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县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立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年第6期155-158,共4页
河南温县形成了以小麦种子基地、怀药基地、蔬菜基地、工业原料林、畜牧养殖及农产品加工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走出了一条专业、高效、标准、科学、可持续的具有温县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发展 研究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菊花扦插栽培试验研究
2
作者 王海华 刘兢文 程明凯 《种业导刊》 2024年第3期42-44,共3页
为有效提高怀菊花枝条扦插育苗的生根率和成活率,寻求提高怀菊花扦插育苗产量和质量的最佳模式,设置黄土、菜园土、混合土、砂土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扦插季节,不同插穗部位,不同管理条件处理,进行怀菊花扦插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土... 为有效提高怀菊花枝条扦插育苗的生根率和成活率,寻求提高怀菊花扦插育苗产量和质量的最佳模式,设置黄土、菜园土、混合土、砂土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扦插季节,不同插穗部位,不同管理条件处理,进行怀菊花扦插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混合土(菜园土与细砂3∶1混合)的培养基质易于生根,怀菊花插穗部位以当年生中上部枝条成活率最高,一年中以春季扦插效果最好,扦插时保持插床空气相对湿度为70%左右,温度控制在20~2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扦插 成活率 生根 基质 扦插季节 插穗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菊花期次生代谢物含量及同功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梁迎暖 郭巧生 +2 位作者 张重义 王素霞 汪涛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研究怀菊花期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代谢规律及同工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方法:测定怀菊花期总黄酮、绿原酸、花青苷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与结论:怀菊花期各指标均呈先升高后... 目的:研究怀菊花期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代谢规律及同工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方法:测定怀菊花期总黄酮、绿原酸、花青苷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与结论:怀菊花期各指标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但高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总黄酮和绿原酸的高峰值出现在花开70%时,花青苷含量于花开50%时达到最高,PPO活性则在花开30%时最高,且2个栽培类型的变化趋势一致;PAL和POD的变化趋势因栽培类型的变化而有一定的差异,怀大白菊中PAL和POD活性在花开70%和30%时最高,而怀小白菊中则出现在花开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 次生代谢物 动态积累 PAL PPO P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棍山药POD特性及褐变抑制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喜亭 赵月丽 +4 位作者 王苗 王会珍 鲁梦娇 王天亮 李明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1,共5页
以铁棍山药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与其褐变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的特性以及抑制剂对POD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铁棍山药POD对愈创木酚的最适反应pH为5.0,温度为50℃,在80℃下温育5 min基本失活,酶促反应的最佳底物为愈创木酚,且... 以铁棍山药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与其褐变相关的过氧化物酶(POD)的特性以及抑制剂对POD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铁棍山药POD对愈创木酚的最适反应pH为5.0,温度为50℃,在80℃下温育5 min基本失活,酶促反应的最佳底物为愈创木酚,且最适浓度为0.04 mol/L,Km值为0.012 mol/L;L-半胱氨酸盐酸盐和抗坏血酸对POD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柠檬酸对POD的抑制作用次之,植酸对POD的抑制作用再次之,而氯化钠、EDTA-2Na对POD的抑制作用不明显。为抑制由POD引起的鲜切铁棍山药片的褐变,应在较低(<20℃)或较高温度(>70℃)下进行操作,鲜切片的无硫护色剂首选L-半胱氨酸盐酸盐或抗坏血酸,其次是柠檬酸,第三是植酸,护色剂溶液pH值应低于5.0或高于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棍山药 过氧化物酶 特性 褐变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瘿蚊田间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红彦 吴仁海 +5 位作者 鲁传涛 宋凤仙 尹新明 王天亮 赵正伟 张宝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1-183,共3页
关键词 菊花瘿蚊 田间 药剂防治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牛膝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明军 李萍 +3 位作者 洪森荣 张宝华 柳俊 谢从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8-121,共4页
