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CO_2萃取与分子蒸馏联用技术在烟草香味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
作者 熊国玺 朱巍 +3 位作者 喻世涛 王娜 马舒翼 李丹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90-1693,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分子蒸馏技术获得烟叶中的香味成分,然后应用于卷烟中。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优化和分子蒸馏技术的分离工艺,GC-MS指纹分析香气物质分布,并比较了添加烟草香味成分前后卷烟口感的变化。结果表明,超临界CO...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分子蒸馏技术获得烟叶中的香味成分,然后应用于卷烟中。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优化和分子蒸馏技术的分离工艺,GC-MS指纹分析香气物质分布,并比较了添加烟草香味成分前后卷烟口感的变化。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最佳工艺为用原料重量的15%的80%乙醇溶液作为夹带剂、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50℃,分离釜I压力12MPa、温度40℃,分离釜Ⅱ压力9MPa、温度35℃,萃取时间为2h;分子蒸馏最佳工艺为进料速度0.8~1.0mL/min、真空度15~20Pa、加热温度60℃,冷却温度10~12℃、转速260r/min。烟草香味成分具有提调烟香、丰富烟香、改善香气质,且与烟香较协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分子蒸馏 烟草 香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在烟用地黄香料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娟 柯炜昌 +1 位作者 张华 郭国宁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2年第1期25-29,共5页
为了制备适合烟用的地黄天然香料,采用膜技术分离纯化了熟地黄提取物。实验表明,膜技术能有效去除天然植物提取物中的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化合物,过膜前后的熟地黄提取物无论是在嗅觉还是感官评吸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而其"一定... 为了制备适合烟用的地黄天然香料,采用膜技术分离纯化了熟地黄提取物。实验表明,膜技术能有效去除天然植物提取物中的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化合物,过膜前后的熟地黄提取物无论是在嗅觉还是感官评吸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别,而其"一定纯度"的滤液才适合用作烟用香料。膜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廉、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在烟草香料行业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技术 烟用香料 地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析技术在卷烟烟气成分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昊 熊斌 +2 位作者 周红审 王永祥 程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09-1612,共4页
综述了荧光分析技术在卷烟烟气成分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自由基及其反应产物、酚类、多环芳烃、亚硝胺类等物质的荧光分析技术,指出了可以根据不同的烟气成分和分析测试对象合理选择荧光探针、同步荧光、时间分辨、衍生化、色谱联用等... 综述了荧光分析技术在卷烟烟气成分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包括自由基及其反应产物、酚类、多环芳烃、亚硝胺类等物质的荧光分析技术,指出了可以根据不同的烟气成分和分析测试对象合理选择荧光探针、同步荧光、时间分辨、衍生化、色谱联用等技术手段,提高分析检测效果,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3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 烟气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纸对卷烟主流烟气中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51
4
作者 郑琴 程占刚 +3 位作者 李会荣 蔡冰 王建新 龚淑玲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9-51,共3页
为降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考察了卷烟纸透气度、定量和助剂对主流烟气中CO等7种有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卷烟纸透气度的增加,卷烟主流烟气中CO,HCN,B[a]P,NH3,苯酚和卷烟危害性指数都呈降低趋势,而NNK和巴豆醛的变化不明显;... 为降低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考察了卷烟纸透气度、定量和助剂对主流烟气中CO等7种有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卷烟纸透气度的增加,卷烟主流烟气中CO,HCN,B[a]P,NH3,苯酚和卷烟危害性指数都呈降低趋势,而NNK和巴豆醛的变化不明显;②随着卷烟纸定量的增大,卷烟主流烟气中CO,HCN的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呈增大趋势,而巴豆醛,B[a]P,NNK,NH3和苯酚随卷烟纸定量的变化不显著;③不管是有机酸钾,还是有机酸钾与有机酸钠的混合物,随着其在卷烟纸中的用量增大,烟气CO,HCN,B[a]P,NH3,苯酚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也都呈降低趋势,但降低幅度都不大,NNK和巴豆醛的释放量变化不明显;④有机酸钾盐降低CO,HCN,B[a]P,NH3,苯酚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的效果优于有机酸钾钠盐混合物。适当增大卷烟纸透气度,降低卷烟纸定量,提高有机酸钾盐的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卷烟主流烟气中CO,HCN,B[a]P,NH3,苯酚释放量和卷烟危害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 卷烟 主流烟气 有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衍生物在烟草保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程艳 严恒 +3 位作者 蔡冰 郭国宁 岳海波 姜发堂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6-150,共5页
