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方高校“融合-分流”驱动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思考——以晓庄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为例 |
朱效华
肖小明
刘美玲
谭亮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21 |
2
|
|
2
|
高校共青团助力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模式创新研究——以晓庄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为例 |
张婧
段婷
|
《时代人物》
|
2024 |
0 |
|
3
|
基于“三层次”和“三出口”人才培养模式的化学一流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晓庄学院化学专业为例 |
王彦丹
谭亮
梁云
|
《大学化学》
|
2024 |
0 |
|
4
|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法律知识的渗透教育探讨 |
李承志
周文理
|
《化工设计通讯》
|
2025 |
0 |
|
5
|
晓庄学院项目制课程《传统草木染与文创设计》课程作品展示 |
陈琦
雷可盈
孙其澈
雷美娅
|
《今古文创》
|
2022 |
0 |
|
6
|
湖南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情况调查与分析 |
彭琼
尹笃林
李银保
|
《化学教育》
CAS
|
2006 |
8
|
|
7
|
化学化工专业化学信息技术教育方案 |
曾跃
尹笃林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
3
|
|
8
|
大学化学实验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再生处理研究 |
李承志
林妙霞
张力文
刘宇涵
于洁莹
|
《科技视界》
|
2016 |
1
|
|
9
|
论微信平台在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
杨素芳
孙雨琳
查媌
石柔
|
《科技风》
|
2019 |
6
|
|
10
|
关于提高化工专业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思考 |
郭建平
|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
2006 |
1
|
|
11
|
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多校共上一堂课——“大学化学实验课程群虚拟教研室”教研活动初探及成效 |
朱平平
邵伟
姚奇志
郑媛
李婉
李玲玲
张万群
查正根
关明
白希
李厚金
胡昱
原弘
李恺
胡文远
王爱玲
赵军龙
翟翠萍
秦川丽
范乃英
胡瑞祥
沈永雯
郝俊生
张越
赵发琼
张海波
龚成斌
夏茹
郝海刚
张兴文
孙兴文
高珍
范勇
郭栋才
曹田
罗时玮
李红春
胡万群
兰泉
吴红
|
《大学化学》
CAS
|
2023 |
3
|
|
12
|
绿色环保理念在“无机化学实验”中的渗透研究——以“铜、银、锌、镉、汞元素实验”为例 |
彭馨
陈湘萍
张漫波
|
《教育教学论坛》
|
2024 |
0 |
|
13
|
化学化工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
赵文广
李娜
朱婕
施菁欣
刘贤响
尹笃林
|
《广州化工》
CAS
|
2020 |
7
|
|
14
|
司法鉴定中检测“酒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唐敏
卿美娟
|
《化学教与学》
|
2024 |
0 |
|
15
|
2013年湖南省高考化学学科考生水平评价及教学建议 |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高考评价课题组
肖小明
周学良
|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
2014 |
4
|
|
16
|
化学本科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思考——基于湖南省属六所高校的调查 |
郭璟
郑敏
钟文周
徐琼
刘贤响
毛丽秋
梁云
尹笃林
|
《大学化学》
CAS
|
2023 |
0 |
|
17
|
关于师范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探讨 |
杜邵龙
赵海红
|
《当代化工研究》
|
2021 |
3
|
|
18
|
对化学师范生使用微信公众号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
张伊辰
夏少园
曾跃
|
《科技视界》
|
2017 |
2
|
|
19
|
物理化学实验改进:原电池电动势与液接电势的测定 |
徐开颜
高梅霞
方正法
杨素芳
|
《大学化学》
CAS
|
2024 |
1
|
|
20
|
Ag_(2)SO_(3)/AgBr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亚甲基蓝的光降解——推荐一个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创新实验 |
夏悦
卢艺波
黄炜
|
《大学化学》
CAS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