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多表位免疫血清中和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昊 巩文词 +6 位作者 陈江 冯娟 吕艳 朱珊丽 陈向敏 薛向阳 张丽芳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制备高效价E型沙眼衣原体(Ct)主要外膜蛋白(MOMP)168多表位特异性免疫血清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纯化的Trx-his/Ct MOMP168融合蛋白经弗氏佐剂乳化后,小鼠背部皮下多点免疫注射,间隔2周后加强免疫,共3次,并分别于免疫前和每次... 目的:制备高效价E型沙眼衣原体(Ct)主要外膜蛋白(MOMP)168多表位特异性免疫血清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纯化的Trx-his/Ct MOMP168融合蛋白经弗氏佐剂乳化后,小鼠背部皮下多点免疫注射,间隔2周后加强免疫,共3次,并分别于免疫前和每次免疫后2周取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融合蛋白和E型Ct全菌体特异性抗体水平及变化趋势,通过体外中和反应检测多表位特异性血清的免疫学特性。结果:小鼠用Ct MOMP168多表位融合蛋白全程免疫后产生了抗融合蛋白和E型Ct全菌体特异性抗体,ELISA法检测最高滴度达1:500。ELISA和体外中和实验检测结果显示,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MOMP多表位蛋白和E型Ct全菌体,并能有效抑制E型Ct感染Hela229细胞。结论:沙眼衣原体MOMP多表位融合蛋白免疫血清可特异性结合并中和E型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主要外膜蛋白 表位 中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多表位重组DNA诱导小鼠体液免疫有效剂量的探讨
2
作者 饶品欢 石朝晖 +4 位作者 李文姝 吕艳 陈向敏 朱珊丽 张丽芳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多表位(Ct MOMP168)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t MOMP168免疫小鼠的有效免疫剂量,为体内免疫学效应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t MOMP168构建成功的基础上,抽提纯化...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多表位(Ct MOMP168)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t MOMP168免疫小鼠的有效免疫剂量,为体内免疫学效应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在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t MOMP168构建成功的基础上,抽提纯化质粒,分3个免疫剂量组,即50、100和150μg剂量组,同时设PBS对照组。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3次,间隔2周,于免疫的0、2、4、6、8周分别尾静脉取血,分离血清,间接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Ct MOMP多表位特异性抗体IgG的生成量,并于0、1、3、5、7周取小鼠阴道冲洗物,检测Ct MOMP多表位特异性SIgA的生成量,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个不同免疫剂量组,血清特异性抗体IgG生成量于免疫第4周后均开始随免疫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加,150μg剂量组抗体IgG的生成水平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免疫小鼠阴道分泌物中特异性抗体SIgA生成较快,免疫开始后1周,150μg剂量组SIgA的产生水平高于其他组,7周后SIgA开始下降,但150μg剂量组抗体水平仍高于其他剂量组(P<0.05)。结论:重组质粒DNA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生成显示了剂量依赖关系,高剂量(150μg)免疫组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IgG和阴道分泌性特异性抗体SIgA生成水平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主要外膜蛋白 DNA免疫 免疫剂量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眼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多表位基因的免疫原性研究
3
作者 朱珊丽 石朝辉 +2 位作者 李文姝 陈俊 张丽芳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构建包含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主要外膜蛋白(major outer membrane protein,MOMP)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tMOMP168,检测其诱导BALB/c小鼠产生CtMOMP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水平。方法构... 目的构建包含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主要外膜蛋白(major outer membrane protein,MOMP)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CtMOMP168,检测其诱导BALB/c小鼠产生CtMOMP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水平。方法构建包含CtMOMP多表位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1,CtMOMP168并以肌肉注射方式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置pcDNA3.1组和PBS组对照(每组12只,每只100μg/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及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流式细胞术(ICS—FACS)分别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CtMOMP特异性抗体的滴度及其抗体亚型、脾脏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杀伤活性及特异性分泌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IFN-1)、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的CD3^+T细胞的水平。