对怀牛膝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T 0.5 mg/L+2,4-D 1.5 mg/L对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KT 0.5 mg/L+NAA 1.5 mg/L对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出愈率均达100%;KT 0.5 mg/L+NAA 1.5 mg/L有利于叶片... 对怀牛膝叶片和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T 0.5 mg/L+2,4-D 1.5 mg/L对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KT 0.5 mg/L+NAA 1.5 mg/L对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出愈率均达100%;KT 0.5 mg/L+NAA 1.5 mg/L有利于叶片形成的愈伤组织分化为根,6-BA 0.5 mg/L+NAA 1.5 mg/L则有利于茎段形成的愈伤组织分化为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牛膝 愈伤组织 再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原及其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共强 王素霞 +1 位作者 宋玉立 何文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1-23,共3页
1 998~ 2 0 0 0年 ,从河南省各地采集有明显症状的小麦纹枯病标样 ,从中分离出 2 5 1个丝核菌 (Rhizoctonia)菌株 ,其中 1 98株为禾谷丝核菌 (Rhizoctoniaceralis) ,占 78.9% ;5 3株为立枯丝核菌 (R .solani) ,占 2 1 .1 %。对 62个菌... 1 998~ 2 0 0 0年 ,从河南省各地采集有明显症状的小麦纹枯病标样 ,从中分离出 2 5 1个丝核菌 (Rhizoctonia)菌株 ,其中 1 98株为禾谷丝核菌 (Rhizoctoniaceralis) ,占 78.9% ;5 3株为立枯丝核菌 (R .solani) ,占 2 1 .1 %。对 62个菌株的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 ,禾谷丝核菌和立枯丝核菌的致病力无显著差异 ,不同地区菌株的致病力亦没有明显差异 ,不同小麦品种对纹枯病菌的抗性显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 小麦 纹枯病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地黄 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建军 王君 +5 位作者 王莹 陈雪娇 徐玉隔 张重义 江道会 赵正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9-124,共6页
目的:建立并比较怀地黄不同栽培品种HPLC指纹图谱,为强化怀地黄质量控制和品种鉴定与划分建立图谱标准.方法:采用HPLC,以0.4%醋酸溶液和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30℃;流速:1mL/min.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 目的:建立并比较怀地黄不同栽培品种HPLC指纹图谱,为强化怀地黄质量控制和品种鉴定与划分建立图谱标准.方法:采用HPLC,以0.4%醋酸溶液和乙腈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30℃;流速:1mL/min.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对不同栽培品种怀地黄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了相似度和聚类分析.结果:获得了HPLC优化技术条件;建立了含有18个特征指纹峰的怀地黄HPLC化学对照指纹图谱;9个农家品种划分为2大类,又可细分为4类.结论:该图谱可作为怀地黄质量控制的标准图谱,为怀地黄的质量控制、品种鉴别及划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地黄 栽培品种 高效液相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棍山药和太谷山药代谢成分差异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腊贵晓 理向阳 +3 位作者 郭红霞 刘永康 白自伟 杨铁钢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6-119,共4页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单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铁棍山药和太谷山药的代谢成分进行分析,以期为山药的功能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利用Masslynx软件能将铁棍山药和太谷山药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到的代谢物进行很好的分组,... 采用代谢组学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单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铁棍山药和太谷山药的代谢成分进行分析,以期为山药的功能评价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利用Masslynx软件能将铁棍山药和太谷山药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到的代谢物进行很好的分组,这表明,铁棍山药和太谷山药代谢物差异较大;进一步对其差异代谢物质进行S-Plot分析,发现有8种差异代谢物质,通过数据库比对,其中3种为植酸、麦角甾醇和豆固醇,分别属于酸类和醇类,有5种代谢物需要进一步鉴定。由此可见,通过对山药代谢物的差异化分析,可以对山药的药效属性进行评估,这为保持山药的地道性提供了重要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铁棍山药 太谷山药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单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稳产抗倒小麦新品种温麦3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10
作者 程明凯 刘兢文 +1 位作者 张世鑫 王海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166-168,共3页
温麦35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温麦28为母本、洛新998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的半冬性中晚熟中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倒、抗病、籽粒饱满、容重高、商品性好、高产稳产广适等特性,202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品... 温麦35是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温麦28为母本、洛新998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的半冬性中晚熟中筋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抗倒、抗病、籽粒饱满、容重高、商品性好、高产稳产广适等特性,2024年通过河南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温麦35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牛膝氮磷钾吸收、分配及积累特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左晓燕 刘辉 +5 位作者 薛世跃 韩燕来 张艳丽 王磊 张重义 谭金芳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955-1959,共5页
