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5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民族音乐的传承与高师音乐教学初探
被引量:
11
1
作者
陈其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改变民族音乐传承在高师教学中的艰难现状,将文化价值相对意识渗透到各门课程之中已势在必行; 编写中西互鉴的全新教材已迫在眉睫; 大胆运用民族综合乐感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技术教学, 启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十分必要;延续即兴的、口...
为改变民族音乐传承在高师教学中的艰难现状,将文化价值相对意识渗透到各门课程之中已势在必行; 编写中西互鉴的全新教材已迫在眉睫; 大胆运用民族综合乐感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技术教学, 启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十分必要;延续即兴的、口传心授的音乐行为传承,从而形成整合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传承
高师音乐教学
观念
选择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尔寺藏传佛教节日及舞蹈音乐略探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文韬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5-37,共3页
本文介绍了塔尔寺藏传佛教节日,并对塔尔寺藏传佛教舞蹈音乐“跳欠”和花架音乐进行了分析、阐释。最后,针对怎样保护、发展塔尔寺藏传佛教文化遗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塔尔寺
藏传佛教节日
舞蹈音乐
“跳欠”
花架音乐
佛教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湟“少年”音乐探析──兼及“少年”、“花儿”的名与实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文韬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7-43,共7页
本文首先通过比较、分析流行于西北高原的两种山歌形式──河湟“少年 ”与洮岷“花儿”,对河湟“少年”的渊源进行了探讨。并从文学、音乐两个角度出发,对河湟“少年”的本体艺术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析。
关键词
“少年”与“花儿”
河湟“少年”渊源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音乐知识的传承与衍变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群英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3-75,共3页
音乐知识是音乐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对音乐艺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领悟的飞跃。由于音乐知识具有认识价值和应用价值,在指导人们学习音乐、实践音乐、思考音乐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它在人类历史的文化长河中绵延不断地得到传承。...
音乐知识是音乐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对音乐艺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领悟的飞跃。由于音乐知识具有认识价值和应用价值,在指导人们学习音乐、实践音乐、思考音乐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它在人类历史的文化长河中绵延不断地得到传承。伴随着时代的前进和音乐艺术的发展,音乐知识也在丰富积累中发生了许多变化。所以,整个音乐知识传承、衍变的过程,也反映了音乐艺术发生、发展的全部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知识
衍变
音乐艺术
音乐实践
感性认识
应用价值
认识价值
人类历史
知识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音乐审美透视
5
作者
陈其射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52-56,共5页
为了揭示中国音乐的深层审美意蕴 ,本文从“以和为美”“辩证精神”“线的型态”“虚的意境” “道法自然”五个方面阐释中国音乐所内蕴的特殊音乐审美心理和审美方式 。
关键词
中国
音乐审美
审美观念
型态
审美心理
审美方式
以和为美
辩证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当代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策略
6
作者
陈其射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51-54,共4页
当代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应“技理并重” ;在培养口号上应是“多能”前提下 的“一专” ;在教育层面重心上应转向高师 ;在教学内容上应中西互鉴融合、知己知彼 ,吐故纳新 ;在教学行 为上应用灵活的课型和创造性、即兴。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演唱
被引量:
6
7
作者
孙会玲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2-45,共4页
勃拉姆斯的歌曲是浪漫时期德奥艺术歌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如何准确表达和诠释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
关键词
勃拉姆斯
艺术歌曲
演唱
风格
语言
表情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律学观
被引量:
3
8
作者
陈其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0-23,共4页
古人对乐音的绝对高度和相对关系、五度生律元素、双向生律法、同律度量衡和以耳齐声的度律意识、标准音的变迁特色、管弦律融通的定律特点,以及十二律位体系等诸多方面,形成别具一格的律学观念,这是中国悠久文化土壤中生存的独特的...
古人对乐音的绝对高度和相对关系、五度生律元素、双向生律法、同律度量衡和以耳齐声的度律意识、标准音的变迁特色、管弦律融通的定律特点,以及十二律位体系等诸多方面,形成别具一格的律学观念,这是中国悠久文化土壤中生存的独特的民族音乐个性,是人的意志与自然音响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乐律
律感
律素
律本
中国
律学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声乐教学中的发声训练
被引量:
4
9
作者
李晓燕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16-117,共2页
发声训练是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歌唱的重要训练内容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本着因人而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施教。本文总结了发声训练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不...
