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变迁及临床对策 被引量:19
1
作者 金小亚 王晓东 +2 位作者 苏刚 卢明芹 陈永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探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到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859株,采用22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 目的探讨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及其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4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患者各种标本中分离到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859株,采用22种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林、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90.00%;耐药率较低的有头孢他啶(23.57%)、头孢吡肟(26.95%)、环丙沙星(31.73%)、头孢哌酮/舒巴坦(33.3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1.45%);最敏感的是复方新诺明,总耐药率仅5.73%。结论医院感染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的临床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对多种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应加强监测,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合理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宇 陈学高 +1 位作者 潘景业 舒雪芹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分析 ICU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学构成及耐药情况 ,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 1996年 6月~ 1999年 6月 3间 ICU收住的 98例机械通气合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共检... 目的 :分析 ICU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学构成及耐药情况 ,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 1996年 6月~ 1999年 6月 3间 ICU收住的 98例机械通气合并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患者的致病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共检出致病菌 12 8株 ,其中革兰阴性细菌 (G-菌 )占 6 6 .4% (85株 ) ,革兰阳性细菌 (G+菌 )占 2 5 .8% (33株 ) ,真菌占 7.8% (10株 ) ;前四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 (2 4株 ) ,金黄色葡萄球菌 (2 2株 ) ,不动杆菌属 (2 1株 ) ,肠杆菌属 (18株 ) ,药敏结果显示这类菌株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 :ICU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原体构成以 G-菌为主 ,其药敏试验呈多重耐药 ,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 ,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机械通气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医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真菌药物预防医院真菌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学高 廖洪菊 +3 位作者 邹长林 郑宇 李庆兴 陈永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抗真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400例患者真菌医院感染情况,对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放化疗等相关病例,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真菌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6.5... 目的探讨应用抗真菌药物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400例患者真菌医院感染情况,对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放化疗等相关病例,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真菌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为6.5%(13/200例)和14%(28/200例),2组间真菌医院感染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高危患者采取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是降低真菌性医院感染的一种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预防 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 医院感染 免疫抑制剂 感染情况 长期使用 预防措施 预防性 发病率 应用 前瞻性 抗生素 试验组 显著性 真菌性 对照 患者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尿路感染致病菌变迁及其耐药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宇 李骥 +3 位作者 潘发愤 李庆兴 陈永平 徐莉珠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50-352,共3页
目的 :调查院内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情况。方法 :对我院 1998年 1月 - 2 0 0 0年 12月医院内尿路感染患者分离的细菌菌株、真菌菌株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院内尿路感染仍以 G- 菌为主 (39.9%) ,其次为真菌 (3... 目的 :调查院内尿路感染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变化情况。方法 :对我院 1998年 1月 - 2 0 0 0年 12月医院内尿路感染患者分离的细菌菌株、真菌菌株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院内尿路感染仍以 G- 菌为主 (39.9%) ,其次为真菌 (32 .9%) ,G+菌 (2 7.2 %) ;G- 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4 1.7%) ,G+菌以D组链球菌为主 (5 0 .3%) ,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4 4.7%) ,与 1998年分离的菌株相比 ,2 0 0 0年 G- 菌所占比例有下降趋势 ,而真菌由 2 5 .7%上升至 36 .6 %(P<0 .0 5 ) ,3年间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基本呈上升趋势。结论 :院内尿路感染致病菌正在发生变迁 ,耐药性严重 ,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 ,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 ,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交叉感染 交叉耐药性 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地区感染性发热病因归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庆兴 王邦松 卢明芹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 分析温州地区感染性发热的病因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 1997年 1月~ 2 0 0 3年 3月收治住院的感染性发热患者 5 5 0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感染性疾病 5 5 0例 ,其中局灶 (单器官 /系统 )感染 2 0 3例 ( 3 6 9... 