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与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麻醉恢复室成人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1
作者 汤艳辉 李思琪 +2 位作者 黄丽丹 宋文沁 付湘云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8期452-456,492,共6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与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麻醉恢复室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纳入麻醉恢复室发生急性躁动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186例,随机分入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与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麻醉恢复室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纳入麻醉恢复室发生急性躁动且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186例,随机分入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组(R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分别静脉给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0.1 mg/kg)或右美托咪定(0.4μg/kg),若患者未入睡,再重复给予上述剂量至患者入睡;之后持续泵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20 mg/h)或右美托咪定(80μg/h)30 min。收集治疗期间生命体征、手术时间、手术类型、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里士满焦虑量表(Richmond Agitation Sedation Scale,RASS)分级、4AT评分、用药次数、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术后第1天~第3天对患者进行4AT测试、评估不良事件,记录住院时间数据。结果:最终158例完成研究,R组和D组各79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用药次数低于D组(P<0.05),入睡快于D组(P<0.05),苏醒时间与D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睡(T2)及持续泵注10 min(T3)时,D组MBP高于R组,HR低于R组(P<0.05),持续泵注20 min(T4)时,D组HR低于R组(P<0.05)。D组与R组谵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D组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高于R组,高血压的发生率也高于R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低于R组(均P<0.05)。2组的呼吸抑制、窦性心动过速、头晕、恶心、呕吐、导管相关膀胱刺激症、寒颤及谵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发生后药物治疗前,2组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或右美托咪定治疗后,谵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和右美托咪定均对麻醉恢复室发生的EA有较好的疗效,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起效更快、对循环的抑制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躁动 右美托咪定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质量管理结合递进教学在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践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玲华 刘慧敏 +3 位作者 董卓 宋文沁 夏中元 孟庆涛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结合递进教学在麻醉专业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8-09/2019-10期间进入我院麻醉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简称“住培学员”)48人,拟行B超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学习,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结合递进教学在麻醉专业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8-09/2019-10期间进入我院麻醉科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简称“住培学员”)48人,拟行B超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学习,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传统教学组(C组),每组24人。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超声质量控制小组拟定“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实施流程和质量管理”,所有学员统一完成所有理论学习课程,A组住培学员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办法分层递进通过模拟操作考核,C组住倍学员则通过传统的带教,比较2组住倍学员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操作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倍学员自我评价和带教老师满意度评估。结果全面质量管理结合递进教学组住培学员的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成功率显著提高,操作时间显著缩短,并发症明显降低(P<0.05),住培学员以及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全面质量管理结合递进教学方法指导下的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可进一步保证住培学员操作的规范性和同质化,加深住倍学员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理解和运用,树立了住倍学员操作的信心,提高了培训效果及麻醉相关操作的安全性,值得在麻醉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质量管理 递进教学方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同质化 麻醉专业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蛋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芹 王龙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76-879,共4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是溶栓、介入手术或心脏外科手术术后心肌细胞坏死、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理基础,表现为缺血心肌组织恢复血液灌注后,其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结构损伤更加加重。其中钙超载、心肌细...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是溶栓、介入手术或心脏外科手术术后心肌细胞坏死、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理基础,表现为缺血心肌组织恢复血液灌注后,其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结构损伤更加加重。其中钙超载、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炎性反应、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微血管内皮损伤等病理生理过程参与其发生。研究者们早期证实,通过缺血预处理或后处理主动干预均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应,随后又发展为药物的预处理及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神经调节蛋白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胸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多汗症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魏晓冬 曹经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9期678-678,共1页
关键词 颈胸神经节阻滞 治疗 顽固性多汗症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不佳8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芳 王龙 +2 位作者 杨颖聪 周晨亮 周伶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4期5878-5878,共1页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不佳的原因。方法在CT引导下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臭氧盘内外注射,并进行近、远期随访。结果 60例患者,疗效不佳者8例,占总例数的13.3%。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为适应证的选择及术后的康复。结...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不佳的原因。方法在CT引导下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臭氧盘内外注射,并进行近、远期随访。结果 60例患者,疗效不佳者8例,占总例数的13.3%。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为适应证的选择及术后的康复。结论适应证的选择、术者的技术水平、术后的康复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治疗 臭氧/治疗应用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