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拓评价在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德生 范志成 +1 位作者 夏咏 李凯杰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通过可拓评价模型评价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襄阳市襄州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岗位人员职责、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等要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建立可拓评价模型,选择... 目的:通过可拓评价模型评价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绩效考核评价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襄阳市襄州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岗位人员职责、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等要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建立可拓评价模型,选择关联函数,计算关联度、规范关联度和综合关联度,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对襄阳市襄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某人员考核情况进行单项指标等级评价和综合指标等级评价。其中,单项指标评价等级与该考核人员测评值所对应的评价标准的等级基本一致,综合评价等级为好级别。结论:应用可拓评价法,既能对个人考核结果进行单指标评价和综合指标评价,还能进行分层次评价、单项指标排名评价和综合指标排名评价,具有良好的评判效果和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考核 可拓理论 物元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肿瘤监测分析
2
作者 柳絮 王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3期104-104,共1页
目的了解2015年襄阳市中心医院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为襄阳市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襄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全年新发和死亡肿瘤病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共报告恶性肿瘤数占医院报告总死亡数的26.81%;报告新发... 目的了解2015年襄阳市中心医院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为襄阳市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襄阳市中心医院2015年全年新发和死亡肿瘤病例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共报告恶性肿瘤数占医院报告总死亡数的26.81%;报告新发肿瘤病例共3079例,前五位的恶性肿瘤分别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子宫及其附件恶性肿瘤和胃癌,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4.60%。结论肿瘤死亡和新发病情况形势严峻,做好肿瘤监测评估和健康教育等防制工作愈发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 发病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高毒力荚膜血清分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雅婷 赵改婵 +4 位作者 专行 朱明 戴莹 史静 李国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2期2750-2754,共5页
目的 探讨湖北省肺炎克雷伯菌(KP)高毒力荚膜血清分型及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湖北省2019-2020年58家医院临床分离的疑似KP菌株,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初筛,全自动生化鉴定仪复核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 目的 探讨湖北省肺炎克雷伯菌(KP)高毒力荚膜血清分型及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收集湖北省2019-2020年58家医院临床分离的疑似KP菌株,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初筛,全自动生化鉴定仪复核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多重PCR进行高毒力荚膜血清分型,PCR扩增法检测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结果 收集的326株疑似菌株均为KP,标本来源于体液(血液、胸腔积液、脑脊液、腹水)及其他部位的KP对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KP检出率高达19.02%(62/326)。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KPC检出率为10.74%(35/326),NDM为1.23%(4/326),其中2株同时携带KPC和NDM基因。高毒力荚膜血清分型以K2型为主,检出率为11.04%(36/326),其他检出率依次为K57型的5.21%(17/326)、K54型的1.84%(6/326),未检出K1型。有7株高毒力荚膜型KP同时携带KPC耐药基因。结论 湖北省KP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且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并出现了携带KPC耐药基因的高毒力KP,在临床诊疗中必须加强对耐碳青霉烯类KP的监测,结合细菌耐药性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 高毒力荚膜血清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市2008-201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黄雪雪 刘杰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2年第6期121-122,共2页
2008年卫生部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正式启动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体系绩效考核工作,襄阳市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要求于2009年始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现对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2... 2008年卫生部印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正式启动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体系绩效考核工作,襄阳市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要求于2009年始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现对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2010年度疾病预防控制区域绩效考核工作进行比较,分析三年来工作开展情况及其影响,明确绩效考核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工作绩效 工作区 绩效考核 2009年 评估标准 省卫生厅 卫生部
原文传递
2011—2015年襄阳市襄州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志芳 刘光定 +1 位作者 李苌辉 姚秀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2期63-65,共3页
