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夏润 何晨光 齐新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1期107-110,共4页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技术(MCGT)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诊断以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ABO-HDN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随机选取同期ABO同型血红细胞制剂血样本5份进行主侧交叉配血试验。采...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技术(MCGT)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诊断以及输血前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ABO-HDN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随机选取同期ABO同型血红细胞制剂血样本5份进行主侧交叉配血试验。采用MCGT与凝聚胺技术(MPT)进行交叉配血。比较两种技术的检测结果。结果交叉配血共进行1000次,MCGT的血清、放散液配血不合为740、575次;MPT的血清、放散液配血不合为40、55次。MCGT血清、放散液交叉配血不合率高于MP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GT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MP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BO-HDN诊断及输血前检验中,MCGT的血液检测不合率较高,且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MP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不合 新生儿溶血病 微柱凝胶技术 凝聚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癌患者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热休克转录因子1、热休克蛋白27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
2
作者 张洒 何晨光 齐新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3期26-29,共4页
目的 分析乙肝肝癌患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接收的30例乙肝肝癌患者为观察组,35例乙肝非肝癌患者为对照1组,35... 目的 分析乙肝肝癌患者甲胎蛋白(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热休克蛋白27(HSP27)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接收的30例乙肝肝癌患者为观察组,35例乙肝非肝癌患者为对照1组,3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2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AFP、AFP-L3、HSF1 mRNA及HSP27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AFP、AFP-L3、HSF1 mRNA及HSP27水平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AFP、AFP-L3、HSF1 mRNA及HSP27高表达乙肝肝癌患者的TNM分期Ⅲ~Ⅳ期、肿瘤≥5 cm、低分化、淋巴结转移占比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AFP、AFP-L3、HSF1 mRNA、HSP27高表达是乙肝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乙肝肝癌患者血清AFP、AFP-L3、HSF1、HSP27均呈现出高表达现象,且其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肝癌 甲胎蛋白 甲胎蛋白异质体 热休克转录因子1 热休克蛋白2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抑制因子在肝癌化疗疗效检验中的应用
3
作者 禹梅 马玉梅 +2 位作者 陈花莲 刘婕 方晓蕾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8期4499-4506,共8页
目的:通过探究肝癌单纯手术和手术后辅助化疗对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分化抑制因子2(differentiation inhibitory factor2,ID2)、ID3、生存时间的影响,分析ID2、ID3表达与肝癌患者血清中重要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 目的:通过探究肝癌单纯手术和手术后辅助化疗对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细胞分化抑制因子2(differentiation inhibitory factor2,ID2)、ID3、生存时间的影响,分析ID2、ID3表达与肝癌患者血清中重要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etoprotein,AFP)的相关性以及ID2、ID3对肝癌侵袭转移力的影响,从而阐明分化抑制因子表达水平检测在评价肝癌术后辅助化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E 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ID2、ID3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 D2、I D3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法检测ID2、ID3对肿瘤侵袭转移力的影响;采用SPSS软件分析ID2、ID3表达量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AFP含量的相关性.结果:术后给予辅助化疗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链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50,C A50)、AFP、CA242含量明显低于单纯手术组患者(P<0.05),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单纯手术患者(P<0.05),血清中ID2、ID3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单纯手术患者(P<0.05),肿瘤组织中ID2、ID3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AFP的与ID2、ID3基因表达量呈正相关(rID2=0.881,rID3=0.928,P<0.05).在细胞水平沉默ID2、I D3可以削弱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过表达ID2、ID3可以增强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P<0.05).结论:ID2、ID3与肝癌肿瘤标志物有类似作用,其表达上调提示肿瘤的侵袭转移能力增强,患者生存时间缩短,这可为临床上评价肝癌术后辅助化疗效果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抑制因子2 分化抑制因子3 肝癌 辅助化疗 肿瘤标志物 信使RNA水平 侵袭和转移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南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筛查和早期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绒 赵丽萍 曹敏辉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6期2240-2241,共2页
