题:(1)生态服务需求和生态服务供给的空间耦合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2)维持生态系统服务流网络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人类活动阈值;(3)耦合人类生态服务供给和需求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流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DPSIR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旅游背景下休闲农业的发展探索——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7
作者 夏汉军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0-50,共1页
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中产阶级大量出现,吃饱穿暖不再是人们的生活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体验和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追求这一目标,越来越多的家庭乐衷于迈出自己原有的生活,探... 随着近几十年我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不断提高,中产阶级大量出现,吃饱穿暖不再是人们的生活目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体验和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了追求这一目标,越来越多的家庭乐衷于迈出自己原有的生活,探寻外面的世界,追寻新的生活乐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休闲体验 背景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和洞庭盆地与周缘造山带盆山耦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林旭 刘静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99-520,共22页
沉积盆地与造山带是大陆构造的2个重要的组成单元,具内在成因联系。对其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恢复和重建岩石圈深部运动过程,了解近地表构造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江汉和洞庭盆地位于长江中游,与周缘造山带具有清晰的盆山边界,盆内河... 沉积盆地与造山带是大陆构造的2个重要的组成单元,具内在成因联系。对其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恢复和重建岩石圈深部运动过程,了解近地表构造与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江汉和洞庭盆地位于长江中游,与周缘造山带具有清晰的盆山边界,盆内河流水系十分发育,是一个多物源沉积盆地,是探讨从山(源)到盆(汇)沉积过程的天然实验室。文中对江汉盆地盆山耦合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介绍了造山带基岩、盆地和河流沉积物低温热年代学的应用方法,提出了新的研究切入点,建议今后在江汉和洞庭盆地开展盆山耦合研究时,将造山带基岩和河流碎屑矿物低温热年代学结果相结合,同时开展同一目标矿物的物源示踪研究,综合分析造山带隆升信息与物源信息,并与周缘构造和沉积学研究结果相互检验,可得到详细的盆山耦合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洞庭盆地 盆山耦合 低温热年代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图像的Kaniadakis熵阈值分割方法 被引量:11
9
作者 聂方彦 李建奇 +1 位作者 张平凤 屠添翼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40-1045,共6页
针对工业无损检测及红外等图像,基于信息论中的Kaniadakis熵理论,提出一种用于复杂图像分割的阈值化方法。该方法能综合图像像素灰度分布的复杂信息实现图像的有效分割,且能通过调节熵参数k适应不同的分割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 针对工业无损检测及红外等图像,基于信息论中的Kaniadakis熵理论,提出一种用于复杂图像分割的阈值化方法。该方法能综合图像像素灰度分布的复杂信息实现图像的有效分割,且能通过调节熵参数k适应不同的分割任务。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在复杂图像的分割中获得的结果优于相比较的其他方法,且具有良好的实时性能,满足实践任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复杂图像 阈值化 Kaniadakis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水稻土有机氮矿化的模型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文军 曾细妹 +2 位作者 彭保发 杨基峰 赵迪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92-1401,共10页
有机氮矿化是土壤氮循环的关键过程,预测土壤有机氮矿化对于评价土壤供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有效积温、双曲线、一阶(One-pool)和二阶(Two-pool)指数模型拟合洞庭湖区典型水稻土有机氮矿化过程,并分析模型参数与土壤有机氮组... 有机氮矿化是土壤氮循环的关键过程,预测土壤有机氮矿化对于评价土壤供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有效积温、双曲线、一阶(One-pool)和二阶(Two-pool)指数模型拟合洞庭湖区典型水稻土有机氮矿化过程,并分析模型参数与土壤有机氮组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洞庭湖区不同发育类型水稻土有机氮矿化表现出明显差异,各培养时期累积矿化氮量总体上表现为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淹育性水稻土。