发声训练是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歌唱的重要训练内容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本着因人而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施教。本文总结了发声训练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不为人们所注意(或不为人们所重视)的、发声训练中的语音训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发声训练
语音训练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终止和弦应用观念的拓展及其美学原则
被引量:
2
10
作者
王文韬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2年第1期8-9,共2页
随着音乐创作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终止和弦的稳定与不稳定观念在理论上有了大幅度的扩展乃至更新。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传统和声理论的冲击以及如何重新认识“传统和声”理论的问题:亟待对“不稳定——稳定”、“不协和——协和”...
随着音乐创作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终止和弦的稳定与不稳定观念在理论上有了大幅度的扩展乃至更新。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传统和声理论的冲击以及如何重新认识“传统和声”理论的问题:亟待对“不稳定——稳定”、“不协和——协和”概念扩展化内涵给予新的解释。在大量的国内外当代音乐作品中,其终止和弦大多不协和之实际雄辩地告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协和”概念早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现代音乐理论首先要廓清的是对不协和音程、不协和和弦概念的重新理解问题。我以为不协和音程及和弦的大量使用,是二十世纪和声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原则
不协和和弦
应用观
和声结构
协和音程
对称点
传统和声
现代音乐
当代音乐
音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演唱的“恐惧”心理和对策
被引量:
1
11
作者
林吟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81-82,共2页
演唱中的“恐惧”受信心、情绪、性格、意识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高度注意力、坚强意志力及良好歌唱心理状态,运用感情转移和激发歌唱欲望等手段,是克服“恐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演唱
恐惧
紧张
歌唱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论歌唱艺术的声与情
被引量:
3
12
作者
孙会玲
《皖西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87-89,共3页
在歌唱艺术活动中,声与情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声”为情的物质载体,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先决条件;“情”是音的表达内核,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歌唱者只有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歌唱技巧,以心灵去感受、表现出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
在歌唱艺术活动中,声与情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声”为情的物质载体,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先决条件;“情”是音的表达内核,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歌唱者只有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歌唱技巧,以心灵去感受、表现出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唱艺术
歌唱技巧
情感
美学价值
声乐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师和声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文韬
周帆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2-74,共3页
高师和声课的教学改革 ,应在传统的四部和声写作之外 ,增设多声部合唱写作、钢琴伴奏织体 写作、流行音乐和声编配等内容。加强键盘和声、民族调式和声教学以及对中外名作的和声 ;加强该学科与 “视唱练耳”等相关学科的联系 。
关键词
高师
和声课
教学改革
四部和声写作
多声部合唱写作
钢琴伴奏织体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胡审美初探
被引量:
1
14
作者
吴晓勇
《皖西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4-35,共2页
本文从四个不同的方面论述了二胡这一民族乐器所具有的美的特征,揭示了二胡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流传并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的本质原因。
关键词
二胡
美
音质
音乐表现力
韵味
造型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历史沿革看美声唱法的声与情
被引量:
1
15
作者
孙会玲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5-67,共3页
在歌唱艺术中 ,声音是人类思想情感表达的物质载体和手段 ,而情感表达则是音乐艺术表现的 目的。美声唱法作为一个声乐演唱流派 ,是以追求不同于以往的声乐演唱技术风格为起点的 ,它同样重视歌唱 艺术的情感表达 ,但在其不同的发...
在歌唱艺术中 ,声音是人类思想情感表达的物质载体和手段 ,而情感表达则是音乐艺术表现的 目的。美声唱法作为一个声乐演唱流派 ,是以追求不同于以往的声乐演唱技术风格为起点的 ,它同样重视歌唱 艺术的情感表达 ,但在其不同的发展过程中 ,对歌唱的声与情又有着不同的偏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唱法
声音
情感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歌唱教学中的语言与情绪
16
作者
林吟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7-88,共2页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获得高涨学习情绪的关键,在歌唱教学中处理好教学语言和学习者情绪的内在联系,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
关键词
歌唱
教学
情绪
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终止和弦结构复杂化应用探微
17
作者
王文韬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2年第4期28-29,共2页
和声语言的创新是作曲家历来所追求的。通过对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音乐作品的深入分析研究,笔者以为终止和弦结构复杂化应用问题,是该时期音乐创作中和声语言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我们知道,在传统和声学中,终止和弦必然是原位...