为开发新型烟草保润剂,以魔芋葡甘聚糖(KGM)、丙二醇和甘油作对照,进行了魔芋葡甘聚糖改性产物(KSAP)在烟丝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T为22+1℃,RH为(40+2)%时,KSAP溶液的重量减少量最小,为1.119 g,添加KSAP保润剂的样品... 为开发新型烟草保润剂,以魔芋葡甘聚糖(KGM)、丙二醇和甘油作对照,进行了魔芋葡甘聚糖改性产物(KSAP)在烟丝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T为22+1℃,RH为(40+2)%时,KSAP溶液的重量减少量最小,为1.119 g,添加KSAP保润剂的样品烟丝最终含水率最高,为10.05%,说明KSAP的保湿性能和在卷烟中的保润效果优于丙二醇和甘油;在T为22+1℃、RH为(90+2)%时,KSAP吸湿率比丙二醇和甘油分别低2.39%和7.54%,说明KSAP兼具防潮的功效。同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的结构分析表明,KSAP为富含—OH和—COO—亲水基团的多网格物理结构的高分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葡甘聚糖衍生物 卷烟保润剂 保湿性能 防潮性能 红外光谱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产区烤烟片烟化学成分在醇化中的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司辉 闫铁军 +3 位作者 张环宇 陈一 谢豪 何结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328-13333,共6页
为了探讨烤烟片烟在醇化过程中化学成分在醇化中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我国生态条件差异明显的六大产区,上、中、下3个部位来研究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挥发碱、挥发酸p、H及碘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烤烟醇化过程中,随着醇化时间... 为了探讨烤烟片烟在醇化过程中化学成分在醇化中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我国生态条件差异明显的六大产区,上、中、下3个部位来研究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挥发碱、挥发酸p、H及碘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烤烟醇化过程中,随着醇化时间的延长,总糖、还原糖、pH、挥发碱含量逐渐降低;碘值、挥发酸含量逐渐升高;总氮、烟碱则没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片烟 醇化 不同产区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梗和微波润梗技术在制丝工艺中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22
7
作者 朱俊召 张楚安 +3 位作者 陈慧斌 刘辉 吴桂兵 王建新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共4页
为简化烟梗预处理工艺,提高梗丝加工质量,采用浸梗+微波润梗工艺,对原两润两贮工艺流程进行了改进。通过改进后的系列试验及回归分析得出了单工序相关参数的影响及适宜的工艺参数。改进后的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相比,①改进后的工艺流程可... 为简化烟梗预处理工艺,提高梗丝加工质量,采用浸梗+微波润梗工艺,对原两润两贮工艺流程进行了改进。通过改进后的系列试验及回归分析得出了单工序相关参数的影响及适宜的工艺参数。改进后的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相比,①改进后的工艺流程可节约生产场地,每批次可节省生产时间4 h;②有利于提高烟梗的回透效果,使贮柜内断面物料含水率分布均匀,切丝后梗丝含水率标准偏差降低0.07%;③提高了加工过程物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成品梗丝整丝率、碎丝率基本持平,填充值提高0.4cm3/g;④最适宜的工艺运行参数为:浸梗时间70.18 s;浸梗温度为52.7℃;微波功率64 kW、微波照射时间7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梗 浸梗 微波润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卷烟纸中的有机酸根和无机酸根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娟 郑琴 +1 位作者 张华 岳海波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2-45,共4页
为了更好地选择与应用卷烟纸,采用超纯水超声萃取.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了8个卷烟纸样品中乳酸根、甲酸根、苹果酸根、酒石酸根、草酸根、柠檬酸根、Cl^-、NO2^-、NO3^-和SO4^2-含量。结果表明:①这些阴离子的RSD均〈7%,回收率在89%... 为了更好地选择与应用卷烟纸,采用超纯水超声萃取.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了8个卷烟纸样品中乳酸根、甲酸根、苹果酸根、酒石酸根、草酸根、柠檬酸根、Cl^-、NO2^-、NO3^-和SO4^2-含量。结果表明:①这些阴离子的RSD均〈7%,回收率在89%~105%;②8个卷烟纸样品中柠檬酸根含量范围为0.2224%~2.2020%,草酸根未检出~0.3215%,苹果酸根0.0010%~0.1620%、乳酸根0.0051%~0.1040%,酒石酸根0.0129%~0.0229%,甲酸根0.0038%~0.0598%,Cl^-0.0127%~0.0353%,SO4^2-0.0062%~0.0292%,NO3^-未检出~0.0319%,NO2^-0.0001%~0.0052%。该方法适合批量卷烟纸样品中这10种阴离子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 离子色谱 有机酸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胡、矮地茶、槐米复合提取物在卷烟中的应用及其毒理学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黄龙 朱巍 +3 位作者 罗诚浩 李超 李丹 陈子勇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4,共5页
