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探索——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瑶瑶 库宗军 +1 位作者 李博解 朱磊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64-67,共4页
针对物理化学课程公式繁多、理论抽象等教学难题,结合湖北工程学院建设应用型大学发展要求,提出优化课程教学大纲、增加应用型理论教学内容、注重应用型课程教学案例、拓展应用型实验教学体系、实施工程实践教学、改革课程考核等教学改... 针对物理化学课程公式繁多、理论抽象等教学难题,结合湖北工程学院建设应用型大学发展要求,提出优化课程教学大纲、增加应用型理论教学内容、注重应用型课程教学案例、拓展应用型实验教学体系、实施工程实践教学、改革课程考核等教学改革措施。结果表明,应用型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解决实际工程技术能力明显提高,达到了为社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课程 物理化学 教学探索 创新型应用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材料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2
作者 颜永斌 刘海 +1 位作者 杨海平 付梅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079-0082,共4页
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框架下,材料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尤为重要。本文围绕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实践教学为主导,通过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提升实践教学比例、优化各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旨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 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框架下,材料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尤为重要。本文围绕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实践教学为主导,通过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提升实践教学比例、优化各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旨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强调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及工程项目,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材料类专业 教育教学质量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价值链分析与对策
3
作者 付争兵 吴菊安 汪连生 《科教导刊》 2012年第30期123-124,共2页
学校从事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创造和提升学生的价值,因此价值链体系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战略分析。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材料化学人才培养的价值链角度来分析材料化学专业学生的价值创造过程,结合存在的问题和现实要... 学校从事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创造和提升学生的价值,因此价值链体系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战略分析。本文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材料化学人才培养的价值链角度来分析材料化学专业学生的价值创造过程,结合存在的问题和现实要求,通过给予该专业的定位和实施方案,希望为此专业的后期的发展提供借鉴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 人才培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本科院校材料化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与研究
4
作者 汪广进 库宗军 杨海平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第15期238-240,共3页
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地方本科院校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材料化学专业以培养适应高新技术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目的,建立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材... 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地方本科院校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高等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材料化学专业以培养适应高新技术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为目的,建立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材料化学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对实现地方本科院校专业建设和地区高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材料化学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酸铜负极材料的微波合成和电化学性能
5
作者 王锋 胡新良 +2 位作者 张鹏 赵双琪 丁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84-1189,共6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硝酸铁和硝酸铜为起始物,采用一步微波法,再经过简单的热处理制备了CuFe2O4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N)、傅里叶红外光谱(FTr-IR)...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硝酸铁和硝酸铜为起始物,采用一步微波法,再经过简单的热处理制备了CuFe2O4负极材料,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N)、傅里叶红外光谱(FTr-IR)等测试技术表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电化学测试表明,在100mA/g电流密度,0.01—3.0V电压条件下,材料的首周嵌脱锂比容量分别为1202.2和873.2mA·h/g,循环50周后,嵌锂比容量仍保持在近650mA·h/g,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反应 电化学性能 铁酸铜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途径分析——以“材料工程基础”课程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付争兵 余佳阁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5-18,共4页
通过分析学生实际情况、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思政授业水平、研究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中的切入点、拓展思政融入课程建设全过程等方面,多元合一,提高专业课程思政的效果和质量,确保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专业课程 育人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类地方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 被引量:3
7
作者 龚春丽 文胜 +3 位作者 郑根稳 刘海 颜永斌 汪连生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9-112,共4页
在地方院校由师范类院校向新型工程大学的转型的背景下,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和社会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整合。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课程体系 地方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氮碳/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陶君 王家涛 +1 位作者 徐建军 丁瑜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9-14,共6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三聚氰胺甲醛微球树脂,然后将其高温煅烧制得含氮碳片(CP)。将该碳材料与金属盐溶液水热制得含氮碳与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复合材料(CP/Fe2O3和CP/Mn3O4)。借助XRD、IR、TG和SEM对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三聚氰胺甲醛微球树脂,然后将其高温煅烧制得含氮碳片(CP)。将该碳材料与金属盐溶液水热制得含氮碳与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复合材料(CP/Fe2O3和CP/Mn3O4)。借助XRD、IR、TG和SEM对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恒电流充放电实验结果显示,两种材料在100m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周的嵌锂比容量分别为631mAh/g和726mAh/g,表明复合材料的可逆比容量较高。过渡金属氧化物与氮掺杂碳材料的复合显著地增强了其导电性能,加速了电子传输,提升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掺杂碳 FE2O3 MN3O4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IO模式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磊 李博解 +2 位作者 魏鹏任 颜永斌 汪连生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0期230-231,共2页
