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温岭市区大气颗粒物的数据分析
1
作者 毛文军 《浙江气象》 2015年第4期44-47,共4页
随着人们对霾天气对城市环境影响的关注加深,近年来中国不少地区将霾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浙江温岭市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数据的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温岭市区颗粒物浓度在日内... 随着人们对霾天气对城市环境影响的关注加深,近年来中国不少地区将霾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浙江温岭市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数据的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温岭市区颗粒物浓度在日内时间受汽车尾气等人为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具有季节性,由于受降雨量和季风影响,夏季的颗粒物浓度远小于冬季。最后,研究了霾的环境和人为因素,并对城市大气环境的改善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雾霾 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气象科普短视频之思考
2
作者 赵琮奇 袁超 +2 位作者 楼忆璟 袁盼盼 沈芃芃 《传播力研究》 2024年第8期160-162,共3页
在全球气候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气象问题频繁发生,导致社会公众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和精细化发展趋势。因此,气象科普工作在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融媒体时代环境下,短视频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性内容... 在全球气候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气象问题频繁发生,导致社会公众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开始呈现出多元化和精细化发展趋势。因此,气象科普工作在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融媒体时代环境下,短视频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性内容,同时也拓展了多种不同类别信息的获取渠道。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短视频在气象科普方面的优势,继而探讨气象科普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融媒体环境下利用短视频开展气象科普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气象科普短视频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自动气象站校准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建森 王一如 王明明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6年第3期36-38,共3页
区域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区域站)作为野外观测的气象仪器,必然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而降低测量性能。因此,为确保各要素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并具有代表性,开展区域站仪器的校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区域自动气象站(以下简称区域站)作为野外观测的气象仪器,必然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而降低测量性能。因此,为确保各要素观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并具有代表性,开展区域站仪器的校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文章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QX/T1-2000《Ⅱ型自动气象站》,结合我国目前区域站的实际情况,研究区域站在用各类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自动气象站 校准方法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州气象短信业务发展的分析和思考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小素 金建卓 《浙江气象》 2007年第2期39-42,共4页
分析台州移动气象短信发展过程,总结点滴经验,指出短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市场营销的思路,认清气象短信市场,提升气象短信内容服务水平,采取电话外呼、有奖促销等多种方式激活用户,使短信用户群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气象短信 分析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毛文军 《浙江气象》 2016年第4期38-40,共3页
对气象的准确预报离不开大量的观测数据,观测数据越多越全面,时效性和准确性越高,预报的准确性也会越高。按传统的探测区域划分,气象探测主要包括地面观测和高空探测。地面自动气象站和气象应急保障车等设施覆盖地面气象探测,人造卫星... 对气象的准确预报离不开大量的观测数据,观测数据越多越全面,时效性和准确性越高,预报的准确性也会越高。按传统的探测区域划分,气象探测主要包括地面观测和高空探测。地面自动气象站和气象应急保障车等设施覆盖地面气象探测,人造卫星影像和高空探测气球等技术覆盖高空探测领域。而对1 km高度范围内的低空气象探测还处于发展阶段。观测方法、观测技术的进步紧随现代技术发展。近年来低空飞行设备技术的不断成熟给气象观测、气象服务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机遇。本文探讨了将气象探测设备和无人机相结合,利用无人机机动性强,不受地域限制和成本优势,更好地应用于现代气象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探测技术 气象服务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气象门户网站安全测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一如 赵利刚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5年第2期77-79,共3页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重要信息系统和政府网站的安全防护能力。文章针对县级气象门户网站,依据国家关于信息安全技术的各类标准,研究其评测内容及方法。该研究为今后的安全评测工作提供了... 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加强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重要信息系统和政府网站的安全防护能力。文章针对县级气象门户网站,依据国家关于信息安全技术的各类标准,研究其评测内容及方法。该研究为今后的安全评测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气象门户网站 网络安全 测评 网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岭长屿硐天旅游小气候考察
