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生物滞留系统强化对雨水径流中氮磷的去除 被引量:8
1
作者 冉阳 付峥嵘 +1 位作者 唐宁远 马满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9-57,共9页
传统生物滞留池对N、P去除效果较差且不稳定,甚至会出现N、P的负去除现象。文章采用改良复合填料,结合双层填料和滤池饱和区组合设置,构建了4组模拟生物滞留实验柱,分别加入传统填料(C1)和改良复合填料(C2、C3、C4),并设置滤池饱和区的... 传统生物滞留池对N、P去除效果较差且不稳定,甚至会出现N、P的负去除现象。文章采用改良复合填料,结合双层填料和滤池饱和区组合设置,构建了4组模拟生物滞留实验柱,分别加入传统填料(C1)和改良复合填料(C2、C3、C4),并设置滤池饱和区的组合式排水系统以强化脱氮除磷效果。利用半合成模拟雨水作为实验进水对出水中氮磷的去除效率进行了评价和比较。此外,还评价了介质深度、干旱期对生物滞留柱中磷的截留和反硝化酶活性的影响。填充C2的实验柱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佳(93.70%);填充C1的实验柱对总磷的去除效果较差(57.36%);填充C3的实验柱去除硝酸盐和总氮的性能最佳(分别为83.54%和92.15%)。结果表明,通过改良填料羟基铝蛭石污泥、双层填料和滤池饱和区组合设置,可以有效地改善径流水质,并可为高效雨水处理提供新的生物滞留池配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填料 羟基铝蛭石污泥 滤池饱和区 反硝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铝蛭石污泥对雨水中磷的吸附特性与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冉阳 付峥嵘 +1 位作者 唐宁远 马满英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3-120,共8页
为强化生物滞留池对雨水中磷素的去除效果,该文以膨胀蛭石和铝污泥为研究对象,改性处理制备出羟基铝蛭石(HAV),通过将羟基铝蛭石和铝污泥按比例混合成固体颗粒,以500℃焙烧后冷却,制得羟基铝蛭石污泥颗粒(HAVSP)。实验探究了HAVSP在不... 为强化生物滞留池对雨水中磷素的去除效果,该文以膨胀蛭石和铝污泥为研究对象,改性处理制备出羟基铝蛭石(HAV),通过将羟基铝蛭石和铝污泥按比例混合成固体颗粒,以500℃焙烧后冷却,制得羟基铝蛭石污泥颗粒(HAVSP)。实验探究了HAVSP在不同pH、投加量和初始磷浓度条件下对磷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6,投加量为5 g/L,初始浓度为4 mg/L时,HAVSP能达到较好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量可达2.11 mg/g。通过物相分析结果表明,与未经过改性蛭石相比,HAV的表面更粗糙,丰富了表面官能团组成,并增加了微孔数目、金属离子及氧化物含量。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ndich方程,由Langmuir方程计算出HAVSP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522 mg/g;由Lagergren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得出HAVSP对磷的平衡吸附量与实验所得平衡吸附量偏差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铝蛭石 污泥颗粒 吸附 除磷 去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