为了降低吸烟的危害,对添加前胡、矮地茶、槐米复合提取物卷烟的燃吸品质及其烟气的危害性分别进行了感官评价和毒理学评价。结果表明:①含2‰该提取物的卷烟,香气丰满,烟味谐调,余味舒适;②含2‰该提取物的卷烟烟气急性毒性、染色体损... 为了降低吸烟的危害,对添加前胡、矮地茶、槐米复合提取物卷烟的燃吸品质及其烟气的危害性分别进行了感官评价和毒理学评价。结果表明:①含2‰该提取物的卷烟,香气丰满,烟味谐调,余味舒适;②含2‰该提取物的卷烟烟气急性毒性、染色体损伤的遗传毒性、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均明显低于未加提取物的卷烟;没有阳性致突变反应;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毒性和染色体畸变稍低于未加添加提取物的卷烟,但没有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 矮地茶 槐米 提取物 烟草 毒理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草挥发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黄龙 肜霖 +3 位作者 朱巍 邵兴伟 吴昭 陈一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492-4495,共4页
为了开发新的天然烟用香料,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挥发油的工艺,用GC-MS分析了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并以该挥发油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缬草挥发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 为了开发新的天然烟用香料,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挥发油的工艺,用GC-MS分析了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并以该挥发油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缬草挥发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时间2 h、CO2流量30 L/h,分离釜压力和温度分别为8 MPa和40℃;缬草挥发油共鉴定出50种成分,主要有乙酸龙脑酯、莰烯、α-蒎烯、β-蒎烯、乙酸桃金娘烯酯等;卷烟加香评价结果表明,缬草挥发油在丰富烟香、增加膏香和木香、柔和烟气、掩盖杂气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香味成分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肜霖 朱巍 +4 位作者 程志昆 谢超 吴昭 黄晓伟 黄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61-1265,共5页
为了开发天然烟用香原料,利用刺梨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特点,用乙醇提取刺梨总黄酮,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并优化了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同时将其应用于卷烟中。结果表明,刺梨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75%的乙醇提取6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 为了开发天然烟用香原料,利用刺梨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的特点,用乙醇提取刺梨总黄酮,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并优化了提取工艺和纯化工艺,同时将其应用于卷烟中。结果表明,刺梨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75%的乙醇提取6h、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6(W/V,100g∶L);最佳纯化工艺:AB-8型树脂吸附时间2.0 h,上样速率1.5 mL/min,解吸液80%的乙醇,洗脱液体积为4倍的柱容量,洗脱速率为1.5mL/min;经纯化的刺梨总黄酮用于卷烟中明显优于粗提取液,具有柔和烟气、改善口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 总黄酮 提取 大孔树脂 卷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替代技术在替代津巴布韦烟叶上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林 吴风光 +1 位作者 汪健 何结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2年第5期79-82,共4页
采用跨产区、多等级、大配方融合的设计思路,应用感官质量评吸和化学成分含量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构建评价了配方模块与津巴布韦烟叶质量的差异,并尝试在卷烟产品中高比例替代津巴布韦烟叶。结果表明,化学成分含量分析和感官评吸质量评... 采用跨产区、多等级、大配方融合的设计思路,应用感官质量评吸和化学成分含量的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构建评价了配方模块与津巴布韦烟叶质量的差异,并尝试在卷烟产品中高比例替代津巴布韦烟叶。结果表明,化学成分含量分析和感官评吸质量评价可作为判定替代模块与津巴布韦烟叶质量差异的依据;筛选出替代模块1#、2#,经过单独加料处理、特色工艺处理,能够明显增加模块香气量,提升香气质感,其质量已经达到或超越津巴布韦烟叶。应用大配方融合、功能性香料添加及分组加工工艺处理为核心的综合替代技术,3#中试产品在国内一类卷烟品牌某产品中能够实现20%的替代津巴布韦烟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 综合替代技术 津巴布韦 模块设计 产品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当归挥发油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巍 陈子勇 +3 位作者 黄龙 肜霖 王珊 吴昭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0年第1期67-70,74,共5页