各矿化模型均可对各试验土壤有机氮矿化过程进行有效拟合,但综合比较模型拟合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值及参数取值显示,One-pool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差,有效积温模型和双曲线模型次之,Two-pool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优。各模型拟合的不同土壤间有机氮矿化速率常数变异较小,与各有机氮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不同有机氮组分中,氨基酸氮和氨态氮与矿化模型中表征土壤有机氮矿化强度或矿化势的各参数始终具显著正相关关系(r=0.755~0.950,P<0.05)。通径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氨基酸氮是土壤有机氮矿化强度或矿化势变化的最主要决策组分并起直接影响作用。Two-pool指数模型将土壤可矿化有机氮分为易矿化氮和难矿化氮两类,相对于其他模型可更为准确地描述研究区水稻土有机氮素的矿化;固定该模型中两类可矿化有机氮库的矿化速率常数取值,有助于提升模型实时定量预测土壤矿化供氮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水稻土 有机氮矿化 模型拟合 有机氮组分
原文传递
行政交界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逻辑及效应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贾先文 李周 刘智勇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0-47,共8页
行政壁垒、利益角逐和公共产品性质导致行政交界区生态环境治理"屏障效应"与"囚徒困境"以及合作流程不畅等一系列问题。行政交界区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非线性、非均衡、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开放系统,与协同学原理高度契... 行政壁垒、利益角逐和公共产品性质导致行政交界区生态环境治理"屏障效应"与"囚徒困境"以及合作流程不畅等一系列问题。行政交界区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非线性、非均衡、相互竞争与合作的开放系统,与协同学原理高度契合,是实行协同治理的逻辑与机理。构建行政交界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模型,在上一级生态环境部门(必要时应急管理部门)协调下,利用法律法规、制度、经济、伦理等控制参量,整合各个主体、各行政区等各类要素,充分发挥主体互补效应、空间配合效应、过程一体化效应,产生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政府应在多中心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社会组织培育、法治与德治结合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实现行政交界区生态环境治理更加有序,达到治理效能和效果最大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交界区 生态环境 协同治理 治理机制 治理效应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信息论距离的复杂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聂方彦 李建奇 屠添翼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6-791,共6页
工业生产场景下的图像成像环境复杂,在基于机器视觉的图像处理任务中要对该类图像实施精确分割很不容易。针对这一问题,应用信息论中的距离测度理论结合高斯分布提出一种基于信息论距离的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在提出方法中运用信息论距离... 工业生产场景下的图像成像环境复杂,在基于机器视觉的图像处理任务中要对该类图像实施精确分割很不容易。针对这一问题,应用信息论中的距离测度理论结合高斯分布提出一种基于信息论距离的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在提出方法中运用信息论距离度量分割前后图像信息的损失程度,通过最小化该距离获取最佳分割阈值,然后应用该阈值对图像进行分割。最后在工业无损检测图像、红外图像以及医学脑血管造影术图像上与几种经典及较新的图像分割方法进行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提出方法获得的结果视觉效果好,分割精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图像 红外图像 信息论距离 高斯分布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非广延高斯熵分割的阈值选取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聂方彦 李建奇 +1 位作者 张平凤 屠添翼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04-1511,共8页
图像分割是实现图像目标与背景分离的基础和关键,其中阈值化是最为流行和有效的技术之一。考虑到图像处理作业场景的复杂境况,实时有效的阈值分割方法的提出一直是研究和应用中的极大挑战。针对复杂的工业无损检测图像及红外图像目标分... 图像分割是实现图像目标与背景分离的基础和关键,其中阈值化是最为流行和有效的技术之一。考虑到图像处理作业场景的复杂境况,实时有效的阈值分割方法的提出一直是研究和应用中的极大挑战。针对复杂的工业无损检测图像及红外图像目标分割问题,基于非广延高斯熵提出一种新的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对于图像中像素灰度级不均衡、不规则的随机分布特点,提出方法体现了较好的处理能力。在与实践常用方法的比较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了提出方法的较优异性能和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直方图阈值化 复杂图像 非广延高斯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切片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与MT信号去噪 被引量:13
14
