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忠梅 李晶 魏文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第21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影响。方法:将68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鼻饲过程反流、误吸以及吸入性肺炎...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的影响。方法:将68例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鼻饲过程反流、误吸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反流、误吸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行鼻饲的昏迷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反流、误吸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神经内科 鼻饲 误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忠梅 李晶 魏文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病例,探讨年龄、昏迷程度和留置尿管时间与尿路感染率的关系。结果:60岁以上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重度昏迷...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尿路感染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病例,探讨年龄、昏迷程度和留置尿管时间与尿路感染率的关系。结果:60岁以上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重度昏迷患者尿路感染率高于轻、中度昏迷患者(P<0.05),留置尿管时间超过14 d时尿路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组患者(P<0.05)。结论:尿路感染率与年龄、昏迷程度及留置尿管时间均有一定关系,应加强对老年患者及意识障碍严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从而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尿路感染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分布特点及Brighton标准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嘉嘉 罗璨 +17 位作者 胡波 刘群会 王娜 杨波 姜振威 骆文静 袁天琪 任善玲 王炎林 郑龙 吴慧文 罗君 谭世威 柳胤 刘书平 关景霞 肖哲曼 卢祖能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关于我国南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本文旨在分析湖北省GBS的分布特点,并验证Brighton标准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整理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4年期间,湖北省内45家医院出院诊断为GBS的病例,并... 目的关于我国南方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本文旨在分析湖北省GBS的分布特点,并验证Brighton标准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整理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4年期间,湖北省内45家医院出院诊断为GBS的病例,并对其进行Brighton诊断分级。结果共收集到GBS病例581例,男性336例,中位发病年龄51岁;发病年龄呈单峰分布,46~54岁患者最多。有前驱事件者占50.9%(296/581),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占59%(176/296)、腹泻15%(43/296);春、夏、秋、冬各不同季节发病无差异(P=0.463);湖北省各地区GBS患者所占比例有差异(P<0.001),南部更多;性别及年龄无差异(P=0.906,P=0.472);581例GBS患者中包括颅神经变异型28例、Miler-Fisher综合征57例和经典型496例;经典型GBS患者中,脱髓鞘型所占比例为43.7%,轴突型24.3%;不同亚型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righton分层诊断在所有经典型496例患者中1级占31.3%、2级占52.4%、3级占12.7%和4级占3.6%;在资料完善的247例患者中分别为1级62.8%、2级36.0%、3级0%和4级1.2%。结论湖北省GBS患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男性多于女性,无季节差异;亚型以脱髓鞘型为主,明显高于我国北方;前驱因素大多数为上呼吸道感染;Brighton标准的灵敏性较高,完善的临床资料可提高诊断分级,在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详尽的病史及体格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中国南方 湖北省 亚型 Brighton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谭贤佩 夏烈新 +1 位作者 李知莲 马兰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710-713,共4页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IF)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46例为观察组,健康老年人46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CNTF浓度并比较其差异。同时对2组患者进行HAMD、NIHSS、ADL评分... 目的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IF)与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46例为观察组,健康老年人46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CNTF浓度并比较其差异。同时对2组患者进行HAMD、NIHSS、ADL评分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HAMD、NIHSS、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CNT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卒中部位及前后循环的影响下CNT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灶体积、HAMD评分和NIHSS评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NTF与病灶体积、HAMD评分和NIHSS呈负相关(rs<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体积,CNTF浓度引起患者死亡或严重的并发症的OR值分别为1.87和1.45。结论睫状神经因子过低可能会导致老年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且为独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脑卒中 抑郁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与神经损伤程度、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作权 陈皓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417-420,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与神经损伤程度、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AMA评分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中神经...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与神经损伤程度、氧化应激反应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AMA评分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另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中神经损伤标志物、氧化应激指标、细胞凋亡指标的含量。结果: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患者血清中NSE、Glu、β-actin、NF155、sTM、MDA、ox-LDL、AOPP、sFas、sFasL、Caspase-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GPx、SOD、Bcl-2、Livin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焦虑组患者血清中NSE、Glu、β-actin、NF155、sTM、MDA、ox-LDL、AOPP、sFas、sFasL、Caspase-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非焦虑组,GPx、SOD、Bcl-2、Livin的含量低于非焦虑组。结论:急性脑梗死伴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情绪的产生会加重神经损伤程度和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2型糖尿病 焦虑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加曲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姜大景 涂强 《大医生》 2024年第20期34-37,共4页
