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阳新县心房纤颤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虞永忠 王运华 +2 位作者 向恢利 王秋云 陈红霞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阳新县目前心房纤颤的患病率、知晓率、脑卒中发病率及服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阳新县城一个社区和农村一个行政村,年龄在3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435人。以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阳新县心房纤颤患者20例... 目的:了解湖北省阳新县目前心房纤颤的患病率、知晓率、脑卒中发病率及服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阳新县城一个社区和农村一个行政村,年龄在3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2435人。以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阳新县心房纤颤患者20例,患病率为0.82%、知晓率为40.0%。随着年龄的增加其患病率、知晓率增高。男性心房纤颤患病率和知晓率明显高于女性(0.91%:0.73%,45.5%:33.3%,P<0.01)。心房纤颤病人中瓣膜型与非瓣膜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6%(4/2435)和0.66%(16/2435)。心房纤颤病人脑卒中率明显高于非心房纤颤人群(20.0%:2.2%,P<0.001)。服药情况:绝大多数心房纤颤患者从不服药,在服用的药物中,阿司匹林服药率较高,占30.0%,其次为地高辛20.0%,β受体阻滞剂10.0%,华法令5.0%。结论:阳新县心房纤颤患病率较高、知晓率低、脑卒中发病率较高、服药情况十分不理想,需加强对心房纤颤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流行病学研究 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阳新县2型糖尿病患者盲与低视力状况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袁江峰 明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探讨湖北阳新县2型糖尿病(T2DM)患者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及原因。方法:纳入8 316名常住人口,开展盲与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先将T2DM患者纳为观察组、将其它受检对象纳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盲与低视力患病率及发病原因;随后仅分析观察... 目的:探讨湖北阳新县2型糖尿病(T2DM)患者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及原因。方法:纳入8 316名常住人口,开展盲与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先将T2DM患者纳为观察组、将其它受检对象纳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盲与低视力患病率及发病原因;随后仅分析观察组数据。结果:观察组盲与低视力出现率明显更高;白内障及视网膜病变出现率明显更高。随年龄增加,观察组盲与低视力出现率明显提升;女性致低视力率明显更高;初中及以上学历者盲与低视力出现率明显更高。上述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区T2DM患者盲与低视力患病率明显高于未合并T2DM者;T2DM患者盲与低视力出现与年龄、性别、学历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低视力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新县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分析
3
作者 虞永忠 程京阳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1期45-46,共2页
为了解消化性溃疡 (Pu)的某些临床流行病学特点 ,对某院 72 11例消化性溃疡按检出率、发病季节、性别、年龄。
关键词 阳新县 流行病学 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复合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12年阳新县人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4
作者 徐纯湖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6期983-987,共5页
目的分析阳新县人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住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送检... 目的分析阳新县人民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住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送检的3 961份痰标本中检出1 394株病原菌(35.2%),其中革兰阴性菌966株(69.3%),主要包括鲍氏不动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134株(9.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294株(21.1%),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药物敏感试验显示,除真菌耐药率较低外,革兰阴性菌中鲍氏不动菌、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呋辛和氨苄西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达100.0%。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阴性菌为主,且主要的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显著,应对该病原菌分布的一系列变化及耐药性给予高度重视,以及时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感染药物和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中PROM2、RALY和Rab15表达及预测发生骨转移的价值研究
5
作者 龚顺松 朱炎 +1 位作者 董轼 蔡奕欣 《临床外科杂志》 2025年第3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PROM2、RALY和Rab1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以及对NSCLC发生骨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22年2月确诊为NSCLC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人134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骨转移将病人分为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采用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PROM2、RALY和Rab1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以及对NSCLC发生骨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22年2月确诊为NSCLC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人134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骨转移将病人分为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中PROM2、RALY和Rab15的表达;分析癌组织中PROM2、RALY和Rab15的表达与骨转移的关系,通过Cox回归分析NSCLC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期间有43例NSCLC病人发生骨转移。发生骨转移病人年龄、BMI、腺癌占比、PROM2、RALY和Rab15阳性表达占比高于未发生骨转移病人(P<0.05)。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类型、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Group,ECOG)评分和PROM2表达阳性为NSCLC病人发生骨转移的影响因素(P<0.05)。骨转移病人中,PROM2阳性病人的中位无骨转移生存时间低于PROM2阴性病人(P<0.05)。结论PROM2表达阳性是NSCLC病人发生骨转移独立危险因素,并同其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M2 非小细胞肺癌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原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许小平 马春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26-426,共1页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方法 对 4年 476例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连续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漏报病例与医院感染病例的比率 1996年为 86 .3% ;1997年为 40 .2 % ;1998年为37.9% ;1999年为 16 .2 %。结...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病例漏报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方法 对 4年 476例医院感染病例漏报的连续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漏报病例与医院感染病例的比率 1996年为 86 .3% ;1997年为 40 .2 % ;1998年为37.9% ;1999年为 16 .2 %。结论 医院感染病例漏报 ,医务人员的主观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必须采取相应对策 ,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 ;加强医院管理 ,提高医疗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漏报分析 对策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方法探讨 被引量:6
7
作者 王运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712-712,共1页
关键词 医院感染知识 培训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二甲医院实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杨仕林 舒海燕 《中国药业》 CAS 2015年第22期145-146,共2页