作者 蔡剑华 熊锐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4-912,共9页
大地电磁(MT)勘测方法因存在多种人文噪声使得某些频段受噪声影响显得更为明显,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切片小波变换时频分析的时频域MT信号去噪新方法。给出了方法原理和实现步骤,先对MT信号进行频率切片小波变换,得到全频带下的时频分布,... 大地电磁(MT)勘测方法因存在多种人文噪声使得某些频段受噪声影响显得更为明显,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切片小波变换时频分析的时频域MT信号去噪新方法。给出了方法原理和实现步骤,先对MT信号进行频率切片小波变换,得到全频带下的时频分布,在此基础上对时频谱进行时频阈值滤波和逆变换,重构分离出去噪后的MT信号。仿真实验和实测信号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消除大地电磁信号中的强噪声;去噪后计算的响应参数曲线的突变点得到了有效抑制,曲线变得平滑、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切片小波变换 时频分析 大地电磁信号 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场欧拉反褶积最优解提取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勇 曹书锦 +1 位作者 侯萍萍 杨子龙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98-604,共7页
在传统重力场欧拉反褶积中,单一构造指数难于表征多个异弱常源;而枚举构造指数易于导致欧拉解过度发散、欧拉解解集庞大且其中谬解极多。为此,在采用非预测欧拉反褶积方法,避免枚举构造指数的基础上,采用截断奇异值分解法解欧拉齐次方程... 在传统重力场欧拉反褶积中,单一构造指数难于表征多个异弱常源;而枚举构造指数易于导致欧拉解过度发散、欧拉解解集庞大且其中谬解极多。为此,在采用非预测欧拉反褶积方法,避免枚举构造指数的基础上,采用截断奇异值分解法解欧拉齐次方程,以评价欧拉解的不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估计函数以保留位场总场效应相对较弱的异常源。最后通过数值例子进一步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反褶积 最优解 估计函数 截断误差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风振噪声的空气射流结构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谷正气 刘壮志 +2 位作者 杨振东 郑乐典 尹善斌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1-688,733,共9页
风振噪声的控制研究目前是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重点之一。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空气射流方法对风振噪声的抑制效果。运用大涡模拟(LES),引入更加准确有效的声品质评价参数,分别对天窗和右后窗的空气射流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得到了最优... 风振噪声的控制研究目前是汽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重点之一。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空气射流方法对风振噪声的抑制效果。运用大涡模拟(LES),引入更加准确有效的声品质评价参数,分别对天窗和右后窗的空气射流结构进行优化分析,得到了最优结构参数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空气射流结构对风振噪声的抑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振噪声 大涡模拟 声品质 空气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红壤性稻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积累差异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文军 黄庆海 +5 位作者 李大明 柳开楼 叶会财 肖国滨 张文菊 徐明岗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4-552,共9页
[目的]提高土壤有机碳水平对提升农田生产力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比较施肥影响下相同成土母质发育的红壤性稻田和旱地土壤的总有机碳(TOC)及其组分的积累差异,以深入理解红壤有机碳的固持及稳定机制。[方法]稻田和旱地长... [目的]提高土壤有机碳水平对提升农田生产力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比较施肥影响下相同成土母质发育的红壤性稻田和旱地土壤的总有机碳(TOC)及其组分的积累差异,以深入理解红壤有机碳的固持及稳定机制。[方法]稻田和旱地长期施肥试验分别始于1981和1986年,包含CK(不施肥对照)、NPK(施氮磷钾化肥)和NPKM(有机无机肥配施)3个处理,在2017年晚稻和晚玉米收获后,采集两个试验上述处理的耕层(0—20 cm)土样,通过硫酸水解法分离土壤活性与惰性有机碳,测定并计算土壤中TOC及其组分的含量及储量,并利用J e n n y模型拟合试验期间耕层土壤T O C含量的变化动态,估算土壤固碳潜力。[结果]与CK相比,长期施肥可提高稻田和旱地土壤各有机碳组分的含量,且NPKM处理的效果优于NPK处理。相比于稻田土壤,施肥对旱地土壤各有机碳组分含量的提升更加明显。NPK和NPKM处理下,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Ⅰ、活性有机碳组分Ⅱ、惰性有机碳含量的增幅分别是稻田土壤的2.7、2.7、5.8倍和2.0、1.4和2.5倍。不论施肥与否,稻田土壤TOC的固存量和固存潜力均显著高于旱地土壤。施肥促进土壤固碳,在稻田和旱地土壤上,NPKM处理的TOC固存量分别是NPK处理的1.7和25.5倍,TOC固存潜力则分别是NPK处理的1.4和5.8倍。长期不同施肥均显著提高稻田和旱地土壤年均碳投入量,线性拟合方程表明,随碳投入量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储量的累积对稻田、旱地土壤TOC储量累积的贡献率分别达64.7%、44.6%。