材料生产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进行深入研究与创新,又要具有丰富的工程知识,能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和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这是对高校教育的一大挑战。CDIO... 材料生产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高校培养的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进行深入研究与创新,又要具有丰富的工程知识,能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和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这是对高校教育的一大挑战。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将CDIO的工程教育模式应用于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面向社会实际需求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 CDIO 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继稳 《化工管理》 2016年第8期79-,共1页
材料化学专业是一门应用型的理工科专业,是一门以实验为主且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其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普通高校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的亲身体会,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希... 材料化学专业是一门应用型的理工科专业,是一门以实验为主且与实践紧密相关的学科,因此实验教学在其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普通高校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人的亲身体会,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希望通过材料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提高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实验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掺杂Li_4Ti_5O_(1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纯金 陈丽辉 +2 位作者 付争兵 刘权 李月庆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21-124,共4页
以钛酸四丁酯和醋酸锂分别为目标产物的钛源和锂源,以醋酸铝为掺杂的铝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铝掺杂的Li_4Ti_5O_(12)电极材料,通过XRD、TG和SEM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 以钛酸四丁酯和醋酸锂分别为目标产物的钛源和锂源,以醋酸铝为掺杂的铝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铝掺杂的Li_4Ti_5O_(12)电极材料,通过XRD、TG和SEM等测试方法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Al掺杂不会影响Li_4Ti_5O_(12)的尖晶石结构,Al掺杂后,材料的比容量的有所降低,但循环稳定性提高,材料电阻也降低,主要原因是Al掺杂取代了Li_4Ti_5O_(12)尖晶石结构中B位的Ti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LI4TI5O12 电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钒酸铋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喆 何利华 张丙青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1年第3期158-164,共7页
葡萄糖浓度的检测在食品、医药、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很广泛,因此,发展具有低成本、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葡萄糖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光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激发源与检测信号源相互独立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高灵敏的葡萄糖检测方法.通过... 葡萄糖浓度的检测在食品、医药、环境等领域的应用很广泛,因此,发展具有低成本、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葡萄糖传感器具有重要意义.光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激发源与检测信号源相互独立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高灵敏的葡萄糖检测方法.通过电化学沉积及高温热处理两步法在氟掺杂的SnO_(2)透明导电玻璃(FTO)基底上制备了BiVO_(4)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等表征技术对BiVO 4电极的结构组成和微观形貌等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BiVO_(4)为单斜晶系,形貌为黏连的纳米颗粒.进一步地,对基于BiVO_(4)半导体构建的光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性能进行了评价.电化学测试表明,葡萄糖在BiVO_(4)电极上的氧化电流与葡萄糖的浓度能够呈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在5~35 mmol/L浓度区间的检测灵敏度为17.38μA/cm^(2)/(mmol/L).研究为葡萄糖提供了一种简易廉价的检测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酸铋 葡萄糖氧化 光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Mn3O4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13
作者 徐建军 陶君 +2 位作者 付争兵 丁瑜 王丽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21-1424,共4页
通过聚合-裂解法制得含氮碳纤维,然后采用水热法制备含氮碳纤维(NC)负载Mn3O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C/Mn3O4)。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热重分析(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NC/Mn3O4的结构、组成和形貌进行... 通过聚合-裂解法制得含氮碳纤维,然后采用水热法制备含氮碳纤维(NC)负载Mn3O4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NC/Mn3O4)。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热重分析(TG)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NC/Mn3O4的结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恒电流充放电实验结果显示,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NC/Mn3O4复合材料首次比容量达到964 mAh/g,循环100周后,比容量仍保持在807 mAh/g;在2000 mA/g电流密度下,其可逆比容量依然保持在500 mAh/g。含氮碳纤维能够有效地与Mn3O4纳米粒子耦合形成三维导电网络,为电子传递提供了可持续的通道,提升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3O4 含氮碳纤维 负极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类普鲁士蓝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储钠性能
14
作者 余鹏钰 付争兵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25-28,共4页
以亚铁氰化钠、氯化镍、柠檬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氯化钠为原料,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低缺陷、钠含量高的镍基类普鲁士蓝正极材料。通过XRD对材料的晶型进行分析,借助SEM和TEM对该种材料的结构表征,通过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测试、... 以亚铁氰化钠、氯化镍、柠檬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氯化钠为原料,采用改进的共沉淀法制备低缺陷、钠含量高的镍基类普鲁士蓝正极材料。通过XRD对材料的晶型进行分析,借助SEM和TEM对该种材料的结构表征,通过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测试、交流阻抗测试等方法对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在0.1 A/g电流密度下最大比容量可达104.9 mAh/g,并在循环800次后比容量仍可保持在95 mAh/g以上,容量保持率在90.5%以上,证明了该种镍基类普鲁士蓝正极材料具有较为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化学化工材料应用技术
15
作者 陈世尧 《化工管理》 2015年第35期166-,共1页