和声语言的创新是作曲家历来所追求的。通过对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音乐作品的深入分析研究,笔者以为终止和弦结构复杂化应用问题,是该时期音乐创作中和声语言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我们知道,在传统和声学中,终止和弦必然是原位主三和弦。而本文所要阐述分析的对象是在此终止和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复杂化了的终止和弦之应用。它与“传统”终止和弦相比,在应用观念上有了新的突破——通过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弦结构
音乐创作
音乐作品
新时期
音响效果
和声语言
杂化
结构终止
钢琴独奏曲
五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如何在演唱中正确建立和运用歌唱发声声响
18
作者
林吟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01-102,共2页
歌曲中情感情绪的变化、人物造型的变化、流派风格的异同,无不影响和制约着“声响概念”中歌唱发声声响的表现。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和运用“声响概念”中的歌唱发声声响,可以使学生逐步提高表现作品和欣赏作品的能力。
关键词
声响概念
歌唱发声
歌曲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如何提高学生钢琴发音的能力
19
作者
吴晓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3期118-119,共2页
每一个钢琴演奏者都希望获得美妙、动听的音色、音质。笔者结合教学中的经验 ,从五个不同的方面 ,着重论述了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发音能力 ,使他们的演奏更加完美。
关键词
钢琴
发音能力
用力方法
非连音
连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师声乐学生初级阶段的发声及训练
20
作者
孙会玲
袁丽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5期191-192,共2页
要想完美自如地歌唱 ,必须有训练有素的声音基础 ,它的获得需经过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其中初学阶段的发声训练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学生发声问题的分析 ,阐述了其成因、相应的训练对策 ,以及一些值得注意的原则 。
关键词
发声训练
高等师范院校
学生
初级阶段
练声曲
循序渐进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族音乐的传承与高师音乐教学初探
被引量:
11
1
作者
陈其射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22-26,共5页
文摘
为改变民族音乐传承在高师教学中的艰难现状,将文化价值相对意识渗透到各门课程之中已势在必行; 编写中西互鉴的全新教材已迫在眉睫; 大胆运用民族综合乐感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技术教学, 启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十分必要;延续即兴的、口传心授的音乐行为传承,从而形成整合优化。
关键词
民族音乐传承
高师音乐教学
观念
选择
行为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尔寺藏传佛教节日及舞蹈音乐略探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文韬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5-37,共3页
文摘
本文介绍了塔尔寺藏传佛教节日,并对塔尔寺藏传佛教舞蹈音乐“跳欠”和花架音乐进行了分析、阐释。最后,针对怎样保护、发展塔尔寺藏传佛教文化遗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塔尔寺
藏传佛教节日
舞蹈音乐
“跳欠”
花架音乐
佛教文化
分类号
J608 [艺术—音乐]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湟“少年”音乐探析──兼及“少年”、“花儿”的名与实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文韬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7-43,共7页
文摘
本文首先通过比较、分析流行于西北高原的两种山歌形式──河湟“少年 ”与洮岷“花儿”,对河湟“少年”的渊源进行了探讨。并从文学、音乐两个角度出发,对河湟“少年”的本体艺术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析。
关键词
“少年”与“花儿”
河湟“少年”渊源
艺术特征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音乐知识的传承与衍变
被引量:
1
4
作者
赵群英
机构
浙江省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3-75,共3页
文摘
音乐知识是音乐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对音乐艺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领悟的飞跃。由于音乐知识具有认识价值和应用价值,在指导人们学习音乐、实践音乐、思考音乐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它在人类历史的文化长河中绵延不断地得到传承。伴随着时代的前进和音乐艺术的发展,音乐知识也在丰富积累中发生了许多变化。所以,整个音乐知识传承、衍变的过程,也反映了音乐艺术发生、发展的全部历史。
关键词
音乐知识
衍变
音乐艺术
音乐实践
感性认识
应用价值
认识价值
人类历史
知识传承
分类号
J [艺术]
G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音乐审美透视
5
作者
陈其射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52-56,共5页
文摘
为了揭示中国音乐的深层审美意蕴 ,本文从“以和为美”“辩证精神”“线的型态”“虚的意境” “道法自然”五个方面阐释中国音乐所内蕴的特殊音乐审美心理和审美方式 。
关键词
中国
音乐审美
审美观念
型态
审美心理
审美方式
以和为美
辩证精神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当代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策略
6
作者
陈其射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5期51-54,共4页
文摘
当代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在教育指导思想上应“技理并重” ;在培养口号上应是“多能”前提下 的“一专” ;在教育层面重心上应转向高师 ;在教学内容上应中西互鉴融合、知己知彼 ,吐故纳新 ;在教学行 为上应用灵活的课型和创造性、即兴。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学校教育
Keywords
music 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分类号