目的了解襄阳市襄州区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襄州区2011—2015年上报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区5年间传染病总发病数为24 269例,年均发病率为531.13/10万,... 目的了解襄阳市襄州区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襄州区2011—2015年上报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区5年间传染病总发病数为24 269例,年均发病率为531.13/10万,2011—2015年传染病年发病率分别为585.33/10万、532.84/10万、426.66/10万、594.41/10万、516.87/10万;死亡41例,年均死亡率为0.9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6 538例,丙类传染病6种17 731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17 163例)占70.72%,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4 494例)占18.52%,第3是血液与性传播传染病(2 465例)占10.16%;发病前5位的是手足口病(325.52/10万)、肺结核(72.61/10万)、病毒性肝炎(52.57/10万)、其它感染性腹泻(37.62/10万)和流行性腮腺炎(21.45/10万)。结论襄阳市襄州区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呈波动下降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男多于女、城区高于农村以及以儿童、农民和学生发病为主等特点,控制手足口病、肺结核、乙肝、其它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儿童、农民和学生身体健康是该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 发病率 死亡率 流行病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市MSM艾滋瞒防治知识行为及HIV感染影响因素分新
6
作者 邱兴庆 龚文胜 +2 位作者 谢爱齐 崔德勇 张静 《健康管理与促进》 2015年第4期18-20,共3页
现阶段,中国艾滋病传播以性途径为主,其中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危险行为比例高,流行形势严重。MSM人群也是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的桥梁。
关键词 感染影响因素 IMMUNODEFICIENCY MSM 知识行为 男男性行为人群 HIV 艾滋病危险行为 艾滋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市城区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和健康技能掌握率调查
7
作者 廖敏 李卓长 《健康管理与促进》 2015年第5期20-21,共2页
健康是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知识知晓与行为形成情况可以反映出一个群体健康素养水平。为了解城市居民健康知识、行为、技能掌握现状,科学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方案,襄阳市健康教育所于2013年11月对全市城区内不同人群进行问卷... 健康是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知识知晓与行为形成情况可以反映出一个群体健康素养水平。为了解城市居民健康知识、行为、技能掌握现状,科学制定健康教育干预方案,襄阳市健康教育所于2013年11月对全市城区内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知识知晓率 健康行为 问卷调查 城区 技能 形成率 居民健康知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襄阳市区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分析
8
作者 廖敏 陈济民 李卓长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1期281-281,共1页
获得市区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为政府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健康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随机抽取13个社区,每个社区完成278份问卷,采用湖北省健康教育所编制的《居民健康素养调... 获得市区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数据,为政府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健康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市随机抽取13个社区,每个社区完成278份问卷,采用湖北省健康教育所编制的《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开展调查,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 2016年襄阳市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0.23%。男性健康素养水平为9.24%,女性健康素养水平为11.2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5~44岁年龄组健康素养水平(16.98%)最高;65~69岁年龄组(2.68%)最低。健康素养水平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襄阳市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处于相对降低水平,干预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当提高今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针对性,加强对青少年人群、老年人群、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宣传力度,不断创新健康教育模式和方法,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 干预措施 针对性 文化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襄阳市狂犬病暴露现状分析
9
作者 戴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0期252-252,共1页
了解襄阳市狂犬病暴露情况、暴露后预防狂犬病处置情况以及狂犬病发病情况 方法 通过收集襄阳市狂犬病暴露处置报表和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及其病例,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为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 襄阳市2015年犬伤暴露38623例,狂... 了解襄阳市狂犬病暴露情况、暴露后预防狂犬病处置情况以及狂犬病发病情况 方法 通过收集襄阳市狂犬病暴露处置报表和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及其病例,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为控制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 结果 襄阳市2015年犬伤暴露38623例,狂犬病致死3例 结论 犬伤患者增加,狂犬病仍有发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疫情控制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犬伤暴露 犬伤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襄阳市疫苗管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10
作者 胡兴周 刘凡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11期287-287,共1页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科学有效的手段,事关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疫苗的种类越来越多,使用人群越来越广泛,如果在疫苗的采购、储运及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差错,都将造成严重后果。山东疫苗事件向我们... 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科学有效的手段,事关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疫苗的种类越来越多,使用人群越来越广泛,如果在疫苗的采购、储运及使用过程中出现任何差错,都将造成严重后果。山东疫苗事件向我们昭示着疫苗的管理是个大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因此,如何更好的加强疫苗管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我市预防接种工作的实施情况,切实加强疫苗的采购供应、储存运输以及使用管理,2016年5-9月,我们组织相关人员,对襄阳市部分疾控机构、预防接种单位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阳市 疫苗管理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1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居民碘营养现状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剑 朱道国 张大亮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5-465,共1页
