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阳新县心房纤颤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虞永忠 王运华 +2 位作者 向恢利 王秋云 陈红霞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阳新县目前心房纤颤的患病率、知晓率、脑卒中发病率及服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阳新县城一个社区和农村一个行政村,年龄在3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435人。以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阳新县心房纤颤患者20例... 目的:了解湖北省阳新县目前心房纤颤的患病率、知晓率、脑卒中发病率及服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阳新县城一个社区和农村一个行政村,年龄在3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435人。以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阳新县心房纤颤患者20例,患病率为0.82%、知晓率为40.0%。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患病率、知晓率增高。男性心房纤颤患病率和知晓率明显高于女性(0.91%:0.73%,45.5%:33.3%,P<0.01)。心房纤颤病人中瓣膜型与非瓣膜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6%(4/2435)和0.66%(16/2435)。心房纤颤病人脑卒中率明显高于非心房纤颤人群(20.0%:2.2%,P<0.001)。服药情况:绝大多数心房纤颤患者从不服药,在服用的药物中,阿司匹林服药率较高,占30.0%,其次为地高辛20.0%,β受体阻滞剂10.0%,华法令5.0%。结论:阳新县心房纤颤患病率较高、知晓率低、脑卒中发病率较高、服药情况十分不理想,需加强对心房纤颤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流行病学研究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新县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分析
2
作者 虞永忠 程京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1期45-46,共2页
为了解消化性溃疡 (Pu)的某些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对某院 72 11例消化性溃疡按检出率、发病季节、性别、年龄。
关键词 阳新县 流行病学 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复合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肺系病症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世猛 杨希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7期50-53,共4页
目的肺系病症即西医呼吸系统疾病,是基层临床常见疾病,探索基层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开展肺系病症的预防、治疗、康复路径,以求降低患病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梳理肺系病症的中医病因病机,总结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基于中医治未病理... 目的肺系病症即西医呼吸系统疾病,是基层临床常见疾病,探索基层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开展肺系病症的预防、治疗、康复路径,以求降低患病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梳理肺系病症的中医病因病机,总结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开展防治工作的实践经验。结果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指导肺系病症的防治与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疾病预防中通过扶正御邪,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激发自身的免疫力的同时,帮助人体抵御病邪。在疾病治疗时不仅着眼于肺脏本身,更关注于疾病的传变过程,将人视为完整整体分析病因病机,提高诊治水平。在疾病康复阶段,通过指导自身调摄与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提高患者社区康复效果。结论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肺系病症具有可操作性,对疾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肺系病症 中医药疗法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基础上加用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4
作者 郑安斌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基础上加用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 目的:分析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基础上加用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提升患者总体疗效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 炎性因子 康复新液 溃疡性结肠炎 培菲康(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奥美拉唑钠持续泵入与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5
作者 刘道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35-0138,共4页
对比艾司奥美拉唑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65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与干预组33例。... 对比艾司奥美拉唑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65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与干预组3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干预组持续泵入,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凝血功能指标、胃肠激素水平和再出血情况。结果 1)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腹痛缓解、出血停止和黑便转黄时间明显缩短(P<0.05)。2)治疗后,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明显降低,干预组分别是(2.15±0.32)g/L和(0.48±0.15)mg/L,低于对照组的(2.38±0.45)g/L和(0.60±0.2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患者EGF和PGE2水平明显升高,干预组分别是(0.84±0.26)μg/mL和(5.79±1.47)μg/mL,高于对照组的(0.46±0.17)μg/mL和(4.30±1.25)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组患者再出血率稍低于对照组(3.03%vs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泵入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优于静脉滴注,可加快症状缓解、改善凝血指标和胃肠激素水平,推荐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艾司奥美拉唑钠 持续泵入 凝血功能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11
6
作者 毕静 白晓雪 王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7-409,共3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模型中,虎杖苷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H2O2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模型,MTT检测细胞生存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蛋白表达;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 目的研究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模型中,虎杖苷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H2O2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模型,MTT检测细胞生存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蛋白表达;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MTT实验筛选药物剂量为100μmol/L;H2O2有效刺激剂量为100μmol/L;虎杖苷预处理抑制了H2O2诱导的细胞活性下降,抑制了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虎杖苷促进了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HO)-1蛋白的表达,降低了SOD的水平,同时使MDA水平升高。Nrf2抑制剂ML385与虎杖苷同时预处理后细胞凋亡得到抑制,同时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SOD的水平升高而MDA水平下降。结论虎杖苷抑制H2O2诱导的H9c2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心肌细胞 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 血红素加氧酶(HO)-1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酰芍药苷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减轻PM2.5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2
