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期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3
1
作者 徐远红 王俊华 +1 位作者 李海峰 杨凤翔 《中国康复》 2015年第2期120-121,共2页
目的:研究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头针及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康复训练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 目的:研究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头针及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康复训练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运用改良Ashworth评分法评定痉挛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评定运动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2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康复训练及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均可减轻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肌肉痉挛,改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二者联合治疗优于单一康复训练治疗,因此临床上应重视中医头针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中的运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针 康复训练 脑卒中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徐远红 王俊华 +4 位作者 李海峰 朱小虎 王刚 杨凤翔 余新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28-830,共3页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常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等功能障碍,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独立性[1]。目前,针对该病的治疗手段众多,但疗效有限,因此,联合治疗已成为一种趋势[2]。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已得到人们的肯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 脊髓损伤患者 功能独立 综合康复训练 神经功能 脐带 联合治疗 损伤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解决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成秀 徐远红 +3 位作者 王桂荣 冯晓敏 郑书雅 陈蕾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6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2个月采用Brunnstrom手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和简明健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后1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干预后2个月Brunnstrom偏瘫手功能、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手功能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聚焦解决模式 手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艳红 杨凤翔 +1 位作者 张东云 郑汉印 《中国康复》 2012年第6期426-428,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方法:PD患者87例,随机分为3组各29例,A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B组仅接受康复训练;C组仅接受电针治疗。结果:治疗60d后,3组患者韦氏综合评定量表中肌强直、姿势、步态、协同...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疗效。方法:PD患者87例,随机分为3组各29例,A组采用康复训练联合电针治疗;B组仅接受康复训练;C组仅接受电针治疗。结果:治疗60d后,3组患者韦氏综合评定量表中肌强直、姿势、步态、协同动作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更低于B、C组(均P<0.05);3组B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A组更高于B组,B组更高于C组(均P<0.05);3组UPDRSⅢ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A组更低于B组,B组更低于C组(均P<0.05);3组运动总有效率比较,A组>B组>C组(均P<0.05)。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能一定程度地改善P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其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康复训练或者电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电针 康复训练 统一帕金森病评定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及康复训练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方汉萍 陈艳红 《中国康复》 2012年第3期212-214,共3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运动障碍疾病,发病率在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居第2位[1]。本病具有较强的致残性,至今尚无根治的方法。目前对PD患者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最大程度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和提高患者的...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运动障碍疾病,发病率在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居第2位[1]。本病具有较强的致残性,至今尚无根治的方法。目前对PD患者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最大程度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法沿用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左旋多巴替代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电针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结合康复训练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独立性的1年评价
6
作者 徐远红 王俊华 +3 位作者 朱小虎 李海峰 王刚 杨风翔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B12期32-33,共2页
背景:干细胞移植和系统的康复训练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均取得一定效果,但二者在临床运用中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对功能独立性方面的影响存在近期及远期疗效不一致的情况。目的:观察干细胞移植结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独立性的... 背景:干细胞移植和系统的康复训练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均取得一定效果,但二者在临床运用中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对功能独立性方面的影响存在近期及远期疗效不一致的情况。目的:观察干细胞移植结合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独立性的近期及远期影响。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恢复期患者随机等分为干细胞治疗组、康复组和综合治疗组,干细胞组和综合治疗组患者进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腰椎注射治疗。康复组和综合治疗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结果与结论:与治疗前相比,康复组和综合治疗组患者功能独立性量表评分明显提高,而干细胞组患者仅在治疗后6个月和1年是出现明显提高,且综合治疗组患者功能独立性量表评分高于干细胞组和康复组。说明干细胞移植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功能独立性量表评分,优于单一治疗,且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近期及远期功能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康复训练 脊髓损伤 功能独立性 功能独立性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7
作者 李慧 《河南中医》 2014年第B06期150-150,共1页
目的总结256例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方法:通过对256例脑卒中患者早期、恢复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同而提出针对性康复护理对策.结果:本组经1个月实施康复护理后采用RNADL评定量表评定,生活完全自理有16例(96~100... 目的总结256例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对策.方法:通过对256例脑卒中患者早期、恢复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同而提出针对性康复护理对策.结果:本组经1个月实施康复护理后采用RNADL评定量表评定,生活完全自理有16例(96~100分),生活基本自理有45例(76~95分),部分依赖他人有176例(50~70分),大部分依赖他人有11例(25~45分),无1例出现护理并发.结论: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护理 心理问题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的应用
8
作者 李慧 《河南中医》 2014年第B06期508-509,共2页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脊髓损伤住院患者40例,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常规内科护理模式予以护理;试验组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常见并发症.结果:试验组肺炎,泌尿系...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脊髓损伤住院患者40例,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常规内科护理模式予以护理;试验组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常见并发症.结果:试验组肺炎,泌尿系统感染,压疮,便秘,心里紧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降低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期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脊髓损伤康复期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运动训练用于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僵直的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远红 王俊华 +3 位作者 万超 李海峰 朱小虎 王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25-1029,共5页