目的:研究怀牛膝氮、磷、钾吸收、分配和积累特点。方法:采用过氧化氢-硫酸消化法、钒钼黄比色法、火焰光度法测其氮、磷、钾的含量。结果:植株中氮、磷、钾的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而下降,其含量顺序为钾>氮>磷;植株对氮、磷、钾的... 目的:研究怀牛膝氮、磷、钾吸收、分配和积累特点。方法:采用过氧化氢-硫酸消化法、钒钼黄比色法、火焰光度法测其氮、磷、钾的含量。结果:植株中氮、磷、钾的含量随生育期的推移而下降,其含量顺序为钾>氮>磷;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吸收的最大速率期均处于10月中旬;每生产100 kg怀牛膝根需要氮、磷、钾分别为8.59,1.36,7.40 kg。结论:在9中旬和10中旬是养分吸收的关键时期,应保证养分的充足供应,注重氮肥和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牛膝 吸收 分配 运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旗叶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永康 郑和平 +1 位作者 徐艳霞 张会丽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4,共5页
为研究冬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旗叶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以60a来广泛种植的10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对株高,收获指数,旗叶的厚度、面积、叶肉细胞形态、叶绿体数目、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进行观察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品种更替,从BM... 为研究冬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旗叶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以60a来广泛种植的10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对株高,收获指数,旗叶的厚度、面积、叶肉细胞形态、叶绿体数目、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进行观察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随着品种更替,从BM1到LX998株高降低了37.25%,旗叶厚度、面积和收获指数均呈上升趋势;4环叶肉细胞面积由2 546.12μm2减小到2 285.92μm2,6环以上叶肉细胞的比例逐渐增大。灌浆期4环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个数增加了48.68%,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大,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延长。上述结果说明,旗叶结构在小麦品种更替过程中有明显改变,可为小麦品种改良提供微观结构方面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旗叶 叶肉细胞 叶绿素含量 光合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注入转大豆基因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素霞 刘兢文 郑和平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8,共2页
应用离子束注入技术 ,将豆类基因转入不同小麦种子中 ,M1获得容重 >790 g/L、蛋白质 >17%、湿面筋>37%的变异单株 32 6份 ,其中蛋白质含量 >2 0 %的 4份 ,最高为 2 1.6 % ,湿面筋最高为 5 0 .9% ,吸水率最高为 90 % ;不同... 应用离子束注入技术 ,将豆类基因转入不同小麦种子中 ,M1获得容重 >790 g/L、蛋白质 >17%、湿面筋>37%的变异单株 32 6份 ,其中蛋白质含量 >2 0 %的 4份 ,最高为 2 1.6 % ,湿面筋最高为 5 0 .9% ,吸水率最高为 90 % ;不同受体材料最高单株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 2 .7~ 4 .96个百分点 ,湿面筋含量提高 12 .84~15 .84个百分点 ;吸水率提高 5 .2 7~ 10 .91个百分点 ;不同受体与供体蛋白质含量对小麦品质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注入 蛋白质含量 小麦 转基因 品质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玉米洛玉2号的亲本特征特性及繁殖制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向阳 梁晓伟 +3 位作者 陈润玲 雷晓兵 郑和平 于新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4893-4894,共2页
对洛玉2号亲本在不同地区进行密度配置、父母本错期、父母本行比与播种密度试验,通过试验总结出洛玉2号在不同地区的亲本繁殖、制种的最佳技术方案,并通过大面积的繁殖、制种,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洛玉2号 繁殖 制种 技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温麦28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兢文 王海华 +1 位作者 程明凯 孟自力 《种业导刊》 2018年第9期23-25,共3页
通过2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对温麦28高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温麦28产量均值较大,而变异系数均较小,表明该品种在不同环境中丰产性和产量稳定性好;26点次适应度为84.9%,广适性突出。在产量结构三要素中,穗数、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较大,其... 通过2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对温麦28高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温麦28产量均值较大,而变异系数均较小,表明该品种在不同环境中丰产性和产量稳定性好;26点次适应度为84.9%,广适性突出。在产量结构三要素中,穗数、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较大,其次是穗粒数。增加穗数,提高千粒重是其高产的关键,该品种产量主效应值大,品种地点互作变异数小。表明该品种广适于河南省各小麦生产区种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麦28 丰产性 稳产性 适应性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茎尖脱毒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永康 徐艳霞 +1 位作者 张会丽 邓如海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3期187-189,共3页