7
作者 毕静 白晓雪 王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3548-3550,共3页
目的探讨没食子酰芍药苷(GPF)减轻PM2.5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PM2.5(25μg/cm^2处理24 h)、GPF组(100μmol/L处理24 h)和PM2.5+GPF组(PM2.525μg/cm^2和GPF100μmol/L共同处理... 目的探讨没食子酰芍药苷(GPF)减轻PM2.5对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PM2.5(25μg/cm^2处理24 h)、GPF组(100μmol/L处理24 h)和PM2.5+GPF组(PM2.525μg/cm^2和GPF100μmol/L共同处理24 h)。4-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人血管内皮细胞(HMEC)-1活性,比色法检测HMEC-1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M2.5组HMEC活力明显下降,细胞内MDA含量增加(P<0.05),SOD活性下降(P<0.05)。GPF组HMEC活力明显高于PM2.5组,MDA含量显著低于PM2.5组,GPF可通过激活Nrf2减轻PM2.5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结论GPF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抑制PM2.5诱导的氧化应激从而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酰芍药苷 PM2.5 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对难治性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何新生 朱泽林 +2 位作者 柯亭记 黄涛 陈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2期81-83,共3页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住院患者5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8例),在基础性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给予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治疗,6个... 目的研究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治疗原发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经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住院患者52例,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8例),在基础性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强的松治疗,观察组给予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15/2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3%(25/2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3,P<0.05)。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2,P<0.05)。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血肌酐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血清白蛋白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1、2.987,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5.0%(6/24)和28.6%(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氟米特联合强的松治疗原发性IgA肾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IGA肾病 来氟米特 强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miR-144-5p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毕静 白晓雪 刘方方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3831-3832,共2页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外周血中miR-144-5p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AS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募集156例受试者,其中无症状AS患者84例为AS组,72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留取外周静脉抗凝血,通过离心法获得血浆。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外周血中miR-144-5p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AS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募集156例受试者,其中无症状AS患者84例为AS组,72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留取外周静脉抗凝血,通过离心法获得血浆。通过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浆miR-144-5p水平。通过Spearman的相关系数分析评估了miR-144-5p和C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miR-144-5p水平在AS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组血浆中miR-144-5p表达和CRP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AS患者血浆miR-144-5p表达与外周血中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CRP呈正相关(r=0.625,P<0.01)。miR-144-5p检测A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6%,83.2%。结论miR-144-5p的水平在AS患者外周血浆中显著升高,与系统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可作为识别AS患者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AS) 胆固醇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与平板运动试验结果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明理 曾彬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2期3470-3471,共2页
平板运动试验( TET)是临床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重要无创检测方法,因其操作简单、价廉实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1]。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高危人群的空腹血糖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2],随着空腹血糖升高,冠脉病变程度... 平板运动试验( TET)是临床用于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重要无创检测方法,因其操作简单、价廉实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1]。研究结果表明冠心病高危人群的空腹血糖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2],随着空腹血糖升高,冠脉病变程度更加严重[3]。但空腹血糖水平与TET阳性的关系还不清楚。本文就通过观察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与TET结果的关系,探讨空腹血糖水平对TET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平板运动试验 空腹血糖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组织中miR-20b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忆华 成善泉 +1 位作者 郑安斌 罗燕 《肝脏》 2017年第3期250-252,共3页