目的:研究等速运动训练对创伤性膝关节僵直在功能方面改善的作用。方法:60例膝关节僵直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第1组为等速运动训练组,只采用等速运动训练治疗;第2组为常规训练组,只采用常规运动疗法进行治疗;第3组为联合治疗组... 目的:研究等速运动训练对创伤性膝关节僵直在功能方面改善的作用。方法:60例膝关节僵直患者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第1组为等速运动训练组,只采用等速运动训练治疗;第2组为常规训练组,只采用常规运动疗法进行治疗;第3组为联合治疗组,行等速运动训练加常规运动疗法。三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行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定、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指数评定及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定膝关节伸肌和屈肌的峰力矩值(PT)、峰力矩与体重比值(PT/BW)、平均功率[AP]、腘绳肌峰力矩/股四头肌峰力矩值(H/Q)。结果:三组治疗后屈曲度、伸直度、屈伸弧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在改善度数方面第3组优于第1组和第2组,第1组优于第2组;治疗后三组伸屈肌群PT、PT/BW、AP值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第3组明显优于第1组和第2组,第1组优于第2组,三组治疗后H/Q值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三组治疗后HSS指数均有改善,但是第3组在HSS指数改善方面优于第1组和第2组,第1组优于第2组。结论:等速运动训练对关节僵直的疗效明显,可以很好地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上可以与常规运动疗法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训练 创伤性 膝关节僵直 关节活动度 HSS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疗效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徐远红 王俊华 +2 位作者 谢谨 高峰 刘飞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93-597,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等速肌力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标记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行等速肌力训练及Maitland手法治疗,对照组只行Maitland手法治疗,两... 目的研究分析等速肌力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对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标记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行等速肌力训练及Maitland手法治疗,对照组只行Maitland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配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行标准视觉类比量表(VAS)、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定膝关节伸屈肌的峰力矩值(PT),峰力矩与体质量比值(PT/BW)。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VAS均下降,研究组VAS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AROM均有明显提高,研究组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Lysholm评分都有改善,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伸屈肌群PT值、PT/BW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伸屈肌群PT值、PT/BW值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在改善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疼痛、关节活动度、肌力及关节功能方面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运动疗法 肌力 肌肉骨骼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能量多普勒微循环指数测定在研究体外冲击波对冈上肌肌腱炎微循环影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远红 王俊华 +3 位作者 王贤明 王刚 李海峰 朱小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运用超声能量多谱勒在体研究体外冲击波治疗对冈上肌肌腱炎微循环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40例慢性冈上肌肌腱炎患者随机均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同时设立20例正常人对照组。电针组和冲击波组在治疗前、治疗结束... 目的:运用超声能量多谱勒在体研究体外冲击波治疗对冈上肌肌腱炎微循环方面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40例慢性冈上肌肌腱炎患者随机均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同时设立20例正常人对照组。电针组和冲击波组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周、4周、3月行VAS评分及能量多谱勒微循环指数(MI)测定,正常人对照组只进行一次微循环指数测定。结果:冲击波组与电针组患者治疗后各阶段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冲击波组优于电针组;冲击波组治疗后VAS评分逐渐下降,但电针组3月后VAS评分却较2周及4周后有升高;冲击波组与电针组患者治疗前MI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冲击波组治疗后各阶段MI均较治疗前改变,而电针组无明显改变;冲击波组治疗后两周时MI增高明显,4周及3月后逐渐下降。结论:体外冲击波能够有效改善冈上肌肌腱炎微循环,具有近期及远期疗效,电针在微循环改善方面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电针 冈上肌肌腱炎 微循环 能量多谱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俊华 徐远红 +3 位作者 王刚 李海峰 朱小虎 谢谨 《中国康复》 2012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ESWT组)及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各20例。电针组只接受电针治疗,ESWT组只接受ES-WT治疗,联合组同时接受电针和ESWT联合治...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足底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ESWT组)及联合治疗组(联合组)各20例。电针组只接受电针治疗,ESWT组只接受ES-WT治疗,联合组同时接受电针和ESWT联合治疗,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3个月行VAS疼痛评分,治疗3个月后采用VAS加权值评定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各时间点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更低于电针组及ESWT组(P<0.05);ESWT组在治疗后3月VAS改善优于电针组(P<0.05);ESWT组及联合组VAS评分逐渐下降,但电针组3月后VAS评分却有升高;联合组治愈率明显优于电针组及冲击波组,冲击波组治愈率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ESWT和电针对慢性足底筋膜炎均具有临床疗效,但二者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具有近期及远期疗效方面的共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电针 慢性足底筋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速运动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对创伤性膝关节僵直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徐远红 王俊华 +1 位作者 万超 刘飞 《中国康复》 2015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等速运动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对创伤性膝关节僵直患者关节功能及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创伤性膝关节僵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行等速运动训练及Maitland手法治疗,对照组行Maitlan... 目的:探讨分析等速运动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对创伤性膝关节僵直患者关节功能及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创伤性膝关节僵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行等速运动训练及Maitland手法治疗,对照组行Maitland手法治疗,2组患者同时配合常规运动疗法及消肿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定,采用HSS指数评定及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定膝关节伸屈肌的峰力矩值(PT)、峰力矩与体重比值(PT/BW)。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下降;治疗后2组屈曲度、伸直度、屈伸弧度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伸屈肌群PT、PT/BW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SS指数均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速运动训练结合Maitland手法对创伤性膝关节僵直的疗效明显,可以很好地减轻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增强膝关节周围肌群力量,从而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速训练 关节松动术 创伤性膝关节僵直 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疏松伴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老年患者颈内动脉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数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敏 潘庆敏 +3 位作者 严洁 张小乔 屈红 陈艳红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258-260,共3页
