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室内外环境空气真菌监测 被引量:1
1
作者 那美玲 夏婉华 贾永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9期1076-1076,共1页
关键词 医院 室内外环境 空气 真菌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病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和耐药 被引量:4
2
作者 汪玉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3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患者医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接收的300例血液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分析血液病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结果300例血液病患者当中,血液感染败血症的... 目的:探讨血液患者医院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性。方法对我院2010年~2012年接收的300例血液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分析血液病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和耐药性。结果300例血液病患者当中,血液感染败血症的有80例,其中大肠埃希菌有26例,占总数的32.5%。患病的主要原因在于联合化疗、干细胞移植手术或者免疫抑制剂之后,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时产生。结论大肠埃希菌是血液病院内患者感染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其病情非常严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因此应该注意对患者进行预防,在化疗之后尽快提高中性粒细胞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大肠埃希菌 败血症临床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呼吸内科250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3
作者 郭丽华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期267-268,共2页
目的:调查与分析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3月~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5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所选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所选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 目的:调查与分析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3月~6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25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所选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所选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硝基咪唑类、林可霉素类及氨基糖苷类,其中使用头孢类总例数为131例,喹诺酮类41例,青霉素类25例;病原学检测共检测出16种病原菌,分离出病原菌12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72株,占28.80%,革兰阴性菌37株,占14.80%,真菌14株,占5.60%。结论我院呼吸内科使用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头孢类、喹诺酮类及青霉素类,所含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最多,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以规范,以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进而降低患者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 应用情况 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南毛球 戴军 +2 位作者 黄光辉 曹雄彬 刘雅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3期137-140,共4页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3月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1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比较两组临床疗效、MMSE积分、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1%和71.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积分较对照组升高[(20.7±2.4)和(18.9±2.8)分],血清ET-1水平较对照组降低[(75.1±14.0)和(94.5±16.4)ng/L],NO水平较对照组升高[(53.5±8.7)和(43.8±8.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VD患者能提高有效率,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被引量:22
5
作者 南毛球 戴军 +2 位作者 黄光辉 曹雄彬 刘雅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方法选取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受试人员血清NSE、E...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方法选取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受试人员血清NSE、ET、TNF-α水平,并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NSE、ET、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NSE、ET、TNF-α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NSE>15.40ng/L、ET>77.94ng/L、TNF-α>44.21μg/L,诊断敏感性分别为70.0%、80.0%、80.0%,特异性分别为85.0%、80.0%、70.0%。观察组患者两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EDV)、平均血流速度(Vm)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而RI则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患者血清NSE、ET、TNF-α呈高表达状态,血流动力学参数也存在明显变化,对血清NSE、ET、TNF-α及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 内皮素(ET)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活性成分最佳组合筛选及其对胃溃疡大鼠Leptin、ET-1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梁雪冰 孙俊 赵国平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筛选半夏泻心汤5种活性成分对胃溃疡模型大鼠的最佳组合,并观察其对Leptin、ET-1的影响。方法:SD大鼠87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乙酸性胃溃疡组、奥美拉唑阳性对照组,并对半夏泻心汤中5种相关活性成分甘草次酸、β-谷甾... 目的:筛选半夏泻心汤5种活性成分对胃溃疡模型大鼠的最佳组合,并观察其对Leptin、ET-1的影响。方法:SD大鼠87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乙酸性胃溃疡组、奥美拉唑阳性对照组,并对半夏泻心汤中5种相关活性成分甘草次酸、β-谷甾醇、小檗碱、黄芩苷及人参总皂苷进行L16正交设计分组。用药后测定溃疡面积,Leptin和ET-1的及两者mRNA表达。结果:正交设计16组中,β-谷甾醇+小檗碱组的溃疡面积最小(P<0.05),甘草次酸+人参总皂苷组的血清Leptin含量最高(P<0.05);甘草次酸组的血浆ET-1含量均数最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的胃组织Leptin mRNA表达水平升高最为显著(P<0.01);β-谷甾醇组胃组织ET-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相关活性成分可通过升高Leptin水平、降低ET-1水平起到促进胃溃疡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泻心汤活性成分 胃溃疡 正交设计 瘦素 内皮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趋化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9
7
作者 南毛球 曹雄彬 +5 位作者 宫丽 胡智安 匡良洪 刘雅芳 孙元平 戴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趋化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mg/d)、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mg/d)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检...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趋化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阿托伐他汀20mg/d)、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40mg/d)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检测血清脂肪因子(脂联素和趋化素)和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患者血清趋化素、TNFα和IL-8明显下降,脂联素明显上升(P<0.05),且高剂量组趋化素[(3.2±1.2)mg/L vs(5.2±2.2)mg/L,P<0.05],TNF-α[(61.5±18.5)ng/L vs(70.6±20.1)ng/L,P<0.05]和IL-8[(24.5±7.2)ng/L vs(28.2±8.1)ng/L,P<0.05]明显低于低剂量组,脂联素明显高于低剂量组[(12.3±4.9)mg/L vs(9.1±3.8)mg/L,P<0.05]。阿托伐他汀与TNF-α(r=0.610,P=0.001)、IL-8(r=0.351,P=0.005)和趋化素(r=0.624,P=0.001)的变化值呈正相关,与脂联素的变化值呈负相关(r=-0.402,P=0.003),其中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较低剂量的相关性更高(P<0.05,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及早应用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可以明显调节趋化素和脂联素水平异常,降低炎症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脂联素 趋化因子类 降血脂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组织中HIF-1α和VEGF表达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伟 田鲁 +2 位作者 李易 王港 高珊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659-663,共5页