目的检测人肝癌组织中miR-20b的表达水平,分析miR-20b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究miR-20b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肝癌组织标本80例,正常肝组织80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提取肝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总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通... 目的检测人肝癌组织中miR-20b的表达水平,分析miR-20b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究miR-20b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肝癌组织标本80例,正常肝组织80例,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提取肝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总RNA,并逆转录合成cDNA;通过RT-PCR(Real Time PCR)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miR-20b的表达水平,然后以miR-20b在实验组的表达水平为依据,将肝癌患者分为低表达组以及高表达组,并运用SPSS软件分析miR-20b的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实验组中大部分肝癌组织中的miR-20b的表达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miR-20b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的分级无相关性,但是miR-20b的表达与肿瘤的复发(P<0.05)及转移(P<0.05)却紧密相关。提示当判断肝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时,miR-20b的表达水平可作为一项独立的预测因子。结论 miR-20b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以及复发紧密相关,因此可将miR-20b的表达水平作为一个预测指标,判断肝癌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组织 miR-20b 表达水平 病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常规抗凝、抗氧化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管新生及自由基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骆高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常规抗凝、抗氧化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管新生及自由基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丁苯酞组各7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凝、抗氧化治疗,...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常规抗凝、抗氧化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血管新生及自由基生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丁苯酞组各7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凝、抗氧化治疗,丁苯酞组接受丁苯酞联合常规抗凝、抗氧化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功能指标、血管新生指标、自由基生成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神经功能指标、血管新生指标、自由基生成相关指标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丁苯酞组血清中神经功能指标IGF-1的含量较对照组高,copeptin、PAO、H-FABP的含量较对照组低;血清中血管新生指标VEGF、MMP-2、MMP-9的含量较对照组高;血清中自由基生成相关指标ROS、MDA的含量较对照组低。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丁苯酞联合常规抗凝、抗氧化治疗,可有效优化神经功能、促进脑血管新生、抑制自由基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神经功能 血管新生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病毒负荷、肝纤维化、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学伟 石炜 +2 位作者 殷晓飞 陈丽敏 袁达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20期2779-2782,共4页
目的:研究胸腺肽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病毒负荷、肝纤维化、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代偿期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胸腺肽注射液联合恩... 目的:研究胸腺肽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病毒负荷、肝纤维化、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硬化代偿期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胸腺肽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治疗后24周时,测定病毒载量及肝功能损伤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免疫细胞因子及免疫细胞凋亡分子。结果:治疗后24周时,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HBV-DNA拷贝数以及血清中ALT、AST、TBIL、HA、PCIII、LN、C-IV、IL-4、IL-10、TGF-β1、IL-17、IL-22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FAS、CYCS、CASP8、CASP9、CASP3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胸腺肽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用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治疗能够降低病毒负荷、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并调节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胸腺肽 纤维化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联合糖神合剂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肖本利 高明 吴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糖神合剂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122例末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进行常规治疗,B组62例给予神经节苷脂+糖神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血脂指标变化。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1%,...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联合糖神合剂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122例末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进行常规治疗,B组62例给予神经节苷脂+糖神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血脂指标变化。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71%,高于A组(71.67%)(P<0.05);B组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快于A组(P<0.05);治疗后B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神经节苷脂与糖神合剂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脂质代谢,临床应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 神经节苷脂 糖神合剂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对比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京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643-645,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HP相关性PU患者随机分为枸橼酸铋钾组和泮托拉唑组,每组各43例,枸橼酸铋钾组先给予枸橼酸铋钾220mg+呋喃唑酮20mg+克拉霉素500 mg,2次/d,1周后继... 目的:比较两种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HP相关性PU患者随机分为枸橼酸铋钾组和泮托拉唑组,每组各43例,枸橼酸铋钾组先给予枸橼酸铋钾220mg+呋喃唑酮20mg+克拉霉素500 mg,2次/d,1周后继续单独给予枸橼酸铋钾220mg,1次/d,连续给药3周;泮托拉唑组给予泮托拉唑40mg+呋喃唑酮20mg+克拉霉素500mg,2次/d,1周后继续单独给予泮托拉唑40mg,1次/d,连续给药3周。停药4周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泮托拉唑组Hp根除率为90.70%,枸橼酸铋钾组Hp根除率为88.