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营医院如何抓好继续医学教育
1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1 位作者 应晓生 朱圣斌 《中国伤残医学》 2008年第2期119-119,共1页
继续医这教育是终身教育,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基础。民营医院如何抓好继续医学教育,我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使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化,做到常抓不懈,不间断的进行,既重视人员与时间的落实,也注重实效与可操作... 继续医这教育是终身教育,是医院持续发展的基础。民营医院如何抓好继续医学教育,我院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制度,使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化,做到常抓不懈,不间断的进行,既重视人员与时间的落实,也注重实效与可操作性,经过几年运作,取得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医学教育 民营医院 终身教育 持续发展 管理制度 可操作性 制度化
原文传递
缺血性心脏病人骨科手术的麻醉处理
2
作者 朱圣斌 蔡秋瑾 许培宏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2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骨科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当好医院办公室主任
3
作者 别长春 单华杰 《办公室业务》 2004年第5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直接服务 管理部门 职能作用 理事 主要职能 协调 领导 秘书 办公室主任 政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胫骨上端感染创面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5 位作者 郭翱 丁法明 王干生 荆浩 凌爱军 彭俊洋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总结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胫骨上端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胫骨上端感染创面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1~60岁,平均34岁。应用改进的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供区均选用同侧小腿。肌瓣表面行Ⅰ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 目的:总结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胫骨上端感染创面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胫骨上端感染创面9例,男7例,女2例;年龄21~60岁,平均34岁。应用改进的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修复,供区均选用同侧小腿。肌瓣表面行Ⅰ期中厚网状游离植皮,供区直接缝合。结果:仅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换敷料逐渐愈合。所有患者肌瓣和其上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3个月~4年,平均21个月,供区愈合良好,未发现明显功能障碍。结论:腓肠肌内侧头岛状肌瓣以腓肠内侧动脉为血供,具有血供丰富,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以及肌瓣较薄的优点,带蒂移植适宜修复胫骨上端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瓣 外科皮瓣 感染 胫骨 修复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4 位作者 蔡国荣 郭翱 张文正 胡玉祥 丁法明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3期211-212,共2页
目的:总结外侧闭合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应用外侧闭合楔形HTO治疗9例(男3例,女6例)伴内翻畸形的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年龄52~58岁,平均56... 目的:总结外侧闭合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应用外侧闭合楔形HTO治疗9例(男3例,女6例)伴内翻畸形的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年龄52~58岁,平均56岁。术中显露胫腓关节近侧,切开前侧关节囊,用骨锯或骨刀去除外侧楔形骨块,闭合截骨处缺损后用"U"形钉固定。结果: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症,经2~5.5年(平均3.5年)随访,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定标准:优5例,良好3例,尚可1例。结论:外侧闭合楔形HTO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引起关节疼痛的有效手术方法,但不适用于年龄过大的患者(>6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术 胫骨 膝关节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指甲延长的新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功林 郭翱 徐招跃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5期315-316,共2页
关键词 指损伤 指甲延长 外科手术 指甲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连续皮内缝合新方法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2 位作者 王干生 杨德福 陈剑峰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6期410-410,共1页
传统的皮内缝合方法是从切口一端经皮内缝至切口另一端,伤口愈合后再从一端将缝线抽出。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新的连续皮内缝合方法,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关键词 缝合技术 创伤和损伤 矫形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髂股静脉栓塞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4 位作者 荆浩 张灵芝 郭翱 胡玉祥 丁法明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7期548-549,共2页
目的:总结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髂股静脉栓塞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1998年9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6例髂股静脉栓塞,男5例,女1例;年龄36~52岁,平均41岁;均为单侧股和小腿肿胀,伴有疼痛。从对侧切取正常的大隐静脉,经耻骨... 目的:总结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髂股静脉栓塞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1998年9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6例髂股静脉栓塞,男5例,女1例;年龄36~52岁,平均41岁;均为单侧股和小腿肿胀,伴有疼痛。从对侧切取正常的大隐静脉,经耻骨上隧道转移至患侧,在髂股静脉栓塞段以远与股静脉或大隐静脉近端吻合,将患侧静脉血经大隐静脉引流至对侧股静脉。结果:手术顺利,术后仅1例供区伤口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处理愈合。随访1~3.5年,平均1.8年,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水肿明显减轻,但仍有轻度肿胀。结论:大隐静脉转流术是治疗髂股静脉栓塞的有效方法。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股静脉 栓塞 大隐静脉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臀部V-Y旋转前移皮瓣治疗骶部褥疮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2 位作者 凌爱军 王干生 张金福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11期687-689,共3页