目的总结与分析渭南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新生儿筛查结果与早期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10月于渭南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新生儿CH筛查与诊断的资料。结果共筛查新生儿标本71 084例,确诊CH患儿45例,发... 目的总结与分析渭南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新生儿筛查结果与早期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10月于渭南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新生儿CH筛查与诊断的资料。结果共筛查新生儿标本71 084例,确诊CH患儿45例,发病率为0.633‰,患儿的临床表现以病理性黄疸为主(51.11%),促甲状腺激素(TSH)≥32mIU/L患儿占62.22%;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后,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甲状腺素T4(FT4)与CH患儿婴幼儿智力发育测试总分、精细运动以及适应性等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渭南地区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病率较高,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有利于该类患儿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值得推广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新生儿 早期诊断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检查布氏菌感染应用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利平 刘阳子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913-915,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布氏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布氏菌感染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收集完整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等资料,对所有入组患者均行血清检验及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的细菌微生物培养分离... 目的分析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布氏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布氏菌感染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收集完整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等资料,对所有入组患者均行血清检验及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的细菌微生物培养分离试验。所有患者完善上述信息收集及检查结果后,由两位资深感染科医师根据上述信息参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对患者是否感染布鲁氏菌病做出综合诊断结论。并以此综合诊断结论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及二者联合诊断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效能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误诊率、漏诊率。结果80例疑似布氏菌感染患者中经综合诊断确诊者为56例,细菌检验确诊43例,血清检验确诊51例,血清检验联合细菌检验确诊53例;血清检验诊断布氏菌感染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83.93%、83.33%、83.75%、20.00%、19.15%;细菌检验诊断布氏菌感染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73.21%、91.67%、78.75%、9.09%、36.58%;血清检验联合细菌检验诊断布氏菌感染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1.07%、91.67%、91.25%、9.09%、9.80%。结论血清检验联合细菌检验诊断布氏菌感染相较于单一的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及更低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菌感染 血清检验 细菌检验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南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6
作者 王琳 雷刚平 +1 位作者 张敏 李耀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2期41-42,共2页
目的了解渭南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双抗体夹心法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对于渭南市妇幼保健院门诊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3650例腹泻患儿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3650例腹泻患儿粪... 目的了解渭南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双抗体夹心法及免疫层析分析技术,对于渭南市妇幼保健院门诊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就诊的3650例腹泻患儿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3650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标本912例,检出率为25.0%。其中1~2岁组的检出率最高(30.3%),与其他年龄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11、12至2015年1、2月份的检出率分别为32.5%、36.2%34.6%、32.8%,四个月的平均检出率为34.0%(532/1563),远高于其它八个月的平均检出率18.2%(380/2087)。将2014年11、12月、2015年1、2月份的检出率分别与其他月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儿轮状病毒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腹泻的婴幼儿应及早进行RV抗原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腹泻的感染病因,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尤其是6月龄至小于2岁的婴幼儿,轮状病毒的感染在冬季呈流行趋势,应做好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婴幼儿腹泻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型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关系及对检验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赵珊 张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8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血型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关联及对检验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对本科室500例O型血孕妇(丈夫非O型)进行研究,检测孕妇IgG抗体效价,在孕妇分娩后,对所有新生儿实施新生儿溶血病血清三项试验检测,分析孕妇血清IgG抗... 目的探讨孕妇血型IgG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的关联及对检验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对本科室500例O型血孕妇(丈夫非O型)进行研究,检测孕妇IgG抗体效价,在孕妇分娩后,对所有新生儿实施新生儿溶血病血清三项试验检测,分析孕妇血清IgG抗体效价分布情况及与新生儿溶血病的关系和对检验准确率的影响。结果 IgG抗体效价检测阳性率为40.80%。不同配偶血型孕妇的IgG抗体效价分布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不同孕次孕妇IgG抗体效价分布结果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为17.60%。孕妇血型IgG抗体效价≥1:512时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效价≤1:32、1:64、1:128时(P<0.05)。以孕妇血型IgG抗体效价≥1:64表示阳性,对新生儿溶血病诊断敏感性为93.2%,诊断准确率为40.2%。结论孕妇血型IgG抗体效价结果与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呈正相关,可辅助新生儿溶血病的早期评估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IGG抗体效价 新生儿溶血病 检验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患者HPV筛查及相关微生物检测
8
