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民族学院大学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继红 催茜 +1 位作者 刘命昌 李天群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2-623,共2页
关键词 肠疾病 寄生虫性 感染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学院学生肠道原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继红 崔茜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3-334,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组别医学生肠道原虫感染特征,以便为学生肠道原虫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取被试者新鲜粪便碘液染色,高倍镜直接观察发现浅黄色圆形小体后,分别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查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人芽囊原虫及... 目的了解不同组别医学生肠道原虫感染特征,以便为学生肠道原虫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取被试者新鲜粪便碘液染色,高倍镜直接观察发现浅黄色圆形小体后,分别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查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人芽囊原虫及结肠内阿米巴原虫,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各种常见肠道原虫感染率略高于1992年全国人均水平。总感染率农村学生为14.21%,城市学生为4.80%(X2=49.36,P<0.01);男生为12.67%,女生为6.31%(X2=21.75,P<0.01);汉族学生为7.67%,少数民族学生为22.66%(X2=66.27,P<0.01)。结论医学生肠道原虫感染率有升高趋势,农村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和男生肠道原虫感染率偏高,是重点检测和防治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虫感染 教育 医学 本科 学生保健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化教学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何艳霞 李继红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1期39-40,共2页
传统的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培养现代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对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综合选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传统的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培养现代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对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综合选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寄生虫学 实验教学 多元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对肝脏寄生虫感染诊断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继红 刘作春 刘命昌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3期42-42,44,共2页
关键词 灵芝孢子 肝脏寄生虫感染 诊断 华支睾吸虫卵 肝毛细线虫卯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民族学院2007-2011年新生肠道蠕虫感染状况
5
作者 何艳霞 向诗非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0-221,共2页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来自全国10多个民族,新生的肠道蠕虫感染率一直较高,该校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曾在2004年对1998—2002年的新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做过报道。为继续监测该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生源中肠道蠕虫感...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来自全国10多个民族,新生的肠道蠕虫感染率一直较高,该校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曾在2004年对1998—2002年的新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做过报道。为继续监测该校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生源中肠道蠕虫感染的变化情况,该教研室每年在新生入校时对全院学生进行1次常见肠道蠕虫感染检查。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新生肠道蠕虫感染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病 患病率 学生
原文传递
疟原虫教学标本制作的研究
6
作者 李继红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年第2期24-25,共2页
目的 寻求较为理想的疟原虫的检出、观察的新方法。方法 将被感染小鼠血细胞进行分层离心,取红细胞层再离心,沉淀物推片瑞氏染色。结果 视野中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易于寻找。虫体形态清晰,结构完整利于观察和鉴定。结论 经... 目的 寻求较为理想的疟原虫的检出、观察的新方法。方法 将被感染小鼠血细胞进行分层离心,取红细胞层再离心,沉淀物推片瑞氏染色。结果 视野中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加易于寻找。虫体形态清晰,结构完整利于观察和鉴定。结论 经分层离心后制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疟原虫教学标本制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分层离心 教学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6S rRNA和rpoB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在铜绿假单胞菌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何艳霞 向诗非 +6 位作者 李浇 何金蕾 张俊荣 袁冬梅 秦翰霄 陈达丽 陈建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7-35,共9页
为对比16S rRNA和rpo B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与传统表型分类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评估16S rRNA和rpo B基因序列分析在铜绿假单胞菌鉴定中的应用,用表型分类方法对临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的23株分离株进行再鉴定,PC... 为对比16S rRNA和rpo B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与传统表型分类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评估16S rRNA和rpo B基因序列分析在铜绿假单胞菌鉴定中的应用,用表型分类方法对临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为铜绿假单胞菌的23株分离株进行再鉴定,PCR扩增23株分离株16S rRNA和rpo B基因片段,并测序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表型再鉴定结果与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结果一致。基于两个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均显示分离株p22与不动杆菌属序列聚为一枝,其余22株分离株与铜绿假单胞菌序列聚为一枝。因此p22应鉴定为不动杆菌,16S rRNA和rpo B基因序列分析均能准确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并能较好建立假单胞菌属内种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16S RRNA RP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食性昆虫带染人芽囊原虫的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继红 崔茜 +1 位作者 伍扬 刘命昌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F002-F002,共1页
关键词 杂食性昆虫 人芽囊原虫 调查 蜚蠊 家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培养液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继红 崔茜 +4 位作者 李小丹 伍杨 林平 刘锦红 熊茂来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5-186,共2页
关键词 旋毛虫 培养液 白血病细胞 K562 细胞凋亡 细胞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分层离心法检查疟原虫的动物实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继红 付绍玲 崔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8-218,220,共2页
关键词 微量分层离心法 检查 疟原虫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结膜吸吮线虫病3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继红 崔茜 刘命昌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70-70,共1页
关键词 人体 结膜吸吮线虫病 寄生虫 传染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颚口线虫致消化道出血一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继红 崔茜 包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4-344,共1页
关键词 棘颚口线虫 消化道出血 并发症 线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毛虫幼虫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及坏死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继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旋毛虫幼虫 坏死 发育过程 寄生虫 转归 感染 秀丽 线虫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龈阿米巴感染对牙周炎患者血清TNF-α、IL-1β、IL-8和NO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继红 李小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58-559,共2页
关键词 齿龈 阿米巴感染 牙周炎 血清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8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Ⅰ基因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在蚋科昆虫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艳霞 陈晓丹 +1 位作者 樊莎莎 罗洪斌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826-2831,共6页
蚋的种类繁多,其不同发育虫期在形态学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通过形态学特征对虫株进行鉴定具有极大的困难,且目前尚无公认的分类系统。从分子水平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蚋科类群进行整理,应能使蚋科昆虫鉴定更为准确,分类系统更能反映其生物... 蚋的种类繁多,其不同发育虫期在形态学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通过形态学特征对虫株进行鉴定具有极大的困难,且目前尚无公认的分类系统。从分子水平结合形态学特征对蚋科类群进行整理,应能使蚋科昆虫鉴定更为准确,分类系统更能反映其生物谱系。以COⅠ基因的特定区段作为"条形码"为生物编码,可实现物种鉴定的便捷、准确及自动化。本研究对15株蚋科昆虫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及基于COⅠ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研究中共采集并成功羽化出蚋科虫株15株,其中14株完成形态学鉴定,COⅠ基因序列分析验证了形态学鉴定结果;L1虫株因操作过程中成虫尾器被破坏,未完成完整形态学鉴定,COⅠ基因序列分析提示其可能为一未知新种或未报道过COⅠ基因序列的已知种。研究结果显示,蚋的形态学鉴定极度依赖鉴定者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严重制约了蚋的鉴定、分类研究的发展,COⅠ基因序列分析能较好建立蚋亚属内种间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Ⅰ基因 分子系统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