目的探究阿加曲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CI患者... 目的探究阿加曲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长江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抗血小板组(100例)和抗血小板阿加曲班组(100例)。抗血小板组患者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阿加曲班组患者采用阿加曲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抗血小板阿加曲班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抗血小板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内皮素-1(ET-1)水平、血栓素B2(TXB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抗血小板阿加曲班组均低于抗血小板组;两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抗血小板阿加曲班组均高于抗血小板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联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ACI患者效果较好,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双联抗血小板 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地苯醌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知莲 吴慧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62-264,共3页
目的:研究艾地苯醌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血清中神经细胞因子、单胺类递质以及炎... 目的:研究艾地苯醌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艾地苯醌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比较两组血清中神经细胞因子、单胺类递质以及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1)神经细胞因子:观察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单胺类递质:观察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含量高于对照组,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炎症因子: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23(IL-23)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地苯醌治疗有助于提高神经细胞因子含量、改善单胺类递质代谢、缓解炎症反应,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艾地苯醌 单胺类递质 神经细胞因子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认知障碍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知莲 吴慧芳 马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24-626,共3页
目的:分析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帕金森病的老年患者共100例,其中伴有认知障碍的患者50例,认知正常的患者50例,另抽取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 目的:分析老年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帕金森病的老年患者共100例,其中伴有认知障碍的患者50例,认知正常的患者50例,另抽取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对比PD认知障碍组和PD认知正常组患者的基本病历资料,检测比较3组血浆Hcy、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分析简易智能状况检查(MMSE)评分与血浆Hcy水平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与PD认知正常组相比,PD认知障碍组病程明显延长,而MMSE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D认知障碍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PD认知正常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水平与MMSE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r=-0.693,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与认知障碍存在相关性,血浆Hcy水平升高是老年帕金森病发生认知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认知障碍 帕金森病 叶酸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治疗预防偏头痛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胡发明 黄知秀 张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1期94-96,共3页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纳入文献研究中丙戊酸钠与其他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在治疗预防偏头痛有效性上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的估计。并对不良反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托吡酯亚组中,χ...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差异。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纳入文献研究中丙戊酸钠与其他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在治疗预防偏头痛有效性上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的估计。并对不良反应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托吡酯亚组中,χ2=0.13,df=1,P=0.72>0.05,该研究具有同质性,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统计结果OR=0.96,95%CI[0.50,1.84],Z=0.12,P=0.91>0.05,二者无显著差异;在非托吡酯亚组中,χ2=2.15,df=3,P=0.54>0.05,研究具有同质性,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统计结果 OR=4.83,95%CI[2.51,9.28],P<0.000 01,二者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丙戊酸钠在治疗预防偏头痛上与对照组比较在疗效及不良反应上有显著差异,在治疗预防偏头痛上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偏头痛 有效性 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知莲 吴慧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41-142,共2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老年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已经成为仅次于肿瘤的第2位死亡原因[1]。越来越多的研究[2]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老年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已经成为仅次于肿瘤的第2位死亡原因[1]。越来越多的研究[2]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1
作者 胡伟 张娟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679-680,共2页
目的观察研究使用替吉奥联合放疗的方式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随即均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替吉奥联合放疗的方式,每天替吉奥60mg/m2,早晚各1次,口服,第1~14天,休息7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3... 目的观察研究使用替吉奥联合放疗的方式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随即均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替吉奥联合放疗的方式,每天替吉奥60mg/m2,早晚各1次,口服,第1~14天,休息7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5-Fu)并联合放疗的方式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肿瘤的治疗有效率、控制率以及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50.00%,控制率为73.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23.33%,控制率为40%(P<0.05)。2组治疗方式治疗后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替吉奥联合同步放疗的方式治疗老年局部晚期胃癌,可以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肿瘤治疗有效率及控制率,并且明显的减少了老年患者对治疗的不良反应,可以推广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放射治疗 联合治疗 老年患者 胃癌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年资护士穿刺留置针保留时间短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邢媛媛 杨晓芳 吴亚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3期103-103,共1页