目的 分析温州地区感染性发热的病因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 1997年 1月~ 2 0 0 3年 3月收治住院的感染性发热患者 5 5 0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感染性疾病 5 5 0例 ,其中局灶 (单器官 /系统 )感染 2 0 3例 ( 3 6 91% ) ,多系统性感染 3 47例 ( 63 0 9% )。 结论 感染性发热诊断的关键是要有完整的鉴别诊断思路 ,及全面寻找诊断线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地区 感染性发热 病因 鉴别诊断 归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无乳链球菌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徐叶进 王晓东 朱碧红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03-304,共2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无乳链球菌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至2005年糖尿病患者继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280例送检尿培养的住院糖尿病患者致病菌阳性...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无乳链球菌尿路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3年至2005年糖尿病患者继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280例送检尿培养的住院糖尿病患者致病菌阳性有169例,共检出无乳链球菌25株,其中女性23例,男性2例。药敏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对氨曲南、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红霉素、阿米卡星的耐药率高达50%以上,而对头孢唑啉、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对替考拉宁、青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5.88%、7.69%、10%。结论糖尿病患者无乳链球菌引起尿路感染应引起注意,临床医生需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链球菌 尿路感染 临床表现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4666株医院致病菌的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庆兴 潘发愤 +1 位作者 王邦松 周铁丽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3-94,109,共3页
分析该院 3年来分离的临床细菌 46 6 6株及其对 5种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情况。发现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医院致病菌的平均耐药率为 34.2 9% ,其中头孢哌酮 +舒巴坦的耐药率仅为 6 .89% ,低于平均耐药率 ( P<0 .0 1)。不动杆菌属、肠... 分析该院 3年来分离的临床细菌 46 6 6株及其对 5种第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情况。发现第三代头孢菌素对医院致病菌的平均耐药率为 34.2 9% ,其中头孢哌酮 +舒巴坦的耐药率仅为 6 .89% ,低于平均耐药率 ( P<0 .0 1)。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假单孢菌属对三代头孢的耐药率分别为5 8.83%、5 6 .35 %、5 2 .0 0 %和 49.84% ,均显著高于平均耐药率 ( P均 <0 .0 1) ;沙门菌属和变形杆菌属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 ,耐药率仅为 6 .83%和 7.87% ;铜绿色假单孢菌对头孢他啶的敏感性低于头孢哌酮 ,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的耐药性高于头孢曲松、头孢噻肟以及头孢他啶 ,且呈逐渐上升趋势。建议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头孢菌素时 ,宜选择合用具有很好活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头孢菌素 细菌耐药性 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6例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朱碧红 徐叶进 +2 位作者 张慧芳 王晓东 陈永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61-462,共2页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156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用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是...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156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用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ESBLs。结果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分别为1.28%、1.92%、3.21%、5.13%;对氨苄西林、氟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70%。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氧哌嗪青霉素/他唑巴坦的耐药性均<10%,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均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结论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尿路感染 耐药性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院内感染败血症的致病菌特点与护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旭阳 薛黎明 +1 位作者 赵晓燕 黄晓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69-470,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院内败血症病原学特点与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4年6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30例老年院内败血症。结果本组老年院内败血症有严重基础病与易感因素占93.3%(28/30)。30例老年院内败血症共分离出致... 目的探讨老年院内败血症病原学特点与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04年6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30例老年院内败血症。结果本组老年院内败血症有严重基础病与易感因素占93.3%(28/30)。30例老年院内败血症共分离出致病菌41株,以非发酵菌为主,其中G-菌27株,占65.9%;G+菌6株,占14.6%;真菌8株,占19.5%。复数菌败血症1例,占2.4%。本组病例病死率高,达26.7%。结论G+菌败血病呈上升趋势,G-菌则有下降趋势,条件致病菌和真菌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多;本组院内感染病死率高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及侵入性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注意合理用药,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同时根据其病原学特点进行基础疾病护理,加强营养支持疗法,严密观察病情,侵袭性诊疗操作护理及抗菌药物应用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控制院内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败血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感染败血症临床和菌谱耐药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邦松 李庆兴 王震龙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探讨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致病菌的变迁和菌谱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3月至 1999年 3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 5 5例院内感染败血症。