目的报告臀部V—Y旋转前移皮瓣治疗骶部褥疮的临床结果。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间,应用这种技术修复6例(男5例,女1例)骶部褥疮。年龄22~58岁,平均38岁。其中完全性脊髓损伤5例,脑梗死1例。均为骶部Ⅳ度褥疮,深度达骨面。... 目的报告臀部V—Y旋转前移皮瓣治疗骶部褥疮的临床结果。方法自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间,应用这种技术修复6例(男5例,女1例)骶部褥疮。年龄22~58岁,平均38岁。其中完全性脊髓损伤5例,脑梗死1例。均为骶部Ⅳ度褥疮,深度达骨面。创面直径6~13cm,平均10.8cm。5例为单侧皮瓣,1例为双侧皮瓣。结果1例术后发生表浅感染,经更换敷料逐渐愈合,该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随访10~42个月,平均28个月,皮瓣全部成活。所有缺损均修复成功,没有发生伤口裂开与褥疮复发,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结论该项技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当病例选择适当时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褥疮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趾甲延长术9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功林 郭翱 +6 位作者 章鸣 徐招跃 张灵芝 王顺柄 李俊 吴发林 郁辉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
目的:总结Ⅰ期在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中行趾甲延长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趾甲延长方法对9例(男7,女2例)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患者进行了趾甲延长术,其中拇指8例,食指1例。年龄18~46岁,平均25岁。在再造指距甲根皮缘5m... 目的:总结Ⅰ期在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中行趾甲延长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采用趾甲延长方法对9例(男7,女2例)第2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的患者进行了趾甲延长术,其中拇指8例,食指1例。年龄18~46岁,平均25岁。在再造指距甲根皮缘5mm处,去除1块矩形皮肤,勿损伤皮下血管网。其高度2mm,宽度与趾甲相等,将U形皮瓣向近端柔和推剥并缝合。结果:1例术后供区发生表浅感染,经换敷料逐渐愈合。再造的拇(手)指全部成活,可延长趾甲2~3mm,改善了再造拇(手)指的外形,无指甲生长畸形发生。随访7个月~2年(平均13个月),趾甲外形较好。结论:在第2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中应用Ⅰ期趾甲延长术,使趾甲从短小向纵向延长,缩小手指甲与足趾甲之间差异,能改善再造拇(手)指甲外形,且不影响再造指的活动功能,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甲 再造 拇(手)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腰椎简易跪式手术床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4 位作者 蔡国荣 王学山 花红 陈巍 王永红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8期501-501,505,共2页
关键词 手术床 跪式 设计 下腰椎 腰椎后路手术 基层医院 临床实践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栓塞综合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8期583-584,共2页
关键词 栓塞 脂肪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Y-S旋转皮瓣修复头皮缺损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3 位作者 荆浩 郭翱 凌爱军 蔡国荣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5期375-376,共2页
目的:报告V-Y-S旋转皮瓣修复头皮缺损的临床结果。方法:应用V-Y-S旋转皮瓣技术修复5例头皮缺损,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6~52岁,平均32岁。缺损范围:3cm×3.5cm~4cm×5cm。1例用单侧皮瓣修复,4例用双侧皮瓣修复。结果:所有的... 目的:报告V-Y-S旋转皮瓣修复头皮缺损的临床结果。方法:应用V-Y-S旋转皮瓣技术修复5例头皮缺损,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26~52岁,平均32岁。缺损范围:3cm×3.5cm~4cm×5cm。1例用单侧皮瓣修复,4例用双侧皮瓣修复。结果:所有的缺损均修复成功,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0~42个月(平均28个月),修复后的外形满意,皮瓣上头发生长正常,局部没有瘢痕形成,没有出现与切口有关的并发症。结论:用V-Y-S旋转皮瓣修复头皮缺损,不需行游离植皮,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 修补手术 外科 创伤和损伤 皮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11期798-800,共3页
本文对内侧张开式楔形胫骨高位截骨(HTO)技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国外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多年来,HTO技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很有价值的手术方法。正确的术前评估和手术的精确性,对手术的成功较重要,患者相... 本文对内侧张开式楔形胫骨高位截骨(HTO)技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国外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多年来,HTO技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很有价值的手术方法。正确的术前评估和手术的精确性,对手术的成功较重要,患者相对年轻、术前关节活动好、单髁性骨性关节炎且伴有膝内翻畸形是最佳的手术适应证。植骨材料的选择包括:自体髂骨块、同种骨和骨替代材料等,但是应用自体髂骨块,仍是当今临床应用的金标准。术中截骨操作时,应用C形臂X线机监测很重要,以防截骨方向偏斜,截骨位置理想后再行植骨。研究资料表明:负重线向外移至胫骨平台宽度的62%~66%处时,治疗效果较满意。患者选择适当、截骨角度准确和不发生手术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术 胫骨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出口综合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7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胸腔出口综合征 神经根病变 鉴别诊断 周围神经卡压 周围神经病变 漏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治疗骶部褥疮的新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6期405-405,共1页
关键词 骶尾部 褥疮 修补手术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12期864-865,共2页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胫骨 截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部急性间隔综合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1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筋膜间隔综合征 股部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背肌腱皮瓣修复食指肌腱与软组织缺损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4 位作者 丁法明 张灵芝 郭翱 张文正 胡玉祥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7年第4期214-214,F0004,共2页
患者男性,28岁。因右食指机械性损伤2h入院。检查:右食指背侧从掌指关节以近2cm至甲根部之间纵向软组织缺损,伴伸指肌腱和近节指骨背侧皮质部分缺损,中节指骨远端横行骨折,在缺损区指骨外露,软组织缺损11cm×2cm,中指背侧皮... 患者男性,28岁。因右食指机械性损伤2h入院。检查:右食指背侧从掌指关节以近2cm至甲根部之间纵向软组织缺损,伴伸指肌腱和近节指骨背侧皮质部分缺损,中节指骨远端横行骨折,在缺损区指骨外露,软组织缺损11cm×2cm,中指背侧皮肤裂伤(图1)。急诊分两组手术,一组行手部清创术,用交叉克氏针固定食指中节指骨骨折。另一组切取对侧足背肌腱皮瓣(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足背肌腱 皮瓣修复 交叉克氏针固定 食指背侧 近节指骨 指骨骨折 机械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鉴别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功林 章鸣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8期510-512,共3页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卡压综合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