为开发新的天然烟用香料,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当归挥发油的工艺,用GC/MS分析了挥发油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并用该挥发油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超临界CO2萃取当归挥发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45Mpa、... 为开发新的天然烟用香料,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当归挥发油的工艺,用GC/MS分析了挥发油中的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成分,并用该挥发油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超临界CO2萃取当归挥发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45Mpa、萃取时间1.5 h、CO2流量20 L.h-1,分离釜压力8 Mpa,分离釜温度45℃。②当归挥发油共鉴定出29种成分,主要有藁本内酯、丁烯基芙内酯、亚油酸、棕榈酸、油酸以及萜烯类化合物等。③卷烟加香评价结果表明,当归挥发油在丰富烟香、掩盖杂气、改善口感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超临界CO2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香味成分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萤火虫优化支持向量机参数的近红外光谱技术鉴别卷烟牌号 被引量:4
14
作者 潘曦 李冉 +2 位作者 魏敏 卫青 邱昌桂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90,98,共7页
目的:准确快速鉴别卷烟牌号。方法:采集不同牌号卷烟的近红外光谱,通过光谱预处理方法降低干扰因素后,利用萤火虫算法(F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参数,考察光谱预处理方法、萤火虫算法的种群数目和迭代次数对卷烟分类正确率的影响。结果:... 目的:准确快速鉴别卷烟牌号。方法:采集不同牌号卷烟的近红外光谱,通过光谱预处理方法降低干扰因素后,利用萤火虫算法(FA)优化支持向量机(SVM)参数,考察光谱预处理方法、萤火虫算法的种群数目和迭代次数对卷烟分类正确率的影响。结果:采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结合一阶导数(1D)方法进行近红外光谱预处理,当萤火虫种群数目为20,迭代次数为20时,优化支持向量参数可达到较好的识别效果,训练集的分类正确率为100%,测试集的分类正确率为96.67%~100.00%。结论: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FA算法优化SVM可实现对卷烟牌号的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卷烟 鉴别 萤火虫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代花挥发油的超临界萃取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昭 程志昆 +2 位作者 朱巍 黄龙 肜霖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1年第3期67-71,共5页
为了开发新的天然烟用香料,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代代花并优化了萃取工艺,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超临界萃取代代花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5 min... 为了开发新的天然烟用香料,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萃取代代花并优化了萃取工艺,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超临界萃取代代花的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5 min、改性剂为20%乙醇;②代代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成分为柠檬烯、芳樟醇、脱氢芳樟醇、丁子香酚等;③该挥发油添加到卷烟中,具有增加烟香,柔和烟气,降低刺激,掩盖杂气,改善吸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代花 超临界流体萃取 挥发油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蕊花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董爱君 刘华臣 +3 位作者 黄龙 吴昭 张磊 邵兴伟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2年第2期10-13,共4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毛蕊花中挥发油进行提取。测得毛蕊花挥发油得率为0.6%。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58种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毛蕊花挥发油主要含苧烯(31.2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毛蕊花中挥发油进行提取。测得毛蕊花挥发油得率为0.6%。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鉴定,鉴定出58种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毛蕊花挥发油主要含苧烯(31.28%)、小茴香酮(22.17%)、桉叶素(9.25%)、反式石竹烯(6.63%)、α-艹律草烯(6.4%)、蒎烯(3.24%)、胡椒烯酮醚(3.01%)等。用毛蕊花挥发油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毛蕊花挥发油具有改善卷烟香气、增加清香香韵、降低刺激性的作用,毛蕊花挥发油可用于卷烟加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花 挥发油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直接水蒸气蒸馏法 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辅助微波技术提取茶叶中茶多酚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喻世涛 熊国玺 +2 位作者 程书锋 张辉 王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130-2132,共3页