作者 王小燕 李胜彦 《我和宝贝》 2019年第11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及相关微生物检测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0例妇产科HPV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HPV分型及相关微生物检测,观察HPV分型及相关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高危型患者158例(... 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及相关微生物检测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0例妇产科HPV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HPV分型及相关微生物检测,观察HPV分型及相关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高危型患者158例(52.67%),其中HPV16型、HPV18型比例较高,低危型患者142例(47.33%),HPV6型比例较高;病原菌感染以解脲支原体、衣原体、滴虫、霉菌、淋球菌、乳酸杆菌阴性感染为主。结论对妇产科HPV患者进行HPV分型筛查,了解其微生物病原体感染分布,对进行临床干预,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HPV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微炎症因子、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韩静 王亚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9期1286-128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对微炎症因子、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渭南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分析重症肺... 目的探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对微炎症因子、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陕西省渭南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支气管肺泡灌洗检查。分析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病原菌分布情况、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预测值、FEV_(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及肺部感染严重程度[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10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肺泡灌洗液经过病原菌培养基培养后,共检出病原菌10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0株(50.00%)为革兰阴性菌组,革兰阳性菌41株(41.00%)为革兰阳性菌组,真菌9株(9.00%)为真菌组。革兰阴性菌组IL-6、IL-8、IL-10、TNF-α水平均较革兰阳性菌组和真菌组高(P<0.05),且革兰阳性菌组IL-6、IL-8、TNF-α水平较真菌组高(P<0.05)。革兰阴性菌组FEV_(1)/预测值、FEV_(1)/FVC较革兰阳性菌组和真菌组低,而CPRIS评分较革兰阳性菌组、真菌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革兰阳性菌组FEV_(1)/预测值、FEV_(1)/FVC较真菌组低,而CPIS评分较真菌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感染革兰阴性菌最多,革兰阳性菌次之,真菌最少;感染革兰阴性菌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最高、肺部感染最严重、肺功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肺泡灌洗液 病原菌 炎症因子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10
作者 齐新娟 何晨光 张洒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7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常规检查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常规检查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清Hcy、CysC、UA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Hcy、CysC、UA水平高于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血清Hcy、CysC、UA水平低于轻中度增厚组和重度增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增厚组的血清Hcy、CysC、UA水平低于重度增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斑块组的血清Hcy、CysC、UA水平低于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小于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组的血清Hcy、CysC、UA水平低于不稳定斑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小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CysC、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可为H型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尿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基因G82C与冠心病的关系
11
作者 徐向红 居军 +1 位作者 郭进京 李永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56-1357,共2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tatinC,CysC)基因5′端-82G/C突变与中国甘肃地区汉族人冠心病(CHD)、2型糖尿病(T2DM)合并CHD(T2DM+CHD)是否存在关联。方法运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 ,对120例无亲缘关系之中国甘肃汉族人(正常...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tatinC,CysC)基因5′端-82G/C突变与中国甘肃地区汉族人冠心病(CHD)、2型糖尿病(T2DM)合并CHD(T2DM+CHD)是否存在关联。方法运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 ,对120例无亲缘关系之中国甘肃汉族人(正常对照组40例、CHD组40例、T2DM+CHD组40例)中对CysC基因变异进行检测。结果 CHD组中GC、CC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8.24%、2.94%和58.82%;T2DM中GC、CC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4.12%、2.94%和52.94%;正常对照者组中GC、CC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0%、5.0%和65.0%;G等位基因频率在CHD组、T2DM+CHD组和正常对照者组中分别为77.94%、75.0%和80.0%。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中国甘肃汉族人群中存在CysC基因5′端-82G/C变异的多态性,CysC基因多肽位点可能不是中国甘肃汉族人CHD及T2DM的遗传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等位基因频率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基因多态性、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进京 居军 +1 位作者 徐向红 刘长柏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胱抑素C(eys C)基因多态性+148G/A、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别检测75例冠心病患者以及40例正常对照组cys C+148G/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 目的探讨胱抑素C(eys C)基因多态性+148G/A、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别检测75例冠心病患者以及40例正常对照组cys C+148G/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等位基因特异性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multi—ARMS)检测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同时结合血脂水平的测定,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①冠心病组apoE4/3基因型及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E4/3基因型的冠心病患者TC水平明显高于E3/3基因型的冠心病患者(P〈0.05);③cysC+148G/A基因多态性在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载脂蛋白E,E4/3基因型及ε4等位基因频率与冠心病密切相关;cys C+148G/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冠心病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载脂蛋白E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T、CRP、IL-6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35
