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密 周红春 +2 位作者 谭济才 王鹏 刘国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85-1591,共7页
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采用路线法对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针对4条调查路线31个样线段的植被物种丰富度、海拔高度、离水源距离和人为干扰程度等影响蝴蝶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子,开展多元回归分析比较,同时... 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采用路线法对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针对4条调查路线31个样线段的植被物种丰富度、海拔高度、离水源距离和人为干扰程度等影响蝴蝶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子,开展多元回归分析比较,同时对试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3个规划区域进行蝴蝶群落多样性分析和相似度比较.共采集记录到蝴蝶147种,隶属于10科94属,其中国家保护种4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植被物种丰富度、海拔高度和人为干扰程度是影响蝴蝶分布最主要的3个因子,其中植被物种丰富度与蝴蝶物种丰富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海拔高度和人为干扰程度与蝴蝶物种丰富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核心区的蝴蝶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缓冲区和试验区,试验区的优势度指数较高;缓冲区与核心区的相似度系数较高,达到0.526.该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的保护重点在于保护植物群落多样性,保持林相之间的自然演替,适当减少人为干扰,以及加强特殊蝴蝶生境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物种多样性 物种丰富度 保护 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湖南乌云界蝴蝶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点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密 周红春 +1 位作者 谭济才 刘国华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97-902,915,共7页
2008~2010年,采用路线法对湖南省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为期近3年的调查,共记录蝴蝶147种,隶属于10科94属。蛱蝶科Nymphalidae Swainson,1827种类最多,弄蝶科Hesperiidae Latreille,1809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凤蝶... 2008~2010年,采用路线法对湖南省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为期近3年的调查,共记录蝴蝶147种,隶属于10科94属。蛱蝶科Nymphalidae Swainson,1827种类最多,弄蝶科Hesperiidae Latreille,1809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凤蝶属Papilio Linnaeus,1758对属多样性指数贡献值相对较大。记录国家保护种4种(宽尾凤蝶Agehana elwesi、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箭环蝶Stichophthalma howqua、大伞弄蝶Bibasis miraculata),其中中华虎凤蝶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湖南省新纪录种3种(金斑剑凤蝶Pazala alebion、报喜斑粉蝶Delias pasithoe和泰环蛱蝶Neptis thestias);宽边黄粉蝶Eurema hecabe采集数量最多(69头),是该保护区优势种群。蝶类昆虫区系主要以东洋成分为主,兼有古北和广布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 物种多样性 保护种 区系 湖南乌云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栖息地特性及其生态保护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文武 王明鉴 +2 位作者 杨华 肖能文 黄国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26-2635,共10页
自2009年首次在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中华虎凤蝶种群以来,在该保护区持续开展了10余年的野外调查监测。通过对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6个分布点的野外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栖息环境中的植被以禾本科、菊科、... 自2009年首次在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中华虎凤蝶种群以来,在该保护区持续开展了10余年的野外调查监测。通过对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6个分布点的野外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栖息环境中的植被以禾本科、菊科、蔷薇科、百合科及豆科植物为主,共计有46科96属128种;不同栖息生境中种群数量差异较大,高山灌草丛为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主要生境,而梯田生境、乔木林生境中,其种群数量均很低,展现出与低矮芒草丛的保温遮阴特性以及寄主植物的分布密切相关。寄主植物的复壮和围栏的建设对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栖息环境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对其种群数量的增效作用显著。为深入研究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提供了基础数据,为中华虎凤蝶湖南种群的保育工作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当地保护区的保护措施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二级保护物种 中华虎凤蝶 野外监测 生境调查 植被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植物保护与维护生态平衡的措施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洁宇 《南方农机》 2018年第22期169-169,共1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近几年,我国在不断提高植物保护措施来防止植物遭受侵害,并努力地维持生态平衡。然而,通过对我国当下的植物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诸多现存的问题。本文以此...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近几年,我国在不断提高植物保护措施来防止植物遭受侵害,并努力地维持生态平衡。然而,通过对我国当下的植物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发现了诸多现存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基础,对提高植物保护与维护生态平衡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保护 生态平衡 维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的中华虎凤蝶指名亚种地理种群遗传分化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向颖 董婉未 +3 位作者 蒋国芳 洪芳 张佑祥 张文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77-1384,共8页
