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效果、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珊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545-546,共2页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为脑卒中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9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效果以及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为脑卒中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9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加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脑卒中患者护理期间神经功能缺损(卒中量表NIHSS)、日常活动能力(ADL量表)、生活质量(SF-36生活量表)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脑卒中患者组间相同指标量表评分结果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而言,综合护理干预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活动能力的改善,具有实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脑卒中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对脑外科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16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舒芬太尼对脑外科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拟行开颅手术的72例脑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4例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38例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比较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 目的探讨与分析舒芬太尼对脑外科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拟行开颅手术的72例脑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34例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38例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比较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气管插管后即刻、1min、3min时,对照组SBP、DBP、HR等指标明显升高,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气管插管后即刻、3min时,观察组血浆E、N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脑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诱导能够有效维持平稳的血流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脑外科 麻醉 血流动力学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破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雄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352-355,360,共5页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破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1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根据脑血管痉挛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无痉挛组(n=38)、轻度痉挛组(n=83)、中度痉挛...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及破裂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212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根据脑血管痉挛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无痉挛组(n=38)、轻度痉挛组(n=83)、中度痉挛组(n=52)、重度痉挛组(n=39),比较4组受试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脑血流量(r CBF)]、相对脑血流量(r 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结果 212例受试者中包括男85例,女127例,患者多≥50岁(58. 02%),主要就诊方式为门诊收治(80. 66%),夏季、秋季、冬季入院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春季。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糖、血钙、三酰甘油、血小板异常(升高或降低)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7. 54%、56. 14%、47. 64%、100%、73. 58%;体温、K+、Na+、Cl+异常者所占比例分别为6. 13%、54. 72%、46. 70%、31. 60%。Fisher分级结果显示,1级、2级、3级、4级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 19%、53. 30%、17. 45、24. 06%;Hunt-Hess分级结果显示,1级、2级、3级、4级、5级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2. 36%、63. 68%、18. 40%、8. 49%、7. 08%。3组不同严重程度脑血管痉挛患者各供血区r CBF值均明显低于无痉挛组、TTP及MTT值均明显高于无痉挛组,且r CBF值随痉挛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TTP及MTT值随痉挛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4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好发于高龄人群,且大部分患者入院时存在实验室指标及电解质异常;随着脑血管痉挛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r CBF值降低,TTP、MTT值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流行病学特征 脑血管痉挛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全切或次全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综合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品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2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全切或次全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综合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接受传统开颅胶质瘤切除术,观察组40例...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全切或次全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的综合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接受传统开颅胶质瘤切除术,观察组40例在显微镜下行全切或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综合效果及预后结局。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60.74±10.59)min]、平均住院时间[(7.22±1.35)d]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用时[(91.25±13.47)min]、平均住院时间[(10.38±2.5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项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脑脊液神经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脑脊液神经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年随访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与死亡率均为2.5%,对照组复发率与死亡率均为2.5%,两组复发率与病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显微镜下全切或次全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疗效可靠且安全性高,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促进患者脑脊液神经肽水平的恢复,有利于改善患者近远期预后,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全切或次全切 脑胶质瘤 综合疗效 认知功能 预后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程品文 张玉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4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2—2014-08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急性脑膨出的发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影响因素。结果 ...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2—2014-08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急性脑膨出的发生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影响因素。结果 1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52例,发生率为37.1%;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50岁、昏迷≥48h、凝血功能异常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病率较高,且其致病原因较多,应做好术前、术中预防,同时加强年轻、昏迷时间长和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的监视,以减少急性脑膨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脑膨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9例大面积颅骨缺损行钛网修补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付强 张玉定 +2 位作者 程品文 王雄 高庆飞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大面积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大面积颅骨缺损患者行钛网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 129例大面积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后,其中116例术后恢复良好,13例因手术时机、手术技术及皮下未放...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大面积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大面积颅骨缺损患者行钛网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 129例大面积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后,其中116例术后恢复良好,13例因手术时机、手术技术及皮下未放置引流管而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大面积颅骨缺损行钛网修补时,在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配合娴熟的手术技术,并常规放置头皮下负压引流管后,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修补 并发症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