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仙桃市中稻土壤丰缺指标体系的建立及推荐用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必武 丁平 +2 位作者 许国雄 张晴 专启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2期9290-9291,9294,共3页
[目的]通过开展中稻“3414”试验,合理确定土壤养分等级和施肥量,为指导仙桃市中稻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土壤肥力的中稻田块进行多点中稻“3414”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中稻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相对产量的相关性,建... [目的]通过开展中稻“3414”试验,合理确定土壤养分等级和施肥量,为指导仙桃市中稻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土壤肥力的中稻田块进行多点中稻“3414”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中稻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相对产量的相关性,建立中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不同土壤肥力的施肥指标.[结果]仙桃地区中稻土壤氮磷钾均处于缺乏状态.适当施用氮磷钾肥可显著提高中稻产量.[结论]根据中稻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可将碱解氮划分为低(30~60 mg/kg)、中(60 ~ 120 mg/kg)和高(>120 mg/kg)3级;将有效磷含量划分为低(3.5 ~7.5 mg/kg)、中(7.5~15 mg/kg)和高(>15 mg/kg)3级;将速效钾含量划分为低(25 ~ 55 mg/kg)、中(55 ~ 110 mg/kg)和高(>110 mg/kg)3级.当土壤碱解氮含量处于低、中和高等级时,氮肥推荐用量分别为210 ~ 225、195 ~210和180~ 195 kg/hm2;当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低、中、高等级时,磷肥推荐用量分别为75 ~90、60 ~75和小于60 kg/hm2;当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低、中和高时,钾肥推荐用量为82.5 ~ 97.5、67.5 ~82.5和小于6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3414"试验 推荐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桃市紫云英-早稻肥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必武 丁平 +2 位作者 许国雄 张晴 专启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7期10984-10985,10988,共3页
[目的]通过开展紫云英-早稻肥效试验,合理确定在早稻作物上施用紫云英后化肥减量水平,为指导仙桃市早稻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早稻田设置紫云英-早稻肥效试验,分析各处理间土壤肥力变动情况和产量差异水平,科学建立施用紫云英后早... [目的]通过开展紫云英-早稻肥效试验,合理确定在早稻作物上施用紫云英后化肥减量水平,为指导仙桃市早稻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早稻田设置紫云英-早稻肥效试验,分析各处理间土壤肥力变动情况和产量差异水平,科学建立施用紫云英后早稻施肥指标。[结果]在早稻田施用紫云英,可以降低土壤pH和容重,提升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提高早稻的养分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结论]在早稻施用紫云英后,以减施20%的化肥效果最好、最佳经济施用量为N 115.2 kg/hm2、P2O570.8 kg/hm2、K2O 98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紫云英 化肥用量 合理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桃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3
作者 王必武 丁平 +2 位作者 许国雄 张晴 专启迪 《蔬菜》 2014年第1期19-24,共6页
遵循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5个步骤,对仙桃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全市村镇农民施肥中氮、磷、钾肥过量、适量、低量水平进行调查了解,摸清农民施肥现状,进而根据调查情况,在不同施肥水平土壤... 遵循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技术指导5个步骤,对仙桃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研究。首先对全市村镇农民施肥中氮、磷、钾肥过量、适量、低量水平进行调查了解,摸清农民施肥现状,进而根据调查情况,在不同施肥水平土壤中取土样4 051个,确定耕地地力现状;并结合大田试验,对土壤肥力进行分级,建立推荐施肥体系;最后借助专家软件系统设计配方肥,通过现场指导及辅以《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指导农民施肥。目前仙桃市已在水稻作物上向项目区223个村提供了7个肥料配方,在棉花作物上向项目区160个村提供了5个肥料配方,在油菜作物上向项目区287个村提供了4个配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仙桃市农民的增产、增收,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农作物生产潜力及土地等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施肥现状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藕“3414”肥料效应试验与配方施肥推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必武 丁平 +5 位作者 许国雄 沈成 郑兴飞 张德才 周明全 胡中立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27-2729,共3页
通过开展早藕"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步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莲藕生长、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建立氮、磷、钾肥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探索当地早藕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能有效增加莲藕叶面积,... 