结果同pcDNA3.1(A490=0.180±0.025)和PBS免疫(A490=0.110±0.015)相比,pcDNA3.1-CtMOMP168免疫可刺激小鼠产生高效价0特异性IgG抗体(A490=0.973±0.136;血清滴度1:1000),且抗体亚型以IgG2a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6.884,P〈0.05);pcDNA3.1-CtMOMP168免疫组小鼠脾细胞中CTL杀伤活性(41.71%±8.34%)高于pcDNA3.1组(18.40%±3.45%)和PBS组(14.50%±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15,P〈0.05;效靶比为50:1);pcDNA3.1-CtMOMPl68免疫组小鼠的脾细胞中CtMOMP特异性CD3^+IFN-γ^+T细胞的水平(1.15%±0.16%)高于pcDNA3.1组(0.12%±0.08%)和PBS组(0.09%±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638,P〈0.05),而pcDNA3.1-CtMOMP168组IL4^+CD3^+T细胞(0.13%±0.08%)和IL-10^+CD3^+T细胞(0.14%±0.08%)的水平与pcDNA3.1(0.07%±0.05%,0.13%±0.06%)和PBS(0.08%±0.04%,0.07%±0.0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886、1.112,P值均〉0.05)。结论pcDNA3.1-CtMOMP168重组质粒能诱导BALB/c小鼠产生CtMOMP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原体 沙眼 细菌外膜蛋白质类 表位 疫苗
原文传递
人乳头瘤病毒L2氨基端蛋白的同源性及其交叉反应特性研究
4
作者 李玲玲 赵朋云 +4 位作者 王佳 周珠哈 朱珊丽 薛向阳 张丽芳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8-852,共5页
目的 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次要衣壳蛋白(L2)在临床常见HPV感染型别中的同源性及其交叉反应特性.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临床常见HPV感染型别中的L2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其氨基端1~200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采用PCR法从宫颈... 目的 研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次要衣壳蛋白(L2)在临床常见HPV感染型别中的同源性及其交叉反应特性.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临床常见HPV感染型别中的L2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其氨基端1~200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采用PCR法从宫颈癌患者组织DNA中扩增HPV16 L2(1~200)肽段的碱基序列,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得到重组质粒PGEX-4T-1-HPV16 L2(1~200).将测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转入E.coli BL21(DF3)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HPV16L2(1~200)融合蛋白与HPV6、11、16和18型DNA检测阳性临床患者血清的特异性结合能力;以镍螯合亲和层析柱(Ni-NTA Agarose)纯化的HPV16 L2(1~200)融合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采用间接ELISA法对98例尖锐湿疣患者、135例宫颈癌患者及9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进行特异性血清IgG抗体检测.结果 在HPV6、11、18、35等14个临床常见型别中,与HPV16 L2的1~200间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同源性达到52.7%~74.3%;成功构建了含有HPV16 L2(1~200)的重组质粒PGEX-4T-1-HPV16 L2(1~200),含有HPV16 L2(1~200)的融合蛋白在原核表达体系中呈高效表达,表达量占总蛋白的22.6%;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49×103,与预期Mr相符;以HPV6、11、16和18 DNA阳性患者血清为一抗进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在Mr约49×103处出现特异性条带.ELISA结果显示,尖锐湿疣组、宫颈癌组患者血清及健康对照者血清抗体均值分别为0.753±0.262、0.756±0.274和0.178±0.157,阳性率分别为89.8%、88.9%和9.4%.三组间血清抗体均值及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尖锐湿疣组和宫颈癌组间的血清抗体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L2 N端1~200氨基酸序列具有高度同源性,并在HPV6、11、16和18型别间具有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次要衣壳蛋白 同源性 交叉反应
原文传递
密码子优化的HPV6b L1 DNA诱导BALB/c小鼠产生增强的免疫应答
5
作者 陆丽君 石朝辉 +3 位作者 孟锐锋 朱珊丽 肖敏 张丽芳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偏好密码子优化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6b型L1 DNA诱导BALB/c小鼠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增强效应。方法利用PCR从尖锐湿疣组织中扩增HPV6b L1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偏好密码子优化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6b型L1 DNA诱导BALB/c小鼠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增强效应。方法利用PCR从尖锐湿疣组织中扩增HPV6b L1基因,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构建野生型pcDNA3.1(+)/HPV6bLl(wt)并进行鉴定;同时,对HPV6b L1基因进行真核细胞偏好密码子优化,进一步通过重叠PCR的方法获得全长基因,构建密码子优化的重组质粒pcDNA3.1(+)/HPV6bLl(rood.)并进行鉴定。将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分成4组,分别肌肉注射3次pcDNA3.1(+)/HPV6bLI(mod.)、pcDNA3.1(+)/HPV6bL1(wt)、pcDNA3.1(+)载体和PBS,间隔2周,每次剂量为150μg/鼠。分别于免疫前和免疫后每隔2周,收集血清,用间接ELISA检测血清IgG抗体;并于第8周取小鼠脾细胞,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按效应细胞与靶细胞之比(E:T)为5:1、10:1、20:1进行免疫小鼠特异性CTL杀伤活性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密码子优化的HPV6b L1重组质粒。