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地质勘查行业形势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彭少南 王小敏 +1 位作者 陈松林 汪洋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年第12期43-48,共6页
2010年以来,湖北省地质勘查行业规模不断壮大,资质数量逐年增长,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持续下降,探矿权数量持续减少。地质勘查趋势呈现出针对矿业的地质勘探工作将持续削减,地质勘查工作进入新常态但仍将继续调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 2010年以来,湖北省地质勘查行业规模不断壮大,资质数量逐年增长,非油气地质勘查投入持续下降,探矿权数量持续减少。地质勘查趋势呈现出针对矿业的地质勘探工作将持续削减,地质勘查工作进入新常态但仍将继续调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地质调查评价工作热度不减等方面特征。建议:(1)积极探索"PPP"模式,拓宽地质找矿投融资渠道;(2)推进地质找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拓展地勘工作新领域;(3)转变矿产勘查方式,逐步提高绿色勘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勘查 行业现状 趋势分析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绿色勘查工作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3
2
作者 吴龙 陈松林 +2 位作者 刘红亮 吴飞 郭菲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年第2期307-310,共4页
绿色勘查是生态文明建设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地质勘查行业中的具体体现,最大限度地减少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影响,以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资源供给的双赢。通过对湖北省绿色勘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绿色勘查是生态文明建设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地质勘查行业中的具体体现,最大限度地减少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和影响,以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资源供给的双赢。通过对湖北省绿色勘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认为通过采用以钻代槽、一孔多支、改进物资运输方式、探槽回填及恢复等措施,可以较大程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今后推动全省地质工作开展绿色勘查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勘查 生态环境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京山地区孤峰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及远景区划分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登 冷双梁 +5 位作者 陈威 刘红亮 吴龙 周向辉 余江浩 居字龙 《华南地质》 CAS 2021年第2期193-204,共12页
为研究湖北省京山地区孤峰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及资源潜力,从岩石组合、有机地化、储层特征等方面对孤峰组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区孤峰组泥页岩厚度为55.2-58.3 m;有机碳含量(TOC)为1.75%-6.39%;干酪根类型为Ⅰ型,镜质体反射率(Ro)为1.... 为研究湖北省京山地区孤峰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及资源潜力,从岩石组合、有机地化、储层特征等方面对孤峰组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区孤峰组泥页岩厚度为55.2-58.3 m;有机碳含量(TOC)为1.75%-6.39%;干酪根类型为Ⅰ型,镜质体反射率(Ro)为1.23%-1.72%;平均值为1.58%,处于过成熟生气阶段;多种孔裂隙发育,孔隙度平均为4.29%;矿物组成以石英和碳酸盐矿物为主,少量粘土矿物;孤峰组拟合含气量平均为2.21 m^(3)/t。研究结果表明:(1)京山地区孤峰组泥页岩厚度大,生烃能力良好,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物质基础;(2)孤峰组脆性矿物含量高,有利于压裂改造;(3)采用叠合法预测,研究区存在永隆-长滩地区和钱场-渔薪地区两个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潜力 页岩气 孤峰组 二叠系 湖北省京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钟祥—京山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条件及资源潜力
4
作者 吴龙 刘红亮 +3 位作者 陈松林 王登 吴飞 杨洁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0年第S02期57-61,89,共6页
为研究湖北钟祥—京山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从岩石组合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等方面对页岩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五峰组平均厚14 m,龙马溪组平均厚54 m;五峰组有机碳含量为1.98%~3.10%,龙马溪组有机碳... 为研究湖北钟祥—京山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成藏条件,从岩石组合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等方面对页岩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五峰组平均厚14 m,龙马溪组平均厚54 m;五峰组有机碳含量为1.98%~3.10%,龙马溪组有机碳含量为0.65%~4.01%;干酪根类型为Ⅰ型,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o为2.51%~2.85%,平均值为2.66%,处于过成熟生气阶段;孔裂隙发育,孔隙度平均为1.14%,五峰—龙马溪组拟合含气量为2.43 m3/t,现场解析含气量为0.48 m3/t。采用叠合法预测页岩气有利区,共预测出罗桥—白龙寺一带和南部钱场—太子山一带2个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潜力 页岩气 龙马溪组 五峰组 钟祥—京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陵断穹核部鳞片石墨矿床石墨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边敏 陈松林 +7 位作者 刘林 程林 刘海 范玖琳 李小伟 陈晨 兰绿灯 姚敬劬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6-85,共10页
笔者研究黄陵断穹核部鳞片石墨矿床中石墨的矿物学特征,分析石墨生成的世代与石墨片径的关系,指出寻找大鳞片石墨矿的方向。本区石墨有序化程度高、结晶完好,具有高中级区域变质的成因特点;石墨有3个矿物世代,分别形成于绿片岩相、角闪... 笔者研究黄陵断穹核部鳞片石墨矿床中石墨的矿物学特征,分析石墨生成的世代与石墨片径的关系,指出寻找大鳞片石墨矿的方向。本区石墨有序化程度高、结晶完好,具有高中级区域变质的成因特点;石墨有3个矿物世代,分别形成于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及麻粒岩相;石墨片径随变质程度提高而增大。碳质沉积岩原岩的角闪岩相及麻粒岩相分布区是寻找大鳞片石墨的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陵断穹核部 鳞片石墨 矿物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秭归县郭家坝码头滑坡特征及稳定性评价
6
作者 李明 詹凤平 刘红亮 《河南科技》 2014年第8期160-161,共2页
本文对三峡库区秭归县郭家坝码头滑坡体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研究结果揭示了该码头滑坡的性质和稳定性。本文为防治该滑坡灾害提供了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滑坡 地质灾害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陵断穹核部鳞片石墨矿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被引量:4
7
作者 秦元奎 徐江嬿 +4 位作者 边敏 程林 张瑜 刘林 姚敬劬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79,共13页
黄陵断穹核部是我国鳞片(晶质)石墨矿主要产区,并以品位高(固定碳含量9.44%~13.6%)、片径大(d=0.1~1.5mm)著称,对该区石墨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前人研究多侧重于变质成矿作用,而对碳质来源、碳质富集等至关重要的沉积成矿作用... 黄陵断穹核部是我国鳞片(晶质)石墨矿主要产区,并以品位高(固定碳含量9.44%~13.6%)、片径大(d=0.1~1.5mm)著称,对该区石墨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前人研究多侧重于变质成矿作用,而对碳质来源、碳质富集等至关重要的沉积成矿作用涉及很少。本次研究开展了以探索沉积成矿作用为主、建立完整的沉积变质成矿模型的研究。详细调研7个主要矿床,采集标本155块,分析各类样品115个,系统恢复变质岩原岩,重建沉积相剖面。研究黄凉河期(Pt1h)的古地理格局,划分沉积相,确定碳质富集有利部位,研究结果认为:该区石墨矿碳质来源于微古植物(小球藻类),藻类在早元古代原始海洋滨海潮坪和潟湖环境繁衍、富集,遗体堆积形成碳质腐泥,为石墨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吕梁期动力热变质作用改变了碳质的赋存状态,使有机碳裂解、单质化、有序化,变成晶质石墨。随着变质程度提高,自绿片岩相、角闪岩相至麻粒岩相,石墨结晶程度变好,片径变大。混合岩化进一步使石墨鳞片聚集,再生加大,形成大片径石墨。对这一类型石墨的地质找矿,应从沉积成矿作用切入,在岩相古地理方面进入深入研究,确立碳质岩系的岩相空间展布特征,选择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陵断穹核部 鳞片石墨 成矿作用 成矿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