7
作者 郦敏 《浙江气象》 2004年第2期26-27,39,共3页
考察国家 4A级旅游景点长屿硐天的洞穴小气候 ,发现在盛夏高温期间 ,洞内外的极端最高气温差值达 1 5℃左右 ,并就进一步开发该景区的旅游气候资源优势提出建议。
关键词 旅游景点 洞穴小气候 长屿硐天 极端气温 气候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岭高橙优质高产与气候生态
8
作者 郦敏 徐小菊 《浙江气象》 1999年第2期43-45,共3页
本文通过气候生态对温岭高橙生化过程内在品质的影响分析,初步得出高橙在温岭适生的气象条件,提出了趋利避害的种植管理措施。
关键词 温岭高橙 气候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高层东风波背景下风雹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翁之梅 黄晓龙 +2 位作者 李南 唐楹 陈莲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8年第3期98-106,共9页
2015年7月29日浙江出现大范围冰雹和雷雨大风,影响范围、强度远超各级台站预判。利用地面气象站、区域自动站、FY-2G红外云图、多普勒雷达产品、NCEP(1°×1°)分析资料,对该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由多单体风暴组... 2015年7月29日浙江出现大范围冰雹和雷雨大风,影响范围、强度远超各级台站预判。利用地面气象站、区域自动站、FY-2G红外云图、多普勒雷达产品、NCEP(1°×1°)分析资料,对该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由多单体风暴组成、位于高层东风波槽前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是本次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直接制造者。2)中等偏弱的垂直风切变、上干下湿的水汽垂直分布及东风波西进叠加于低层暖区之上形成强不稳定层结是多单体风暴发生发展的有利环境背景。3)热带东风急流和高层东风波形成的辐散抽吸、近地面非绝热加热升温、地形抬升和边界层辐合线为对流发生发展提供有利动力抬升和对流触发条件。4)逆风区的出现、发展和控制与雹暴单体强度的发展、维持和减弱阶段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脉冲风暴单体中层径向气流辐合与核心反射率因子的下降对地面大风预报存在2个体扫的时间提前量。5)东风波系统以动能转换的方式为本次对流天气过程中的中尺度系统发展提供动能补给。6)加强500 h Pa以上中高层东向系统的监测和雷达产品短临实时监测,可提高此类对流过程预报的时间提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东风波 多单体风暴 冰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TD资料的雷电活动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小素 王丽娟 +1 位作者 翁之梅 金建卓 《科技通报》 2020年第12期13-18,共6页
台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海陆地理环境复杂,雷电活动频繁。运用浙江省雷电监测定位系统ADTD获取的台州2009-2018年雷电资料进行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分析结果,全市多发同步变化和沿海与内陆地区反相变化两个主要类型。台州各年雷... 台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海陆地理环境复杂,雷电活动频繁。运用浙江省雷电监测定位系统ADTD获取的台州2009-2018年雷电资料进行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分析结果,全市多发同步变化和沿海与内陆地区反相变化两个主要类型。台州各年雷电强度均值30~50 k A居多,雷电强度值呈正态指数分布,主要分布范围10~50 k A,表现出明显的堆积。雷电活动覆盖全年,四季变化分明,夏季活动最频繁,秋季高于春季,近90%的雷电频数集中在6~9月。雷电活动日变化呈单峰分布状态,白天高于夜间,14~18 h为雷电高发时段。分析表明温暖潮湿的下垫面热效应有利于雷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TD 雷电活动 EOF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小气候环境对翠冠梨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超 郦敏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513-515,共3页
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针对翠冠梨大棚小气候环境栽培条件下梨树温度、湿度环境因子对梨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为翠冠梨大棚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大棚小气候 翠冠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奇马台风对三门县降水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瑾超 李芹 《农业与技术》 2020年第7期134-136,共3页
本文利用FNL1°×1°再分析资料、三门县气象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对三门县造成的降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奇马台风影响期间,三门县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集中时间为2019年8月9日07∶00—10日20... 本文利用FNL1°×1°再分析资料、三门县气象区域自动站观测资料,对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对三门县造成的降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利奇马台风影响期间,三门县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集中时间为2019年8月9日07∶00—10日20∶00,约占过程降水90%;极端性显著,呈现西多东少的分布特征,超400mm的降水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山区,突破当地历史台风过程降水记录;水汽通量大,低层存在水汽通量散度大值区,有充足的水汽供应且持续时间长;迎风坡地形对枧头村降水的增幅作用主要集中在9日07∶00—10日08∶00,增幅2~3倍;枧头村地区垂直速度的变化与降水变化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 暴雨 迎风坡 垂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