目的分析某基层二甲医院实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成本-效益。方法将医院PIVAS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的运营成本、静脉药物配制成本、设备运行成本、药物成本等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院实施PIVAS,设备运行成本费为5... 目的分析某基层二甲医院实行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成本-效益。方法将医院PIVAS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的运营成本、静脉药物配制成本、设备运行成本、药物成本等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医院实施PIVAS,设备运行成本费为5 624.40元,材料消耗费为26 234.78元,人员成本结余为22 500.00元,材料、药品成本结余为16 160.50元,总效益为6 801.32元。结论在基层二甲医院实行PIVAS,可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同时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可充分发挥PIVAS作用,为医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二甲医院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成本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医院药学服务的实践和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潘龙华 杨仕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4-735,共2页
关键词 医院药师 药学咨询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其中医护理干预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艳华 王萍霞 《中国医疗设备》 2016年第B12期259-260,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呼吸内科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中医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13年4月~2016年4月的584例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并对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总结... 目的 通过对呼吸内科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中医护理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13年4月~2016年4月的584例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并对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此总结出中医护理干预的相关对策.结果 有56例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出现感染的主要部位是下呼吸道;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和性别不具有相关性,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超过65岁,住院时间超过14d、存在合并症、有侵入性操作、接受气管切开、乱用抗生素的种类不足三种;病原菌有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真菌三种.结论 呼吸内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场所,采取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能够促使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中医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在肺系病症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世猛 杨希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第7期50-53,共4页
目的肺系病症即西医呼吸系统疾病,是基层临床常见疾病,探索基层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开展肺系病症的预防、治疗、康复路径,以求降低患病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梳理肺系病症的中医病因病机,总结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基于中医治未病理... 目的肺系病症即西医呼吸系统疾病,是基层临床常见疾病,探索基层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开展肺系病症的预防、治疗、康复路径,以求降低患病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梳理肺系病症的中医病因病机,总结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开展防治工作的实践经验。结果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指导肺系病症的防治与康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疾病预防中通过扶正御邪,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激发自身的免疫力的同时,帮助人体抵御病邪。在疾病治疗时不仅着眼于肺脏本身,更关注于疾病的传变过程,将人视为完整整体分析病因病机,提高诊治水平。在疾病康复阶段,通过指导自身调摄与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提高患者社区康复效果。结论基于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肺系病症具有可操作性,对疾病的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未病 肺系病症 中医药疗法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角新碱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中莲 柯五兴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7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探讨麦角新碱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87例)和试验组(93例)。常规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试验... 目的 探讨麦角新碱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87例)和试验组(93例)。常规组采用缩宫素治疗,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麦角新碱治疗,比较两组产后出血状况、产后宫缩压力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产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产后10、30、60 min宫缩压力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有效减少出血量,促进子宫收缩,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角新碱 缩宫素 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凝血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13
作者 罗文霞 殷晓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4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凝血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为观察对象,采用单盲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予以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 目的分析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凝血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儿为观察对象,采用单盲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予以蛇毒血凝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各项指标(治疗有效率、凝血指标、应激反应指标、出血停止和隐血试验转阴时间、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1周后观察组APTT、PT短于对照组(P<0.05),FIB高于对照组(P<0.05),MDA低于对照组(P<0.05),SOD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停止和隐血试验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在奥美拉唑治疗基础上应用蛇毒血凝酶可以改善凝血功能,调节APTT、PT、FLB等指标,提高抗应激能力,同时也能尽快止血,药物相关副反应少,促进新生儿病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血凝酶 奥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新生儿 凝血功能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基础上加用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郑安斌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分析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基础上加用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 目的:分析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基础上加用培菲康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提升患者总体疗效并改善炎性因子水平,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 炎性因子 康复新液 溃疡性结肠炎 培菲康(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贲门癌的疗效分析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5
