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襄阳市HIV感染者混合感染HBV、HCV及梅毒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富强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了解襄阳市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CV、HBV及梅毒状况。方法收集本市168例HIV感染者及356例普通体检人群血液标本,进行HCV、HBV及TP标志物检测,分别比较各项感染率;再对HIV感染者按感染方式分组比较各项感染率。结果 HIV感染者HCV及TP... 目的了解襄阳市HIV感染者合并感染HCV、HBV及梅毒状况。方法收集本市168例HIV感染者及356例普通体检人群血液标本,进行HCV、HBV及TP标志物检测,分别比较各项感染率;再对HIV感染者按感染方式分组比较各项感染率。结果 HIV感染者HCV及TP感染率明显高于体检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BV感染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途径感染HIV者,其HCV感染率与经静脉吸毒感染HIV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的HCV感染率均显著高于经性感染HIV者;性传播途径感染HIV者,其TP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非性传播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BV感染率在各组之间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HIV感染方式导致HCV及TP感染率不同,但对HBV感染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地区阴沟肠杆菌的检出及耐药性分析
2
作者 靳情 严威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4期291-291,共1页
目的:研究襄阳市中医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就诊患者细菌培养阴沟肠杆菌的检出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临床分离的74株产ESBLs和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株阴沟肠杆菌中,35株产ESB... 目的:研究襄阳市中医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就诊患者细菌培养阴沟肠杆菌的检出及耐药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7月,临床分离的74株产ESBLs和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4株阴沟肠杆菌中,35株产ESBLs,检出率47.3%;34株产AmpC酶,检出率45.9%;10株同时产生此二类酶,检出率约7.4%。酶抑制剂联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细菌耐药率为14.4%,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4%和6.8%。结论阴沟肠杆菌为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之一,产ESBLs、AmpC酶已成为阴沟肠杆菌耐药的二大主要因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产ESBLs和AmpC酶的阴沟肠杆菌耐药率极低,可作为抗菌治疗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酶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兵兵 陈全凤 +2 位作者 李雪莲 邱荣强 王裔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2期1593-1594,159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病原学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30例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观察不同病原菌感染治疗后效果。结果 30例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中分离出...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病原学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30例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原菌分析,观察不同病原菌感染治疗后效果。结果 30例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3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51.35%,以大肠埃希菌(21.62%)、铜绿假单胞菌(16.22%)为主;革兰阳性菌14株,占37.8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16.22%)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50%)为主;真菌4株,占10.81%。在疗效上,革兰阴性菌治愈率为84.21%,革兰阳性菌治愈率为92.86%,真菌治愈率为100.00%,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疗效稍差,但和革兰阳性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并发感染性腹膜炎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治疗后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感染性腹膜炎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胡生梅 史莉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49-650,共2页
为了密切监视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限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现将本院3年来从尿中检出的637株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菌株来源: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患者送检的中段尿1 529份(阳性率4... 为了密切监视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限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现将本院3年来从尿中检出的637株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菌株来源: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患者送检的中段尿1 529份(阳性率41.66%)。1.2方法:培养基、生化编码鉴定管和药敏纸片均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种类 生化编码鉴定管 耐药菌 中段尿 细菌分离 尿液标本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针吸细胞学诊断 被引量:5
5
作者 朱思国 王飞 余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9期63-6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对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诊断要点与价值。方法回顾11例ASPS的FNAC资料及相关临床表现,观察ASPS的细胞学特征,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11例中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27.2岁,10例肿块位于下肢,1例在乳房与下肢各有一肿块。ASP...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对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的诊断要点与价值。方法回顾11例ASPS的FNAC资料及相关临床表现,观察ASPS的细胞学特征,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11例中男4例,女7例,平均年龄27.2岁,10例肿块位于下肢,1例在乳房与下肢各有一肿块。ASPS的细胞学具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吸出血性标本、瘤细胞胞浆丰富嗜酸、部分为裸核、核圆形、核仁明显,最为明显的特征是有多种形态的结晶小体。结论利用ASPS的细胞学特征,尤其是多种形态的结晶小体可与化学感受器瘤、透明细胞肉瘤、腺泡状横纹肌肉瘤、透明细胞癌等鉴别。FNAC是术前诊断ASPS的极为有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 针吸细胞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58例痰培养样本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靳情 严威 +2 位作者 朱国勇 都青 谌晓燕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35期241-241,共1页