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到临床输液患者中,尤其在神经内科这样以慢性疾病为主、老年患者居多、抢救危重患者频繁的科室,应用更为广泛。静脉留置针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老年患者的血管,减轻患者的痛苦,方便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最终提高... 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到临床输液患者中,尤其在神经内科这样以慢性疾病为主、老年患者居多、抢救危重患者频繁的科室,应用更为广泛。静脉留置针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保护老年患者的血管,减轻患者的痛苦,方便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最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穿刺次数 低年资护士 保留时间 原因分 输液患者 护理工作质量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对成人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成祥林 张晓琴 赵成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8年第4期267-269,共3页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对成人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1年、2年、3年对74例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的成人癫痫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癫痫组丙戊酸...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对成人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1年、2年、3年对74例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的成人癫痫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癫痫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均在正常浓度范围。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评分:在干预前,癫痫组11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在干预后6个月、1年、2年、3年,癫痫组11项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癫痫组自身与治疗前比较,11项得分均增高(P<0.05),但随时间延长无进一步改善趋势(P>0.05);癫痫组治疗前后原发性和继发性癫痫患者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成人癫痫患者存在认知功能下降,丙戊酸钠具有改善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癫痫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糖昏迷67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勋波 向明清 +1 位作者 成祥林 陈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6期8927-8928,共2页
目的:增加对低血糖昏迷的认识,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急诊收治的67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病因、症状、体征、血糖及治疗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67例低血糖昏迷病因以老年人、降糖药物过量或应用不当、肝肾功能不全、急性... 目的:增加对低血糖昏迷的认识,提高其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方法:对急诊收治的67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病因、症状、体征、血糖及治疗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67例低血糖昏迷病因以老年人、降糖药物过量或应用不当、肝肾功能不全、急性感染、服用壮阳药物、胰岛素瘤等因素有关,其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复杂。结论:昏迷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常规检测血糖,及早鉴别,及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症/并发症 昏迷/诊断 昏迷/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对ACI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少良 王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22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转归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医院诊治的90例ACI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运用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及转归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医院诊治的90例ACI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运用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基于对照组上运用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的氧化应激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观察组的SOD、GSHpx及MDA等氧化应激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OD、GSH-px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而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ACI患者,疗效确切,不仅对神经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且还能有效恢复其神经功能,改善预后,临床上值得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阿替普酶 ACI 氧化 应激水平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动脉炎误诊11例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熊勋波 赵成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533-534,共2页
关键词 颞动脉炎/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针延长管反折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忠霞 陈燕 +3 位作者 程国艳 向孝芹 来念 樊孝春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头皮针延长管反折法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对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内科接受输液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头皮针延长管反折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 目的探讨头皮针延长管反折法在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对提高穿刺成功率的作用。方法将2011年1月~2011年6月在本院内科接受输液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头皮针延长管反折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法,比较2组的一针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穿刺一针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短,避免污染,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患者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输液管反折法的负压原理进行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可有效保护患者血管,避免反复穿刺,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静脉穿刺 头皮针延长管反折法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
18
作者 汪华 罗一峰 《解剖学研究》 CAS 2002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东菱精纯克栓酶 治疗 颅内静脉窦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对PTZ点燃大鼠海马GABA和GABAARα1的影响
19
作者 成祥林 赵成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4377-4377,共1页
关键词 甲泼尼龙/药理学 γ氨基丁酸/药物作用 受体 GABA—A/药物作用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Wistar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人原发性脑出血86例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向明清 蔡晓美 成祥林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5期6090-6091,共2页
关键词 脑出血/病因学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