结果 :本组败血症有严重基础病与易感因素占 98.1% (5 4/5 5 )。致病菌分析... 探讨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致病菌的变迁和菌谱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3月至 1999年 3月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 5 5例院内感染败血症。结果 :本组败血症有严重基础病与易感因素占 98.1% (5 4/5 5 )。致病菌分析特点有 :1G+ 菌呈上升趋势 ,2 G- 菌则有下降趋势 ,但仍以 G- 菌为主 ,3条件致病菌 ,复数菌真菌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加。本组院内感染病死率高 (34.6 % ) ,这往往与宿主防御机能或诱因因素有关。结论 :G+菌败血病呈上升趋势 ,G-菌则有下降趋势 ,条件致病菌和真菌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增多 ;病死率高 ,应注意合理用药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内感染 败血症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内感染复数菌败血症的临床和耐药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董培红 王邦松 +1 位作者 郑宇 苏刚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54-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复数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 1970~2004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126例院内感染的复数菌败血症.结果院内感染复数菌败血症均发生在较严重的基础疾病上,创伤性手术和操...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复数菌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 1970~2004年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126例院内感染的复数菌败血症.结果院内感染复数菌败血症均发生在较严重的基础疾病上,创伤性手术和操作、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放疗与化疗为该病的危险因素.院内感染复数菌败血症感染病死率达52%,致病菌以G-菌占多数,合并真菌感染者死亡率高.致病菌多为耐药菌株.结论院内感染复数菌败血症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多系耐药菌株感染.应尽早治疗原发基础疾病,避免危险因素,严格掌握侵入性诊疗手段的运用指征,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重视院内环境卫生,严格做好洗手、消毒等是防止耐药菌播散的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复数菌败血症 耐药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与散发性戊型肝炎重叠感染临床与转归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卢明芹 李骥 +1 位作者 潘发愤 王震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552-553,共2页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 (HEV)的临床特征及对病情转归。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甲乙丙丁戊 5种肝炎病毒 ,同时检测肝功能 (SB ,ALT ,AST ,Alb ,Glb ,PT)。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HEV后 ,临床症状加重 ,深度黄...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 (HEV)的临床特征及对病情转归。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甲乙丙丁戊 5种肝炎病毒 ,同时检测肝功能 (SB ,ALT ,AST ,Alb ,Glb ,PT)。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感染HEV后 ,临床症状加重 ,深度黄疸发生率高 ,血清Alb减低明显 ,PT明显延长 ,ALT水平升高 ,且黄疸持续时间长。病程延长 ,重型肝炎发生率高。结论 :提示HBV与HEV重叠感染肝细胞损害加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戊型肝炎 重叠感染 诊断 治疗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2和IL-4水平对观察和预测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病毒感染中发生YMDD变异的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俞富军 何生松 +2 位作者 张淑玲 李淑利 陈永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探讨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发生YMDD变异与治疗期间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治疗1a时发生YMDD变异和未发生YMDD变异各选择40例,测定拉米夫定治疗后3、6、12mo血清IL... 目的:探讨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发生YMDD变异与治疗期间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给予口服拉米夫定治疗1a时发生YMDD变异和未发生YMDD变异各选择40例,测定拉米夫定治疗后3、6、12mo血清IL-12、IL-4水平、乙肝两对半、肝功能和HBVDNA.结果:在无YMDD变异组患者中,血清IL-12和IL-4水平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IL-12治疗后3,6,12movs治疗前,t=2.691,2.351,2.158,P=0.02,0.03,0.04;IL-4治疗后3,6,12movs治疗前,t=2.653,2.107,2.234,P=0.02,0.04,0.03),表现为IL-12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在YMDD变异组患者中,血清IL-12和IL-4水平仅治疗后3mo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t=2.104,2.142,P=0.04,0.04),表现为IL-12水平升高,IL-4水平降低.YMDD变异组治疗后3mo和无变异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相比,其变化幅度小,且有统计学差并(IL-12:t=2.029,P=0.04;IL-4:t=2.028,P=0.04).结论:发生YMDD变异与治疗期间血清IL-12和IL-4水平变化有关,治疗期间其水平变化小而短暂者有更大的机会发生YMDD变异,动态检测血清IL-12和IL-4水平可以作为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病毒发生YMDD变异的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2 1IL-4 预测 拉米夫定 治疗 乙肝病毒感染 YMDD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晓美 徐叶进 +1 位作者 朱碧红 王晓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70-570,共1页
目的了解近年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留置尿管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70株病原菌进行分析及其药物敏感趋势进行监测。结果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40.... 目的了解近年留置导尿管致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留置尿管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70株病原菌进行分析及其药物敏感趋势进行监测。结果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40.24%;其次为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低于30.0%,对碳青霉烯类、氨曲南、呋喃妥因的敏感率超过90.0%;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敏感率较高,超过80.0%。结论留置导尿管容易并发尿路感染,应该进行病原微生物学监测,依靠药物敏感试验为临床提供敏感抗生素治疗的依据。加强预防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减少医院源性尿路感染,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导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旭阳 薛黎明 +1 位作者 赵晓燕 黄晓美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4期246-247,共2页