目的 探讨痰标本的质量对培养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3月~9月的1858例痰标本,进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根据涂片染色结果 ,并对上述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分析镜检结果与细菌检出率的关系.结果1858例痰标本中,涂片... 目的 探讨痰标本的质量对培养结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5年3月~9月的1858例痰标本,进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根据涂片染色结果 ,并对上述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分析镜检结果与细菌检出率的关系.结果1858例痰标本中,涂片合格标本1150例,占61.89%;不合格标本708例,占38.11%.共检出847株细菌.在1150涂片合格的标本中,细菌检出率为73.65%,合格痰标本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67.13%.在708例涂片不合格的标本中,检出212株细菌,细菌检出率为29.94%.结论 痰培养标本的质量非常重要,而涂片革兰染色镜检能在早期为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可以筛除不合格的痰标本,提高痰培养的细菌检出率,有效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分析 痰涂片 革兰染色 细菌培养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79份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分析
7
作者 靳情 张有忠 +1 位作者 艾艳红 严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3期3005-3006,共2页
目的调查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妇女阴道分泌物感染及混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对1 079份分泌物标本分别用唾液酸酶法和常规检测法进行分析。结果 1 079份受检标本中,真菌感染率为18.42%,滴虫感染率为4.25%,均比细菌性阴道炎(... 目的调查在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妇女阴道分泌物感染及混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对1 079份分泌物标本分别用唾液酸酶法和常规检测法进行分析。结果 1 079份受检标本中,真菌感染率为18.42%,滴虫感染率为4.25%,均比细菌性阴道炎(BV)的发病率低(23.17%),线索细胞为13.72%。结论应加强BV感染的临床诊断,采用方便、快捷、准确的方法对BV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 线索细胞 阴道清洁度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例多形性脂肪瘤的针吸细胞学诊断体会
8
作者 朱思国 余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2期87-89,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对多形性脂肪瘤的诊断要点与价值。方法回顾4例多形性脂肪瘤的FNAC资料及相关临床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总结FNAC诊断要点。结果多形性脂肪瘤的细胞形态学具有欺骗性,无诊断经验者易误诊为软组织恶性肿瘤。但掌握... 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对多形性脂肪瘤的诊断要点与价值。方法回顾4例多形性脂肪瘤的FNAC资料及相关临床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总结FNAC诊断要点。结果多形性脂肪瘤的细胞形态学具有欺骗性,无诊断经验者易误诊为软组织恶性肿瘤。但掌握其细胞学特点后可报告:细胞形态符合多形性脂肪瘤表现。结论结合临床表现,根据细胞学特征,尤其是花环状多核巨细胞的出现,FNAC可对多形性脂肪瘤作出明确的符合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脂肪瘤 针吸细胞学 花环状多核巨细胞 诊断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9
作者 熊琴 王震宇 宋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771-775,共5页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用Rstudio统计学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入住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4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二元Logis...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用Rstudio统计学软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入住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4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通过Rstudio统计软件建立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并通过验证组验证模型。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时间≥4 d、机械通气≥96 h、住院时间>30 d、入院时已经存在肺部感染以及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均是住院患者发生CR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RKP风险评估模型在建模组和验证组数据中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95%CI:0.720~0.830)和0.766(95%CI:0.710~0.822)。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有较好的临床效用。结论 基于上述5个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住院患者CRKP感染风险,可对CRKP感染高危人群进行有效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在母婴传播中的诊断价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富强 陈刚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2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HCV核心抗原(cAg)检测对丙型肝炎母婴传播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抗HCV(Ig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脐血进行HCV抗体(IgG)、HCV核心抗原检测,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 RNA。结果 72例新生儿脐血抗HCV IgG均为阳性。72例HCV IgG阳... 目的探讨HCV核心抗原(cAg)检测对丙型肝炎母婴传播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2例抗HCV(IgG)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脐血进行HCV抗体(IgG)、HCV核心抗原检测,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 RNA。结果 72例新生儿脐血抗HCV IgG均为阳性。72例HCV IgG阳性婴幼儿血清HCVcAg阳性10例,阳性率为13.9%;HCV RNA阳性11例,阳性率为15.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结论脐血HCVcAg检测对新生儿HCV感染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母婴传播 HCV核心抗原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文 王震宇 宋涛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9期920-923,共4页