13
作者 王春娟 雷刚平 +1 位作者 刘俊娜 王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3期1600-1602,共3页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治疗的225例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液培养结...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血流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西安市长安区医院治疗的225例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液培养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和IL-6水平及联合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共有95例患者的血液培养结果呈阳性,130例患者的血液培养结果呈阴性。阳性组患者血清PCT、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CRP单独检测细菌性血流感染灵敏度最高,为90.16%;IL-6单独检测特异度最高,为82.59%;PCT、CRP和IL-6联合检测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3项指标单独检测结果(P<0.05)。结论PCT、CRP和IL-6联合检测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对细菌性血流感染进行早期诊断,以便及时、有效地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细菌性血流感染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血清学和微生物培养检测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5
14
作者 陈花莲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40例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咽拭子)与快速血清检验肺炎支原体抗体法进行检测,对其结... 目的研究快速血清学检验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方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40例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咽拭子)与快速血清检验肺炎支原体抗体法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法阳性率为86.25%,血清快速检测法阳性率为83.75%,两种方法阳性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对年龄较小、病程较短的患儿阳性率更高,而血清快速检测法对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儿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进行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阳性率均较高,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血清学检验 微生物快速培养 肺炎支原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清HCY CK-MB cTnI水平与血管狭窄程度及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亚宁 王琳 +2 位作者 黄刚 肇玉博 杨文涛 《西部医学》 2019年第8期1283-128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5例冠心病患者(CHD组)及100例行健康体检...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管狭窄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5例冠心病患者(CHD组)及100例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比较CHD组与对照组血清HCY、CK-MB、cTnI差异;比较不同病变类型、狭窄支数、Gensini积分及不同预后CHD患者的血清HCY、CK-MB及cTnI水平;分析CHD患者HCY、CK-MB、cTnI水平与血管狭窄程度及临床预后的关系;随访1个月,统计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血清HCY、CK-MB及cTnI浓度均明显低于CHD组(P<0.05)。血清HCY、CK-MB、cTnI浓度在SAP、UAP、AMI者间依次上升(P<0.05);且在单支狭窄者、双支狭窄者及多只狭窄者间亦呈依次上升趋势(P<0.05);在Gensini低分者、中分者及高分者间依次上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HCY、CK-MB及cTCnI与冠状病变狭窄支数呈正相关,与Gensini积分亦呈正相关(均P<0.05);随访1个月,预后不良ACS患者血清HCY、CK-MB及cTnI浓度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结论血清HCY、CK-MB及cTnI浓度在评估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病变程度及预后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 血清HCY CK-MB CTNI 血管狭窄程度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CRP,D-D水平检测对急性血栓性肺栓塞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6
作者 侯毅 陈东博 陈花莲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07-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对急性血栓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急诊科就诊的APE患者110例,根据200... 目的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对急性血栓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急诊科就诊的APE患者110例,根据2008年欧州心脏病学会(Uropean sosiety of cardiology,ESC)肺栓塞指南标准将APE患者分为低危组(n=36)、中危组(n=50)与高危组(n=24),采用免疫增强比浊法检测血浆CRP和D-D水平。结果随着危险分层的增加,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估测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 estimation,PASPE)逐渐增高,血氧饱和度(oxyhemoglobin saturation,SaO_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q=3.228~27.021,均P<0.05)。高危组血浆CRP和D-D水平及其异常率明显高于低中危组,中危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8.293~14.816,均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血浆CRP,D-D水平对APE危险分层的ROC曲线下面积(ROC AUC)值明显高于SaO_2,PaO_2,LVEF,LVEDD和PASPE,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CRP和D-D水平对APE危险分层的预测价值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急性血栓性肺栓塞 危险分层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足患者ApoB/ApoA1及其炎症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树华 胡欢乐 +2 位作者 齐志娟 李苗 夏润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足患者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及其炎症指标的检测结果,为临床了解病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10月吴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组)和80例单纯糖尿病(单纯糖尿病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足患者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ApoB/ApoA1)及其炎症指标的检测结果,为临床了解病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10月吴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组)和80例单纯糖尿病(单纯糖尿病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足组Texas分级1级23例,2级49例,3级8例,并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检者的生化指标、ApoB/ApoA1和炎症指标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ApoB/ApoA1、炎症指标和2型糖尿病足发生的关系。