【目的】探讨中华虎凤蝶指名亚种Luehdorfia chinensis chinensis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对中华虎凤蝶指名亚种5个地理种群60头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和3个非编码核基因(ITS2,Pgi-intron和Tpi-intron)片段进行扩增,... 【目的】探讨中华虎凤蝶指名亚种Luehdorfia chinensis chinensis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情况。【方法】采用PCR技术对中华虎凤蝶指名亚种5个地理种群60头个体的线粒体COI基因和3个非编码核基因(ITS2,Pgi-intron和Tpi-intron)片段进行扩增,利用MEGA,DnaSP和Arlequin软件对这5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进行分析,并进行种群历史动态推断分析。【结果】中华虎凤蝶指名亚种地理种群线粒体基因COI和其他3个非编码核基因(ITS2,Pgi-intron和Tpi-intron)片段的碱基序列具有较强的AT偏好性。总群体的核苷酸多样性π=0.00686,平均核苷酸差异数K=18.289,总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地理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大(Fst=0.4910),基因交流(Nm=0.2600)不频繁。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中华虎凤蝶指名亚种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种群内部(52.79%);Mantel检验表明,地理种群间的地理距离与遗传距离是显著正相关关系(R=0.8519,P<0.05)。【结论】本研究检测的中华虎凤蝶指名亚种5个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较高,各地理种群间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基因交流较少;地理距离是影响地理种群间遗传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总群体近期并没有经历种群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虎凤蝶 地理种群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种群结构 COI ITS2 Pgi-intron Tpi-intr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患子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表现 被引量:4
6
作者 舒瑶 魏志恒 +6 位作者 张珉 程勇 陈明皋 吴际友 廖德志 庞文胜 吴其军 《湖南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38-41,46,共5页
本文采用湖南省内30株无患子半同胞家系优树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开展家系种子播种育苗,研究各家系1年生苗苗高、地径等主要生长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家系间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表明无患子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丰富,具有... 本文采用湖南省内30株无患子半同胞家系优树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开展家系种子播种育苗,研究各家系1年生苗苗高、地径等主要生长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家系间苗木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表明无患子家系间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丰富,具有较大良种选育潜力。综合苗高和地径性状,初步选择出SM27、SM16、SM05、SM22、SM12等5个生长表现良好的无患子半同胞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 半同胞家系 苗木培育 家系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序列推测黄脊竹蝗谱系地理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华宣 严李云 +4 位作者 杨华 高尚 洪芳 刘娜娜 蒋国芳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13-424,共12页
黄脊竹蝗是危害我国南方竹林的重要害虫。该蝗虫的幼虫和成虫主要以竹叶为食,经常引起大面积的竹林死亡,导致毛竹产量锐减。尽管人们对其生物学特性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然而,关于其种群遗传结构以及种群发生、发展和迁移的历史研究... 黄脊竹蝗是危害我国南方竹林的重要害虫。该蝗虫的幼虫和成虫主要以竹叶为食,经常引起大面积的竹林死亡,导致毛竹产量锐减。尽管人们对其生物学特性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然而,关于其种群遗传结构以及种群发生、发展和迁移的历史研究极少,这对其灾害的预测十分不利。因此,我们研究黄脊竹蝗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探讨其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遗传结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Ⅱ(COⅡ)是在系统发生学和系统地理学研究中最受欢迎的分子标记之一,本研究即应用线粒体COⅡ基因作为遗传标记对中国黄脊竹蝗分布范围内的种群进行了初步的谱系地理学分析,以期对今后该物种的生物防治提供基础资料。研究结果显示:1)AMOVA分析表明黄脊竹蝗存在明显的种群遗传结构;2)黄脊竹蝗经历了一个近期集群和种群扩张,种群扩张时间估计为0.014百万年前,这处于末次冰期Ⅲ和新冰期Ⅰ之间的间冰期;3)系统发生树与中间-连接网络图的结果相一致,即大部分地理距离较近的种群,在系统发生树中聚集为一支,亲缘关系相近;4)本研究获得的具有浅显世系关系的系统发生分析结果,是邻近区域之间的高迁移率、集群过程和长距离迁移的证据。第四纪盛冰期阶段的气候和生态或环境状况的巨大波动可能对该蝗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动态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脊竹蝗 COⅡ基因 遗传多样性分析 种群遗传结构 单元型网络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樟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表现与优良家系初选
8
作者 周震宇 程勇 +4 位作者 魏志恒 谢凯瑶 吴际友 周劲松 舒瑶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2期63-67,共5页
研究香樟苗期的生长表现,筛选出苗期生长表现优良的香樟家系,为香樟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以香樟的44个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开展家系育苗试验,比较与分析44个半同胞家系1年生苗苗高和地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参试的44个香樟半同胞家系... 研究香樟苗期的生长表现,筛选出苗期生长表现优良的香樟家系,为香樟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以香樟的44个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开展家系育苗试验,比较与分析44个半同胞家系1年生苗苗高和地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参试的44个香樟半同胞家系间的苗高和地径差异显著,可进行优良家系选择;家系内苗高和地径的变异系数均较小,遗传稳定性较高。家系间苗高和地径的Duncan多重比较结果显示:1号、41号、29号、9号、40号家系苗高生长表现较好;29号、41号、2号、40号、1号家系地径生长表现较好;综合苗高和地径的生长表现,选择出了1号、41号、29号、40号家系为苗高和地径生长表现均优良的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半同胞家系 苗高 地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桦蛾科(鳞翅目)系统学研究进展
9
作者 陈梦悦 王明鉴 +2 位作者 杨华 张文武 王星 《华中昆虫研究》 2019年第1期95-101,共7页
桦蛾科Endromidae隶属于昆虫纲Insects鳞翅目Lepidoptera,全世界性分布,已知16属70种。桦蛾是一类中型蛾子,幼虫多取食植物叶片,有些种类为农林业、园艺园林业的重要害虫。因此,对其开展系统学研究,进行准确的种类鉴定对于农林业生产具... 桦蛾科Endromidae隶属于昆虫纲Insects鳞翅目Lepidoptera,全世界性分布,已知16属70种。桦蛾是一类中型蛾子,幼虫多取食植物叶片,有些种类为农林业、园艺园林业的重要害虫。因此,对其开展系统学研究,进行准确的种类鉴定对于农林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经济意义。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开展的桦蛾科研究均为区域性工作,但仍缺少全面的区系研究和系统的分类修订工作。另外,桦蛾科是鳞翅目昆虫系统树上的关键点之一,对其进行深入的形态、分子研究,重建其系统发育以修订完善鳞翅目高级阶元分类系统,也将对中国鳞翅目系统分类研究提供参考,对农林害虫的防治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蛾科 系统学 形态学 分子生物学 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