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由加拿大神经病学专家Hachinski等在1987年提出的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用以描述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的斑片状或斑点状改变。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流动力学 指数分析 老年患者 脉相 颈内 诊断术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自我护理的路径化健康教育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桂荣 吕义荣 胡睿嬙 《中国康复》 2012年第3期218-220,共3页
目的:观察路径化健康教育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自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5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按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护理和指导。分别在干预前、出院时... 目的:观察路径化健康教育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自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5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按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护理和指导。分别在干预前、出院时对2组知识知晓率、遵医率和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知识知晓率、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日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路径化健康教育可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的自我护理能力,缩短住院时间;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导尿 自我护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短信服务在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桂荣 冯晓敏 杨凤翔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4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机短信服务在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采用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年后对两组知识知晓率、遵医率、... 目的探讨手机短信服务在颈椎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6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采用手机短信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年后对两组知识知晓率、遵医率、生活质量及经济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知识知晓率、遵医率、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医疗成本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对颈椎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遵医率及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健康教育 手机短信 生活质量 住院费用 经济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期行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敏 陈艳红 +3 位作者 潘庆敏 严洁 张小乔 曲红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观察急诊期行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还采用高压氧疗法。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1、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目的:观察急诊期行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高压氧组还采用高压氧疗法。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1、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结果:2个疗程后,高压氧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82.92%)(P<0.05)。1个疗程后2组患者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个疗程后2组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急诊期行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诊期 高压氧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疗法结合自助具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应乐 王俊华 +4 位作者 徐远红 李海峰 钟伟华 杜慧君 谢谨 《中国康复》 2012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结合自助具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均给予Bobath疗法及神经肌肉功能电刺激等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作业疗法及自助具训练。治疗前及治疗1...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结合自助具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均给予Bobath疗法及神经肌肉功能电刺激等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作业疗法及自助具训练。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FMA)评定量表评定患者上肢综合运动功能,Barthel(BI)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FMA评分2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2组BI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作业疗法结合自助具训练在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有利于患者重返家庭,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疗法 自助具 偏瘫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强油治疗慢性腹泻患儿肛周皮肤损伤及护理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艳红 陈敏 李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氯强油治疗慢性腹泻患儿肛周皮肤损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56例慢性腹泻肛周皮肤损伤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儿均在保护胃肠黏膜、止泻等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氧化锌软膏、观察组采用氯强油治疗和保... 目的探讨氯强油治疗慢性腹泻患儿肛周皮肤损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56例慢性腹泻肛周皮肤损伤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8例;两组患儿均在保护胃肠黏膜、止泻等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氧化锌软膏、观察组采用氯强油治疗和保护皮肤。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儿疗效及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氯强油治疗慢性腹泻患儿肛周皮肤损伤,能有效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减轻患儿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强油 慢性腹泻 肛周皮肤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内热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0
作者 陈艳红 陈敏 +3 位作者 方汉萍 杨凤翔 薛霜 夏婷 《骨科》 CAS 2015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内热针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在太和医院康复科就诊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性别、年龄、病程、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临床颈椎病... 目的观察并比较内热针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在太和医院康复科就诊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性别、年龄、病程、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临床颈椎病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分进行配对,每对研究对象分别随机归入内热针组及电针组。内热针组行内热针治疗,电针组行电针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改善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热针组JOA评分中的主观症状评分、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情况比治疗前明显增加,而电针组仅日常活动受限比治疗前改善。内热针组治疗后JOA评分各项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热针能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的电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内热针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