化学化工材料是衡量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学化工材料的应用与研发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化学化工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建筑、医学、农业、机械设备等多个领域。目前,我国的化... 化学化工材料是衡量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学化工材料的应用与研发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化学化工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包括建筑、医学、农业、机械设备等多个领域。目前,我国的化学化工材料应用技术发展比较缓慢,本文将深入的研究化学化工材料的应用,为我国化学化工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化工 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材料应用于石质文物保护研究
16
作者 黄超能 蔡益丰 《化工管理》 2014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在我国有着较为丰富的古迹资源和石质文物,每一年代的石佛、石碑、石刻、石窟等,都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同时也属于不能够再生的重要文化遗产。可是,因为在自然界环境中长期的暴露,产生了严重的风化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石质文物保... 在我国有着较为丰富的古迹资源和石质文物,每一年代的石佛、石碑、石刻、石窟等,都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同时也属于不能够再生的重要文化遗产。可是,因为在自然界环境中长期的暴露,产生了严重的风化现象。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石质文物保护当中,所应用到的化学材料特点及种类,具体探究了拥有发展潜能的化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材料 石质文物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17
作者 马雨潇 《化工管理》 2016年第9期125-125,共1页
电化学有关超级电容器实际上是一种存在于蓄电池以及常规电容器中间的一种新型储能设备和器件,相较于常规电容器其有着更大的比能量,更高的比功率以及循环使用寿命。本文针对电化学方面的超级电容器有关电极材料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电化学超级电容器 电极材料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背景下的物理化学六步法课程思政建设
18
作者 张瑶瑶 李博解 +1 位作者 朱磊 颜永斌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立足“产学研”发展背景,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应用型发展趋势,将课程思政关键要素融入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基于产学研融合的六步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探索,构建课程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实现课程思政与... 立足“产学研”发展背景,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应用型发展趋势,将课程思政关键要素融入物理化学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中。开展了基于产学研融合的六步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探索,构建课程教学多元化评价体系,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协同育人。实践结果表明,六步法课程思政教学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物理化学 六步法 课程思政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磁性聚苯胺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机理研究
19
作者 卢运来 魏洲 +2 位作者 杜雨阳 柴广 王伟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5期403-412,共10页
采用热重–差热联用分析(TG-DTA)技术和热重红外(TG-FTIR)联用系统研究了新型磁性聚苯胺壳聚糖材料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和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TG-DTA分析表明复合材料在190℃~460℃之间发生热分解反应,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 采用热重–差热联用分析(TG-DTA)技术和热重红外(TG-FTIR)联用系统研究了新型磁性聚苯胺壳聚糖材料在氮气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和非等温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TG-DTA分析表明复合材料在190℃~460℃之间发生热分解反应,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0℃~380℃,第二阶段为400℃~460℃。运用MKN法、Coats-Redfern法和唐万军法对复合材料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热分解反应的机理函数、动力学参数、以及两步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和lnA。第一步分解的活化能为E = 113.9281 kJ∙mol−1,指前因子为lnA = 20.705,动力学表达式为lnA = 4.95373E + 7.43443;第二步分解活化能为E = 184.578 kJ∙mol−1,指前因子为lnA = 33.95,动力学表达式为lnA = 5.09915E + 5.61035。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and non-isothermal decomposition kinetic of Magnetic polyaniline chitosan were studied by the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 and TG-FTIR.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temperature of magnetic polyaniline chitosan was in the range of 190˚C~460˚C, which was divided into two stages. The first stage was 190˚C~380˚C, and the second stage was 400˚C~460˚C. The mechanism function and kinetic parameters of non-iso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two step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E and lnA of the proces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TG-DTA curves by MNK, Coats-Redfern and Tang Wanjun methods. The first step activation energy was E = 113.9281 kJ∙mol−1, 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 was lnA = 20.705, and the kinetic expression was lnA = 4.95373E + 7.43443. The second step of the activation energy was E = 184.578 kJ∙mol−1, the pre-exponential factor was lnA = 33.95, and the kinetic expression was lnA = 5.09915E + 5.61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聚苯胺壳聚糖 热分解 非等温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固化硅橡胶复合材料的配方研究
20
作者 张攀 胡焕 +6 位作者 张茜 杨帆 卢运来 魏洲 杜雨阳 罗彪 李伟 《电力与能源进展》 2024年第4期128-134,共7页
为了获得绝缘性能良好、施工简单的电缆包覆材料,研究了适于光固化快速成型的硅橡胶复合材料的配方,利用紫外光固化技术在铁片上形成不同配方的硅橡胶复合材料涂层。涂层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表征了体系固化后的微观结构,用红外光谱(... 为了获得绝缘性能良好、施工简单的电缆包覆材料,研究了适于光固化快速成型的硅橡胶复合材料的配方,利用紫外光固化技术在铁片上形成不同配方的硅橡胶复合材料涂层。涂层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表征了体系固化后的微观结构,用红外光谱(IR)对体系的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配方为热固性树脂复合物:聚丙烯酸酯基硅氧烷 = 7:3或8:2、光引发剂用量为2%时,可以在铁片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稳定的涂层。In this study, the silicone rubber composites suitable for photo-curing and rapid prototyping were developed for the sake of cable insulation. The coatings were formed on the iron plate by UV curing technology.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ystem was characterized by an electron scanning microscop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ystem was studied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formulation of thermosetting resin composite: Polyacrylate ester siloxane = 7:3 or 8:2, the dense, uniform and stable coatings could be formed on the iron surface, with the adding. amount of 2wt% photoiniti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光引发剂 硅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