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术的麻醉处理
1
作者 曹雅军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13期373-373,共1页
目的:探讨老年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在本院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术的患者26例,手术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或腰麻下进行。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26.92%(7例/26例);其中心梗7.69%(2例/26例),... 目的:探讨老年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术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在本院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术的患者26例,手术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或腰麻下进行。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26.92%(7例/26例);其中心梗7.69%(2例/26例),残端坏死11.54%(3例/26例),创面感染7.69%(2例,26例)。结论:术前准确判断截肢平面,选择合适的麻醉的方法;术后注意心、脑、肾功能维护,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截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敏 吴文春 +2 位作者 曹雅军 邓孝桢 吕宏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LC的38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两组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手术开始前联合组静脉推注氢吗啡酮10μ...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联合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LC的38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两组全麻诱导后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B,手术开始前联合组静脉推注氢吗啡酮10μ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1h时Price-henry疼痛评分、躁动分级以及Ramsay镇静评分,观察补救性镇痛药的需要例数以及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ICA)的按压次数。结果联合组患者Price-henry疼痛评分、躁动评分明显降低,PICA按压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补救性镇痛药的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B联合氢吗啡酮超前镇痛有助于减轻LC患者围术期疼痛,不影响镇静深度,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氢吗啡酮 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臂丛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董敏 吴文春 +2 位作者 曹雅军 邓孝桢 吕宏伟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6年第29期105-106,共2页
目的: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观察其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时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锁骨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22例,超声实时引导下行臂丛神经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局麻药为0.4%罗哌卡因,其中臂丛上干... 目的: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观察其在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时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锁骨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22例,超声实时引导下行臂丛神经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局麻药为0.4%罗哌卡因,其中臂丛上干20 ml,颈浅丛10 ml。观察麻醉效果(优、良、差),记录术中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2例患者均在神经阻滞下完成手术,麻醉效果优秀18例,良好4例。无阻滞失败、局麻药中毒、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上干单点注射复合颈浅丛阻滞,麻醉效果可靠,并发症较少,是老年患者锁骨内固定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桡动脉再次穿刺置管 被引量:3
4
作者 董敏 吴文春 +2 位作者 曹雅军 邓孝桢 吕宏伟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桡动脉再次穿刺置管的应用。方法需再次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患者22例,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观察桡动脉损伤状况,记录穿刺置管成功率。结果超声下桡动脉损伤的类型包括血管痉挛、管腔闭塞、血肿形成等;21例患者再次同...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桡动脉再次穿刺置管的应用。方法需再次桡动脉穿刺置管的患者22例,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观察桡动脉损伤状况,记录穿刺置管成功率。结果超声下桡动脉损伤的类型包括血管痉挛、管腔闭塞、血肿形成等;21例患者再次同侧穿刺成功,成功率95%;有一例需更换至对侧穿刺。全组患者未见其他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用于桡动脉再次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必要的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动脉损伤 再次桡动脉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外桡动脉穿刺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敏 谢丽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3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外桡动脉穿刺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房颤患者15例,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下行桡动脉穿刺,记录操作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时间(52...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外桡动脉穿刺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择期行心脏手术的房颤患者15例,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下行桡动脉穿刺,记录操作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超声引导下桡动脉穿刺置管时间(52.8±17.6)s,11例患者1次穿刺置管成功,2例2次,1例3次,另外1例患者操作3次以上,需更换血管穿刺,总成功率93.3%。全组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外桡动脉穿刺置管在房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短轴 平面外 桡动脉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杉碱甲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吴文春 董敏 曹雅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12年第11期1895-1896,共2页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石杉碱甲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石杉碱甲组以及对照组(n=70),石杉碱甲组于手术前3d开始给予石杉碱甲0.2mg静脉注射直至手术当日,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石杉碱甲对老年下肢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140例,随机分为石杉碱甲组以及对照组(n=70),石杉碱甲组于手术前3d开始给予石杉碱甲0.2mg静脉注射直至手术当日,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术前3d,术后1d,3d以及7d时运用老年认知功能量表(the scale of elderly congitive fuction,SECF)进行认知功能测定。结果两组患者SECF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对照组相比,石杉碱甲组患者术后1d以及3d时SECF量表评分明显升高(47.93±3.76vs.45.21±2.83,P<0.01;51.98±2.36vs.49.32±3.24,P<0.01);石杉碱甲组术后1d以及3d时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石杉碱甲可有效提高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评分,减少POC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CD SECF 石杉碱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后路颈内静脉穿刺术在特殊体位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董敏 吴文春 +3 位作者 吕宏伟 李红云 余黎媛 刘秀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后路颈内静脉穿刺技术在特殊体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无法在平卧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18例,半卧位超声引导下行短轴平面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颈内静脉形态、与动脉的位置关系,记录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以及...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后路颈内静脉穿刺技术在特殊体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无法在平卧位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患者18例,半卧位超声引导下行短轴平面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颈内静脉形态、与动脉的位置关系,记录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颈内静脉形态受呼吸运动以及探头压力影响大;13例患者颈内静脉位于颈总动脉外侧,4例位于外上方,1例位于内上方。18例患者均操作成功,平均耗时(47.8±10.5)s,未见血肿、气胸、臂丛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短轴平面内颈内静脉穿刺用于不能平卧的患者,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低,是临床有效的引导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颈内静脉 短轴平面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