J600.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演唱
被引量:
6
7
作者
孙会玲
机构
浙江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42-45,共4页
文摘
勃拉姆斯的歌曲是浪漫时期德奥艺术歌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如何准确表达和诠释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
关键词
勃拉姆斯
艺术歌曲
演唱
风格
语言
表情因素
分类号
J616.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律学观
被引量:
3
8
作者
陈其射
机构
浙江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0-23,共4页
文摘
古人对乐音的绝对高度和相对关系、五度生律元素、双向生律法、同律度量衡和以耳齐声的度律意识、标准音的变迁特色、管弦律融通的定律特点,以及十二律位体系等诸多方面,形成别具一格的律学观念,这是中国悠久文化土壤中生存的独特的民族音乐个性,是人的意志与自然音响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古代乐律
律感
律素
律本
中国
律学观
分类号
J612.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声乐教学中的发声训练
被引量:
4
9
作者
李晓燕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116-117,共2页
文摘
发声训练是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歌唱的重要训练内容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发声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本着因人而宜、循序渐进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施教。本文总结了发声训练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不为人们所注意(或不为人们所重视)的、发声训练中的语音训练问题。
关键词
声乐教学
发声训练
语音训练
教学方法
Keywords
vocal music teaching
vocalization training
phonetic training
分类号
J616.1 [艺术—音乐]
J616-4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终止和弦应用观念的拓展及其美学原则
被引量:
2
10
作者
王文韬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2年第1期8-9,共2页
文摘
随着音乐创作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终止和弦的稳定与不稳定观念在理论上有了大幅度的扩展乃至更新。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对传统和声理论的冲击以及如何重新认识“传统和声”理论的问题:亟待对“不稳定——稳定”、“不协和——协和”概念扩展化内涵给予新的解释。在大量的国内外当代音乐作品中,其终止和弦大多不协和之实际雄辩地告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协和”概念早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现代音乐理论首先要廓清的是对不协和音程、不协和和弦概念的重新理解问题。我以为不协和音程及和弦的大量使用,是二十世纪和声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关键词
美学原则
不协和和弦
应用观
和声结构
协和音程
对称点
传统和声
现代音乐
当代音乐
音乐创作
分类号
J60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演唱的“恐惧”心理和对策
被引量:
1
11
作者
林吟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81-82,共2页
文摘
演唱中的“恐惧”受信心、情绪、性格、意识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高度注意力、坚强意志力及良好歌唱心理状态,运用感情转移和激发歌唱欲望等手段,是克服“恐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演唱
恐惧
紧张
歌唱
心理
Keywords
fear
nervous
singing
psychology
分类号
J616.2 [艺术—音乐]
J60-0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论歌唱艺术的声与情
被引量:
3
12
作者
孙会玲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皖西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87-89,共3页
文摘
在歌唱艺术活动中,声与情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声”为情的物质载体,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先决条件;“情”是音的表达内核,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歌唱者只有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歌唱技巧,以心灵去感受、表现出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
关键词
歌唱艺术
歌唱技巧
情感
美学价值
声乐艺术
分类号
J616.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师和声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文韬
周帆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72-74,共3页
文摘
高师和声课的教学改革 ,应在传统的四部和声写作之外 ,增设多声部合唱写作、钢琴伴奏织体 写作、流行音乐和声编配等内容。加强键盘和声、民族调式和声教学以及对中外名作的和声 ;加强该学科与 “视唱练耳”等相关学科的联系 。
关键词
高师
和声课
教学改革
四部和声写作
多声部合唱写作
钢琴伴奏织体写作
分类号
G65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胡审美初探
被引量:
1
14
作者
吴晓勇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皖西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34-35,共2页
文摘
本文从四个不同的方面论述了二胡这一民族乐器所具有的美的特征,揭示了二胡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流传并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的本质原因。
关键词
二胡
美
音质
音乐表现力
韵味
造型
审美特征
分类号
J632.2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历史沿革看美声唱法的声与情
被引量:
1
15
作者
孙会玲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5-67,共3页