目的 分析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对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的609例疑似结核病的临床样本作研究对象。进行GeneXpertMTB/RIF分析、分离培养鉴定、抗酸涂... 目的 分析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GeneXpert MTB/RIF)对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12月的609例疑似结核病的临床样本作研究对象。进行GeneXpertMTB/RIF分析、分离培养鉴定、抗酸涂片染色镜检、结核分枝杆菌基因(TB-DNA)扩增检测,以临床确诊结果为金标准,比较4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GeneXpertMTB/RIF检测的敏感度79.7%、特异度99.3%、阳性预测值98.3%和阴性预测值91.0%。GeneXpertMTB/RIF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高于直接涂片染色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度GeneXpertMTB/RIF技术与分离培养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B-DNA扩增检测、抗酸染色涂片镜检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eXpertMTB/RIF技术的敏感度高于TB-DNA技术和抗酸染色技术。特异度GeneXpertMTB/RIF技术与其他三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neXpertMTB/RIF技术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结核病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利福平 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广泛耐药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诱导缓解化疗期间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希 陈丽萍 +2 位作者 焦蓉 陈雨 黄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诱导缓解化疗期间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ALL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儿均应用诱导缓解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儿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2组患儿化疗期... 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诱导缓解化疗期间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ALL患儿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儿均应用诱导缓解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儿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2组患儿化疗期间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及化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计数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化疗期间感染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各危险度分型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中的同种分型患儿(χ~2=13.000、4.250、3.895、5.106,P<0.05),观察组患儿化疗期间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602、4.960、6.112,P<0.05),化疗后观察组中各危险度分型患儿的外周血NE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同种分型患儿(t=5.265、3.795、4.286,P<0.05)。结论在ALL患儿的诱导缓解化疗期间,加用黄芪注射液能够缓解患儿的骨髓抑制,降低ALL患儿的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黄芪 化疗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指导儿童炎性感染的临床用药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康俊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5期1752-1753,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炎性感染时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指导临床用药的效果。方法采集患儿静脉血或末梢血,同时进行WBC与CRP的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956例患儿中CRP与WBC同时增高的患儿占18.7%,抗菌剂治疗有效;有48.5... 目的探讨儿童炎性感染时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指导临床用药的效果。方法采集患儿静脉血或末梢血,同时进行WBC与CRP的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956例患儿中CRP与WBC同时增高的患儿占18.7%,抗菌剂治疗有效;有48.5%的患儿CRP与WBC均在正常范围,不用抗菌剂治疗,仅仅抗病毒或临床观察;有32.7%的患儿CRP与WBC结果不一致,应结合临床合理治疗。结论联合检测CRP与WBC有助于医生对患儿病情进行初步甄别与判断,指导医生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抗菌剂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儿童 中性粒细胞比例 炎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H-5100五元素分析仪检测微量元素结果不稳定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瑞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150-1151,共2页
目前我国各级医疗保健单位尤其是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院、综合医院已将人体微量元素作为常规检测项目。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检测人体微量元素得到广泛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于20世纪50年代由澳大利亚物理学... 目前我国各级医疗保健单位尤其是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院、综合医院已将人体微量元素作为常规检测项目。而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检测人体微量元素得到广泛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又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于20世纪50年代由澳大利亚物理学家瓦尔什(A.walsh)提出,而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其基于含待测组分的原子蒸汽对自己光源辐射出来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1]。各大医院均采用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微量元素 常规检测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原因分 分析仪 分光光度分析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妇幼保健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结合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希 焦蓉 黄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目的 探讨PS(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CPAP(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并将其均分为常规组(n=53)与联合组(n=53).其中对常规组患儿... 目的 探讨PS(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CPAP(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并将其均分为常规组(n=53)与联合组(n=53).其中对常规组患儿单纯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联合组患儿在前者基础上配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结果 联合组患儿治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患儿相比,联合组患儿肺炎发生率更低,且氧疗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其疗效更明显,可在提高临床治愈率的同时,减少肺炎发生率并缩短氧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鼻塞式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疗效 氧疗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