目的评价苦瓜总皂苷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疗效。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型糖尿病肾病组(模型组)以及苦瓜总皂苷组(治疗组),每组16只,比较治疗4周后、8周后HIF-1α和VEGF表达特点。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尿蛋白和血清肌酐... 目的评价苦瓜总皂苷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疗效。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2型糖尿病肾病组(模型组)以及苦瓜总皂苷组(治疗组),每组16只,比较治疗4周后、8周后HIF-1α和VEGF表达特点。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尿蛋白和血清肌酐明显减少,血糖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可见苦瓜总皂苷对糖尿病肾病带来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生有一定改善;RT-PCR和Western Blot可见: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肾脏组织HIF-1α、VEGF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苦瓜总皂苷可抑制HIF-1α及VEGF的表达,改善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及肾脏损害,进而延缓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总皂苷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2型糖尿病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重型基底节脑出血神经内外科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5
9
作者 裴裴 匡良洪 +6 位作者 黄光辉 裴永恩 周滨音 吴星 胡胜 吕华荣 姚益群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226-229,共4页
目的探讨极重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内外科治疗效果,总结相应的手术适应证。方法统计金谷分类IVb级和V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各100例)神经内外科治疗效果,采用高血压重症基底节-丘脑血肿CT分型法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 目的探讨极重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内外科治疗效果,总结相应的手术适应证。方法统计金谷分类IVb级和V级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各100例)神经内外科治疗效果,采用高血压重症基底节-丘脑血肿CT分型法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术治疗组总病死率为62%(62/100),低于保守治疗组的92%(92/100;X2=23.744,P=0.000);CT分型Ⅲ~Ⅴ型患者总病死率为84.21%(32/38),高于Ⅰ-Ⅱ型的48.39%(30/62;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0);开颅手术组患者总病死率为54.41%(37/68),低于非开颅手术组的78.13%(25/32;X2=7.920,P=0.048)。结论金谷分类IVb级极重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积极施行手术治疗,而Ⅴ级患者应慎行手术,需结合患者年龄(〈60岁)、脑疝症状出现时间(发病时间〉12h)、CT分型(Ⅰ~Ⅱ型)及是否伴有全身性疾病(无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和糖尿病)等多项因素综合考虑,制定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基底神经节 血肿 药物疗法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蛋白前体及卵泡抑素样蛋白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安宏玉 余莲 +1 位作者 田畔 马小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2-618,共7页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和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ostatin-like-protein 1,FSTL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LISA)检... 目的探讨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和卵泡抑素样蛋白1(follostatin-like-protein 1,FSTL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吸附试验(ELISA)检测72例SLE患者及36名健康者血清FSTL1及PGRN水平。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检测其中30例SLE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水平。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血清PGRN、FSTL1在SLE患者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活动组血清PGRN、FSTL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P<0.05)。(2)SLE患者血清PGRN和FSTL1分别与抗ds-DNA抗体(r=0.275和0.303,P=0.019和0.01)、SLEDAI评分(r=0.341和0.397,P=0.003和0.001)、TNF-α(r=0.411和442,P=0.024和0.014)和IL-10(r=0.452和0.438,P=0.012和0.016)呈正相关,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429和-0.264,P<0.000 1和=0.025)。(3)活动组SLE患者治疗后血清PGRN、FSTL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LE患者血清中PGRN、FSTL1水平仍高于健康者(P<0.05)。结论 PGRN和FSTL1在SLE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能作为疾病活动的参考指标,有助于指导疾病治疗和预后评估,并为SLE的治疗带来更多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清 颗粒蛋白前体 卵泡抑素样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陆亚岚 张欣 +1 位作者 陈世明 汪玉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85-187,共3页
急性白血病是源于造血系统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及感染[1]。白血病患者体内成熟粒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2-3]。本文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 急性白血病是源于造血系统的克隆性恶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及感染[1]。白血病患者体内成熟粒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低下[2-3]。本文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急性白血病患者86例,年龄在18~75岁,平均年龄48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住层流床组和非层流床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化疗 感染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检查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少平 方春华 +1 位作者 胡亚华 张险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内镜检查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检查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率为88.9%,低张十二指肠造影诊断率为58.3%,B超和CT的诊断率分别为11.4%和23.5%,MRCP... 目的分析探讨内镜检查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检查对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诊断率为88.9%,低张十二指肠造影诊断率为58.3%,B超和CT的诊断率分别为11.4%和23.5%,MRCP及ERCP诊断率分别为20.0%和57.1%。原发性十二指肠癌多发于十二指肠降部,尤其是乳头周围区,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结论内镜检查是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重要手段,可作首选检查,应结合其他辅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癌 内镜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沷尼松联合CTX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操轩 陈健 胡亚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沷尼松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沷尼松联合CTX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影响IgA肾病... 目的:探讨沷尼松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原发性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IgA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沷尼松联合CTX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影响IgA肾病患者沷尼松联合CTX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96例IgA肾病患者显效38例(39.58%),有效42例(43.75%),无效16例(16.67%),总有效率为80例(83.33%);患者治疗后尿素氮(BUN)、血肌酐(血Scr)、24h尿蛋白(24hUab)低于治疗前,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24hUab、治疗前Ccr、LEE肾组织分级、合并高血压是影响沷尼松联合CTX治疗IgA肾病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沷尼松联合CTX是治疗IgA肾病有效的方案,但在选择该方案时,应充分考虑患者临床及病理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沷尼松 环磷酰胺 IGA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龚永启 胡芳 +1 位作者 骆明波 黄光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3467-3468,共2页