文摘
在歌唱艺术中 ,声音是人类思想情感表达的物质载体和手段 ,而情感表达则是音乐艺术表现的 目的。美声唱法作为一个声乐演唱流派 ,是以追求不同于以往的声乐演唱技术风格为起点的 ,它同样重视歌唱 艺术的情感表达 ,但在其不同的发展过程中 ,对歌唱的声与情又有着不同的偏重 。
关键词
美声唱法
声音
情感
艺术风格
分类号
J616.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歌唱教学中的语言与情绪
16
作者
林吟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7-88,共2页
文摘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获得高涨学习情绪的关键,在歌唱教学中处理好教学语言和学习者情绪的内在联系,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
关键词
歌唱
教学
情绪
语言
分类号
G65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终止和弦结构复杂化应用探微
17
作者
王文韬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2年第4期28-29,共2页
文摘
和声语言的创新是作曲家历来所追求的。通过对新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音乐作品的深入分析研究,笔者以为终止和弦结构复杂化应用问题,是该时期音乐创作中和声语言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我们知道,在传统和声学中,终止和弦必然是原位主三和弦。而本文所要阐述分析的对象是在此终止和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结构复杂化了的终止和弦之应用。它与“传统”终止和弦相比,在应用观念上有了新的突破——通过对稳定。
关键词
和弦结构
音乐创作
音乐作品
新时期
音响效果
和声语言
杂化
结构终止
钢琴独奏曲
五声性
分类号
J614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如何在演唱中正确建立和运用歌唱发声声响
18
作者
林吟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01-102,共2页
文摘
歌曲中情感情绪的变化、人物造型的变化、流派风格的异同,无不影响和制约着“声响概念”中歌唱发声声响的表现。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和运用“声响概念”中的歌唱发声声响,可以使学生逐步提高表现作品和欣赏作品的能力。
关键词
声响概念
歌唱发声
歌曲处理
分类号
J616.2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如何提高学生钢琴发音的能力
19
作者
吴晓勇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3期118-119,共2页
文摘
每一个钢琴演奏者都希望获得美妙、动听的音色、音质。笔者结合教学中的经验 ,从五个不同的方面 ,着重论述了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发音能力 ,使他们的演奏更加完美。
关键词
钢琴
发音能力
用力方法
非连音
连音
分类号
G65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师声乐学生初级阶段的发声及训练
20
作者
孙会玲
袁丽娜
机构
温州师范学院音乐系
佳木斯市永红区文化馆
出处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5期191-192,共2页
文摘
要想完美自如地歌唱 ,必须有训练有素的声音基础 ,它的获得需经过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其中初学阶段的发声训练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学生发声问题的分析 ,阐述了其成因、相应的训练对策 ,以及一些值得注意的原则 。
关键词
发声训练
高等师范院校
学生
初级阶段
练声曲
循序渐进原则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J616.1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民族音乐的传承与高师音乐教学初探
陈其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199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塔尔寺藏传佛教节日及舞蹈音乐略探
王文韬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河湟“少年”音乐探析──兼及“少年”、“花儿”的名与实
王文韬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音乐知识的传承与衍变
赵群英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音乐审美透视
陈其射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当代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策略
陈其射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谈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演唱
孙会玲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古代律学观
陈其射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谈声乐教学中的发声训练
李晓燕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终止和弦应用观念的拓展及其美学原则
王文韬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演唱的“恐惧”心理和对策
林吟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简论歌唱艺术的声与情
孙会玲
《皖西学院学报》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高师和声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王文韬
周帆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二胡审美初探
吴晓勇
《皖西学院学报》
200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从历史沿革看美声唱法的声与情
孙会玲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歌唱教学中的语言与情绪
林吟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终止和弦结构复杂化应用探微
王文韬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如何在演唱中正确建立和运用歌唱发声声响
林吟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谈如何提高学生钢琴发音的能力
吴晓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高师声乐学生初级阶段的发声及训练
孙会玲
袁丽娜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