采用复合酶辅助微波技术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复合酶解最佳工艺的纤维素酶用量为原料干物质重量的1%,果胶酶用量为原料干物质重量的0.5%,置于恒温60℃条件下,酶解30 min;微波提取最佳工艺以去离子水为提取溶剂,... 采用复合酶辅助微波技术提取茶叶中的茶多酚,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复合酶解最佳工艺的纤维素酶用量为原料干物质重量的1%,果胶酶用量为原料干物质重量的0.5%,置于恒温60℃条件下,酶解30 min;微波提取最佳工艺以去离子水为提取溶剂,微波进料泵频率9 Hz,提取功率36 kW,物料比为1∶10(m∶m),提取1次,茶多酚的平均得率为25.19%。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该法快捷、环保、选择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酶 微波 茶叶 茶多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香叶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喻世涛 朱巍 +6 位作者 王萍 陈金强 周湘 张辉 张寅 吴昭 熊国玺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759-2761,共3页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连香叶超临界CO2萃取的萃取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萃取物进行分析,测定其主要成分的含量。确定连香叶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8℃,萃取时间45 min,选择体积分数70%的乙醇...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连香叶超临界CO2萃取的萃取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萃取物进行分析,测定其主要成分的含量。确定连香叶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8℃,萃取时间45 min,选择体积分数70%的乙醇作为夹带剂,用量为投料量的18%,萃取率为15.21%。GC-MS共鉴定出52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叶绿醇、α-法呢烯、棕榈醛、6-甲基-5-庚烯-2-酮、肉豆蔻醛、芳樟醇、莰烯、肉豆蔻醇、金合欢醇、谷甾醇等含量为81.15%。通过卷烟加香试验发现,连香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清香,能明显改善和修饰卷烟烟气,提高卷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香叶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成分分析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韦浸膏动态逆流提取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辉 黄龙 +4 位作者 喻世涛 张寅 吴昭 陈金强 朱巍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6-328,共3页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石韦的动态逆流提取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物进行分析,测定其百分含量。确定石韦动态逆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溶剂为50%乙醇、原料溶剂质量比1∶12、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为2 h;此工艺条件...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石韦的动态逆流提取工艺,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物进行分析,测定其百分含量。确定石韦动态逆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溶剂为50%乙醇、原料溶剂质量比1∶12、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为2 h;此工艺条件的浸膏得率为16.7%。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共鉴定出74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为3-甲氧基苯甲醛、苯酚、4-乙烯基-2-甲基-苯酚、异芒果苷、7,3,4-三甲基-榭皮黄酮、木樨草素等,它们的总含量为67.59%。通过卷烟加香试验发现,石韦浸膏具有明显增加烟气甜润度、协调香气、细腻烟气、干净口腔等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韦 动态逆流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烟区烤烟感官质量评价及与津巴布韦烤烟的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欣 赵云飞 +1 位作者 闫铁军 林国平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8,共4页
分析了湖北烟区烤烟的感官质量状况,并与津巴布韦烤烟进行了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1)恩施烟叶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杂气轻,刺激性有,余味尚舒适,在四大主产烟区中质量最好;(2)通过加权和法估算了不同地区烤烟的感官质量指数,以恩施最... 分析了湖北烟区烤烟的感官质量状况,并与津巴布韦烤烟进行了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1)恩施烟叶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杂气轻,刺激性有,余味尚舒适,在四大主产烟区中质量最好;(2)通过加权和法估算了不同地区烤烟的感官质量指数,以恩施最高,宜昌和襄樊次之,十堰较低;(3)不同产地烟叶与津巴布韦烟叶感官质量的相似程度依次为:宣恩>咸丰>恩施>保康>秭归>兴山>南漳>竹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烟区 烤烟 感官质量评价 相似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