目的系统观察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特征和护理要点。方法收集1997年1月~2003年3月收住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70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性疾病550例(81.12%),非感染性疾病107例(15.78%),并根据其临床特征提出针对性... 目的系统观察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的临床特征和护理要点。方法收集1997年1月~2003年3月收住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70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性疾病550例(81.12%),非感染性疾病107例(15.78%),并根据其临床特征提出针对性护理。结论通过对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发热临床特征的观察,同时予以正确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控制院内感染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发热 临床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肝疫苗对乙肝病毒感染干扰作用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庆兴 王邦松 董庆加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33-33,共1页
为了提供临床治疗新思路,我们对57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使用了甲肝疫苗,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组全部系我院病人,其中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4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12例。随机对照组7例,其中AsC 4例,CHB 3例。诊断标准按1... 为了提供临床治疗新思路,我们对57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使用了甲肝疫苗,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组全部系我院病人,其中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AsC)4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12例。随机对照组7例,其中AsC 4例,CHB 3例。诊断标准按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的标准。每例在用药前及用药后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肝疫苗 乙肝病毒感染 干扰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8-09年温州地区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温从丛 何艳 +5 位作者 林小玲 黄亮 陶真 黄颖 朱晓娜 李庆兴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1年第6期283-286,共4页
目的了解2008-2009年温州不同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方法采集2008年-2009年病房临床分离PA共2851株,选择对亚胺培南(IMP)和美罗培南(MEM)进行药敏实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药敏... 目的了解2008-2009年温州不同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方法采集2008年-2009年病房临床分离PA共2851株,选择对亚胺培南(IMP)和美罗培南(MEM)进行药敏实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对IMP和MEM的2年总耐药率分别是39.71%和31.86%,2008年对IMP的耐药率是43.95%,而2009年的下降到35.74%(P<0.01)。2008年MEM的耐药率是34.60%,而2009年下降到29.50%(P<0.01)。结论PA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情况严重,对于PA的感染,应在药敏指导下用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已得到明显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地区111例老年戊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俞富军 李晓飞 +3 位作者 范栩妃 董培红 陈永平 李骥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年第2期65-66,共2页
戊型肝炎目前主要流行于亚洲、中美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随着发病年龄的逐渐增大,老年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增多,发病有老龄化趋势。老年人作为一特殊群体,其戊型肝炎有其自身特点,笔者总结我院111例老年戊型肝炎资料,对其流行病学、临床... 戊型肝炎目前主要流行于亚洲、中美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随着发病年龄的逐渐增大,老年患者所占比例明显增多,发病有老龄化趋势。老年人作为一特殊群体,其戊型肝炎有其自身特点,笔者总结我院111例老年戊型肝炎资料,对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地区130例发热待查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施凯舜 潘发愤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1期1437-1438,共2页
目的探讨本院以发热待查收住患者的病因,旨在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作出指导性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热待查住院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30例患者中,感染83例(63.85%),结缔组织疾病15例(11.54%),肿瘤14例(10.77%),其他2例(1.54%),... 目的探讨本院以发热待查收住患者的病因,旨在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作出指导性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发热待查住院患者1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30例患者中,感染83例(63.85%),结缔组织疾病15例(11.54%),肿瘤14例(10.77%),其他2例(1.54%),原因仍未明确16例,占12.31%。结论感染性疾病是发热待查的主要原因,温州地区伤寒感染尤为高发,其次为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诊断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医学生创新意识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明华 段徐 +4 位作者 陈忠浓 张宁 徐霜 朱水平 周瑶瑶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4期775-777,共3页
文章通过对高校医学生的调查,总结了医学生创新意识现状:创新动机强但创新实践缺乏;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对新事物的接受不足;有一定的思维独立性但发现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高校医学教育实践,提出鼓励医学生参... 文章通过对高校医学生的调查,总结了医学生创新意识现状:创新动机强但创新实践缺乏;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对新事物的接受不足;有一定的思维独立性但发现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高校医学教育实践,提出鼓励医学生参与科研;改进教学方法;积极推进第二课堂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创新意识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