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枸橼酸铋钾组的69.77%(P<0.05)。结论:以泮托拉唑组成的三联给药方案对PU的治疗效果优于以枸橼酸铋钾组成的三联给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三联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爱萍 柯亨记 +1 位作者 佘开儒 王炎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氨氯地平组40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厄贝沙坦组40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的血压、肾功能、血管内皮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氨氯地平组40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厄贝沙坦组40例,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的血压、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结果:2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厄贝沙坦组24 h尿蛋白排泄率及β2微球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氨氯地平组,一氧化氮、内皮舒张功能均明显高于氨氯地平组,内皮素水平低于氨氯地平组(P<0.05~P<0.01);2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均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血压,但在改善肾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方面,厄贝沙坦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肾损害 厄贝沙坦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顽固性尿毒症性皮肤瘙痒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涛 周忠荣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0期1716-171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顽固性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尿毒症顽固性瘙痒患者6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结果: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治疗顽固性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尿毒症顽固性瘙痒患者63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结果:1.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平均瘙痒评分分值为(20.43±3.47),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瘙痒评分分值为(12.4±3.1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MMS、BUN及Scr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ALB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中,随患者血P3-、β2-MG及PTH水平与患者瘙痒评分间均存在直线关系(P<0.05)。结论: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能够显著改善顽固性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皮肤瘙痒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在胰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诊断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忆华 成善原 +2 位作者 李丽 李婷 郑安斌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0期1502-1503,1507,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胰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7例胰腺癌患者,采取免疫磁珠负性富集和免疫荧光鉴定的方法对入选患者的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进行检测,并在患者经... 目的探讨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胰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7例胰腺癌患者,采取免疫磁珠负性富集和免疫荧光鉴定的方法对入选患者的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进行检测,并在患者经治疗后进行定期随访以采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入选患者外周血CTCs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87例胰腺癌患者中CTCs在外周血中的检出率为63.2%(55/87),其中检测到的个数为0~212个,平均有1.97个/ml。通过对病理因素和CTCs的影响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以及侵犯被膜等均和CTCs存在着极大的相关性(P<0.05);并且在CTCs和患者预后的关系分析中,显示入选患者中一年生存率为22.3%中位生存时间为142.3 d,CTCs检测结果阳性者以及术后检测CTCs数目上升者多预后不良。结论 CTCs是临床上胰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存在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胰腺癌 临床病理 诊断意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自力 何中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79-280,共2页
左心室重构发生在心力衰竭之前,其过程分为早期重构及晚期重构两个阶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预防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β受体阻滞剂也受到广泛关注与认同。我们将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组... 左心室重构发生在心力衰竭之前,其过程分为早期重构及晚期重构两个阶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预防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构的作用已经得到肯定,β受体阻滞剂也受到广泛关注与认同。我们将卡托普利联合美托洛尔组与单用美托洛尔组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重构的影响进行比较,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3周的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检测患者24小时尿中儿茶酚胺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托普利 美托洛尔 左心室重构 急性心肌梗死 儿茶酚胺 超声心动图
原文传递
脑梗死患者hs-CRP、TNF-α及血脂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骆高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5年第7期774-776,共3页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6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到我院进行体检的6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hs-CRP、TNF-α及血脂4项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CRP、TNF-α水平及血脂指标TC、TG、LDL-C均显著升高(P〈0.05),而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随着脑梗死病情的加重,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及血脂指标TC、TG、LDL-C逐渐升高,而HDL-C水平逐渐降低,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65,P〈0.05),与血脂指标TC、TG、LDL-C也呈正相关(r=0.55、0.59、0.57,P〈0.05),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62,P〈0.05);血清TNF-α水平与血脂4项TC、TG、HDL-C、LDL-C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血清hs-CRP水平和TNF-α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64、0.68,P〈0.05),而TC、TG、HDL-C、LDL-C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TNF-α水平及血脂4项,对评估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血脂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