碘缺乏病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损伤智力,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但碘摄入过多也会对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因地制宜科学补碘成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一个重点问题。为了对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进行客观评价,科学... 碘缺乏病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损伤智力,人类需要长期适量补碘,但碘摄入过多也会对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因地制宜科学补碘成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一个重点问题。为了对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进行客观评价,科学评估现行的补碘措施,2009—2011年作者对襄州区居民碘营养状况进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缺乏 碘盐 尿碘监测
原文传递
1951-2013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疟疾流行趋势分析
12
作者 范志成 李凯杰 +1 位作者 程猛 夏咏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分析和验证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1951-2013年疟疾流行趋势和规律,为消除疟疾路径分析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襄州区1951-2013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襄州区1951-2013年疟疾年平均发病率为143.... 目的分析和验证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1951-2013年疟疾流行趋势和规律,为消除疟疾路径分析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整理襄州区1951-2013年疟疾防治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襄州区1951-2013年疟疾年平均发病率为143.91/万。流行过程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70年代前为疟疾流行阶段,共出现3次幅度较大的发病高峰,分别为712.62/万(1954年)、846.26/万(1967年)和2 299.98/万(1970年),处于高发流行状态,各年代年均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63 427 043.85,P>0.05);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10年间为控制阶段,出现3次幅度较小的周期性波动,分别为100.40/万(1980年)、2.43/万(1991年)和7.30/万(2002年),疟疾发病率呈平稳下降趋势,处于低发状态;2010年之后为消除阶段,发病率在低发病状态上继续下降,由2011的0.04/万下降到2012年的0/万,2012-2013年消除了本地感染病例。利用居民疟疾流行率、带虫率调查和发热患者疟原虫血检数据对同期疟疾年均发病率流行趋势进行验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吻合性。结论襄阳市襄州区疟疾流行趋势经历了由高发流行阶段、大幅度下降阶段、低发平稳阶段和消除疟疾阶段的过程。但影响疟疾发生的自然因素并没有完全改变,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控和做好消除疟疾过程中的全面监测工作是该区当前和今后疟防工作的主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流行趋势 分析 验证 襄州区
原文传递
最大似然法在疟疾病例判断及血检对象筛选中的应用
13
作者 范志成 蔡冬青 +2 位作者 夏咏 陈猛 李凯杰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通过最大似然法判断疟疾病例及其在血检对象筛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疟疾病例和非疟疾病例中选择疾病症候群,通过专业知识和统计学检验,评估和筛选对疾病有诊断价值的症侯群,计算各症候在疟疾病例和非疟疾病例中出现的概率... 目的:通过最大似然法判断疟疾病例及其在血检对象筛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疟疾病例和非疟疾病例中选择疾病症候群,通过专业知识和统计学检验,评估和筛选对疾病有诊断价值的症侯群,计算各症候在疟疾病例和非疟疾病例中出现的概率,建立最大似然法进行判断。结果:对2例疟疾案例判别相符合,对襄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1~9月30名就诊病例进行判别,其中,1例判断为疟疾病例,其他29均判为非疟疾病例;以疟原虫快速诊断试纸法作为诊断标准,结果30例疑似病例全部为阴性。结论:最大似然判断法对疟疾病例判断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而且方便、实用、快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最大似然法 判断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预防接种门诊整体护理
14
作者 叶慧 陈勇 《医学信息》 2012年第6期211-212,共2页
预防接种门诊整体护理是目前推行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与家庭、社会和环境融为一体,大幅提高了接种门诊的科学管理水平、疫苗有效接种率和家长(或监护人)满意度。
关键词 预防接种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3年襄阳市流感监测甲型H3N2流感病毒基因特征分析
15
作者 史静 童芳莉 +6 位作者 朱胜明 甘云霞 马露 佟娜仁其木格 方斌 陈鹏 杨刚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
目的了解2022—2023年襄阳市流感监测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情况、HA及NA基因遗传进化规律与氨基酸的变异,为预测流感病毒流行和变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周收集国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流感病... 目的了解2022—2023年襄阳市流感监测分离的H3N2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情况、HA及NA基因遗传进化规律与氨基酸的变异,为预测流感病毒流行和变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周收集国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对H3N2阳性标本进行病毒分离,进行HA和NA基因扩增和测序,构建分子进化树和建模分析,分析基因特征和变异情况。结果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2022和2023年分离的H3N2分离株分别属于3C.2a1b.2a1和3C.2a1b.2a2分支。2022—2023年襄阳市A(H3N2)流感毒株均在重要抗原决定簇上发生点突变。2022年毒株的抗原表位突变主要发生在B、C和D区。2023年毒株的抗原表位突变主要发生在C区和D区。2022—2023年毒株HA基因发生不同的糖基化位点改变,未发现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相关的关键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三维模拟结构图中总体结构差异不明显。结论此研究中的A(H3N2)流感病毒毒株出现了抗原漂移,尤其是HA的变异可能影响疫苗对该地区人群保护作用,导致流感流行。HA和NA多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提示应密切关注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流行与基因变异情况,为流感病毒疫苗株推荐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N2亚型流感病毒 HA基因 NA基因 基因特征
原文传递
2014—2018年襄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汪雪洋 邓万霞 张金枝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9年第3期95-98,共4页
