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手术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1
作者 韦炳邓 罗中 +1 位作者 关秀文 杨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8期645-648,共4页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对结直肠癌手术效果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7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FTS组实施FTS理念,对照组行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围手术期炎症因子...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对结直肠癌手术效果及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7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FTS组实施FTS理念,对照组行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围手术期炎症因子的水平。FT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FTS组术后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术后第1、3d WBC、CRP、IL-6和TNF-α水平和术后第7dWBC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1、3、7d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TS组术后第1、3、7d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可以减轻结直肠癌患者应激反应,减少机体炎症因子释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尽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快速康复外科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比较 被引量:41
2
作者 李继勇 罗琦 王满贞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对照组36例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结果、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64%(6/44),对照组为11.1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均无再次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及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均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有效术式,可根据患者前次手术方式及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复发疝 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腹腔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继勇 王满贞 陈义祥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5期133-135,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3月及2011年4月~2011年6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40例和169例。分别设为干预组、非干预组,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目的调查分析和评价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1年3月及2011年4月~2011年6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40例和169例。分别设为干预组、非干预组,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药物的选择、首次给药时机、预防用药的疗程、抗菌药物的使用率等指标的合格率明显上升。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遏制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使医疗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利用,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 309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医院采取的干预措施具有有效、可行,对促进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起到积极的作用,显著提高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类切口 围手术期 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联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朱求实 李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879-882,共4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联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10只大鼠为对照组,余30只为造模组,给予高脂饮食,第8周时,随机处死对照组和造模组各1只大鼠,常规肝切片行HE染色,以肝细胞明显脂肪变性确定制备模型成功。...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脂联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10只大鼠为对照组,余30只为造模组,给予高脂饮食,第8周时,随机处死对照组和造模组各1只大鼠,常规肝切片行HE染色,以肝细胞明显脂肪变性确定制备模型成功。将造模组随机分为高脂组和罗格列酮组,前者继续以高脂喂养;后者自第9周开始,每天以5mg·kg^(-1)·d^(-1)罗格列酮盐溶液灌胃,共8w。各组大鼠在实验第18周末测量体质量,麻醉后计算肝脏指数,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脂联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结果高脂组大鼠体质量与肝脏指数均明显增高(P<0.05)。罗格列酮组的肝脏指数较高脂组比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肝脏指数有所升高(P<0.05)。对照组、高脂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罗格列酮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高脂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高脂组大鼠血清ALT、AG和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罗格列酮组明显低于高脂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逆转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探讨瘦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模型组、HIRI瘦素预处理组和HIRI术后瘦素处理组,每组10只。HIRI模型组建立大鼠肝I/R损伤模型,Sha... 目的探讨瘦素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模型组、HIRI瘦素预处理组和HIRI术后瘦素处理组,每组10只。HIRI模型组建立大鼠肝I/R损伤模型,Sham组开腹后仅钝性分离肝蒂左分叉,但不夹闭阻断肝叶供血,HIRI瘦素预处理组大鼠于HIRI术前30 min给予腹腔注射重组瘦素,剂量为0.2 mg/kg体质量。HIRI术后瘦素处理组大鼠于HIRI术后30 min给予腹腔注射重组瘦素,剂量为0.2 mg/kg体质量。4组大鼠分别于HIRI术后3 h采集血清和6 h时处死,采集肝脏组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结果Sham组见少量TUNEL阳性肝细胞,HIRI模型组TUNEL阳性肝细胞与Sham组比较明显增多(P<0.05),HIRI瘦素预处理组凋亡细胞和阳性率较HIRI模型组和HIRI术后瘦素处理组明显减少(P<0.05)。HIRI模型组大鼠肝脏组织匀浆MDA含量明显高于Sham组大鼠肝脏组织匀浆中的含量,SOD含量明显低于Sham组(P均<0.05),HIRI瘦素预处理组MDA含量高于Sham组,但明显低于HIRI模型组(P均<0.05)。与Sham组比较,各组大鼠IL-6、TNF-α、ALT、AST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与HIRI模型组比较,瘦素预处理组大鼠IL-6和TNF-α、ALT、AST水平降低,HIRI术后瘦素处理组IL-6和TNF-α水平较HIRI模型组升高(P均<0.05)。结论瘦素预处理可以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其调节肝组织中的细胞因子释放,提高肝脏的抗氧化损伤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凋亡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肝切除联合选择性断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建武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1224-122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生存周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行选择性断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生存周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6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行选择性断流术(观察组),33例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肝脏功能生化指标水平、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随访3年,分析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周期。【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首次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ALT、AST、Alb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观察组P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前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血清IgA、IgM、Ig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胸腔积液、感染、肝性脑病、门静脉血栓,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93%(7/29)低于对照组的27.27%(9/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P=0.92)。两组患者术后1年、2年及3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曲线显示其生存周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肝切除联合断流术治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高血压 门静脉/并发症 腹腔镜检查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常见原因分析
7
作者 陈建武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9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并分析相关病变机制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转为开腹手术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临床症状均消失,疗效满意。结...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并分析相关病变机制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中转为开腹手术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临床症状均消失,疗效满意。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为开腹手术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CALOT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易小燕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1年第12期39-41,共3页
总结了本院2008年~2010年间收治的39例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评估、术前指导、术前准备、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术后引流管护理。认为乳腺癌术前及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并有利于患者... 总结了本院2008年~2010年间收治的39例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评估、术前指导、术前准备、术前术后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术后引流管护理。认为乳腺癌术前及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并有利于患者术后生理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罗琦 李继勇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98-100,共3页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ICU 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VAP患者16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162份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病原菌266株... 目的分析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取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ICU 2013年2月—2015年1月收治的VAP患者16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162份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病原菌26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2株(75.7%)、革兰阳性菌64株(24.3%)。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占33.2%)、肺炎克雷伯菌(占24.8%)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53.1%)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1.0%、79.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为10.4%。肺炎克雷伯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2.0%、72.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为4.0%。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4.4%、86.1%、86.1%;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较低,为2.8%。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除头孢哌酮/他唑巴坦和复方磺胺甲噁唑之外的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均为75.0%及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4.1%、80.0%,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的敏感率均为100.0%。结论 ICU VAP患者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且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机相关性 重症监护病房 病原菌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