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15
1
作者 唐世杰 庞素芳 《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1999年第5期405-407,共3页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烧伤或手术等创伤后创面异常愈合反应的结果,以过量的组织纤维化和胶原蛋白沉积为特征,是现代医学上仍未解决的难题。本文综述了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组织病理学差别,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其基因表达的改变以...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是烧伤或手术等创伤后创面异常愈合反应的结果,以过量的组织纤维化和胶原蛋白沉积为特征,是现代医学上仍未解决的难题。本文综述了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组织病理学差别,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其基因表达的改变以及TGFβ,ILⅠ,PD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 细胞因子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烧伤创面深度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柏程 周启昌 +4 位作者 钱利 徐俊 章鸣 周宇 鲁青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8期478-481,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检测烧伤部位真皮肿胀度和真度 皮下界面是否失去连续性与烧伤创面深度的关系。方法 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烧伤创面深度的诊断标准 ,应用 13MHz高频超声检测 41例烧伤患者 62个烧伤部位的真皮肿胀度和真皮 皮...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检测烧伤部位真皮肿胀度和真度 皮下界面是否失去连续性与烧伤创面深度的关系。方法 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烧伤创面深度的诊断标准 ,应用 13MHz高频超声检测 41例烧伤患者 62个烧伤部位的真皮肿胀度和真皮 皮下界面是否失去连续性。结果 烧伤后 6h内 ,2 7个部位浅Ⅱ度烧伤创面真皮肿胀度为 ( 3 2 .75± 13 .2 3 ) % ,2 0个部位深Ⅱ度烧伤创面真皮肿胀度为 ( 76.0 9± 15 .88) % ,Ⅱ度烧伤创面真皮 皮下界面完整 ,15个部位Ⅲ度创面真皮肿胀度为 ( 15 0 .46± 2 4.0 6) % ,且部分Ⅲ度创面 ( 13 /15 )真皮 皮下界面被破坏。经统计学处理 ,三组间真皮肿胀度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随着烧伤深度增加 ,真皮肿胀度亦增加 ,部分Ⅲ度创面真皮 皮下界面被破坏。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准确、客观的方法 ,可望在烧伤创面深度的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烧伤 诊断
原文传递
横双蒂无垂直切口乳房成形术
3
作者 赵柏程 钱利 +4 位作者 周宇 庞素芳 鲁青 王先成 黄力人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2000年第3期150-151,共2页
关键词 乳房成形术 横双蒂无垂直切口 术式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