目的通过对2014-2018年襄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襄阳地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襄阳市2014-2018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结果2014-2018年共报告有效病例3741例,男、女比例1.07∶1;以0~4岁年龄组人群居多(27.2... 目的通过对2014-2018年襄阳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襄阳地区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并分析襄阳市2014-2018年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结果2014-2018年共报告有效病例3741例,男、女比例1.07∶1;以0~4岁年龄组人群居多(27.21%);职业以儿童(28.79%)和农民(20.90%)居多;可疑食品以混合食品(24.95%)和肉与肉制品(16.66%)居多;可疑购买场所中农贸市场(16.79%)和家庭(12.03%)占比最高;7~9月为发病高峰。共采集样本1373份,检出阳性病原体66株,总检出率4.81%,以沙门氏菌为主;7~9月病原体总检出率(6.28%)最高;0~4岁年龄组病原体总检出率(9.62%)最高。结论襄阳市食源性疾病高发期为7~9月,集中在0~4岁年龄组;应加强对重点场所(农贸市场、家庭)和重点人群(婴幼儿监护人)的相关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监测 病原体 食品安全
原文传递
襄阳市腹泻患者肠炎沙门菌分子特征及耐药表型分析
17
作者 史静 张雅婷 +3 位作者 朱胜明 杨子玉 黄杨 杨刚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24年第6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襄阳市腹泻患者肠炎沙门菌分离株的血清型、耐药情况与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2019—2020年腹泻患者肠炎沙门菌株开展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药敏结果显示该地区肠炎沙门... 目的研究分析襄阳市腹泻患者肠炎沙门菌分离株的血清型、耐药情况与分子分型特征。方法对2019—2020年腹泻患者肠炎沙门菌株开展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药敏结果显示该地区肠炎沙门氏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94.7%的肠炎沙门菌株为多重耐药菌株。肠炎沙门菌PFGE电泳图谱经聚类分析显示,19株菌可分为6种PFGE带型,其中流行优势型包含12株菌。MLST分型显示,15株菌均为ST11型,均携带多重耐药基因(mdsA、mdsB、mdsC、gols、sdiA)及MdtK基因,均携带各种侵袭力相关毒力基因,但不同菌株间所携带的致病岛分泌系统相关毒力基因略有差别。系统进化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15株菌可分成2个不同进化分支。结论襄阳地区肠炎沙门菌多重耐药状况较为严重,存在优势PFGE带型和ST型,并且携带多重耐药基因及多种侵袭力相关毒力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分子分型 耐药 全基因测序
原文传递
湖北省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蒋晓清 邢学森 +6 位作者 官旭华 刘公平 吴杨 沙莎 戴莹 刘敬东 郑景山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了解湖北省2011年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湖北省各地上报HFMD病例以及重症、死亡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湖北省共报告HFMD病例63 767例,发病率为111.41/10万;其... 目的了解湖北省2011年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湖北省各地上报HFMD病例以及重症、死亡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湖北省共报告HFMD病例63 767例,发病率为111.41/10万;其中重症病例159例,死亡24例。高发年龄为6月龄~3岁儿童,发病时间呈4~7月和10~12月双流行高峰,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4~7月流行高峰。病原学检测结果为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1 439例(占53.02%),科萨奇病毒A16型(CoxA16)阳性776例(占28.5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499例(占18.39%),EV71为重症和死亡病例绝对优势病原。结论 2011年湖北省HFMD疫情处于较高流行水平,应重点加强第一个流行高峰和高发地区的HFMD预防控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16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2013-2014年湖北省哨点医院A组轮状病毒G和P基因型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静 官旭华 +4 位作者 张婷 邢学森 赵耀儒 黄静 徐军强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5,共3页
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轮状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人轮状病毒分A、B、C三组,其中A群组轮状病毒(rotavirusA,RVA)是引起婴幼儿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体,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轮状病毒于1973年由澳大利亚学者... 人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轮状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人轮状病毒分A、B、C三组,其中A群组轮状病毒(rotavirusA,RVA)是引起婴幼儿腹泻最主要的病原体,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轮状病毒于1973年由澳大利亚学者R.F.Bishop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属 基因型 系统发育分析
原文传递
扶正抗艾颗粒联合HAART疗法对HIV/AIDS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建忠 陈瑶 +8 位作者 肖明中 倪维 王胜勇 邱兴庆 廖红春 谭震 陈鸿迎 吴端 唐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2017年第8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应用扶正抗艾颗粒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疗法(HAART)治疗HIV/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初治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改善相关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目的:应用扶正抗艾颗粒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疗法(HAART)治疗HIV/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初治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改善相关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7例,试验组予"扶正抗艾颗粒"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疗法(HAART)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予"扶正抗艾颗粒"安慰剂(5%低剂量)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疗法(HAART)抗病毒治疗,疗程3个月。两组患者同时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生存质量积分的观察。结果:经过12周的临床治疗,对照组与试验组比较,实验组能明显升高外周血RBC水平、降低CR水平,降低症状体征(总积分、乏力、纳呆、自汗)积分、升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和生存质量积分,经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抗艾颗粒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疗法(HAART)抗病毒治疗,能够改善HAART初始治疗后的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毒副作用、生存质量,减轻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能显著升高CD4+T淋巴细胞,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抗艾颗粒 HAART疗法 HIV/AIDS患者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