以商薯19为试验材料,对河南省主栽甘薯品种的茎尖脱毒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75%酒精消毒30 s、升汞溶液消毒12 min能最好的建立无菌体系,MS培养基对脱毒苗的扩增效果好;大田管理中采用规范的高产栽培技术,可有效的提高甘... 以商薯19为试验材料,对河南省主栽甘薯品种的茎尖脱毒和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75%酒精消毒30 s、升汞溶液消毒12 min能最好的建立无菌体系,MS培养基对脱毒苗的扩增效果好;大田管理中采用规范的高产栽培技术,可有效的提高甘薯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茎尖脱毒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县铁棍山药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永康 訾东乾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2期39-41,共3页
铁棍山药是温县四大怀药之首,因其品质地道,营养丰富而闻名全国。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农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山药种植过程中出现了种苗纯度不高、品质下降、销售渠道不畅、缺乏... 铁棍山药是温县四大怀药之首,因其品质地道,营养丰富而闻名全国。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农民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山药种植过程中出现了种苗纯度不高、品质下降、销售渠道不畅、缺乏知名品牌和拳头产品、产品结构层次不高、产业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对温县铁棍山药这个地理标志产品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据此,提出温县铁棍山药应该重视种苗生产、推进规模化绿色化种植、扶持加工企业,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加大宣传力度,打造知名品牌等措施,努力推动温县铁棍山药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县铁棍山药 产业化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肥料配方对怀山药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路翠红 刘永康 +1 位作者 董娟 邓如海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1期128-134,共7页
采用"3525"肥料试验方法,以怀山药1号(铁棍山药)为试验材料,连续三年研究氮磷钾的不同配比施用对山药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得出最佳的组合比例。结果表明,在怀庆府焦作辖区,种植怀山药1号(铁棍山药)最佳的配方为N_3P_2K_5,即... 采用"3525"肥料试验方法,以怀山药1号(铁棍山药)为试验材料,连续三年研究氮磷钾的不同配比施用对山药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得出最佳的组合比例。结果表明,在怀庆府焦作辖区,种植怀山药1号(铁棍山药)最佳的配方为N_3P_2K_5,即每亩施纯N为23.0 kg、纯P为18.7 kg、纯K为46.3 kg;N∶P∶K为1.00∶0.81∶2.00时,山药产量最高,商品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配方 怀山药 产量 商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海华 刘兢文 +1 位作者 程明凯 孟自力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11期71-75,共5页
依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和"河南省小麦3414肥效试验方案"要求,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契机,在小麦上进行"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本所布置了3个试验点,通过深化研究,获得小麦最佳施肥方案... 依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和"河南省小麦3414肥效试验方案"要求,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契机,在小麦上进行"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本所布置了3个试验点,通过深化研究,获得小麦最佳施肥方案,优化小麦施肥数量,以期为指导科学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3414”试验 最佳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茎尖脱毒与原种生产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永康 路翠红 +1 位作者 徐艳霞 董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1期175-177,共3页
为解决病毒病对地黄的危害,以地黄新品种——金九为材料建立无菌体系,扩繁茎尖脱毒苗和进行原种生产,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30 s、升汞溶液消毒15 min对无菌体系的建立最好,脱毒苗在MS+6-BA 0.2 mg/L+NAA 0.02 mg/L+蔗糖30 g/L+琼脂粉4.8... 为解决病毒病对地黄的危害,以地黄新品种——金九为材料建立无菌体系,扩繁茎尖脱毒苗和进行原种生产,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30 s、升汞溶液消毒15 min对无菌体系的建立最好,脱毒苗在MS+6-BA 0.2 mg/L+NAA 0.02 mg/L+蔗糖30 g/L+琼脂粉4.8 g/L培养基上扩繁合适,在1/2 MS+PP3330.2 mg/L+蔗糖30 g/L+琼脂粉4.8 g/L培养基中进行生根苗强根壮,以蛭石做炼苗基质长势好。根据上述最佳方式进行优化组合,为脱毒地黄种栽的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 茎尖 脱毒 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