脑组织因血管阻塞而引起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即为脑梗死.引起脑梗死的原凶有血管阻塞及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两大类。血小板具黏附、聚集特性.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亦是血液凝固的重要凶素之一。为探... 脑组织因血管阻塞而引起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即为脑梗死.引起脑梗死的原凶有血管阻塞及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两大类。血小板具黏附、聚集特性.在止血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亦是血液凝固的重要凶素之一。为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四项参数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本研究测定了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小板四项指标,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四项参数 脑梗死患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四项指标 血液循环障碍 血栓形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商红 刘芬 皮玉菊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6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体力状况评分、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量表、24 h膳食调查表及治疗不良反应调查表对结束放疗的肺癌患者200例进行调查,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8例患...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体力状况评分、肿瘤患者营养状况评估量表、24 h膳食调查表及治疗不良反应调查表对结束放疗的肺癌患者200例进行调查,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8例患者营养状况良好,102例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其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为22例,占11.00%,中度营养不良患者为80例,占4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同步放疗、摄入总热量、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是影响肺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肺癌患者放疗期间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比较高,对肿瘤分期、同步化疗、摄入总热量、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影响放疗期间营养的因素应引起重视,尽早提供营养咨询与营养干预,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放疗 营养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丁咯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雅芳 章军建 王友光 《疑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研究盐酸丁咯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盐酸丁咯地尔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对60例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配对后分为丁咯地尔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分别采... 目的研究盐酸丁咯地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盐酸丁咯地尔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对60例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配对后分为丁咯地尔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分别采集患者就诊时及治疗后第1d、2d、7d外周血样本检测IL-1β、IL-6及TNF-α水平,以及就诊时及治疗15d后外周血样本血液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同时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d、7d、15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丁咯地尔治疗组治疗后第2d、7d血IL-1β及IL-6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第1d、2d血TNF-α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1);治疗15d后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较常规治疗组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3d、7d及15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IL-1β、IL-6及TNF-α的水平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且能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丁咯地尔 脑梗死 急性 血液流变学 IL-1β、IL-6、TNF-α 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麦角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及对TCD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7
17
作者 裴裴 卫汨 +1 位作者 曹雄彬 南毛球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8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眩晕症临床效果及经颅多普勒(TCD)参数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6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眩晕症临床效果及经颅多普勒(TCD)参数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眩晕症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6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麦角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眩晕评分及TCD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眩晕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CD参数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麦角林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在眩晕症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麦角林 舒血宁注射液 眩晕症 经颅多普勒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行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20
18
作者 胡鹏 朱定君 +1 位作者 曹学敏 陈志强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07-109,113,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行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4年9月~ 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94例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 目的:分析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行步长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路径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2014年9月~ 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94例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单纯给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观察组47例患者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中药稳心颗粒治疗,综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康复指标差异.结果:经不同药物方案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5.7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86%,组间差异显著(P<0.05);经2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日均室性早搏及室上性早搏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QT间期(QTc)相比对照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药物治疗方案,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律失常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患者胃泌素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喻德林 胡希亚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4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价值及对胃泌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慢性胃炎H.pylori阳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抗H.pylor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性治疗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价值及对胃泌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慢性胃炎H.pylori阳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抗H.pylor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益生菌四联抗H.pylor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H.pylori根除率、胃泌素及细胞因子的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疗效均高于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胃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胃泌素、炎性因子TNF-α、CRP、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益生菌四联抗H.pylori治疗能够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和胃泌素分泌有关,且联用益生菌能够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益生菌 慢性胃炎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汪玉芳 陈世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44-345,共2页
目的分析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性霉素B组和卡泊芬净组,... 目的分析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性霉素B组和卡泊芬净组,分别采用两性霉素B和卡泊芬净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性霉素B组总有效率(72.0%)与卡泊芬净组患者(76.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性霉素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0%)明显高于卡泊芬净组(P<0.05)。结论卡泊芬净早期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临床效果满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化疗 中性粒细胞缺乏 真菌感染 卡泊芬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