作者 殷晓飞 罗文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13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用于早期贲门癌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84例早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42)、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ESD手术治疗。针... 目的探讨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用于早期贲门癌治疗的效果及对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84例早期贲门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42)、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取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ESD手术治疗。针对患者的各围术期指标、近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1.15±6.12)min长于对照组(56.25±5.4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正常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病灶完全切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性切除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基底切缘阳性率为2.38%、侧切缘阳性率为4.76%,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随访率92.86%,平均随访时间(17.25±1.52)个月。对照组远期随访率90.48%,平均随访时间(17.11±1.48)个月。观察组追加手术率5.13%、远处转移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体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早期贲门癌患者,采取开放手术与ESD手术治疗方式均可取得一定的效果,应用ESD虽然手术时间较长,但是在近远期疗效及预后上更佳,因此可作为首选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贲门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开放手术 疗效
原文传递
艾司奥美拉唑钠持续泵入与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中的运用效果研究
16
作者 刘道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35-0138,共4页
对比艾司奥美拉唑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65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与干预组33例。... 对比艾司奥美拉唑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在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65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艾司奥美拉唑钠。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与干预组3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干预组持续泵入,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凝血功能指标、胃肠激素水平和再出血情况。结果 1)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腹痛缓解、出血停止和黑便转黄时间明显缩短(P<0.05)。2)治疗后,患者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明显降低,干预组分别是(2.15±0.32)g/L和(0.48±0.15)mg/L,低于对照组的(2.38±0.45)g/L和(0.60±0.2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患者EGF和PGE2水平明显升高,干预组分别是(0.84±0.26)μg/mL和(5.79±1.47)μg/mL,高于对照组的(0.46±0.17)μg/mL和(4.30±1.25)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组患者再出血率稍低于对照组(3.03%vs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泵入艾司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优于静脉滴注,可加快症状缓解、改善凝血指标和胃肠激素水平,推荐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艾司奥美拉唑钠 持续泵入 凝血功能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超声联合氧合指数检测对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17
作者 李名巧 郑怀玉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2期133-135,共3页
目的:分析肺部超声联合氧合指数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普通肺炎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急... 目的:分析肺部超声联合氧合指数对重症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进行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普通肺炎患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肺部超声评分与氧合指数。结果:观察组APACHEⅡ、CPIS、肺部超声评分高于对照组,氧合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的氧合指数高于死亡患者,而肺部超声评分低于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肺部超声与APACHEⅡ、CPIS评分呈正相关(r=0.5097、0.5326,P=0.0067、0.0042),氧合指数与APACHEⅡ、CPIS评分呈负相关(r=-0.4668、-0.4116,P=0.0083、0.0108)。结论:联合肺部超声检查与氧合指数检测,不但能准确判定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还能准确评估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超声 氧合指数 重症肺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效果
18
作者 周慧娟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8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窒息后心肌损伤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及维生... 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阳新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窒息后心肌损伤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及维生素C,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α-羟丁酸脱氢酶、丙二醛、晚期氧化蛋白产物水平低于参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心肌代谢,减轻心肌损伤,促进症状缓解,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果糖二磷酸钠 新生儿窒息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胃浆膜肌层套式吻合术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冯伦高 彭曦 +5 位作者 王家顺 潘学豪 汪文东 汤绍涛 彭辉欣 钱世玲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为预防吻合口远期狭窄,作者设计了食管-胃浆膜肌层套式吻合术。管腔内前后壁用3-0肠线连续缝合。通过实验与“套叠式”吻合术对比观察,发现肠线吸收快、反应轻,吻合口不易狭窄;吻合口丝线残留、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为导致远期狭窄的... 为预防吻合口远期狭窄,作者设计了食管-胃浆膜肌层套式吻合术。管腔内前后壁用3-0肠线连续缝合。通过实验与“套叠式”吻合术对比观察,发现肠线吸收快、反应轻,吻合口不易狭窄;吻合口丝线残留、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为导致远期狭窄的主要原因。临床应用180例,同样取得良好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发生,其操作技术不难,安全可靠,易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 吻合口狭窄 食管胃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大蒜多糖C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敏 梅贤臣 +2 位作者 赵骥 欧阳昌汉 张明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140-2141,共2页
目的观察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研究大蒜多糖C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加脂多糖(BCG+LPS)建立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测量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CD_4^+/ CD_8^+比值。结果模型组T... 目的观察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研究大蒜多糖C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卡介苗加脂多糖(BCG+LPS)建立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测量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和CD_4^+/ CD_8^+比值。结果模型组T淋巴细胞、CD_8^+T细胞百分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B淋巴细胞百分比值、CD_4^+/CD_8^+比值明显下降(P<0.01),CD_4^+T细胞百分比也有减少(P<0.05),NK1.1^+T细胞百分比无显著变化。大蒜多糖C(800 mg/kg ig,qd×12)治疗能使BCG+LPS免疫性肝损伤小鼠外周血T,B.CD_4^+T和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而CD_4^+/CD_8^+比值显著上升,恢复到正常水平,对NK1.1^+T细胞百分含量则无明显影响。结论大蒜多糖C能全面抑制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的免疫功能,并促使机体建立新的免疫平衡,从而对免疫性肝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 肝损伤 淋巴细胞亚群 大蒜多糖C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