不同处理间稻田与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包括活性有机碳组分Ⅰ与活性有机碳组分Ⅱ)含量的差异可解释其TOC含量差异的52.9%~60.0%。[结论]与施氮磷钾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更好的促进土壤固碳,且在旱地土壤上的促进作用比在稻田土壤上更为明显。与稻田土壤相比,旱地土壤各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变化对长期施肥的响应更敏感,且在施氮磷钾化肥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红壤性稻田和旱地土壤TOC积累的主要贡献组分分别为活性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红壤植稻虽有利于有机碳固持,但红壤性稻田土壤的活性碳占比较高,可能易因不当管理而发生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红壤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有机碳组分 土壤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大实蝇的颜色趋性初探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澎志 廖坚 +2 位作者 王志博 姜吉刚 万海青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40-43,共4页
为了探索柑橘大实蝇对不同颜色的物体是否有趋性以及趋性的强弱,通过设置黄、绿、蓝3种颜色的诱粘板(60块)和仿生球(60个)对柑橘大实蝇成虫的诱捕效果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黄色诱粘板与绿色、蓝色诱粘板的诱捕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 为了探索柑橘大实蝇对不同颜色的物体是否有趋性以及趋性的强弱,通过设置黄、绿、蓝3种颜色的诱粘板(60块)和仿生球(60个)对柑橘大实蝇成虫的诱捕效果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黄色诱粘板与绿色、蓝色诱粘板的诱捕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绿色诱粘板与蓝色诱粘板的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黄色仿生球与绿色仿生球对柑橘大实蝇的诱捕效果显著性差异不明显(p>0.05),但与蓝色仿生球的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绿色仿生球的诱捕效果与蓝色仿生球的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诱粘板和仿生球均有一定的诱捕效果,但2种方式的诱捕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诱捕柑橘大实蝇时,黄色效果最佳,其次为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趋性 诱捕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旋翼飞行器追踪地面移动目标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瑞敏 李建奇 +2 位作者 张斌 杨民生 王文虎 《电子技术应用》 2018年第5期67-71,76,共6页
为使四旋翼飞行器能够追踪地面移动目标,对四旋翼飞行器的空间位置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PID控制进行了改进,并整定了合适的参数,使得四旋翼飞行器的打舵响应更加迅速;接着,采用OpenMV获取地面移动目标相对于... 为使四旋翼飞行器能够追踪地面移动目标,对四旋翼飞行器的空间位置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PID控制进行了改进,并整定了合适的参数,使得四旋翼飞行器的打舵响应更加迅速;接着,采用OpenMV获取地面移动目标相对于飞行器的位置,得到了飞行器追踪地面移动目标的反馈信号;最后,根据单级PID与串级PID控制飞行器追踪地面移动目标的对比效果,选择了串级PID控制飞行器追踪地面移动目标。实验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使飞行器追踪具有一定速度的小车,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飞行器 响应速度 OpenMV 悬停 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Ni3Al中疲劳裂纹扩展机理的原子模拟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磊 李长生 郭杰荣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61,共7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了Ni3Al在不同温度下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选取不同初始取向的裂纹模型,对比分析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裂纹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Ni3Al合金在400 K时裂纹尖端主要的变形机制为位错、滑移和空洞,初始取向不同的裂纹,... 采用分子动力学的方法模拟了Ni3Al在不同温度下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选取不同初始取向的裂纹模型,对比分析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裂纹扩展行为.研究结果表明Ni3Al合金在400 K时裂纹尖端主要的变形机制为位错、滑移和空洞,初始取向不同的裂纹,裂纹扩展的方式、裂纹周围的变形特点以及裂纹扩展速率都出现了差异.当温度从400 K升到600 K时,Ni3Al中裂纹的扩展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温没有改变裂纹前端的滑移系统,却使初始滑移带的数量减少,快速扩展中位错滑移的数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裂纹扩展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