结果糖尿病足组、单纯糖尿病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糖尿病足组患者的HbA1c、TC、LDL-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组患者的ApoB/ApoA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IL-1β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组Texas分级中3级患者的ApoB/ApoA1、CRP、TNF-α、IL-6、IL-1β水平明显高于2级和1级,2级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1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oB/ApoA1、CRP、TNF-α、IL-6、IL-1β均是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poB/ApoA1及CRP、TNF-α、IL-6、IL-1β等炎症指标在糖尿病足患者中均有高表达,是导致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足 载脂蛋白B 载脂蛋白A1 炎症指标 Texas分级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郭建 周斌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763-765,76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60例纳入观察组,并将单纯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各40例分别纳入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作为对照,检测并...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60例纳入观察组,并将单纯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各40例分别纳入高血压组和糖尿病组作为对照,检测并分析三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根据U-MA水平将观察组患者分为U-MA正常组与U-MA异常组,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差异,分析U-MA与IMT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①观察组U-MA水平、U-MA异常比例、IMT厚度、斑块阳性例数均显著高于高血压组或糖尿病组(P<0.05)。②U-MA异常组IMT厚度显著高于U-MA正常组患者,并且该组患者视网膜病变(DR)、心血管疾病(CVD)、脑卒中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U-MA正常组(P<0.05)。③U-MA与IMT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β=0.75,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U-MA异常的动脉粥样硬化阳性率较高,且U-MA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用于防治DR、DN、CVD等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 颈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促卵泡生成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洒 何晨光 夏润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16期2101-2105,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且均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的10... 目的探讨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患者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促卵泡生成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收治且均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的106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血清AMH、FSH、E2和LH水平。比较术前和术后6个月不同年龄、不同囊肿类型、不同囊肿大小和不同r-AFS分期患者的AMH、FSH、E2和LH水平。随访18个月,比较妊娠成功和妊娠失败患者的AMH、FSH、E2和LH水平。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卵巢标志物对患者妊娠成功的预测价值。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AMH水平分别为(1.90±0.36)ng/mL、(2.39±0.44)ng/mL和(2.86±0.51)ng/mL,明显低于术前的(3.82±0.29)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患者的FSH为(8.75±1.63)mIU/mL,明显高于术前的(6.50±1.02)mIU/mL,E2、LH水平分别为(59.21±6.14)pg/mL、(5.63±0.63)U/L,明显低于术前的(69.46±7.35)pg/mL、(6.13±1.0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5岁患者术后AMH变化率为(39.23±4.22)%,明显高于年龄≤35岁患者的(26.07±3.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发囊肿患者术后AMH变化率为(34.73±4.01)%,明显高于多发囊肿患者的(30.45±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成功者的AMH水平为(4.11±1.02)ng/mL,明显高于妊娠失败者的(3.20±0.3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MH预测患者妊娠成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1。结论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后患者术后卵巢功能下降、年龄>35岁患者术后AMH水平下降最明显,AMH可作为早期评估卵巢功能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抗苗勒管激素 促卵泡生成激素 促黄体生成素 雌二醇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纤维连接蛋白、电解质及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琳 李兰英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电解质及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的90例HIE患儿为HIE组,同时选取45例正常足月儿作为正常组,测定分析两组儿童血清纤维连接蛋白、血...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N)、电解质及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的90例HIE患儿为HIE组,同时选取45例正常足月儿作为正常组,测定分析两组儿童血清纤维连接蛋白、血清钾、钠、氯、钙以及心肌酶水平。结果 (1)HIE组的血清FN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程度的HIE患儿血钾的变化无差异,血纳、钙、氯均显著降低,重度组比中度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程度HIE患儿的心肌酶活性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纤维连接蛋白、电解质及心肌酶谱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可以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血清纤维连接蛋白 电解质 心肌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