小鼠免疫后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随着免疫时间和次数的增加而升高。pcDNA3.1(+)/HPV6bLl(mod.)组血清IgG抗体在第8周达到高峰,与pcDNA3.1(+)/HPV6bLl(wt)、载体和PBS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138、t=29.140、t=30.840,P值均〈0.01);而pcDNA3.1(+)/HPV6bLl(wt)组与载体和PBS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0.072、t=22,457,P值均〈0.01)。在特异性CTL杀伤实验中,当E:T分别为5:1、10:1、20:1时,pcDNA3.1(+)/HPV6bLI(mod.)组的脾细胞特异性CTL杀伤率明显高于pcDNA3.1(+)/HPV6bLl(wt)组(t=11.892、t=15.329、t=2.911,P值均〈0.05)、载体组(t=12.936、t=16.613、t=13.901,P值均〈0.01)和PBS对照组(t=14.768、t=18.935、t:10.925,P值均〈0.01)。结论密码子优化的HPV6b L1 DNA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增强的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6 衣壳蛋白质类 密码子 抗体生成 免疫 细胞
原文传递
Dicer干预对HPV18 E6/E7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林茂 卢徐涟 +5 位作者 胡飞红 胡芝 吕艳 冯娟 张丽芳 薛向阳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Dicer干预对高危型HPV18 E6、E7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三条Dicer基因的siRNA,采用定量PCR分析siRNA在不同浓度(40 nmol/L、60 nmol/L及80 nmol/L)、不同时间(24 h、48 h及72 h)干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定量PCR分析Dice... 目的:探讨Dicer干预对高危型HPV18 E6、E7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三条Dicer基因的siRNA,采用定量PCR分析siRNA在不同浓度(40 nmol/L、60 nmol/L及80 nmol/L)、不同时间(24 h、48 h及72 h)干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定量PCR分析Dicer被干预后对HPV18 E6、E7及miR-16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定量PCR能特异地检测Dicer、HPV18 E6、E7及miR-16基因的表达。设计的三种siRNA均明显下调Dicer基因表达,40 nmol/L的siRNA干预24 h即可获得明显效果。在此基础上分析对miR-16及高危型HPV18 E6、E7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40 nmol/L的Dicer siRNA干预可明显下调HPV18 E6、E7及miR-16基因表达(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HPV18 E6、E7基因编码区存在miR-16的结合位点。结论:Dicer siRNA干预能明显下调高危型HPV18E6、E7基因表达,miR-16可能参与HPV18E6、E7基因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早期基因 微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及宫颈分泌物HPV6bE7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流行病学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钟晓芝 陈韶 +4 位作者 朱珊丽 薛向阳 李文妹 王乐丹 张丽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建立尖锐湿疣(CA)患者血清和宫颈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HPV)6b型E7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方法利用PCR扩增HPV6bE7全长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HPV6bE7,原核表达产物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进一... 目的建立尖锐湿疣(CA)患者血清和宫颈分泌物人乳头瘤病毒(HPV)6b型E7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方法利用PCR扩增HPV6bE7全长基因,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a(+)/HPV6bE7,原核表达产物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进一步经镍螯合亲和层析法(Ni—NTAAgarose)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以间接ELISA方法分别对56例CA患者、81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和宫颈分泌物标本巾的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另取43例宫颈癌患者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同时用PCR方法对56例CA组织标本进行HPV6bDNA的检测。结果从CA组织标本中扩增的HPV6bE7全长基因与标准序列(GenBank登录号:NC001355)同源性为99.5%。HPV6bE7融合蛋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得到了较高效的表达(40μg/ml)。经间接ELISA检测,CA组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宫颈癌组和健康对照组(P〈O.05),吸光度(A)均值分别为1.82±0.48、1.36±0.39和1.39±0.27。CA组宫颈分泌物特异性slgA抗体水平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值分别为O.63±0.26和0.53±0.06。经PCR检测,CA患者组织HPV6bE7DNA阳性率为78.6%(44/56)。与PCR检测结果比较,HPV6bE7特异性IgG和sIgA抗体用于检测CA患者HPV6b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68.2%(30/44)、54.6%(24/44),特异性均为100%(12/12)。结论CA患者血清和宫颈分泌物HPV6bE7特异性抗体,用于诊断HPV6b感染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HPV6b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血清 宫颈分泌物 6b E7抗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