通过开展早藕"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步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对莲藕生长、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建立氮、磷、钾肥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探索当地早藕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能有效增加莲藕叶面积,提高莲藕产量;综合考虑试验土壤的特殊性,提出早藕推荐合理的养分施肥量为纯氮200~240kg/hm2、五氧化二磷50~60kg/hm2、氧化钾100~1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藕 “3414”肥料效应试验 回归分析 推荐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稻秸秆还田添加腐熟剂对晚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杜丑新 肖云山 +3 位作者 丁平 张晴 专启迪 王必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9期121-122,共2页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添加腐熟剂对晚稻生长发育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协优46为供试晚稻品种,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在秸秆还田的情况下添加家农、金葵子、鱼米香秸秆腐熟剂,研究秸秆腐熟剂对晚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与...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添加腐熟剂对晚稻生长发育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协优46为供试晚稻品种,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在秸秆还田的情况下添加家农、金葵子、鱼米香秸秆腐熟剂,研究秸秆腐熟剂对晚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可使晚稻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及千粒重分别提高1.1~7.5粒、3.0~6.6粒、1.0个百分点~5.2个百分点、0.2~0.9 g,明显提高晚稻产量,平均增产357.5 kg/hm^2,增幅为5.8%;可使土壤容重减少0.03~0.06 g/cm3,pH降低0.20,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阳离子交换量(CEC)分别增加0.15~0.26 g/kg、0.04~0.11 g/kg、5.00~10.00 mg/kg、0.18~1.04 cmol/kg;添加秸秆腐熟剂对早稻秸秆腐解比自然情况下的腐解时间缩短15 d。[结论]秸秆还田添加腐熟剂可提高晚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3种腐熟剂增产和改善土壤养分的效果从好到差依次为金葵子、家农、鱼米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腐熟剂 晚稻 产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氮磷钾吸收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佳 王必武 +6 位作者 黄立强 吴惠生 张德才 喻霞 郑兴飞 胡中立 刁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4期3562-3565,共4页
采用凯氏定氮法、钼锑抗显色法、火焰光度计法对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的两个品种各器官中的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芋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幼苗期,氮磷钾的分配主要集中在芋的叶片和叶柄中,氮... 采用凯氏定氮法、钼锑抗显色法、火焰光度计法对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的两个品种各器官中的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研究芋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在幼苗期,氮磷钾的分配主要集中在芋的叶片和叶柄中,氮以叶片中居多,钾以叶柄中居多;从发棵期开始,氮磷钾主要分配在芋的球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Colocasia esculenta(L.)schott] 吸收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茭白对氮磷钾的吸收状况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高盼 杨佳 +7 位作者 王必武 黄立强 吴惠生 张德才 喻霞 郑兴飞 胡中立 刁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0期5199-5201,共3页
以鄂茭2号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叶片在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茭白不同生长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茭白在幼苗期到发棵期,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均呈增长趋势;发棵盛期,茭白对氮磷钾3种营养素的吸收都急剧增加,其中对... 以鄂茭2号为供试材料,研究其叶片在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茭白不同生长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不同。茭白在幼苗期到发棵期,氮磷钾的吸收积累均呈增长趋势;发棵盛期,茭白对氮磷钾3种营养素的吸收都急剧增加,其中对氮元素的吸收积累状况最为明显;衰亡期茭白对3种元素的吸收均开始下降。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茭白的科学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含量 吸收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3414”肥效试验与配方施肥推荐研究初报 被引量:2
8
作者 黄立强 王必武 +5 位作者 吴惠生 张德才 喻霞 刁英 胡中立 郑兴飞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6期3034-3036,共3页
开展"3414"肥效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比对芋(Colocasia esculenta)及芋荷梗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氮、钾肥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探索了获得芋及芋荷梗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合理施肥可有效提高芋及芋荷梗的产量,且对芋荷梗... 开展"3414"肥效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比对芋(Colocasia esculenta)及芋荷梗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氮、钾肥施肥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探索了获得芋及芋荷梗的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合理施肥可有效提高芋及芋荷梗的产量,且对芋荷梗的增产效果更加明显,过量施用钾肥会造成芋及芋荷梗产量明显降低,若以芋荷梗为主要采收目标时,可适当增加氮、钾肥的施用量。在该试验土壤条件下,推荐施肥量为氮肥225.0~337.5 kg/hm^2,钾肥171.0~235.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Colocasia esculenta) “3414”肥效试验 回归方程 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